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5-03-20李新军杨立红
李新军,杨立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通识教育,也被称为博雅教育、共同教育等,罗索斯基认为,通识教育“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映,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项事物的本质”[1]。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和情操,在当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分得越来越细,患者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医患矛盾层出不穷,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必要。中医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如何,如何构建中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此进行一些探讨。
1 通识教育对中医院校的作用
我国医学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现象较为明显,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其人文精神的缺失不仅会制约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医疗体系的发展颇为不利。医学院校学生的伦理观念、道德情操、法律意识、人文关怀等方面已引起社会的关注,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也得以体现。
1.1 通识教育有助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推动其全面发展 医学生不仅要专业技术扎实精湛,而且要具备人文关怀、交流沟通、法律意识等方面素质。通过通识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学习,以课堂、活动、阅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医学生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树立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品德高尚、勇于创新的思想理念,推动其全面发展。
1.2 通识教育有助于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形成 通识教育有着思想教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去教育学生,影响其行为和思想,使其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通识教育还可以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下,理解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和生死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其树立乐观心态的榜样。
1.3 通识教育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识教育灌输的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所积淀下来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是思想、是灵魂、是观念、是方法等等,这些素质是一个人能够适应社会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将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个人素质修养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自己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2 中医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
近年来,各中医院校逐步认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陆续开设了相关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整体而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还存在众多问题,离预设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2.1 对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2.1.1 对通识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前部分中医院校对通识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有偏差。许多学校将通识教育定位为选修课,成为专业教育的辅助。认为只要在专业课程之外增加设置历史、艺术、社会学、文学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就完成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这表明对通认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学者李曼丽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2]通识教育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培养,培养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高尚情操的公民,重点关注的是人的完整性。通识教育应当是本科教育的基础,不是专业课的辅助部分。
2.1.2 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首先是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中医院校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模式来设计,在思想理念上与做得比较好的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其次是中医院校决策层对通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他们中多数人有着医学教育背景,这使得他们重视自然科学,轻视人文科学。再次是教师的认识程度不足。在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多由公共课教师承担,公共课教师既要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又要承担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任务较为繁重。通识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教师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最后,学生认识不足。学生把专业课作为将来安身立命的重要资本,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专业课学习上。通识教育对他们来说只是无足轻重的选修课,学生选修只是为了多拿学分而已。
2.2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2.2.1 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明确 当前中医院校的公共课程主要有计算机、英语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等。这类课程约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70%以上”[3],从学分上看,这些课程占的比例不低,让人误以为通识教育课程已经较多,但是仔细分析这些课程大部分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注重政治素质的培养,与通识教育的目的和精神差距较大,这类课程不能算是通识教育课程。外语和计算机是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很多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安身立命手段之一,这点无可厚非。可是总体而言,学生们耗费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很多人考过四、六级以后丢弃一边,这应该说是一种严重浪费。
2.2.2 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重过低,教学效果不明显 目前医学院校的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重过低。虽然许多中医院校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由学生自行进行选修,可是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中医院校很多专业课程是中、西医兼顾的,其中有大量需要理解和背诵的内容,学习任务非常繁重,除此之外还要应对政治、外语等课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这种状况下,通识教育更多象一种点缀。
2.2.3 师资力量也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一个重要问题 师资力量是通识教育课能否顺利推行的决定性因素,中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师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中医院校教师队伍主体很多是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培养起来,专业知识扎实、丰富,但是视野狭窄、知识面不开阔,难以开展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其次,中医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轻文的现象。承担通识教育的教师被边缘化,课题申报、职称晋升、经济收入等方面与专业教师差距较大,这些严重影响和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4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 许多院校没有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长久规划,往往是随意设置;此外没有一个组织来切实保障教育课程的推行。
3 中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要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构建中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就必须对中医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变革,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深挖原有课程的潜力 中医院校开设的一些课程如《中国医学史》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中医发展概况有一个清晰了解,从宏观上把握未来中医发展趋势,扩大学生的视野。深挖这些课程的潜力,对于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有着重要意义。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文素养。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这类课程虽然主旨是承担思想政治教化功能,但是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地向人文方面拓展,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与通识教育相挂钩,进行知识拓展,提倡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两者能够有效地结合,相互促进,既达到思想政治的功能,又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而且能够有效地节约教学资源。布鲁贝克强调:“我们不必仅仅因为今天正在设法促使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携手并进而放弃为学术本身而学习的崇高理想,如果这两者能做到相互结合,我们可能会发现两者都对实现这一崇高理想有所裨益。”[4]如果能很好地深挖原有课程潜力,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对此应该加以重视。
3.2 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 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三点。第一,加强中医文化课程的构建。中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长大。中医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课要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开设中国哲学等相关课程,一方面可以拓展医学生的国学基础,另一方面也可加深对中医的理解。第二,各个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设西方经典人文,内容包括艺术、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第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并非仅仅是传授传统文化与阅读经典著作,在学习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把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内容融合进去。如信息化、依法治国的理念、生态文明、经济文明、文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融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可以采取传统与现代文明比较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互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既能学习传统经典文化知识,又不脱离当代社会的实际,与时俱进,从而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3.3 课程类型多样化 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可以采用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等多种课程类型。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完成的课时,对所有的学生提出共同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课程,达到共同的目的。必修课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应用、写作、历史人文、医学伦理等等,通过必修课保证每名学生达到通识教育的基本要求。除必修课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课程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自修课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自主地学习,是自主引导学习方式,通过自修也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3.4 强化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方法 通识教育课程和一般的课程有所不同,它不仅仅要求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多是对能力、道德、人格、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这方面要求比对知识要求更高。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例如考试、考评等等,这种评价体系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对道德、人格、心理等方面的评价,至今都没有较为可靠的测量方法。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由于无法监控所有课程有效性,让人对通识教育的效果产生怀疑,觉得通识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通识教育的评价方法,如通过教学检查、教学评价、与师生座谈等方式,多渠道地收集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及时了解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态度反应。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使其更好适应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将对通识教育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保障中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措施
为了使中医院校通识教育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其课程体系构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保障。
4.1 学校决策层必须加强认识 中医院校的学校决策层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对通识教育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对整个医疗体系重要性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学校决策层应当将通识教育在中医院校的开展提到战略高度进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通识教育的发展。例如可以设立中医院校通识教育研究中心等专门机构,由校领导担任顾问,开辟相应的研究领域,打造科学化管理的信息平台。决策层可以将中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列为重点建设课程,在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同时为了提高教师授课积极性,可为其创造更多学术交流、表彰奖励的机会。学校管理层对通识教育的态度,极大影响中医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4.2 教学规章制度的保障 规章制度可以规范通识教育的实施,提高中医院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例如通过严格的通识教育课程推行制度,可以切实保障通识教育在中医院校的推行,并保障通识教育达到规定的学时数;通过通识教育课程考核制度,可以督促教师重视通识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要求,主动地思考和创新,提高通识教育教学效果,保障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
4.3 教学条件的保障 中医院校应当努力建设并完善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公共服务平台。中医院校图书馆除购买专业课资料外,还应该大量购进文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图书资料,鼓励医学生多利用这些资源加强课外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为了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要,校方还应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如远程学习系统、自主学习平台等。学校还应当为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如图书馆、计算机房等全天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由地利用这些资源和设施,不受任何时间限制。
4.4 授课教师的保障 通识教育实际效果如何?目标能否达到?处于一线的教师起着非常重要作用。通识教育课的实施对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能力、知识结构、教学理念、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为此校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第一,保障通识教育课教师和医学专业课教师的平等地位,在待遇、职称、绩效等方面保障两者之间同工同酬,以此调动通识教育课教师的积极性。第二,加强校内通识课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采取集体备课或者讲座的形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定期派通识教育课教师外出交流进修,扩大视野,提升人文修养,并在经费上给予保障。邀请专家和名师为本校通识教育课教师开展培训和讲座,鼓励教师与他们多进行互动交流。第三,课题设置上要设立若干通识教育研究类课题,鼓励通识教育课教师积极申报,进行研究探讨,深化通识教育理念,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中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决策层、教师以及受教育学生群体多方面的努力,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投入。当前中医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才刚刚起步,新困难、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一面反思、总结,一面探索、前进。才能更好地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才能适应新形势对通识教育的新要求。
[1]罗索斯基.黄坤锦译评.罗索斯基论通识教育与核心课程(上)[J].通识教育季刊,1994(1):53-64.
[2]李曼丽.通识教育—— 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8.
[3]刘拓,陈秀平,李平康,等.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156-159.
[4]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教育出版社,20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