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2015-03-20焦金涛武夷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计算机教学

焦金涛(武夷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依托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焦金涛
(武夷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摘要:论述了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进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依托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主要包括:更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力量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等,通过具体实践,证明了这些方法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能对计算机专业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学科竞赛

目前来说,每年各地各界都在举办各种不同类型、规模和层次的计算机类竞赛[1],并且比赛的侧重、类型等均有所不同,但这些竞赛对参赛学生及指导老师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对学生来说,参加此类学科竞赛能够检验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通过竞赛的引导有利于提高自身分析解决具体工业应用中的问题的能力[2];对于指导老师来说,竞赛可以促进他们转变原有陈旧的教学理念,改进课程体系,做到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革新,达到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3]。

1 计算机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教学模式陈旧、师资力量不足和学生缺乏动力等。

1.1教学模式陈旧、评价体系单一

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还有很多课程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学生课堂上听完后就把书本甩到一旁,造成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所培养出的学生也就缺少动手能力、创新能力[4]。这与计算机属于工科专业的情况是极为矛盾的。除了理论教学,还可以看到实践环节的设置过于程序化,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创新力的要求。目前课程实践环节所设置的实验中有80%左右属于验证性实验,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仅占20%左右,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即便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也与现在实际的工程应用相去甚远,根本不能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一般。

另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是课程的评价体系,一般来说期中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考勤占10%,作业等占20%,期中期末及作业的知识点由于受限于教材中的内容,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是不利的。传统的评价体系会造成学生仅仅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内容,会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成绩高的同学多是动手能力不强的,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考试成绩反而不高,这样无法充分的激励学生去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1.2师资力量无法与学科最新内容同步

目前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开发语言、开发技术[5],对于这些新出现的内容,首先由于课堂几乎不会涉及,教师没有动力去学习,其次由于新出现的内容过多,高校没有贴近实际的应用环境,教师也不知道该学习哪方面的内容,这就造成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钩。

1.3学生动力不足、团队意识差

传统教学模式的内容一般仅限于教材之中,学生仅仅满足于教学内容,缺乏学习新技术的、新工具的动力[6],不能增加其运用知识解决书本外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恰恰正是这些能力才是他们今后工作中最需要的。另外,现代项目实施的基本单位是项目组,要求成员之间合理分工,协同高效工作。但在实际教学时,大部分任务是一人一组,即便有分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少实际项目,容易造成部分同学简单挂名,没有真正参与到项目中,造成培养的学生缺乏团队意识。

2 依托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必要性

计算机类竞赛通常是为了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广泛交流和拓宽视野的平台,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拼搏、坚持不懈和大胆创新的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回报和服务社会的崇高人生目标。

随着各种赛事的不断展开,竞赛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竞赛本身。部分高校已经在竞赛的推动下坚定地走上了面向应用、面向市场和面向社会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道路。内地高校虽然也逐渐重视竞赛,但大多的情况是未能把竞赛与教学体系挂钩,参与者主要局限在少数老师和优秀学生中,更多的老师和同学还处在观望状态,业界的支持度和参与度也还非常有限。

我国在《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7]目前的各类计算机竞赛恰恰为高校搭建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展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因此,各级各类大学生计算机竞赛对于信息时代所需要的敢于实践创新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竞赛为依托,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3 依托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针对目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依托竞赛促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主要应从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几方面入手。

3.1更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创立。目前,课堂仍是我国高校施教的主要场所。因此,真正改变教学效果的是由教师选择的课堂教学模式。

竞赛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要以竞赛为依托,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实践应用为主线的新的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和强调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在深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路线,以适应新科技时代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实施起来应认真分析学科竞赛大纲内容,以便掌握目前工程实践中需要人才掌握何种内容,经过论证后,将学科竞赛大纲中的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到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提升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还需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将学生参加竞赛获得的奖项纳入与竞赛相关的课程的成绩考核中,还把学生在兴趣小组中的平时表现纳入课程成绩考核,如根据其完成的在线测评系统中的题目的数量,或者根据其所在项目团队完成的作品的质量评定成绩。通过成绩的杠杆作用提高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提高后必然会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对应用型的人才的培养。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学改革必须和长期的过程。

由于计算机学科知识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涉及诸多问题,一方面需要引进新生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专业的基础知识及核心技术,掌握学科现状、应用领域和实用价值等,及时吸取当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自觉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确保自己专业知识系统的先进性。

而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竞赛,拓宽视野、积累经验,以竞赛之 “点”带动教学改革之“面”,正是一个绝佳的强化师资建设的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计算机学科专业竞赛时,由于学科竞赛内容与教学课程内容有诸多不同之处,就要求教师强化专业素养,使自身拥有更加全面的知识领域以及启发学生创新的能力,同时能够掌握专业行业的操作规范。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教师队伍的力量,多派教师到企业进行现场观摩,了解行业的最新信息,支持教师参加相关学科竞赛的师资培训,了解权威的信息,以增加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更好的将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将所学最新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最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3.3提高学生动力、建立相关资源库

学生是高校培养的对象,一切的教学活动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尤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具体实施起来主要的方法有,一方面将现有为竞赛设立的在线测评系统对所有同学开放,并在其中添加趣味性较强的一些题目,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成绩杠杆激励其进行练习;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竞赛科目竞赛类别成立兴趣小组,吸纳学生参加,组件项目团队,逐渐在学生中形成“比、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的能力。另外,项目团队历史成果也是及其宝贵的,建立资源站点,将相关的资料妥善的保存,方便学生查阅,不仅对以前的同学是一种奖励,今后的同学也是一种激励,也方便了他们的学习。

4 结语

通过具体实施依托学科竞赛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近两年来我校共有5名同学考入名牌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同学进入百度、赶集网、华为、中软、戴尔的国内外知名IT企业工作,另外师资方面,有6位专业教师因指导参赛获得相关资格证书,有助于其成为“双师型”教师,组织参赛竞赛人数占到专业人数的40%左右,共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9项,我校计算机教学成果和专业竞赛成绩都有了显著提高。

各类计算机竞赛的主题、主旨、要求和比赛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对参赛者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尽管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改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达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本文认为竞赛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阐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如何依托计算机竞赛,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及提高学生兴趣等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并针对这几方面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举措。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有能力培养出具有时代特点的应用型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EB/ 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010-07-29/2014-11-6.

[2]方宝富,王浩,胡学钢.基于教学竞赛一体化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4):5-8.

[3]付雄,陈春玲.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6):29-31.

[4]柯文德,李家兰,陈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0(4):161-162.

[5]薛焕堂,牛庆丽.基于学科竞赛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研究[J].河南科技,2014(6):263-264.

[6]王亚萍,黄小莹.以学科竞赛为突破点,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3):69-72.

[7]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L].1998:30-38.

中图分类号:TP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5)06-0096-04

收稿日期:2014-10-29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项目(JB14101)。

作者简介:焦金涛(1982-),男,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物联网,云计算。

Teaching Reformation on Computer Science through Discipline Competition

JIAO Jintao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problem and necessity of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science,then delivers the methods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science,mainly include:renewing teaching mode,strengthening teacher and encouraging the students,the implementation proves that these method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ism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Key words:computer;teaching;discipline competition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操作系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