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

2015-03-21朱莉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本管理高职院校图书馆

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

朱莉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摘要: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信息集散中心,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强化服务功能,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教学科研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符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图书馆管理策略,建设以满足读者需求、文献导读、文献传递和学科导航、网络资源利用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图书馆。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5

收稿日期:2015-07-18

作者简介:朱莉(1964-),女,福建莆田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馆员。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高校师生获得文献信息的基本来源,以人为本的思想应体现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图书馆学家施莱格曾强调:“人本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因此,倡导人文关怀,实行人本管理,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应该凸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就图书馆的管理而言,以人为本实际上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一个是“以馆员为本”的管理行为。应该说,两个维度同等重要。前者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即奉行“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使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馆的自身价值;后者是以图书馆管理员为中心,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基点出发,充分发挥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图书馆共同目标而形成合力。

从实现图书馆“服务专业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管理宗旨出发,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凸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重要、更直接的效应是落实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立场上。

我们知道,图书馆的生存是以它的读者为依托的,一旦读者疏离或消失,很难有其存在的价值。学生们到图书馆为求取知识、获取信息、解决疑难,有明确的目的,图书馆的服务除了要尽量使学生满意,图书馆的工作者还应深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建立广泛的联系,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只有确立“读者第一”的思想,图书馆员才能真正摆好个人的位置,发挥好各自的潜能。在图书馆工作中,学生既是主角,又是图书馆工作的最终目标,图书馆的一切决策和变革都取决于学生的需求。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图书馆学的专家强调:“不论是图书馆的间接服务,还是图书馆的直接服务,都将受制于读者的信息需求”。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也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人本管理。

二、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上看,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偏低;对未来信心不足,自卑心和失落感较强。但在学习动机上和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因为没有进入本科,不得已选择了高职院校,所以随波逐流;有的学生在自尊心、进取心的推动下,不甘落后;有的学生一进校就开始社会兼职,积累职场经验。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具有较高的职业定向性。进校之初,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基本明确将来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训练偏重于实践性、操作性的知识和内容。高职院校为满足和强化学生的实践性学习需要,在课程安排上有许多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在自由度较大的时间中,高职在校学生如果能进入学校的图书馆,无疑会提高他们获取知识、拓展视野、促进专业训练的效能。

但是,我们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图书馆的比例很低,大多数学生只知道图书馆是一个可以借书与看书的固定场所,根本就不知道它还有其他诸如文献导读、文献传递和学科导航等多方面的功能。甚至有少数学生完全不知道能在图书馆中获得什么样的收获。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图书馆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希望有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功能的专题介绍;能比较方便借阅与学业相关的专业书籍或是普及读本;具有免费且优良的网络知识培训以及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电子阅览室;希望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学科导航和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在图书借阅和使用中能受到图书馆员的尊重,与馆员平等交流,充分沟通;能在图书馆馆藏书中,找到健康积极的文化娱乐的书籍,得到身心的放松。

高职院校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归根结底是人性的诉求,是完善自我的需求。他们渴望得到与个人生存和发展相关的帮助和支持,希望与人平等而充分的交流、沟通和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可以增强其亲和力和感召力,实现图书馆对人的教化和提升的功能。

三、丰富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形成人本管理的高职特色

1.以学生为本,构建服务与需求间的和谐关系。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结晶的文献宝库,应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图书馆要多渠道广泛调研,听取读者对图岀馆馆藏资源、日常服务、电子资源使用以及怎样利用图书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开展导航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本馆的实际情况,确定网上信息搜索的范围和重点,要对各种类型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特点、检索方法及查询范围进行研究和评估,编写网络搜索工具指南,形成满足学生检索需要的有效信息源及检索源。同时,向学生推荐和介绍常用的学术和学科网站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免费资料的收集,开展网络资源分类导航,对网上免费的学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介绍并通过主页提供链接服务。

3.定期统计和调研学生的图书查询、借阅情况。只有掌握了学生的需求,才可能准确预测其信息需求趋势,从而有计划地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高职学生往往对专业信息需求比较集中,图书馆应针对性地建设高职院校各专业信息库,并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院系合作建设共享平台。

4.主动为学生提供图书资源信息服务。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图书馆在采集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时,应该严格过滤,确保纸质文献及网络信息资源难度适宜、品位高雅、内容健康。人本管理的图书馆,不能坐等读者上门,应该积极地走近学生,主动为学生提供服务。除了组织常规的新书推荐、好书共赏、专题宣传等活动外,还要培训学生使用百度文库、新浪爱问等资料共享平台,并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将最新信息送到学生手上。

5.提升信息平台服务功能。高职院校学生对实践性学习资源需求量大,图书馆务必为他们提供优良免费的网络终端,保证学生能够及时获取资讯。为保证及时有效,图书馆应尽可能参与校企合作的信息平台建设,搭建起学生与专业、企业之间的桥梁。

6.营造人性化的信息交流氛围。物质上提供清洁舒适的环境、精神上能及时提供信息导航、心理上也能适度关注。在各种服务中,体现出对人性的重视和对个体的尊重,让学生们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万有文库《管子》.商务印书馆,1936.

[2]梁桂华.试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J].知识文丛,2010,(1).

[3]唐章怡.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2)(上旬).

[4]班旭红.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内涵及其应用[J].华章,2012,(15).

[5]叶玲.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

责任编辑:雷三容

猜你喜欢

人本管理高职院校图书馆
图书馆
煤矿企业人本管理模式下的职工培训教育创新研究
关于煤炭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思考
浅析高速公路系统职工福利体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论人本管理的发展及实现路径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