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色笔记》的叙事空间架构研究

2015-03-21袁文娟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金色笔记》的叙事空间架构研究

袁文娟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金色笔记》这部作品是由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所著的,该小说采用特殊的叙事手法、完整的内容形式赢得一致好评,其中作者采用多重的叙事情境营造独特的叙事空间,然后再结合一系列的叙事话语构建了整个小说的叙事空间,在反应小说主人公复杂内心世界的同时提炼出许多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金色笔记》;叙事情境;空间架构

中图分类号:I106.4

收稿日期:2015-08-18

作者简介:袁文娟(1978-),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金色笔记》在1962年出版,它最能代表莱辛的创作水平。小说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文学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是小说通过对政治、战争、自由等的深度剖析,结合其深刻的内容,不仅在故事情节上吸引读者,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而小说形式和内容的很好彰显取决于独特的叙事手法。《金色笔记》开头和结尾都涉及到一部作品就是《自由女性》,作为一条关键的线索横贯在小说中,它把小说分成五个部分,然后在每个部分之间又插入了不同颜色的笔记,最后在重复了几遍这样的模式之后,金色笔记出现。这种多手法的叙事技巧不同于传统的叙事小说的形式,它运用两种叙事的方式,通过不断地转换,将看似零散和类似于梦境一样的情节组合在一起,传达一种开放式的阅读共鸣。

一、空间叙事理论的概念

空间叙事理论是在二十世纪盛行在西方的哲学领域和文学领域中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尤其在最近几年的现代小说叙事中较为常见。国外对该理论研究颇深的有约瑟夫·弗兰克和加布里尔·佐伦等,他们研究的空间理论并不是单一的物理空间,在小说中更主要的是指小说中的抽象空间和人物之间的心理空间,这种空间并不是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而是通过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以及氛围的烘托传递给读者,作者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构架自己认为合适和合理的空间,这种叙事空间的使用,给作品留有很大的张力,不仅能够给读者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更主要的是能够通过环环相扣的情节和多重叙事手法将小说的主题提升到一个哲学高度。

现代小说在很大意义上就有打破传统的故事时间和故事情节一致性的特征,这一特征运用具有艺术性的叙事技巧将时间和空间的顺序重新安排,有别于传统的叙事顺序,对这一理论有深刻理解的苏贾根据前人的理论成果将这样一种叙事形式称为第三个存在空间,他认为,这种新的叙事空间是文本空间的延伸和升华,而这第三个空间就已经上升到哲学和理论的高度,具有启发人的实用价值,这种价值能够让作者和读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使读者真正实现一次情感上和心灵上的体验。《金色笔记》就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可供读者想象的第三空间,小说将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紧密结合,通过对主人公安娜的描述,结合她的四本笔记,也就是另外的四个叙事层面,反映出她身边的其它人的生活和精神状况,通过一个人物引出多个人物,一个故事引出多个故事,一条线索拉出众多线索,最后又以金色笔记结尾,通过多种多样的叙事情节构架了一个整体的叙事空间,而这个空间正好为读者的想象创造了条件。

二、《金色笔记》叙事结构的空间架构

现代小说的空间建构是作者用心营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由读者经过多次阅读作品后自己进行整体把握的一个过程,而这种小说空间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金色笔记》的空间叙事结构更像是一座宫殿,因为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将安娜作为整部小说的主线展开,故事中的安娜又将自己作为一个叙事对象展开叙述,通过《自由女性》一、二、三、四之间的联系,以及每个“自由女性”之间的黑、红、黄、蓝日记的叙事,最后以金色笔记和自由女性五结尾,错综复杂,层层递进,每一层又可以独立成章,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展示出小说的主人公安娜在现实生活中的蜕变以及小说主题的整合和升华。

整部小说可以说是两条叙事线索,外层的叙事主要是由安娜的生活和她的一些行为构成,这一部分作者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来描述,首先说明了安娜是一个离异的单亲妈妈,自己带着孩子生活,在她的生活中又对她的好友莫莉的生活展开了叙述,为什么将这两个女人放在一个叙事空间是有作者安排的道理的,因为作为好友的这两个小说人物有着一样的人生遭遇,她们都是离异的单亲妈妈,而且都是对自由向往的女性,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相似的矛盾和困难,面对问题的一致性使她们想要逃离这种生活,最终走向自己希望的自由状态。正是有了外层的这条叙事线索,才能通过主人公安娜展开小说内部的空间叙事,内部叙事的展开就是由安娜的四本颜色不同的笔记本来展开的,四本颜色的笔记本代表安娜经历的四种不同的生活过程,黑色的那本笔记记录了安娜在非洲的生活状况,我们通过这本笔记可以看到安娜对自由民主的追求和现实之间不可契合的矛盾心理,黑色笔记中又涉及到安娜作为第三者对于小说《战争与边缘》的看法;红色的笔记本中记录了安娜作为共产党员的经历,其中有各国共产党的状况以及党内事务和党内人员的描述;黄色的笔记记录了安娜的感情生活,讲她爱上了一个叫做迈克尔的已婚男人,还记录了她写的小说《第三者的影子》,而这本小说的原型又是安娜自身,所以安娜在黄色笔记中既是第一视角又是第三视角;蓝色笔记是安娜的当下生活的现实写照,这本笔记中又和外层的叙事内容相似,即她与莫莉遇到的相似的问题,比较矛盾和混乱。最后,作者将金色笔记安排在内层的叙事中,其中又将一些梦境或者意识流的东西掺杂进去,这种错综复杂的叙事手法将安娜的所有生活和情感全部表现出来,也是将所有希望自由的女性的生活状态描述出来。

三、《金色笔记》人物心理的空间架构

《金色笔记》的人物心理的空间架构和叙事手法一样也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在人物的多种性格中构建出整部小说的人物心理空间。人物心理的空间架构和故事的情节紧密相连。在对安娜的外层叙事中,叙事的效果就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与之相应的安娜的心理也是封闭和闭塞,这种封闭体现在故事中的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通过外层的主要人物安娜和好友莫莉的行为生活来表现的。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安娜和好友莫莉的人物对话,两人所处谈话环境是在莫莉的家中,谈话的人物还涉及到他们的共同好友汤姆和理查;第二部分的人物所处环境是在安娜的家中;第三部分还是以安娜的家为中心,还有医院等其他空间;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在安娜和莫莉的家中,所以,人物的心理空间的构建是在一定的物理空间中进行架构的。她们俩都是追求自由的女性,然而在固定的生活空间中并不能让她们的自由个性展现出来,她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对于和男人之间的相处、对共产主义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家庭的怀疑,这些现实的问题和至高的理想之间不能达到平衡,这就使她们一直产生困惑和矛盾,这都是她们自己寻找自由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和外在的表现。

在整部小说的叙事情节中,分为外层和内层,外层是一个完整的叙事空间,内层主要是由四个小的叙事层来组成的,然后外层和这四个小的叙事层相互交错,四个内层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交错,而这些叙事层就是主人公安娜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在黑色的笔记本中,安娜主要是记录自己在非洲的生活和阅读小说《战争与边缘》的心得体会,这部分中,安娜的心里对自己在非洲的生活经历不能忘却,时时刻刻都在回忆当时的生活,而同时她还在对《战争与边缘》进行分析。她在记录黑色笔记中陷入一个心理的困惑状态,因为她有着共产主义的信仰,有着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是现实和理想往往是脱节的,斗争者和她有着一样的困惑,所以在生活和斗争中一直处于一种矛盾、自我怀疑和自甘堕落的状态,安娜的黑色笔记在揭示困惑的时候还在解决困惑,但是她还是苦苦找不到方向,不能解放自己,更别说解救他人了,所以她陷入了无限的困惑和恶性的循环中不能自拔。在红色笔记中,安娜的理想在加入党之后更加受到了打击,因为党内的生活并不是她所想要的那样,并不能满足她的理想,黄色笔记记录了安娜的爱情生活,爱情生活最终成了她小说的现实题材;蓝色笔记是安娜的现实生活,安娜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阻碍万千,她的爱情受挫、艺术创作也遇到了瓶颈,追求的政治理想也不能实现,所以最终她处在四分五裂的内心斗争中不能自拔,于是,作者最后用金色笔记来为四本不同的笔记做了一个总结,作者运用梦境和意识流来让安娜走出了所有的困境,让她的心理得到了救赎,生活归于平静,所以,叙事空间和心理空间的构架是一致的,最终实现了统一。

四、《金色笔记》中物理空间的架构

在一部小说进行叙事的过程中,小说中的物理空间是所有叙事空间和人物心理空间架构的基础,所以也是最基本的叙事空间。在《金色笔记》中,有很多具有典型性的物理空间,在这些空间中往往是关键故事的发生地,比如安娜在伦敦的公寓以及她在非洲所居住的马雪比旅馆,因为家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在小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家本来是具有安全感和温暖的一个地方,但对于安娜来说,有时候它更像是一个牢笼,禁锢她的思想和自由,让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在小说中,安娜的家中有过甜蜜的爱情,但是也失去了爱情,有过对生活的热情,但是热情最终消退,家这个物理空间为安娜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空间体验,也显示出她内心的苦痛挣扎。

非洲的马雪比旅馆是小说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物理空间,因为它常常出现在安娜的记忆中,安娜的理想寄托地是这个旅馆,旅馆中有着根据地,有着伟大的理想,有着一次次扣人心弦的会议,也有党内的四分五裂,最终成为她回忆中不可抹去的痛苦根源。小说中的物理场景并不是作者随意安置的空间,而是具有它自身的重要价值,对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的心理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五、结语

《金色笔记》作为一部影响力巨大的小说,它的成功在于独特的叙事空间的架构和人物心理空间的架构,通过多重的叙事视角和网状的线索让故事环环相扣,让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小说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和一个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人物的生活和内心活动来引发读者的共鸣以及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龙迪勇.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多丽丝·莱辛著,陈才宇,刘新民译.金色笔记[M].译林出版社,2000.

[4]樊晓君.金色笔记空间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周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