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例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2015-03-20宁永华
宁永华
摘要: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4例和对照组125例。两组均予心理疏导、病因解释、介绍治疗方法等临床常规宣教。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缓释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口服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血压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压水平,优于单一药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原发性;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非常高,由其引发的脑出血、心脏病及肾疾病致死率极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因此,合理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临床单一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笔者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9例,均符合临床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失眠、多梦、脉弦等症状[2]。排除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及并发心肌梗塞、脑梗塞的患者。其中,男125例,女124例;年龄44~70岁,平均(58.3±7.5)岁,病程2~7年,平均(4.5±1.3)年。将249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4例和对照组125例。研究组男62例,女62例;年龄46~70岁,平均(61.3±6.5)岁;病程2~7年,平均(4.9±3.8)年;对照组男62例,女63例;年龄44~69岁,平均(61.3±6.2)岁;病程2~6年,平均(4.6±3.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
1.2方法 两组均予心理疏导、病因解释、介绍治疗方法等临床常规宣教。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缓释片25~100mg口服治疗,2次/d,可视病情增加剂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150mg口服治疗,视病情可增加剂量至300mg,1次/d。两组均治疗4w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血压改善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诱因,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内科患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着广大患者心脑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西医理论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身体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导致心血管功能受损,血压出现混乱。目前多采用药物控制治疗,以使血压达到较稳定的水平,减少并发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能够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结合,全面抑制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起到较好的降血压作用。除此之外,厄贝沙坦还能够改善血液动力学,并增加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内皮素-1的分泌,维持血管的正常张力。目前,临床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广泛,但少数患者单独实用厄贝沙坦的疗效不佳,需要结合其他药物治疗[3]。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阻断Ang Ⅱ和AT1 受体的结合,进而使外周的血管阻力减小,阻止反射性交感激活并增强水钠排泄,使醛固酮分泌量减小等,产生平稳并持久的降压效应;此外,氢氯噻嗪属于噻嗪类利尿剂,其主要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了血容量发挥的降压作用,但也会进一步使肾素与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为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而使用缬沙坦能够有效阻滞AT1 受体,使血管紧张素活性得到抑制。
本文采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发现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压水平,优于单一药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旭. β受体阻滞剂及其治疗高血压现状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4,12(1):122-124.
[2]马坚.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师杂志,2014,21(3):48-49.
[3]凌红日.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8-90.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