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创新实践

2015-03-20施盛威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督导员督导组督导

施盛威,沈 瑛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自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促使各高校纷纷成立教学督导组织,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学督导工作的定位和内容[1]。随着独立学院的诞生,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教师结构的特殊性、生源数量和质量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对教学督导工作机制进行新思考。

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根本任务。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学科专业的增多、生源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入,独立学院在依托母体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迫切需要建立和健全自身的教学督导组织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巩固办学实力,增强办学特色。尤其应在借鉴母体大学督导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学院自身特点,探索更为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在督导组织的建立原则、督导工作运行模式、学院领导与督导组的关系等方面努力创新,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并试图从实践层面上予以总结。

一、督导组织的建立原则创新

教学督导组织作为学院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参谋机构,应该是学院的“智囊团”,教学督导人员本身应该是教学专家或教学管理专家。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有责任心、团结合作的督导员队伍,是保证督导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2]。许多高校建立督导队伍,将其作为学校教务部门的一个非正式机构,主要着眼于发挥退休教师余热,在人员选聘方面并没有明确与严格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在组建督导队伍上有所创新。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督导组成员多为退休教师,独立学院的情况也不例外。因此,在聘请退休教师建立督导组织时,除了教师身体条件外,还有以下因素和条件是必须考虑的。

1.督导员的工作责任心

对本科教学有热情、兴趣及责任心,是成为督导员的第一条件。督导员要与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各方面的管理人员交往和接触,日常工作琐细而复杂,并且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没有奉献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是很难以持之以恒的。因此,独立学院在选聘督导员时,应对聘任人选作一些师德师风方面的了解,以确保聘请到的督导员富有责任心、能胜任工作岗位。

2.督导员的业务能力

督导员的工作主要是对本科教学的监督与指导。如果对本科教学缺乏经验、专业水准一般,在工作中很可能理不清头绪,“督导”自然也无从谈起。因此,目前独立学院聘请的教学督导员一般都是母体学校教学骨干,其中很多在退休前担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或系主任,他们教学态度端正、教学经验丰富,都是学生热爱的教师。

3.督导员的专业结构

选聘督导员还需考虑专业的多样性。拥有文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的独立学院需要各学科的专门督导,即使不能面面俱到,也要尽可能地照顾到学科专业的多样性。为此,要合理地搭配各学科的督导员,尽可能使督导员兼顾几个学科专业。比如,聘请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为督导员,则可兼及文史哲以及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聘请物理学专业教师为督导员,则可兼及光电技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4.督导员队伍的稳定与调整

督导组织建成后,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督导员一旦应聘,要按照聘约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遵守聘约的前提下,一方面,随着督导员年龄的变化,督导员队伍必然会有新老更替;另一方面,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及时和适当地对督导队伍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督导工作的创新需要。

二、督导工作运行模式创新

1.督导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

督导员以教学督导工作为主,但不应游离于教学工作之外,其完全可以适当参与教学,为本科生开课。教学督导组的成员基本都是教学骨干,教学经验十分丰富,教学质量较高。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业务专长,独立学院安排督导组教师在担任教学督导工作之外,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使其通过近距离地与学生接触,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由于直接参与教学工作,督导员始终把握着教学改革的动态,可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例如教学督导员通过调查研究和学生座谈,发现一些学生不了解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于是提出建议,开设“毕业论文写作”选修课,向学生介绍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的结构、参考文献的引用、书写格式等方面知识。该选修课开设后受到各专业学生的欢迎。许多学生学习后表示,该选修课开课形式和具体内容对他们帮助很大。

此外,督导员将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督导工作相结合,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时会更有共同语言。即使在讨论督导员并不熟悉的专业课程时,也可避免隔靴搔痒、不着边际的尴尬,从而获得互相学习和促进的良好效果。

2.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相结合

督导员应该起到重要信息上下沟通的桥梁作用[3]。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有所谓的“学习共同体”或“共同体教育”的概念,即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乃至共同生活、学习,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养成自觉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我国的独立学院完全可以借鉴这方面的经验。这需要学院领导、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合作,而教学督导员在其中能够起到桥梁作用,甚而可以完全融入其中,成为一个参与者。督导员要更加自觉和热情地与教师、学生以及学院领导进行沟通。在与学院领导的接触和沟通方面,督导员较之学生和教师有着更多的便利,因而也能发挥更直接的作用。管子曰:“下情不上通,谓之塞”[4]。同样,上情不下传,也可“谓之塞”。只有上下齐心协力,才能提高管理效率,落实培养方案。有学者提出“和谐督导”的理念[5],表达了督导工作应该发挥信息沟通功能,缓解因信息不畅造成的各种误会。因此,督导组在开展工作中应十分注意信息的及时沟通,使“下情上达,上情下传”工作落到实处。

3.督导工作与专业建设相结合

督导员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了解和掌握本科教学实际情况,能直接体会到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所以,学院领导应主动邀请督导员参与本科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其参谋咨询功能。督导员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是拾遗补缺还是宏观设想,都可能成为完善学院决策的补充或参考依据。这一点,对于办学历史较短、学科专业建设尚在起步阶段的独立学院尤为重要。

近年来,部分独立学院根据具体情况聘请督导员担任专业系主任。这些督导员长期在独立学院担任教学工作,非常熟悉学院办学实际情况,能积极主动地开展本科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例如试行让部分学生从大三开始就进入教授工作室研修,使这些有志继续深造的学生从本科阶段就体验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氛围;组织开展教师教研活动,开展微课竞赛;组织课程过程化考核改革,推进课程建设等。

4.督导工作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

独立学院的任课教师大都来自母体学校或其他高校,不少教师完成授课即离校而去,与学生的交流相对较少。而督导员多为有经验的教授,不仅有能力为学生解惑答疑,也能为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提供咨询和建议。实践证明,本身有着指导研究生丰富经验的督导员,在考研咨询等方面更受到学生的信任和欢迎。此外,督导员还可利用自身特长,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方面的指导。比如开展成才励志讲座,指导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组织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等。因此,督导员的工作不仅是对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更要把视野放宽,将学生纳入督导工作的范围。这一工作对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的独立学院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学院领导与督导组关系创新

学院领导和督导组之间客观上存在着聘请与被聘请、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理顺学院领导与督导组之间的关系,是保障督导工作与学院日常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有效结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更能保证督导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组建督导组,除了希望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督、控制、评估、指导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满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虽然学院领导在思想上完全明白督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有意无意地有所忽略。督导员也难免抱有可做可不做的态度,对工作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学院领导和督导组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不冷不热,严重影响到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果不能正确、恰当地处理学院领导和督导组的关系,那么督导工作就会流于形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协调解决。

1.学院领导加强对督导工作的支持力度

学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督导组是学院办学过程中一支重要的依托力量,对督导员队伍建设和督导工作要在思想上和举措上有所提升和改进。

一是要深刻认识督导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将其当作学院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严格选聘督导员、组建督导组的基础上,把督导员纳入教学管理和咨询队伍,从而激发督导员的积极性和使命感。例如在组织课堂教学竞赛过程中,学院领导和教务部门邀请教学督导组一起讨论拟定竞赛规则,制定评分标准,教学督导员作为评委全程参加竞赛的评审工作。这样不仅扩大了参赛教师的参与面,增强了评分的客观性,而且提升了竞赛效果。

二是要关心督导员的工作和生活,照顾到他们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学院领导要有意识地增强互信度,同时尽可能地给督导组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给予工作上的政策支持和绩效奖励。

2.督导员提升自我定位和工作积极性

督导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和任务,和学院领导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为学院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要自觉融入到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去,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关注教学中的新动向和新问题,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督导途径,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四、结语

在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深化对督导工作的认识,建设一支团结有力的督导队伍,妥善处理学院领导与督导以及督导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校、因时、因事开展督导工作,适当扩展督导工作的范围,充分发挥督导工作的作用,是符合督导工作的性质的。

[1]陈铁山,杨雪.论高校督导体系的整体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1(3):118-120.

[2]肖芬,邓玲,张芬.完善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的思考[J].教育管理,2009(4):98-99.

[3]吕学军.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运行机制探究[J].宁夏教育,2010(5):29-30.

[4]颜昌峣.管子校释·明法[M].长沙:岳麓书社,1996.

[5]田涛.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和谐督导”的理念[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猜你喜欢

督导员督导组督导
感染防控督导员长效管理机制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社区督导员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中央扫黑督导组,每天都在忙什么
南宁市基层结核病督导员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及耐多药结核病管理态度调查
山东肥城:建立机关党建联络督导员制度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宝鸡“铁面”督导从严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