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运动参与、运动享受及自我知觉的性别差异
2015-03-20时孝荣
徐 勇,时孝荣
(1.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310036;2.浙江省兰溪市第八中学,浙江 兰溪321100)
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青少年与儿童的运动参与程度逐渐下降,且中国民众的运动参与程度较其他国家相对较低[1].一般而言,青少年不会参与运动,除非他们认为运动是一种享受.相关文献显示运动享受与运动能力知觉、工作成就目标、个人成就感、个人掌控及内在动机等变项呈正相关,也和社会投入程度、友谊、外在奖励、高活动程度、低父母压力、父母正面情绪投入以及技能发展呈正相关[2].周美英等[3]研究表明男女生对体育的认识趋于一致而且正确,女生坚持锻炼的次数少于男生,但是男女生都存在认识脱离实践的现象.
青春期是认同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身体外貌及运动能力在这个阶段特别重要,可以影响青少年的运动参与程度、自尊及自我价值.研究显示,具有传统女性特质认同者比较容易产生负面的身体外貌知觉[1].Fox认为身体外貌知觉最重要,因为身体外貌是个人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界面,用来呈现个人身份与性感,青少年对自己身体外貌如果没有自信,可能退出运动且永不运动.运动能力是整体自尊最佳的预测因子,并与运动参与具正相关,运动参与则有助于提升男女生的自尊[4].Harter[5]讨论了自尊、自我价值以及各种自我知识范围的预测能力,发现身体外貌的重要性是增加的,其与自我价值相关系数最高,而与运动能力呈现较低相关.这种身体外貌与自我价值的高相关是因为身体外貌会“激发评估与心理反应”,因而形成个人内在自我感.Harter的研究同时显示,女性的自我价值低于男性.
就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运动大多为男性领域,因此年轻女性比较不爱运动[6].Burke[7]的研究表明,女生运动参与机会比男生少30%.他认为女生运动参与有许多阻碍,但根深蒂固的性别角色及意识形态是主要的阻碍,同时,女生倾向以身体外貌来自我定义,男生则强调运动能力、技能、勇敢及力量.周美英等[3]认为运动建构并维系男性主宰系统,它让男性身体天生优于女性,因此运动是性别化的,强调竞争、胜利、侵略以及各种男性价值与雄壮标准.然而Harris[8]也指出了女性参与运动的好处,如年轻女性通过运动学会了胜出、竞争及成功,学会坚韧不拔,获得了较高的自尊并且变得更有能力、更执着.
国内运动参与的研究显示男生较女生更喜爱运动,因此,同年龄男生往往比女生体适能好[9].另有学者[10]指出在学校里篮球、足球等几乎是男生天下,女生经常只是观战的局外人,因此女生不喜欢运动、体力上男强女弱,学校的运动场所变成男生的专用场地.尽管如此,现有针对男女生运动参与、运动享受及运动能力、身体外貌、自我价值等自我知觉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
综上,本研究将对男女生运动参与、运动享受程度及运动能力、身体外貌、自我价值等自我知觉的程度展开调查,进而分析运动参与和自我知觉在性别上的差异,探讨运动参与活跃程度和自我知觉间的关系.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随机抽取杭州师范大学的600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89份,其中男生262份,女生327份.
1.2 测量工具
运动参与、运动享受问卷以Edith Cowan University针对澳大利亚青少年所做的《Boys and Girls Activity Survey》[11]为基础,译为中文后,经过3次测试与修改后确定,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
自我知觉采用Harter量表,经过预测和修订选取了16个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本问卷采用四点评分.
1.3 资料录入和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参与的活跃程度
由问卷数据分析得知,参与调查的所有被试均认知自己运动参与的活跃程度.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运动参与是活跃的(男生84%,女生63%),但是男生的比例比女生高21%.也有为数不少男女生认为自己不活跃(男生16%,女生37%).
2.2 运动喜欢或享受程度
表1显示大多数运动参与对象认为自己非常喜欢/享受运动,或是颇为喜欢/享受运动(男生87.3%,女生63.1%),但运动喜欢/享受程度的性别差异亦获得印证:非常喜欢/享受运动的男女比例分别为47.5%和22.5%;不喜欢/不享受运动的男生只有12.8%,女生则高达36.8%.卡方检验显示男女生喜欢运动或享受程度具有极显著差异(χ2=67.11,P=0.000).由于女生运动享受程度不如男生,对女生而言,体育课是她们唯一的运动机会,让她们喜欢上体育课就显得很重要了.学校应该设计出令人喜爱的运动环境,或让女生有机会参与学校体育课内容决策,这会鼓励女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内外的体育活动.
表1 运动喜欢/享受程度的性别差异
2.3 运动能力、身体外貌及自我价值的自我知觉
表2所示为男女生在运动能力、身体外貌及自我价值的自我知觉量表的平均得分(以Harter中间分数2.5为准,高于2.5代表倾向比较正面自我知觉,低于2.5为负向[5]).表中数据显示,比较活跃男生在3个自我知觉量表的得分最高,而比较不活跃的男女生得分均较低.就男生而言,活跃男生的运动能力得分最高,身体外貌与自我价值得分在平均值边缘(2.5~2.6),呈现正面知觉;不活跃者平均值仅为2.1~2.3,呈现负面的运动能力、身体外貌及自我价值知觉.值得注意的是,活跃女生除了运动能力得分(2.8)高于标准值呈现正面自我知觉外,身体外貌和自我价值都呈现负面自我知觉,而不活跃者都不认为自己具有正面运动能力、身体外貌、自我价值的知觉.
表2 运动能力、身体外貌、自我价值知觉的平均得分
双因子变异分析(表3)显示,男女生的运动能力与自我价值知觉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但身体外貌知觉则不具统计学意义(F=3.062,P=0.081);活跃与不活跃的男女生,其运动能力、身体外貌和自我价值知觉具有极显著差异.换言之,活跃的男女生比不活跃者自我知觉高.
表3 运动能力、身体外貌、自我价值知觉的双因子变异分析
3 讨论
3.1 与男生相比,女生运动参与不活跃
由男女生运动活跃和运动享受程度的比较,可以发现,与男生相比,女生的运动参与性不活跃,这与已有文献[12]相符.
已有的研究[8]显示运动频率最高者为高中生并且占96.3%,这一事实值得教育部门深思.国内学校往往忽视了体育课,如此一来女生运动量更少,将进一步降低她们藉由运动获得身心健康的机会.因此学校应该提供更多运动课程,创设积极的运动环境,提高女生的运动参与和运动享受程度.
3.2 与男生相比,女生自我知觉为消极的
本研究企图探究青少年运动参与和自我知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许多研究对象具有消极的自我知觉.这样的结果值得教育与健康专家及父母们注意,特别是国内儿童与青少年正面临肥胖的威胁,有必要针对运动不活跃的男女生发展出相应策略,譬如强调运动参与和学业成就的相关性,让孩子和家长们了解运动参与有益于学业成就[1];或者对不活跃的女生尝试采取行动研究,让女生得以参与学校体育课程与内容的决策过程,如此将有机会让她们找到她们喜爱的运动,并进而增加其运动参与频率.
更值得关注的是,活跃女生身体外貌和自我价值知觉都是消极的,两者平均值低于2.5.此结果与活跃男生截然不同,换言之,女生即使热衷运动参与,对自己的肢体和外貌不满意也不具有信心,整体自尊也是低落的.同样积极参与运动,为何男女生有如此巨大的差异?James等认为这归因于文化因素,例如传统女性特质认同者,比较容易产生负面身体外貌知觉,如果青少年对自己身体外貌没有自信,最终可能退出运动行列,并且可能永不再运动[7].
3.3 运动参与(活跃与享受程度)及自我知觉(运动能力、身体外貌和自我价值)间具有相关
运动参与和自我知觉之间关系的探讨,着重于以下两方面:首先,运动能力与活跃程度及运动享受程度具有高度正相关,此结果显示增加运动能力或让青少年决定运动课程内容来增加喜爱享受程度,对运动活跃程度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其次,自我价值与活跃程度及运动享受程度呈现相对较弱相关,此结果意味着可能很难从改变活跃及享受程度来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
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约63%女生认为自己的运动参与是活跃且享受的,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更关心其余37%不喜欢也不享受运动的女生.因为这些女生多数对运动能力、外貌形象及自我价值缺乏自信,不论其运动活跃程度高或低,因此应考虑如何提升她们的活跃程度与享受程度.有学者[12]认为提高青少年女性运动参与项目选择必须考虑一些内在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如提高参与的渴望、消除外出活动的不安全感等,外在因素如减低父母对外出活动的限制、改善体育馆或运动空间的照明等.Hanson认为运动活跃与否源自社会价值与文化脉络、社会态度、信念及价值,因此也应予以重视排除这些结构上的运动阻碍[13].
再者,活跃男生平均自我价值知觉高于不活跃男生,也高于活跃及不活跃的女生.尽管不活跃男生的运动能力知觉全部为消极的,但无论活跃与否,男生的运动能力知觉仍然高于女生,运动能力知觉的最大差异存在于活跃与不活跃的女生之间,此结果说明:虽然运动活跃程度对女生运动能力的影响高于对男生的影响,但整体而言,女生对运动能力、身体外貌、自我价值的知觉的确有强化的必要,不论其运动活跃程度的高低.
[1]黄靖.大学生运动参与与个体社会化双向驱动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2):34-36.
[2]樊江波.制定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J].体育学刊,2014(5):19-20.
[3]周美英,刘振忠,贾绍华,等.男女大学生体育意识与锻炼行为的差异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29(4):430-432.
[4]田录梅,张向葵,于海峰.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3(4):55-58.
[5]Harter 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M].New York:Guildford Press,1999.
[6]徐亦宏.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文化学分析[J].体育学刊,2008(4):25-28.
[7]Burke A.Theory of self-esteem[J].Social Forces,2012,80(3):1041-1068.
[8]Harris S M.Body image attitudes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college women[J].Journal of Psychology,2007,129(8):305-329.
[9]蒋琴华.高职院校学生视力与体适能状况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3(5):50-51.
[10]魏荣.西北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及归因的调查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5(3):28-31.
[11]Australian Sports Commission.Participation in exercise,recreation and sport:annual report[R/OL].(2014-01-16)[2014-08-10].http://ausport.gov.au/annual_report.
[12]李云.对高校男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比较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5):59-61.
[13]刘海燕,于秀.关于运动参与概念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