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5-03-20徐建飞

关键词:变迁农村土地土地

徐建飞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梳理前人已有的学术成果是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前提。总结学界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不足,探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学术空间是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推动“三农”问题的现实诉求。笔者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发现,从1980年至今,在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题目中直接出现“土地制度变迁”字样的有137 篇,其中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字样的论文90 篇。另对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普通图书库进行检索发现,书名中直接出现“土地制度变迁”字样的图书有68 部。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问题的研究文献可以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党史、经济史文献资料;第二类: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著作;第三类: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学位论文;第四类: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期刊论文。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综述

学界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主要从基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考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绩效探微、中外农地制度变革比较分析等方面多维展开。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研究是学界研究土地制度变迁的基础。学界主要从所有权和经营权变化、产权、效率与公平兼顾、农业剩余、唯物史观、史学等视角展开论述。

1.所有权和经营权变化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

胡穗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分为建党初期到建国后土地改革完成时期(1921年~1953年)“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1953年~1978年)“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年至今)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1]

2.产权视域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

有学者以新中国成立后为历史起点,依据土地产权的变动探究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罗红云等学者将建国后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划分为“从封建地主私有制”到“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过渡(即土改阶段);农民土地私有制到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即合作化阶段);把农民私有、集体统一使用的土地制度改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即人民公社化阶段);从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即家庭联产承包阶段)。[2]

3.效率与公平视域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

邓大才依据效率和公平状态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高效率和较高公平阶段,即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初级社阶段;第二阶段为低效率和高公平阶段,即高级社和人民公社阶段;第三阶段为效率较高和公平较高的阶段,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重经营体制的初级阶段;第四阶段高效率和较高公平阶段,即家庭承包制的中级阶段。[3]40-42

4.农业剩余视域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

周祖文按照建国后不同时期农业剩余及分配对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演变的影响,将建国后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划分为:土地改革与农业剩余(1949年~1952年),农业剩余与农业合作社(1953年~1957年),农业剩余与人民公社(1958年~1978年),农业剩余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1985年)。[4]

5.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

钱忠好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划分,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分为原始社会农村土地制度、奴隶社会农村土地制度、封建社会农村土地制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主义时期农村土地制度。[5]194-203

6.史学视域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

董志凯依据中国革命史的演变脉络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划分为:中共建党初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减租减息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土地改革。[6]

(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受若干关联因素综合影响的整体推进。学界从经济发展、资源禀赋、政治力量、制度安排、外部环境等因素探讨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

1.经济发展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制度的变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胡元坤指出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业以外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吸纳农村剩余生产劳动力,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弱化了土地的保障功能,推动土地制度的变迁。[7]83-85

2.资源禀赋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

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与运行无不和土地资源禀赋条件最基础的土地和人口密切相关。胡元坤认为土地和人口两者相互联系构成的人地关系影响农村土地制度的运行,“人地关系是现阶段不同地区形成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主要原因之一”。[7]80

3.政治力量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

国家凭借着其政治力量的绝对权威和垄断优势,可在短时间内,快速、高效地推动制度变迁。刘承韪认为“政治力量决定产权安排”的客观规律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意义深远。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20 世纪90年代之后征地的城市化运动,近几年的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这些土地制度的变迁关键还是由政党权力和国家力量所支配的。[8]

4.制度安排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

近些年来,学界在重点关注正式制度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规约的同时,还将研究视域拓宽到非正式制度安排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影响。因为从历史角度去审视,非正式制度是先于正式制度而存在,研究任何一个制度的变迁都不能忽视非正式制度的重要影响。钱忠好分析了平均主义、中央集权经济、家庭和家族观念、公私观念等非正式制度安排对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影响。[5]228-236胡元坤也认为非正式制度会改变交易环境,引发交易成本的变动,进而推动制度变迁。[7]72-79

5.外部环境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

外部环境是研究制度变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外部环境一方面制约制度的选择,另一方面影响交易费用。以外部环境为研究切入口,无疑能拓展制度变迁的研究视野,更深层次解释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和规则安排。

学者们从宏观和微观维度来划分外部环境,并通过外部环境因素探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温铁军从整体宏观环境入手来分析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外部因素。[9]胡元坤认为经济体制、意识形态、传统观念、人地关系、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小城镇发展水平、市场机制发育水平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外部环境。而构成外部环境内在因素之间可独立作用,也可相互影响。[10]5-8

(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从利益诱致、博弈论、农业剩余、产权、唯物史观等视角对其展开详细论述。

1.利益诱致视域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探究

有学者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因旧的土地制度无法满足利益集团的诉求。为了实现外部利润内化,利益集团提出创新土地制度的要求,实现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变动。胡元坤引入交易环境概念,将外部环境纳入制度变迁整体研究。通过交易费用的考量,实现交易环境和利益集团在同一个研究框架内的整合,构建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探究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7]33J·B·巴雷尔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管理制度变革》中也谈到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为了获得原有土地制度下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11]陶云燕等基于“帕累托改进”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12]24-27

2.博弈论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探究

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研究农村土地制制度变迁是近年来学界的热点和难点。有学者从博弈论的角度来探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认为国家、农民、基础干部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导致了制度变迁。其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国家—农民”主体之间博弈。王海燕重点考察了国家与农民主体之间博弈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13]姚洋认为人民公社后,土地利益博弈主体呈现出了国家、农户、村干部的多元博弈格局。姚洋认为诱致性土地制度变迁下,国家、农户、村干部主体之间博弈,会推动制度的理性生成和经济的良好循环,达到帕累托最优。[14](2)“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主体之间的博弈。韩德军等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博弈关系构建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进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15]21-27(3)“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层干部—农民—经济组织”主体之间的博弈。胡元坤认为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必然会引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层干部、农民、经济组织等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7]91-125

3.农业剩余视野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探究

农业剩余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制度的崭新视角。周祖文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实现工业化战略而不得已控制、增加未能满足工业化需求的农业剩余;随后,国家为了提取农业剩余,在控制农村经济中经历了一个从强势进入到有限退出的过程。由此,主导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4]

4.产权视界下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探究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主要是产权的变动。学者也试图从产权的角度寻找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周其仁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他紧紧围绕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从不同的方面分别分析了国家和农民主体的动机和行为。通过两个行为主体的分析,得出农村土地产权变动中国家和农民的互动关系,搞明白国家层面强制主导的公产权利是如何派生私产权利,进而阐释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16]袁铖认为中国现阶段推行的家庭联产责任制根本性的制度不足是人地关系矛盾。他指出农村土地制度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受土地产权清晰度影响。[17]18-22

5.唯物史观视角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动力探究

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除了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还需要关切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学界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动力探究也尝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考量。郑来春认为“历史合力”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最终落脚点和归宿点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诉求的正视与满足。[18]98-102

(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考察

学界在关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进程、动力等具体内容的同时,还注重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考察。有学者针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路径选择存在的制约因素展开分析。张悦从政治体制约束、经济体制约束、中国农民历史文化传统约束、中国农村的人地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约束因素。[19]农村土地产权矛盾在较长一段时间仍然存在,土地制度的路径创新亟待破解。陶云燕等主张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必须与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农民的意识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相吻合;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坚持渐进式变革模式;也必须与农村社会传统与经济结构相协调。[12]24-27覃一冬认为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路径创新要在稳定土地承包制的同时,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在城市和郊区实行国有化。[20]169-171

(五)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绩效探微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绩效的具体呈现主要散见于经济史、党史、当代史以及一般性著作的概述中。其绩效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其中,经济绩效最为重要,也是学界关注重点。林善浪从生产率的角度考量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他认为改革开放之前的土地制度变迁,虽然土地生产率提高,但是劳动生产率却下降,土地制度整体缺乏效率;而家庭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经济的变革,激活了农村劳动力,实现了“有发展的增长”;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总体上看是弊大于利。[21]36-37罗红云等认为土地改革是有史以来土地分配最彻底、最平均的改革。因为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提高了农业产量,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诉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业合作化的农地制度安排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导致农业产值降低,农民收入增速缓慢。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制度减少了耕地面积,改变了农村社会原有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模式,导致农业产出、农民收入长期低增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获得独立利益经营主体地位,重建家庭私有财产。[2]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绩效,罗红云等认为土地改革打破几千年来土地占有不均制度,引发社会结构重大变动。农业合作化的最终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2]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思想文化绩效,张悦等认为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势力对农民在思想上的统治和影响。农业合作化的全面进行,影响农民的政治行为和选择,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9]

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缺憾

透视学界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不同视域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基本清晰,不同因素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解释也有一定的解释力,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的探究也丰富和发展了制度研究的研究域,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中外农地制度的变革研究也为当下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提供保障,而特定历史语境下制度变迁绩效也展示了生动的历史图景。但整体来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和缺憾,薄弱环节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一)研究成果重复较多,内容体系建构不足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是研究“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影响因素、动力源泉、路径考察、绩效探微等命题展开论述。应该说,这些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勾画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的生动历史图景,构建了研究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立体化网络体系。但从已有的研究内容来看,重复性的内容较多。比如,从利益诱致视角、博弈论视角研究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为深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借鉴。但不同主体博弈的选择最根本的驱动力还是利益的诱致,而利益的最大化又是不同博弈主体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所以从利益诱致视角、博弈论视角研究存在较多重复的内容。再如,制度安排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影响、外部环境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选择以及从新制度经济学派探究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根源也有较多重复交叉的内容。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而有学者又认为意识形态、传统观念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土地制度变迁的外部环境。[9]5-8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道格拉斯·诺斯的重要观点就是引入意识形态分析制度变迁。[22]这就难免造成了研究内容上的重复,如何科学界定相关“意识形态”“传统观念”等核心概念,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合理归入特定视域是避免重复研究努力的方向。

(二)研究分析视角单一,多维视界融合不足

综合考量学界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学界对此命题的研究主要囿于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制土地度变迁历史过程,分析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探究土地制度变迁的具体绩效。如学界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的研究,主要从所有权和经营权变化、效率与公平兼顾、农业剩余等视角展开研究。基于唯物史观、史学视域下探究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则显单薄。同样,学界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的考察,多数从利益诱致、博弈论、外部环境、产权、农业剩余视角等经济学视角展开,而基于唯物史观、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视角考察动力机制明显不足。此外,学界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展示,也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而对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心理等领域鲜有涉及。

(三)研究偏向实证模型,理论挖掘深度不足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学界主要偏向实证模型。如林毅夫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23]、姚洋的《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24]等著作都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总结制度变迁的历史,解释制度变迁的缘由,探究制度变迁的成效。对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特别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实证分析是研究土地问题的主流。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深耕明显不足。如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地租理论、所有制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视角探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学理依据;从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等多层维度深挖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机制;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整体性建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体系等方面存有缺憾。

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展望

学界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深挖新内容,探究新方法,寻找新的视角,开拓新领域可以弥补学界缺陷。

(一)内容上立足整体纵深推进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涉及到的问题很多,研究内容自然也很宽泛,不能只局限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综合学界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内容来看,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

1.1949年到1978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剧烈的历史现象与学理考究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短短的三十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就经历了“土地封建地主所有→农民土地所有制过渡→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农民私有、集体统一使用→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历史巨变,这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对于这一特定现象,虽然相关的文献有所提及,但没有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理论问题加以阐释。

2.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马克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对土地制度论断独具见解,并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变迁指明了方向。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重要力量,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行动指南,并竭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如何体现将马克思主义的土地制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是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过程?又是如何体现“中国化”的特征?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在历史长河中变迁,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还是必然的历史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还是特定历史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应然之举?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又吸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哪些重要内核?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制度的变迁是相互孤立的,还是彼此内在关联?是对原有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对原有制度的否定与扬弃?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广阔的学理空间和深厚的学术价值。

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科学体系的建构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除了宏观领域的政策研究,还需要深入到微观体系的建构。如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则、动力机制、实践路径、价值定位等系统化的研究。具体展开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如发展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表现什么样的特征,如阶段性、一致性、连贯性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动力机制,除了学界已达成的共识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关联性因素?比如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内外环境,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政治领袖、知识精英对土地制度变迁的推动,社会主义土地制度实践的路径依赖等。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应该如何推进,怎样才能做到既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又调动农民广泛的积极性,既能做到科学又能兼顾合理?怎样才能避免中国土地制度的失衡?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价值定位,除了国内的影响外,是否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联动效应?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世界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这些学理问题的解读是构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科学体系应回答和解释的问题,但遗憾的是这方面的讨论还不够具体和深入。

(二)方法上立足学科交叉结合

深化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不仅仅要内容上创新,方法上也要更新。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的,纵向对比错综复杂,横向比较又盘根错节,这也决定了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亟需要借鉴多学科的研究范式。

1.历史学的研究范式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制度的演变多散见在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记载中。由此,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必须要借鉴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历史档案资料,查阅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杂志,探源史学家对历史变迁的客观记载,研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政治学家对历史事件的回顾、生平的回忆。通过掌握大量真实、具体、客观的历史史料还原土地制度变迁的真实图景,澄清因事实证据不足而存在的历史偏见。

2.政治学的研究范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生成与演变的主体力量。土地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政党权威、人民利益。因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问题,更是现实的政治问题。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研究应借鉴政治学的理论方法。具体研究土地制度变迁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土地制度变迁与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强化、土地制度变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构、土地制度变迁与中国政治文化的价值取向等。政治学视域下的土地制度变迁研究有助于开阔研究视野,丰富理论的现实价值。

3.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影响最深的是广大农民,而农民是乡村社会主要组成者、参与者、活动者,对土地制度的反应最为直接、最为强烈、最为客观。土地制度的变迁对于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双向辩证关系,对拓展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4.传播学的研究范式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土地制度生成、演变、调适、再造的过程。而制度的传播与展示则贯穿于土地制度变迁整体过程。整个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具体讲就是由谁(who)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对谁(to whom)传播什么制度(says what),取得制度绩效(with what effect)。借鉴传播的研究范式能更直观、清楚把握农村土地制度的动态演变。

(三)视角上立足多维视界融合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除了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方法的创新,还需要研究视界的融合。

1.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首先应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考量,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立足本民族文化对土地制度创新的人文贡献,彰显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民族烙印”“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也是世界土地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又应置于国际大背景下,以开阔的视野展示制度变迁的世界眼光。

2.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一方面可以遵循谈史论今的研究路径。分析土地制度变迁的差异语境,探秘历史文本中的土地制度演变,延伸当代土地制度创新与生成。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由今溯古的研究路径。以现实土地制度环境作为坐标和定位其土地制度变迁的问题考量。不管选择何种研究方式,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都需要将现实关照与历史审视相结合。

3.宏观性与微观性的统一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作为一个动态、持续、连贯的历史过程。对其系统深入的研究,需要宏观的整体把握,构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科学体系。同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也不能忽视微观探析。如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等都需要通过详实的历史史料和客观的历史数据做微观解读与论证。缺乏微观的深入剖析,宏观的高瞻远见也毫无价值意义。

4.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无疑是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也是一种学术探索与争鸣,不能简单地将它的政治性与政治附庸混为一谈。推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需要正确处理好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学术研究,为土地制度变迁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建议;另一方面土地制度的政治关切要遵守学术的规范,遵循学术的理路,切不可把学术作为利用的工具和手段。只有这样,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才能避免陷入死胡同,走向广阔的新天地。

[1]胡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从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角度进行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

[2]罗红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1949~2008[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3]邓大才.效率与公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与思路[J].经济评论,2000(5).

[4]周祖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一个农业剩余的视角(1949~1985)[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董志凯,陈廷煊.土地改革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胡元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8]刘承韪.产权与政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9]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土地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0]胡元坤.影响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外部环境[J].农村经营管理,2003(8).

[11]张红宇,陈良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陶云燕,赵万一.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J].思想战线,2004(4).

[13]王海燕.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逻辑[D].西北大学,2010.

[14]姚洋.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15]韩德军,朱道林.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进化博弈论解释[J].中国土地科学,2013(7).

[16]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7]袁铖.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一个产权的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 (5).

[18]郑来春,吴淑娴.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2009(8).

[19]张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基于意识形态的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0]覃一冬.20 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及创新路径[J].理论月刊,2010(6).

[21]林善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2]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5.

[24]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变迁农村土地土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我爱这土地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清潩河的变迁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