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新词英译方法初探

2015-03-20范立彬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合成词原语译法

范立彬,刘 杨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2014年上半年,演员文章的“出轨门”(cheating gate)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舆论的热浪竟也拍打到了大洋彼岸——BBC、《每日邮报》、美联社等多家外媒也纷纷将此事搬上了版面。红遍网络的“伊琍体”——“且行且珍惜”(“It is to be cherished.”——英国BBC、《纽约每日新闻报》《好莱坞记者报道》;“Cherish what you have at the moment.”——《每日邮报》)也摇身一变成了外国人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其实不止生活,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动态一直备受国际关注。语言作为社会文化最主要、最直接的传播媒介,肩负起了传播文化的艰巨使命。汉语新词是当下国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英译或多或少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化能否在最短时间内融入世界文化的浪潮并为世界人民所接受。本文通过直译法、直译加译法、合成词法、意译法和音译法这几种主要的汉语新词英译方法,总结归纳出其各自的优缺点,以确保信息在为英文读者理解、接受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内涵。

一、通过汉语新词的英译看英译方法

近年来,汉语新词大量涌现。新词反映了社会发展,优秀的新词势必会沉淀下来,逐渐成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1]。但由于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英译时所采用的手法也不尽相同。其中,直译法、直译加译法、合成词法、意译法以及音译法为几种主要的英译方法。

1.直译法

直译绝非简单的逐字对应翻译。像“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这种完全不讲语法逻辑而仅由生拼硬凑而来的文本本身就是种错误的翻译,而非直译。“直译也有条件,便是必须达意,尽汉语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保存原文的风格,表现原语的意义”[2]。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从中文的角度出发,力求“保存原文的风格”、“保留原语的意义”,也要转换角度,时刻谨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英国的很多早期文化内容与水和鱼密切相关,而我国早期的俗语里大量提及土地、黄牛。“drink like a fish”译成中文应为“牛饮”,若单纯根据字面意思而翻译为“像鱼一样喝水”则贻笑大方。

采用直译法所得的译文无疑是在结构上与原语最对应的,形式也是最为工整的。近年来在汉语新词的英译中,直译的应用屡见不鲜,例如“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人肉搜索)、“the second rich generation”(富二代)、“bubble economy”(泡沫经济)、“light rail”(轻轨)、“Bluetooth”(蓝牙)等。这些词无论是中文语法规则还是语序都与英文较为贴合,翻译后既没有信息内容上的缺失,也无语义上的遗漏。然而直译适用范围相对较窄,毕竟英语的语言顺序以及语法规则多与中文有异,若为了直译而直译,则略显牵强。此时译者不得不转而诉诸意译等其他虽较繁冗但更为贴合的翻译方法。

2.直译加译法

直译加译法既保留了直译法的简洁明了,又对词语进行进一步的阐述说明。例如,“三个代表”若被直接翻译成“Three Represents’Theory”,虽表达了其字面含义,但对于不了解中国国情的读者来说,一定是一头雾水,此时运用加译法就使得其意义一目了然——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trend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powers,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又如“蚁族”一词,其与蚂蚁无关,而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一种形象概括。此时若直译为“ant tribe”,不了解这层内涵的外国读者便无法体味到受过多年教育却只拿着微薄收入的中国大学生像蚂蚁一样卑微生活的窘迫与无奈。此时,加译为“ant tribe,inhabited by groups of low-income college graduates”,则一切都显得清晰了。然而直译加译法是依附于直译法而存在的,因而在使用方面自然也存在适用范围小等局限性。

3.合成词法

合成词法是一种看似中规中矩但实际上别具匠心的翻译方式。合成词法将汉语词语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部分,在英文中找到相应的单词,并合理拼接到一起。

例如,“ringxiety”(铃声焦虑症),其本意是“错误地认为自己听见了手机铃声或感觉到手机震动”,该词即为铃声“ring”和焦虑“anxiety”两词拼接而成,不仅不显生涩,还别具韵味。近年来很多汉语新词在英译时都运用了合成词法,如,“seckilling”(second+killing,秒杀),“smilence”(smile+silence,笑而不语),“Chinsumer”(Chinese+consume,中国购物狂)等。

合成词法以最直观的形式对汉语进行翻译的同时,又别有情致地将其包装成具有本土气息的英文“单词”。然而合成词法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当目标语无法拆分或者拆分单词无法巧妙拼接整合的时候,合成词法也就爱莫能助了,因而适用面同样较窄。

4.意译法

在形与意的抉择下,意译法更看重词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力求将读者置身于词语所传达的时代气息之中,而不是仅仅追求形式上的统一。

相较于前几种英译方式所体现出的局限性,意译法似乎是万能的。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意译法所译得的词显得过于“形散”,更近乎于一种解释,而不太像翻译。因而在其他翻译方法可取的情况下,英译时应尽量控制意译法的使用频率。

5.音译法

在翻译时,译者肩负着信息文化传播的使命。然而碍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既要把中华文化传神地转述,又要被西方文明接受,此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呢?例如,“阴”“阳”等为中国独有的词语,若直接译为“female”、“male”,不仅缩小了原词的表述范围,还没有体现出这两个词在汉语言中原有的那一抹神秘色彩,音译法的出现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些棘手问题。如将“阴阳”音译为“yin yang”(yin and yang,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the former feminine and negative and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既完整地保留了原语的神韵,又传达了一种浓郁的中国特色,避免了翻译过程中的信息缺失。这类词语还有很多,如“fengshui”(风水)、“taiji”(太极)、“kungfu”(功夫)、“jiaozi”(饺子)、“qipao”(旗袍)等。

音译法多用于中国文化特有的词语,但音译法的使用很有可能会引起外国人的不解,所以音译法最好是在了解词语背景的前提下使用,且不可以“保留中国特色”为由将此推崇为汉词英译的主要方法,以免导致更多的理解障碍。

二、结语

汉语新词英译是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汉语新词的英译应以英语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为基础,翻译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表达方式。英译应该是贴近生活的,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由文化差异引起的矛盾,方便人际交往,同时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借鉴。

[1]莫小雯.汉语网络热词英译浅谈[J].美丽中国,2011(16).

[2]周作人.陀螺·序[M].北平:北新书局,1925.

猜你喜欢

合成词原语译法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三音节合成词中合成词素的判定
Matching单词连一连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单词连一连
词语小超市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原语效应”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及局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