APP下载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之批评的反思

2015-03-21李颖颖

文教资料 2015年36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家文学批评

李颖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之批评的反思

李颖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文学批评在当下遭遇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尴尬,对于文学批评的批评之声近些年来愈加震耳发聩,然而在这些批评的批评话语中也夹杂着一些偏激且片面的断言。本文意在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批评进行梳理、分析和反思,以厘清对当下文学批评的正确认知,从而期望对文学批评的重建有所裨益。

文学批评的批评生态环境文学批评的重建

中国当前的文学批评诸如众多批评家所阐述的那样,出现了种种的问题和危机,充斥着种种的病态和不良现象,于是在文学批评对于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作出评论的同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这些频繁出现在各媒体、杂志上的批判话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当代文学批评深深的失望之情。《辽宁日报》更是于2011年1月10号推出“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策划,“从三个主要角度切入中国文学批评现状。一是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困境,二是中国批评队伍现状以及道德水准、学术操守症结,三是阻碍中国文学文学批评健康成长的环境因素……通过对众多本领域内专家、学者的深度访问,揭示、树立、剖析问题,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途径……①”,文学界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批评和重建的急切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纵观历年来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当下文学批评的问题和现状、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重建。而问题与现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文学批评公信力的丧失、文学批评家在消费时代下底线频频退后、批评家与作家心理关系的断裂、学院派批评对于批评的束缚和阉割,如何对待、吸收和运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等。在对于当下文学批评问题的认识上,各个学者、批评家都有着独特的视角或是深刻的体会,这是进一步挖掘原因和进行重建的基础,然而在打好了“发现问题”的地基进而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维度进展时,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批评却展现出不同层次的深度和广度,在展现出优点的同时也暴露出其问题:

其一、在对当代文学批评的批评声中,不乏一些对于问题原因深刻性、严肃的分析。丁帆老师自1979年在《文学评论》发表第一篇评论至今,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延续了他的批判精神以及对于知识分子精神建构的观念,作为新时期以来文学的亲历者、批评者,他不止多次提到当今文学批评的种种怪象,同时对于怪像的批判和原因的发掘也都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其批判的话语尖锐而犀利,是谓言辞凿凿。而造成当代文学批评处于“失语”和“缺席”状态的原因,丁帆老师曾在《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是匡正文学批评的’本钱’——关于新时期文学批评与当下文学批评的访谈》中概括为“……社会的转型带来的文化转型导致批评家被商业化所收买,主体是随行就市的……批评家队伍大量地流失……学院派批评对于话语权的掌控”,并认为价值标准的游移、模糊甚至丧失是今天文学批评的一切乱象产生的根源。像丁帆老师这般坚持立场、时时自省的批评家大有人在,他们为文学批评重建所做的努力令人动容,令人反思,也令人惭愧。

正如有些批评家所指出的当今文学批评存在着跟风批评、红包批评、人情批评等怪相,那么在对文学批评进行批评时我们尤其要警惕这种行为的二度重演,当今对于文学批评的批评之声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便是:好像当今文学批评的“缺席”和“失语”已然成为既定的事实,那么谁都可以站出来指责几句、批判几声,批评的字里行间没有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也没有对原因的挖掘和重建的努力,只有对批评界整体的问题笼统的概括,没有深度却又作出失望透顶、痛心疾首状,这样的批判不痛不痒、简单轻率,是没有力度和意义的。更有甚者,有些批评文学批评的人连一些批评家的文章都没读过几篇,便妄下断言批评界没有未来。作为一名在读的硕士生,就自身体验而言,这种现象在高校研究生群体中也尤为常见,无论博士生还是硕士生,作为将来文学界的后备力量,我们理应以一种参与者的姿态进入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可是最近常常耳闻同窗对于文学界的失望,认为文学批评堕落、文学史无聊等等,可是追问他们文学批评如何堕落,为何堕落,怎样的文学史才是有趣时,他们开始闪烁其词,文不对题,这是一种及其危险的思维模式,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味地追求权威学者或者批评家的话语限制了理性而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我们并不是在提倡掩盖问题而是在发现这些问题之后正视问题,进而认真而严肃的追究其根源,而并非一味地哀叹自我的失望和绝望之情,对于文学批评的批评是一种反拨,更是一种反省,而并非显示自己也明晓这些问题的筹码。“他们要批评,应该具体指出是何人的文章,文章是什么内容,谈的是什么问题。同时还应该说明,这么谈为什么不行,应该怎么谈,这些分歧,这些分歧都可以用学术的方式展开讨论”②,这才是批评以及批评之批评应有的姿态。

其二,近些年“批评何为”的疑问之声愈加凸显,这是在看清批评界堕落的现实之后所发出的不满之声。当下文学批评越来越丧失公信力和其原有的魅力,“批评何为”的提出意在理清文学批评的真正功能,进而对当下文学批评的问题和重建进行警醒和反拨。然而在这些疑问声中也夹杂着一些过于偏激的言论,认为文学批评已经丧失了它的功能,不具备存在的价值,甚至叫嚣文学界已经不需要文学批评。

在探究“批评到底何为”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文学批评,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批评的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人们对于文学批评的认识也不断地加深,争议也逐渐增多,但是就狭义的文学批评而言,它是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是包含价值判断、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实践活动。即批评是一种审美的活动,是对文字的品评和情感的评定,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评论,文学批评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批判性和思想性。这种批判性和思想性所带来的影响和功能一方面是对于读者审美的引导,对作家创作的点拨和促进,另一方面是对文学现象和思潮的判断,甚至影响文学思潮的发展方向,此外文学批评是一种文学的再创造,是批评家的作品,有其丰富的思想性。

由此我们可以探究出文学批评堕落的原因:学院式的批评掌握了批评的话语权,理论性阉割了思想性;对文学的赞歌代替了怀疑和批评,文学批评对作家乃至文学史指导性严重削弱;“几十年来颂歌流行,皆因为中国文艺批评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陋习——评论家习惯于匍匐在作家,尤其是大作家的足下讨生活。仰人鼻息,仰视作品已然成为一种评论的行规和潜规则……”③,批评性和思想性的丧失是文学批评堕落最深刻最根本的原因,面对这种堕落不应该叫嚣“文学界不再需要文学批评”等不负责任的言论,而应该积极的探讨当下我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批评以及如何进行重建,及时的担起文学批评重建的重担,这是几代批评家深深的悲哀也是几代批评家努力的方向。

其三,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破”是手段,“立”才是目的,因而对于文学批评的重建势在必行,而对于重建的时机批评界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陈众议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特别好的时机,建构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时机到了;而认林贤治则认为为批评的“建构”还不充分,在严格意义上,甚至没有开始,根本谈不上建构,更谈不上重现建构等。而在对于如何进行重建的问题上,具体的方法也各不相同。韩伟提出要从观念、学理和制度等层面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坚持价值的主体性……建立起整个文学批评系统和文学批评学科内的信仰维度……建立文学批评的信仰维度并不排斥文化的多元主义,而是建立在多元基础上的一个开放、发展的系统”④;何言宏则是从“对文本批评的强调”和“建立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自觉与肠道”两个方面阐述重建的有关意见;而沈杏培老师则认为“对文学批评自身进行必要的自我清理首先不妨从批评主体的价值立场和批评文风的重建开始,重建中国文学批评的价值维度和趣味维度”⑤。丁帆老师更是提出要构建第三种批评,“把学院派和印象派两者的长处相结合,使批评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鲜明的价值立场,同时还有对于作品的鲜活的生命感悟,这样的批评才是建构真正的文学批评所应当走的方向”⑥。

纵观众人对于文学批评构的建方法,文学批评外部的生态环境影响、文学批评西方理论的吸收和运用、批评价值标准的建立、批评家批评底线和人格的坚守、思想性和批判性的回归等问题是批评家在进行重建时较为关注也着力解决的症结,各个人在提出文学批评构建的方法时通常着力于某一个点,进而进行有理有据、深刻透彻的论述,然而能够像丁帆一样为真正的文学批评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提供较为全面措施的人毕竟少之又少,重建是一项巨大而艰难的工程,全面而系统的重建措施至今仍未形成。

当下的文学批评一直备受指责,我们要明确的是“当下”指的是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众多的批评家对于80年代的文学批评至今仍然有一种怀念之情,他们常常将80年代那种富有激情与创造力的批评与90年代文学批评的失语和缺席相对比,诚然,相比与80年代,90年代确实没有能够提供良好的文学批评生态环境,消费时代的来临使得文学批评不得不面对商业化、市场化、媒体化、大众化,进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像“文学批评隐退了,批评由此成为一场堂·吉诃德式的风车大战、一场任意而悬空的舞蹈”⑦,这样的话语未免言过其实,单单看一些这样对于文学批评的批评言论,大致有一种文学批评已是一棵被虫子啃噬的树木,不久便会轰然倒塌的印象。然而面对90年代复杂纷繁的生态环境,任何片面的批评都不利于文学批评的发展,当时的生态环境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商业化、大众化和媒体化导向文学批评向平面的审美趣味和娱乐化、商业化发展,但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传媒与文学批评的结合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传播速度,而文学批评的大众化倾向也催生了大众化文学批评的产生,打破理论化批评独霸批评界的格局,也是对文学批评关注当下生活的一种补充。因此在面对文学批评的批评之声时,我们既要看其犀利的言语中所确切指出的文学批评的“软肋”,同时也要警惕这些言辞中的片面成分。

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家主体性的丧失和底线的不断退守乃至失守已然成为一个无需争论的事实,问题出在在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时,人们常常倾向于从外部的生态环境来着手,因为90年代消费时代的到来,商业化、大众化、媒体化等大潮的涌现对文学批评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因为这些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文学批评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破文学批评的底线,写出人情批评、跟风批评、红包批评等众多有辱批评和批评家的文章。这样的分析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想要进行文学批评的重建,批评家必须有一种自省的意识,在追究原因时应该更多的关注“我责”,而并非“他责”,外部的生态环境固然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同样的环境下,为何有的批评家就可以坚守这样的精神,而有些却想利益缴械投降。批评家自觉的自我批判意识是回复文学批评主体性的重要条件。

在文学批评中我们要时刻警惕“捧杀”和“骂杀”的行为,对于文学批评的批评同样如此,关于文学批评如何重建,批评的批评如何拨乱反正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是批评家无论在进行文学批评亦或是批评的批评时,都应当时时自省,时时批评;时时批评,时时自省。

注释:

①丁宗皓.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序一).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2.

②陈晓明.学习西方理论并非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批评可以,但不能简单轻率.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122.

③丁帆.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生态及批评观念与方法考释.文艺研究,2015(10).

④韩伟.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文学评论,2009(5).

⑤沈杏培.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维度和趣味维度.当代作家评论,2015(3).

⑥丁帆.必须建构第三种批评模式.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31.

⑦王世城,姚新勇.谁来进行文学批评?——关于文学批评文化化的分析.文艺争鸣,2000(2).

[1]丁宗皓.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2]丁帆.文化批判的审美坐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与文本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洪治纲,蒋述卓.文学批评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5]刘再复,林岗.罪与文学.中信出版社,2011.

[6]丁帆.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生态及批评观念与方法考释.文艺研究,2015(10).

[7]沈杏培.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维度和趣味维度.当代作家评论,2015(3).

[8]韩伟.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文学评论,2009(5).

[9]王世城,姚新勇.谁来进行文学批评?——关于文学批评文化化的分析.文艺争鸣,2000(2).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批评家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新生代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