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运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问题与对策①
2015-03-21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系刘春秀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系 刘春秀
浅析高职运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问题与对策①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系 刘春秀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运输管理专业毕业生开始就业,但近几年运输行业人才需求变化不大,而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就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课题。高职院校运输管理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是否符合运输行业的需要,是否具备企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就业专业对口率高低都关系到运输管理专业以及毕业生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运输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和对运输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从运输行业的用人要求出发,分析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并探讨了提升运输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能力 问题与对策
在高等教育变为大众教育的前提下,运输管理专业毕业生也随之增加。高职运输管理专业特点明显,目前招生难、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高素质人才难的“三难”问题矛盾突出,反映出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以及专业人才培养中学生就业能力的薄弱等问题。高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稳定,如何做到运管专业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合理就业,需要教师、学校、企业、学生和家长做出更多的努力。因此,怎样提高运输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单招比例逐年增加,面对个性突出的90后大学生,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已迫在眉睫。高职教师最关键的就是要以学生的就业为中心,研究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最终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1 就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而使其能够成功就业、持续就业并在岗位上取得优秀工作绩效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而且是评价高校办学效益的重要社会评价指标。对大学生个人而言,就业能力既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能力,又涵盖了可以随时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
2 运管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2.1 高职运管专业毕业生方面
(1)就业观念不正确。“既要好单位,又要好待遇”的就业观念,在当今运管毕业生中并不少见;崇尚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忽视了运输的行业特点;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差;职业意识淡薄,工作主动性差。
(2)专业技能欠缺。部分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工作适应期长,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
(3)非认知能力不足。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等;非认知能力是指认知能力之外的能力,如: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人际关系处理等。
(4)择业期望值过高。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一份可以较好地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生活需求的职业。有的过于追求物质利益,使自己进入了职业危机期。高薪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成为众多毕业生追逐的热点。部分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工作。
2.2 运输市场岗位需求方面
运输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种运输方式竞争激烈,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企业削减用人计划,压缩用人成本,减少岗位数量,激化了供求矛盾。
2.3 运输市场人才供给方面
高职扩招十余年,运管专业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应届、往届毕业生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使很多应届毕业生不能找到工作;运输市场竞争激烈,致使一些中小运输企业倒闭,其中的中高层管理者和下岗职工群体也加入到再就业的行列,成为运管专业毕业生强有力的竞争者;运管类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逐年增多,这进一步加大了运管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4 学校方面
(1)对运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高职院校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认识模糊,不够清晰,只认为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就业指导、举办招聘会就是学生就业工作的全部,还没有提高到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高度。
(2)缺乏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互脱节。专业技能培养力度不够;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求知心理,导致学生毕业之后,只是毕业了,却没有相应的技能。
(3)尚未形成运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组织体系,在师资、经费、场地方面得不到充分保障,这使得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无法形成合力,降低了就业能力培养的效果。
(4)有些学校只知道盲目招收学生,但是本身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或者说没有这方面专业技能优秀的教师,那么招收这么多学生之后却得不到良好的专业学习,学生毕业之后拿不到相应的技能证书,这样一来学生毕业之后专业知识不充实,又怎么能找到工作呢?
2.5 家长方面
绝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家中兄弟姐妹少,有些家长比较溺爱孩子,对于学校严格管理、学生到艰苦岗位实习锻炼等并不是完全支持;极少数学生缺课严重,有的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直到学生被取消考试资格后,家长才会着急并全力配合。由此可见,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家长素质与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2.6 社会方面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严重失衡,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销售行业困难,从而导致社会市场供过于求,就业情况严重下降,很多学生毕业了由于找不到工作所以也就失业了。
虽然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老龄化严重减弱,导致我国近几年的就业率严重大于退休率,加上国内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一些企业需要的是高技术型尖端人才,对高职毕业生看的不是很重,所以现今社会的容量已经不能承受大量的毕业生了。
3 提高运输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高职运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和家长五方面的一起努力。按照系统工程的方式,五方缺一不可,必须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任务。
3.1 学校方面
(1)狠抓思想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着重从日常的具体行为习惯抓起,养成爱国守法,文明诚信,团结协作,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社会和企业的正能量,最终提高学生的一般就业能力。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从新生入学开始,在进行严格军训的基础上,就要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专业教育,广泛宣传运输专业的职业特点,让新生从入学开始就深刻理解运输企业的行业特点,即别人休息我还要辛苦工作。通过理论学习、技能实训,不断增强职业意识,以便使其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顺利从学生身份转换为企业的骨干员工,成为社会正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完善运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组织体系。在师资、经费、场地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形成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合力,收到就业能力培养的效果。
(4)制定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面对如此之多的学生,学校要做的就是在各个专业方面做好专业指导以及专业教学,结合当前社会的运输行业以及企业需求,科学制定运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完善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制定专业课程标准,为运管专业就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大力发展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高职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基本上都是理论性知识,长期让学生接受理论性知识,容易导致学生在心理产生一种抵触感,所以学校应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聘请社会上有过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引进社会上的教学仪器,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实践教学指导,并让学生亲身体会,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
组织毕业前培训工作。虽然说学生在学校里参与了实践教学,但是在社会上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运用上面不是非常合理,第一次工作实际操作可能还不习惯以及心理压力等等,这些问题都会让毕业生失去工作,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在毕业之前进行实习,以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提高日后的工作效率。
3.2 国家方面
政府要充分发挥指导、监督、调控作用,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如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全国人才市场信息网,定期发布供需信息;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实现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衔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录用标准,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和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维护市场信誉等。
3.3 企业方面
创新企业招聘人才的理念,做大做强运输企业,为运管毕业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需求保障,从而促进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学生方面
科学进行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清自我,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有意识地提高非认知能力,努力提升应聘能力;树立可行的学习目标,发愤图强,刻苦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3.5 家长方面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做学生坚强的后盾和良师益友具体见表1。
表1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途径
综上所述,以上几方面有机结合,就可以把运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就业能力。
4 结语
据目前我国的就业率来看,我国的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正是因为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使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同时拿到相应的技能证书,让学生在面临社会这场大风暴之前先巩固好自身的技能,只有稳定的船体才能在风暴中生存。同时告知院校要对毕业生的如何定位做好领导工作,确定先就业后择业的标准,提高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的适应性,从而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谢娟.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与量表开发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02).
[2] 陈鹏.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1(25).
[3] 潘日鸣,沈学杰.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提升措施[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4] 张媚.浅谈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J].才智,2011(02).
作者简介:刘春秀(1965-)女,河北省三河市人,研究生,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物流管理、运输管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①2014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课题“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问题研究”研究成果(JRS-2014-1126)。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c)-1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