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赤峰市中心城区城镇化的战略与途径

2015-03-20郭丽虹赵小林李亚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兴业赤峰市宜居

郭丽虹,赵小林,李亚楠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的总体规划中确定“到2020年,把赤峰市中心城区建成12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和东部地区增长极”,这是赤峰市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赤峰市中心城区现有人口不足90万,按照这样的规划,接下来近五年的时间里,如何使赤峰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20万成为Ⅱ型大城市?如何使120万人都能“进的来、留得住、过得好”?

1 加快赤峰市中心城区城镇化的战略

城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各地现阶段的城镇化已不再是也不能再是单一的靠空间和规模的外向扩张来实现,即土地空间扩张、资源能耗扩张、人口数量扩张的“造城运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本质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的普及,城镇化的核心任务是人的城镇化,使进城人口的权益市民化.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农村人口为什么选择进城?是因为城市生活优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必须增大城市对人的吸引力.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经济欠发达,中心城区的特点一是产业结构落后,第二产业发展空间虽大,但是底子薄弱,仅有原料产地的区位优势,粗加工为主,很难做大做强.要想加快发展缺少资源“深加工”的高端企业、高端技术和高投入.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是在建筑业就业,今后一个时期建筑业必然发展趋缓,这样不可持续又有潜在的失业威胁;二是城区房价过高,转移人口无法稳定居住,进来的人口也会因此而再流出去;三是行政观念上有重生产轻生活,城市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而欠账较多,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不高,物价水平不低.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城镇化目标,中心城区的发展战略必须有新的对策.

赤峰市中心城区要发展,必须改变产业结构.要聚集新一代产业和更多的人,这些人包括农民工进城,还包括引进人才,靠人才来创新创业,创造岗位创造财富,必须在坚持对内改革的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是必由之路.而资金、技术随人流动,因此应该尽快增大赤峰市市中心城区对人的吸引力,使中心城区成为一个能够长久生活、生存、发展的地方,让高端人才来这里投资兴业,创造产业支撑、创造财政收入,创造就业岗位,变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为招贤引智模式,让更多的人们喜爱这里,让子孙后代愿意住在这里.政府更多要做好投资环境的建设,有一些支持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提供很好的可持续的公共服务是很重要的一点.在信息、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地缘优势的作用正在逐渐缩小,能否抢占先机才是关键,优先打造宜居中心城区已成当务之急.

从上述角度看问题,赤峰市中心城区的发展必须转变以往GDP优先的发展理念,确立实施宜居兴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宜居,解决引进来的问题,兴业,解决留得住和过得好的问题.打造宜居城市不仅是民生目标,更是经济发展的战略.单纯强调宜居是不行的,还必须兴业,这既能提高城区人口生活质量,也是调整结构发展经济的必要举措,宜居兴业应成为中心城区的重要发展战略.

2 加快赤峰市中心城区城镇化的途径

以往人们认为宜居与兴业很难两全.这是从政府决定资源配置的观念出发,把生产与生活两方面对立起来.如果真正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政府加以正确的积极引导,宜居与兴业是完全可能同步发展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实施平台.

首先,城市的魅力不是楼高城大路宽,而是在于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宜居”的根本,也正是第三产业的范畴.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城市生活的质量,作为增长极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主要在于第三产业的发达;另一方面第三产业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能大量吸纳知识型人才就业,可见,发展第三产业是宜居与兴业的有机结合.所以,加快赤峰市中心城区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是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是大城市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已成各地共识,但全国整体比重偏低,发展空间很大,就看谁能抢占先机,抢占行业制高点.赤峰市要宜居与兴业要同步推进,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加快中心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实现自治区确定的赤峰市中心城区120万人口的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增长极的定位,主要依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不现实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应该是优先发展第三产业,靠规模扩张和增加新的业态解决大部分就业问题.其次是利用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第二产业.

3 赤峰市应该如何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指的是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的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赤峰市中心城区的第三产业总体规模偏小,2014年商贸服务业增加值不到60亿元,服务业企业数量少,现代服务业业态不足,缺乏龙头服务业企业,园区之间主要业态交叉,重复建设且外向性不强,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之大.

3.1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引导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提升中心城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打个比方说:有甲和乙两个人,其中甲收入了1000元钱,他不消费存入银行,乙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这样两个人的人均收入是1000÷2=500元,两个人实际享受的生活水平也都不高.如果甲拿出800元消费,由乙提供服务,则甲的生活质量会提高,乙也有了800元收入,两个人的人均收入就是(1000+800)÷2=900元.两人的实际生活水平都会提高.所以道理很简单,生活性服务业发达,居民的资金流动起来,促进居民消费升级,让居民的资金流动起来,既能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又能增加就业岗位,是一个宜居且兴业的有效措施.居民消费又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起来了,城区的吸引力就会更加增大,人口就会自发主动的向城区流入.

要引导消费升级,实物性消费领域的提升空间有限,必须开辟新的领域.一要开辟非实物性领域的消费即服务性消费,比如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养老、体育、娱乐、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新的服务模式,拓展消费渠道,满足居民日益增强的精神消费需求,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二要引导以社会化服务替代部分家务劳动.比如说餐饮业,现代人生活方式正在由居家做饭向享受社会服务转变,政府可以引导优质便民饮食服务业扩大规模,降低价格,同时加强监管提高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这样既能改善家庭生活品质,又能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3.2 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把物流业和批发商业做大做强

发展第三产业,要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把物流业和批发商业做大做强,聚集商气,抢占区域经济链的关键环节.这样既能带动本地农业、制造业的发展,也能发挥东部增长极的辐射作用,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3.3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发展第三产业,还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企业提供信息、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广告、环保、中介、仓储、运输、贸易、市场调研、人才培训、信用担保等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创造产业培育和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特别要认清“信息化城市”是未来发展方向,要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新业态的发展空间和抢占先机的重要性,用互联网思维改造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和完善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提升城市的服务质量,加强服务管理,为国家、企业、个人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和协同工作能力.

〔1〕邓于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14.

〔2〕姜妮伶.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兴业赤峰市宜居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兴业路的曙光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宜居大化
兴业为民勇担当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Model Optimiza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wo Types of Channels Model
Research on Two Types of Channel System based on the Queuing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