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鲜冰冻血浆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5-03-20罗成李智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烧伤临床应用治疗

罗成 李智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新鲜冰冻血浆(FFP)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常规液体复苏、创面处理、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之外,以新鲜冰冻血浆为胶体液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新鲜冰冻血浆血浆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比较平稳,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无明显水肿发生,无严重脏器并发症现象, 20例患者均痊愈后出院。结论 新鲜冰冻血浆(FFP)在烧伤治疗中可以改善血浆成分外渗所致的低胶体渗透压,恢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有效维持血浆容量,能够促进水肿的消退,促进患者的恢复,而且血浆价格低廉,因此,新鲜冰冻血浆(FFP)在烧伤治疗中作为胶体液复苏的首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新鲜冰冻血浆(FFP)的输注不是绝对安全的,需严格按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临床适应证使用,不适当使用不仅无益患者,反而使患者面临输血传染病及输血反应的严重风险。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烧伤;治疗;临床应用

烧伤是比较常见的损伤,同时指热力,包括热水、热油、热汤、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炽热的液体或者固体等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损害的部位是皮肤或粘膜。烧伤严重者可以伤及皮下或者粘膜下组织,例如肌肉、骨头、关节以及内脏等。烫伤主要是由热液、蒸汽等引起的组织损伤,属于热力烧伤中的一种。其烧伤程度分为Ⅰ度烧伤、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Ⅲ度烧伤、Ⅳ度烧伤、浅度烧伤、深度烧伤、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段为1~54岁,平均年龄为(31.02±1.24)岁。其中Ⅰ度烧伤5例,浅Ⅱ度烧伤4例,深Ⅱ度烧伤6例,Ⅲ度烧伤3例,Ⅳ度烧伤2例。烧伤原因:热力烧伤18例,化学烧伤2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3h之内入院治疗,患者具有意识清楚、口渴、无呼吸困难、尿少等临床表现,患者的体温在35℃~37℃,脉搏为90~143次/min,血压为130/90~160/120mmHg,患者尿液的颜色为酱油色。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采取静脉留置针快速输液,给予液体复苏,对患者的尿液进行碱化处理,并同时采取抗感染和创面处理等治疗措施。在患者烧伤后6~72h的时间内,以新鲜冰冻血浆为胶体液进行输液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计算每天所需血浆量,严格控制血浆使用量。在血浆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液体的出入量,根据尿量调节输液速度。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试验、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

2 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血浆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比较平稳,仅1例出现发热反应停用后未作特殊处理恢复正常,无明显水肿发生,无严重脏器并发症现象, 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烧伤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外伤性疾病,尤其是大面积严重烧伤,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在烧伤的患者中,由于男性是社会活动中的主要力量,接触热损伤相关因素的机会比较多,尤其是在煤矿、钢铁、石油等和高温相关的工作或者生活中,烧伤的概率较大,从而使得男性患者烧伤的比例比女性多[2]。烧伤是局部或者大部分皮肤组织因高温损伤导致的病理反应,在烧伤后的病程发展过程中,患者通常表现为血容量不足、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现象。主要是由于患者烧伤后创面及其附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全身毛细血管选择通透性功能丧失,使正常血管与组织间隙之间交换异常,血管内的血浆样液体很快渗入组织间隙或渗出创面,因渗出液主要成分是血浆样液,因此血浆是较好的胶体液。目前血浆在基层医院基本能满足需要,而且血浆与白蛋白相比价格低廉,对贫困地区患者来说可显著减轻经济负担,所以补充血浆是比较理想的。

血浆制剂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新鲜冰冻血浆(FFP)、普通冰冻血浆(FP)、新鲜液体血浆(FLP)、24h冰冻血浆(FP24)、去白细胞血浆、病毒灭活血浆和乏凝血因子血浆。每种血浆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目前在国内临床应用中,使用最多的血浆种类是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主要包括纤维蛋白原2~4g/L、血浆蛋白60~80g/L 、其它凝血因子0.7~10单位/ml。血浆是一种比较宝贵的血液资源,是现代输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输注的适应症有单个凝血因子缺乏、大量输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口服抗凝剂过量导致的出血、抗凝血酶缺乏、大面积烧伤、血浆置换、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方面。在这些适应症中,使用血浆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新鲜冰冻血浆(FFP)在烧伤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补充患者的血容量,从而有利于患者恢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避免休克现象的发生[3]。

无偿献血的实施和血液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已使病毒通过输血或输注血浆传染的危险大幅度降低,但因为血液病毒的筛查存在"窗口期"及新的可通过输血传染的病毒不断被发现,所以血浆的输注不是绝对安全的。

综上所述,新鲜冰冻血浆(FFP)在烧伤治疗中可以改善血浆成分外渗所致的低胶体渗透压,恢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有效维持血浆容量,能够促进水肿的消退,促进患者的恢复,而且血浆价格低廉,因此,新鲜冰冻血浆(FFP)在烧伤治疗中作为胶体液复苏的首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新鲜冰冻血浆(FFP)的输注不是绝对安全的,需严格按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临床适应证使用,不适当使用不仅无益患者,反而使患者面临输血传染病及输血反应的严重风险。

参考文献:

[1]孟庆延,贾卫,刘一平,等.烧伤患者237例致伤原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09):1145-1146.

[2]陈艳,李桂强,刘建春,等.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输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护理杂志,2010,14(05):159-160.

[3]刘赴平,何子毅,田兆嵩.烧伤患者的输血分析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9,20(05):447-448.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烧伤临床应用治疗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2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乙酸烟雾吸入损伤中毒鼠肺超微结构改变
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