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高校传播探析

2015-03-20

传播与版权 2015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媒体

陈 瑞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高校传播探析

陈 瑞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应运而生,运用先进的数字、网络技术,以多种媒介形态,借助电脑、手机等载体,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成为一股新潮流。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是新媒体技术的重要追随者。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库和便捷的获取方式,极大地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和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另一方面也给这种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促使高校管理者积极寻求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高校传播

[作 者]陈瑞,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等都植根于其中,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应运而生,运用先进的数字、网络技术,以多种媒介形态,借助电脑、手机等载体,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成为一股新潮流。新媒体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深得高校大学生的青睐,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播产生极大的影响。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库和便捷的获取方式,极大地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和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另一方面也给这种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促使高校管理者积极寻求对策。

一、传统文化高校传播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改变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

新媒体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可谓是应有尽有,零门槛式开放模式,供大学生各取所需,搜索引擎的使用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新媒体提供了大脑根本不可企及的资源储备,弱化了大脑对信息的记忆储存,从而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记忆模式带来一定的冲击。面临问题,大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搜索头脑中的记忆,不是沉思冥想,而是选择上网查找,上网成为解决问题的首要方式。问题解决之后难以有意识地去记忆,而是抛之脑后,需要时继续求助于网络搜索。因为信息获取的便利,更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意识减退,能够静下心来品读传统文化书籍的大学生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随心所欲地浏览和简短表达,传统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表达习惯被逐渐消解。

原本应该牢记于心的传统文化被大学生寄托在新媒体上,“更多的选择记忆在于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从而使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学习中被边缘化甚至被忽视。面对新媒体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相关信息,大学生因为自身缺少一定的知识积淀而难辨是非对错,给自身知识、文化修养的提高带来一定影响。

(二)新媒体信息更新迅速,被传统文化的声音弱化

新媒体时代,媒介形态多样,方式多元化,信息传播“全时性”,传播时效大大增强,微博、微信等“微”媒介迅速崛起,信息的即时性、海量性及个性化等特征更为突出,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便携式移动终端的使用更加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网络上,微博、微信等媒介使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成为任何信息的发布者,传递自己的声音,并且为外界所了解,使信息的传播更直接、更迅速。信息发布者的增加也使信息量激增,任何时候,打开电脑或手机,都有巨大的信息涌入眼球,让人应接不暇。不断更新的信息持续覆盖原有信息,使大量存在而未被阅读的信息永远在信息的海洋中销声匿迹。

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作为不可随意改变的固有存在,与瞬息万变的网络中更容易被淹没,其声音在网络世界和受众之中更为微弱。面对热衷于求新、求变的高校大学生群体,传统文化成为新媒体传播内容中处于劣势,得到的关注及接受力度更为有限。如何能够让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海洋中有效发声,被发现,更广泛地被认识、接受与传播,逐渐成为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面临的新挑战。

(三)自媒体挑战对传统文化的权威解读

新媒体赋予人人发声的权利,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新媒体面对所有人开放,无论地域、种族、民族、信仰、年龄、文化背景,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接受者。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因为自身背景、立场的差别,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会有不

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更有甚者为了迎合受众消遣娱乐的需求,故意曲解传统文化的本意。同时,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对传统文化的个人解读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新媒体提供的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可谓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种种不同的解读挑战着对传统文化的权威解读,扭曲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给大学生的辨别和接受带来一定的困惑,误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受大学生欢迎,其推送的信息以短小精悍为特征,受容量的限制,传播内容碎片化,对传统文化的呈现难免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误导大学生的理解,从而影响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传承。伴随新媒体而来的是浅阅读。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来不及深层阅读,只能对无限的信息做走马观花式的了解,对内涵深刻的信息只能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停留在表面感知而无暇深入思考、理解。大学生把过多的时间流连于网络,更减少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以致用。

二、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文化高校传播对策

新媒体的运用、流行已为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其对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传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置疑、不可忽视,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应对。

(一)打造官方网站,培养意见领袖

政府、教育部门等应建立以传播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官方网站,消除资源获取门槛,提供正确、规范的传统文化资源,以专业学者作为顾问,争取能够代表权威观点,去娱乐化、消遣化、媚俗化、商业化,真正立足于传播知识、文化的角度清洁、充实资源,提供权威参照,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用户。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利用校园网,建立传统文化传播的网络平台,面对大学生,提供传统文化的学习资源,同时建立手机客户端,摆脱电脑的空间限制,利用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推送传统文化知识,方便手机控的大学生在闲暇之时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开辟交流空间,让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开展讨论,发表、交流学习体会。

传统文化相关的领域学者,积极了解并使用新媒体,利用新媒体传播本领域知识,扩大影响力,努力成为“意见领袖”,吸引更多大学生关注,纠正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高校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其中,一方面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领会,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组织发动学生利用新媒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利用自己的教师身份和在学生群体中的威望,以意见领袖的角色,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在交流平台上开展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与学生零距离沟通,对学生的困惑、疑问给予及时解答,了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动向,进行正面疏导。在高校内建立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对象、新媒体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学习、传播圈。

(二)多样呈现,与时俱进

利用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利用其容量无限、形式多样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利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途径进行传统文化的呈现,图文并茂,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建立方便的链接,以利于大学生获取、接受。结合时代特点,以大学生所熟悉、了解的现代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建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高校社团,以社团为核心,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播为内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实现由点到面的铺展,在实践中学习,学以致用。如某高校嘤鸣社,社名取之于《诗经•小雅•伐木》之“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名副其实地开展一系列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展示活动,如古典传统名篇诵读、茶艺表演、古代礼仪表演展示等,对传统文化进行直观、生动、立体的呈现,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校园影响广泛。同时与相关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建立联系,借力社会资源扩大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促进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播。

(三)新媒体传播与传统传播方式相结合

新媒体传播对传统传播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利用新媒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势在必行,但传统的传播方式不可放弃,二者需要良好结合。课堂授课作为传统的不可替代的知识传播方式,应当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高校应开设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供学生必修或选修,通过课堂授课,促进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播和在大学生中的传承。

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元素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恰当的网络“微语言”等,以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授课,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阅读方式被网络阅读改变。大学生对书本越来越疏远,难以安坐在书桌前静心阅读、思考。读书应当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更应当如此。大学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通过书本获取传统文化知识,深入思考各种文化现象,网上与网下相结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从我做起,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事业。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袁婧.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新媒体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