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思维视域下的高校档案管理

2015-03-21王琴华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

人本思维视域下的高校档案管理

王琴华

(江汉大学档案馆,湖北 武汉 430056)

摘要:现时期,人本思维成为推动高校档案事业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以人本思维引领档案管理工作,坚持在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注重涉及到人的文件材料的归档;在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中,创新服务形式;在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中,注重加强人的安全意识;在档案队伍建设中,注重人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人本思维;高校;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收稿日期:期:2015-08-18

作者简介:王琴华(1970-),女,湖北恩施人,法学硕士,江汉大学档案馆讲师,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人本思维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理念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在各项工作中,要高度尊重人的需求,关注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高校档案部门应从思想上深刻理解树立人本思维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在实践中将人本思维贯穿到档案管理的收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等各个环节中,推进高校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树立人本思维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树立人本思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树立人本思维,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理论的正确理解基础之上。

1.关于人的本质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因此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或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还联系社会关系来探究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考察人的本质,必须以人们的劳动实践为基础,在社会关系中考察人的本质,认为现实的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又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这是对人的社会本质的科学界定。归结起来,“就人的本质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个人的本质:从事创造性生产劳动,因而是在一定社会关系总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实现和确证其自由个性和满足其需要。”

2.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而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和要求的各个阶级和阶层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以牺牲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代价,而是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借助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上,它才能真正得到最后实现,它才具有现实性、普遍性、彻底性和人性。换言之,从社会历史发展的价值目标来看,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这些理论观点要求我们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把人放在核心位置,重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一切活动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档案从表象上看,是存放在库房的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从实质上而言,纸张等载体所记载的是人的真实历史原貌,所反映的是人的各种活动,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基础上,在档案的立卷归档、开发利用中树立人本思维。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树立人本思维的现实要求

1.树立人本思维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的总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无疑包含着要求树立人本思维。 2008年的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的方针,即档案部门要求转变重事轻人、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2014年的全国局馆长会议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提出为适应、引领档案工作新常态,我们必须具有几种新思维,其中就包括人本思维。这既是人本思维在档案建设事业的运用,也是对所有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2.树立人本思维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实现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属于服务部门,负责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学校的各类档案及有关资料,为广大师生和社会提供档案利用。为更好地实现服务职能,高校档案部门就必须树立人本思维,在档案价值上,转变重物轻人、重事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观念和认识,树立“人的档案最重要,最具有价值”的新观念;在档案服务观念上,转变重机关团体、轻个人特别是轻普通个人的观念和认识,树立“群众至上”、“人民最大”的新观念。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只有树立人本思维,才会把人放在核心位置,高度尊重人,才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和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从而其服务职能才能充分有效地实现。高校档案部门除了具有服务职能外,还具有育人的职能。尽管高校档案部门不属于教学部门,但是按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育人也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更需要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树立人本思维,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思考怎样通过档案服务实现育人的职能。

3.树立人本思维是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推动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高校,档案工作远不如招生、教学、科研等工作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长此以往造成了档案工作者的封闭保守,思想陈旧,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工作缺乏创新,没有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让档案的价值充分体现,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高校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使档案管理工作受到关注和重视,就要做出成绩,推动档案事业自身的发展。档案部门实现自身的发展,关键在于依靠档案管理的主体—档案工作者,在于如何转变档案工作者的保守陈旧的观念,如何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提高其素质,从而使档案工作者有所作为并大有作为。因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推动自身的科学发展,必须树立人本思维,尊重档案工作者的需求,关心档案工作者的发展,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为高校档案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树立人本思维的实践创新

人本思维引领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从档案的收集、鉴定、统计、保管到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涉及到学生、教职工的档案价值,重视档案工作者的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广大师生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广大师生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有效地满足学生、教职工对档案的利用的需求。

1.注重涉及到人的文件材料的归档。人本思维要求一切活动为了人,只有为了人,我们从事的一切活动才会有意义。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注重涉及到人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及时归档,只有注重涉及到人的文件材料的归档,建立覆盖学生、教职工的资源体系,才能为学生、教职工提供有效的档案利用服务,档案管理的意义也才能充分体现。学生方面的学历类、学籍类的文件材料记录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是学生考研、出国、就业的重要凭证,比如学生入学名册、毕业生名册、在校成绩等文件材料。教职工的人事、工资福利、医疗保险、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关系到教职工的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这些涉及学生、教职工利益的文件材料最为重要,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收集齐全、及时归档,以方便学生、教职工查询利用。同时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具有服务育人的职能,应从育人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收集一些文件材料,为高校的教书育人服务,比如收集知名学者、杰出校友的人生经历、出版著作、荣誉证书、媒体报道等材料形成特色档案,可用他们的人生奋斗经历作为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发挥档案的育人功能。

2.注重档案利用服务形式的创新。利用服务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否为广大师生提供有效、及时、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直接影响到师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和评价。如果能以人为本,在师生需要的时候提供满意的档案利用服务,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那么档案管理工作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好评,受到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也就不会边缘化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档案利用服务,一方面要针对师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编研。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可围绕利用需求率较高的档案开展编研,比如教职工在职称评审时,先进表彰的文件材料的查阅量就大,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就可以将每年的先进表彰分门别类进行汇总,形成先进表彰的汇编;还可将关系教师业绩的精品课程、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进行编研;另外,编研一些具有学术性、研究性、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的高层次编研精品,比如可围绕办学历史,特色学科专业,创新的科研成果,知名学者和优秀校友这些领域开展编史修志,撰写人物传记,以此展现高校独特发展轨迹以及知名学者、杰出校友的奋斗过程,从而达到传承优良传统,宣扬先进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效。另一方面,改进服务形式。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改变传统进库房调档的查阅方式,提高利用效率;积极推进档案信息网络化,可利用网络、QQ群、微博、微信等发布档案信息,还可在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利用校园网,实现档案管理服务系统与学校办公系统、各部门网站的链接,为广大师生提供档案目录检索和全文查阅,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3.注重人的档案安全意识的加强。2010年,杨冬权局长提出,“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要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建立档案安全体系,人防是根本,因为无论是确保档案安全的制度设计,还是运用先进的手段,都需要人来操控,所以注重人防,提高人的档案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一是培养法律意识。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中,依法管档,遵守法律法规关于档案安全和保密的规定,对于不能公开提供利用的档案信息,严格审查和管理,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二是培养防御安全风险的主动意识。对于档案安全的风险,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干预,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三是培养电子文件归档中的备份意识。由于电子文件的归档存在人为修改、容易遭受病毒的侵袭等风险以及电子文件对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的依赖等因素,使得电子文件的安全保管带来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在电子文件的归档过程中,必须具备备份意识,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实行异地异质备份。四是提高纸质档案数字化中的安全意识。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具有高度安全保密意识,确保不宜公开的档案信息不被泄露,纸质档案不被遗失、毁损、污染等。

4.注重人的培养和发展。人本思维要求一切活动依靠人,只有依靠人,我们从事的一切活动才有活力。事实上,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夯实档案资源、创新服务形式、确保档案安全,都是人在发挥主导作用,只有注重人的因素,才能让档案事业有动力和活力。一方面要加强广大师生的档案意识的培养,只有提高广大师生的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获得包括领导在内的广大师生的有力支持,从而使档案事业建设有了动力;另一方面关心档案工作者的发展,重视档案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只有注重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和发展,才能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档案事业的建设有了活力。具体而言,关心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关心他们的个人成长,为他们职称的晋升创造条件;科学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培训、交流,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总之,只有树立人本思维,用人本思维引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关注人的需求,注重人的发展,建立健全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安全体系,有效地满足广大师生和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就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高校档案事业的建设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雷三容

猜你喜欢

高校档案管理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