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之花》的新批评解读
2015-03-20李小乐
李小乐
《城墙之花》的新批评解读
李小乐
《城墙之花》是当代法国诗人埃蒙德·杜纳的一首短诗,主要描写了生长在城墙废墟上的小花。本文拟从新批评的视角去分析这首诗应用的悖论、张力等创作方法,揭示出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意义。
《城墙之花》;悖论;张力;客观对应物;新批评
新批评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它反对传统的经验主义的阅读方式,否定对文学作品外部的研究,提倡对文本内部意义的探寻。新批评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独立的客体,反对文学研究与社会、历史、文化、作者、读者等文学作品以外的因素相联系。[1]他们认为一部作品仅仅只是文本本身,意义只存在于文本中。作品既然是独立存在的,它就不能专注作家的意图,也不能关注读者个人的反应。因此,他们驳斥了“意图的谬误”和“感受的谬误”。[2]为了更深入地分析文学作品,新批评主张“细读法”,即排除那些先入为主的内在干扰信息,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来具体说明语境的统一和作品的意义。[3]同时,新批评还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提出“张力”“悖论”“含混”等术语。
《城墙之花》是埃德蒙·杜纳的一首含蓄的抒情诗。在诗中,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描写了生长在城市废墟之上的小花,借助这一事物表达他独特的感情。除了诗歌语言和意象上的特点外,新批评主张在分析文本的时候要忽略作者的生平、社会背景等无关紧要的因素。所以,本文以新批评的观点来解读这首诗歌,重点分析其中应用的悖论和张力。
一、新批评的批评术语
新批评所提出的术语为深层次地分析作品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新批评理论家对“张力”和“悖论”的概念做怎样的界定?“张力”最先是由谁提出的,具体指什么?“客观对应物”是什么意思,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而“悖论”又指的是什么?只有明白这些理论性问题,才能够应用“张力”“悖论”“客观对应物”这三个批评术语透彻清晰地分析《城墙之花》。
张力一词首先由艾伦·退特提出。“张力”取自逻辑术语外延和内涵。他将“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形成张力(tension)一词。“而诗存在的意义就是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4]。这里所说的“外延”指的是词语的词典意义或指称意义,相对应地,内涵是指词语的暗示意义或感情色彩。从广义上讲,文本中凡是存在矛盾的辩证统一因素的地方,就有 “张力”存在。
悖论是指表面上荒诞但实际上真实的陈述,在文字上表现出矛盾的形式,指一种矛盾的命题。布鲁克斯在《精致的瓮》一书中提出:“诗歌的语言是悖论的语言”“诗人表明真理只能依靠悖论”“悖论不但构成了诗歌的基础,而且将某些特征赋予了诗歌”[5]。诗人在诗中使用逻辑上对立的词语形容同一事物,在这种矛盾的碰撞中会产生超越原文的新意义。
艾略特在个性与传统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诗人应当如何展开情感和经验。他认为诗人感觉经验的表达不应当直抒胸臆,而是应该遵循“非个性化原则”,借助一种能够承担诗人思想的“客观对应物”来完成。艾略特在《哈姆雷特及其问题》中首次提出“客观对应物”这个术语,“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6]。诗人要克制自己的情感,将情感寄托在客观对应物上,而不是直抒胸臆。
二、诗歌的新批评解读
T·S·艾略特重新定义了文学作品,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品各个组成部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有机的组合。《城墙之花》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在结构上层次鲜明,在节奏和韵律上稳定工整,循序渐进地反映出主题思想。
第一节首句“在白色黑夜的书页上”,白色黑夜是用来修饰书页的,这形成了第一个悖论。白与黑是相对的是矛盾的,白色的黑夜是不存在。黑夜是黑色的,白色的只是白昼。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诗歌里的书页是独特的,有着其他的意义。“有时我用透明的墨水”也包含一个悖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墨水来写字,墨水是有颜色的,而透明是无色的,无色的墨水是无法写字的。但是诗人却用这透明的墨水“书写死水的喷洒,书写陈年的希望”,诗人的这一书写让人质疑。死水是不流动的水,不流动的水怎么去喷洒呢?希望指的是对将来的期待,这里说是“陈年的希望”,又一个悖论。在这一小节诗中,诗人在“白色黑夜的书页”上用“透明的墨水,书写死水的喷洒,陈年的希望”,这里形成了形式上的统一,用不存在的墨水在不存在的书页上书写不存在的东西。那么,诗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疑问继续往下读。
第二节第一句便引入了另外一个意象“一轮外省的明月”,外省是指巴黎以外的省。外省是法国作家十分偏爱的地方,很多小说的主人公都来自外省。明月是是自然的象征。外省不同于繁华的巴黎,月亮应该是明亮的、美丽的,但是这轮外省的明月并不是如它原本美丽的样子,而是有了“机器的齿轮”。这里“机器的齿轮”有了退特说的内涵和外延的双重含义,这一意象的外延,也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工厂里使用的工具上的齿轮;而其内涵意义,即比喻意义则是指工业发展的印记。“外省的明月”上面有“机器的齿轮”是蕴含深意的,以机器为代表的工业发展已经在外省的自然环境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明月用它机器的齿轮装饰着“破碎的城市的墙墟”一句使整首诗充满了空间感。城市的墙墟指代的是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已经变成一堆墙墟,被带有机器齿轮的明月所装饰,其破败有工业的痕迹。在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出上文“陈年的希望”指的是对人类文明的希望,但是很明显这个希望是破灭的,冲突与对立就在此处一致了。第二节在解释原因,工业发展破坏了人类文明。
第三节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意象——“一朵披着朝霞的小花”,它是弱小的事物,充当了诗中诗人的客观对应物。小花是诗人情感的投射物,它表面意思指的是自然界中普普通通的植物,但实际上是指诗人的希望。这个希望是披着朝霞的,这与上文中陈年的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再看这朵花的生长环境,“开放在一堆废墟上/在虚假繁荣的烦恼中/在死灵魂的尘土中”。废墟指的是人类文明的废墟,“虚假繁荣”是表面的、外在的物质繁荣,工业发展必然带来物质上的繁荣,但是人在一味地追求物质繁荣的时候却忽视了自己的灵魂。“死灵魂的尘土”与上文对应,在这样的环境中,却生长了“一朵披着朝霞的小花”,小花与它的生长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呈现出一种张力。
《城墙之花》这首诗表面上描写了生长在城墙上的美丽而弱小的花朵,实际上深刻地揭示了工业发展对人类文明的破坏。诗人在展现人类文明坍塌的场景时,仍然不忘给读者留下一丝希望。通过运用新批评诗学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中运用了悖论等创作手法来表达诗歌的主题,使得全诗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整体。
注释:
原诗:
在白色黑夜的书页上/有时我用透明的墨水/书写死水的喷洒/书写陈年的希望/一轮外省的明月/用它机器的齿轮/装饰着破碎的/城市的墙墟/一朵披着朝霞的小花/开放在一堆废墟上/在虚假繁荣的烦恼中/在死灵魂的尘土中
[1]乔国强,薛春霞.什么是新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2.
[2]Charles E.Bressler.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M].Pearson Education North Asia Ltd..London.2006:55.
[3]张中载,王逢振,赵国新.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8.
[4]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17.
[5]克林斯·布鲁克斯.精致的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7.
[6]T·S·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3.
责任编辑:贺春健
I106.2
A
1671-6531(2015)21-0034-02
李小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四川成都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