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

2015-03-20叶宏萌吴芳芳胡家朋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

叶宏萌,吴芳芳,胡家朋(武夷学院 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

叶宏萌,吴芳芳,胡家朋
(武夷学院 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摘要:通过剖析《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在武夷学院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文中主要建议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情况来设计、整合教学内容;探索多元教学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注重学习方法、重视设计实践环节,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同时,增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一门集取水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和排水管道工程等多内容体系的综合课程,也是理论和设计、实践结合性强的应用课程。当前,研究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文章屡见不鲜,但就《给水排水工程》课程针对应用型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文章实属少见。由于各院校教学环境不同,学校定位不同,人才培养方案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存在差异等,关于教学改革就应抓住主要教学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以武夷学院为例,该校为应用型地方院校,《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为该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学习城市给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工程实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城市污水、废水及雨水收集管网工程以及各种给水和污水处理工程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并能进行相应工程的初步设计。但是当前该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存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应用能力较弱,毕业后逃避设计岗位的现象。而学校近年来进入应用型院校的转型,如何利用机遇对《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努力为工程应用型专业一一一环境工程学生提高理论基础和设计应用能力,为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意义重大。现以《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对策进行探讨。

1 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过广

目前该课程涉及内容过广,学生相关知识的基础相对较弱。对于“给排水工程”课程包括了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取水工程、给水输配水工程、给水处理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排水输配水工程和排水处理工程等。其中除了先修课程一一一《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为该门课程的管网水力学参数、管网水损和水泵扬程计算作了水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准备,以及给水处理工程和排水处理工程有独立开设相应课程一一一《水处理工程》外,其余知识都需要在该门课程上进行介绍。

1.2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该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环节。目前教学主要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的手段,多以设疑方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锻炼局限于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缺少案例教学,不利于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锻炼。此外,教学中缺少课程设计环节,尤其是给排水管网工程的设计。学生局限于理论学习,没有真正的通过设计应用进行锻炼,不利于设计计算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后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也局限了就业岗位的选择面。

1.3学生积极性不足

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广,学时相对较少,环境工程学生在给排水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础较弱,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内容又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部分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且过度依赖教师讲解。这样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思维习惯、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最终不利于其发展成为应用技术人才。

可见,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如何改善和突破现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自觉学习和设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当前该门课程函待解决的问题。

2 教学的改革建议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以及该门课程实践性和应用型较强的特点,现根据上述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2.1教学内容整合

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但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置的特点,本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明确。当前课程设置在大三下学期,学生已经先修了《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又在同一学期或先期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所以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水量的设计与计算、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与计算,这样充分运用《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的知识,而弱化水处理的知识(避免课程学习内容的重复)。因此,教学主要分为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工程两个篇章,以两部分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又要求了解的水资源保护、取水工程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内容以概论的形式适当进行介绍。这样整合教学内容能充分利用学时,凸显教学重、难点部分,又能满足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要求。

2.2教学方法改革

在当前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当前,对于给水管网工程和排水管网工程两个篇章下章节部分的教学,主要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的手段,多以设疑方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知识点的学习效果。但是在此基础上,对于整个篇章教学后,应该辅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这样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整个知识框架的构建。同时,还应该在内容整合基础上,分配部分学时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尤其是管网部分的设计。通过设计实践,突破理论教学,使学生真正的通过设计应用进行锻炼,有利于其设计计算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后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增大就业岗位的选择面。

2.3提倡自主学习

要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进行改革。以课程重点给水管网工程和排水管网工程篇章而言,应积极引导学生用对比法进行学习与复习。主要对比对象涉及有:给水管网流量和污水管网流量组成;不同给水管网布置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不同排水管网布置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性;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输水方式;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水力计算区别;分流制与合流制水力计算的区别等。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作业布置(思考题或者计算题),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要求学生主动收集相关案例,课堂上以学生相互讨论的形式进行案例剖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还应要求学生自学相应课程软件,强化相关软件在本课程的应用。例如,数据处理和绘图软件Excel、Origin、SPSS和给水管网计算分析软件EPANET、AutoCAD等等,以提高自学能力、设计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

2.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工程专业教师没有实际工程经验是国内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普遍面临的尴尬问题[1]。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本专业优质人才培养的关键[2]。目前,在学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机遇下,学校的师资队伍应转变理论知识为主,工程实践为辅的现状。强化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勇于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定期到不同企业进行锻炼,参与企业的培训与技术咨询,不仅可以让教师获得工程实践能力,还可以利用其扎实的理论知识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可以引进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既可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又有利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1-3]。增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育的质量,对环境工程学生提高实践意识、增强实践学习信心和自动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 总结与建议

(1)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来设计、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时分配,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2)探索多元教学方式,运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和注重设计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增加设计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后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增加学生从事设计岗位的自信心和能力,从而增大就业岗位的选择面。

(3)引导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主动收集、剖析相关案例,自学相应课程软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设计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

(4)增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育的质量,对环境工程学生提高实践意识、增强实践学习信心和自动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此外,相应的对课程考核和课程评分办法进行调整,引导和激励学生重视设计实践环节,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专业综合素质,使本门课程真正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华,闭建红,陆燕勤,等.面向注册工程师制度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9):31-33.

[2] 蒋海燕,张伟.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探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5(4):158-159.

[3]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2013(39):1-3.

中图分类号:TU99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5)06-0090-03

收稿日期:2015-04-13

基金项目:武夷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工艺处理高氨氮废水研究”(XQ1210);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闽北茶园土壤微量元素活性及茶叶对其吸收响应”(JA14311)。

作者简介:叶宏萌(1984-),女,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水资源保护与环境地球化学。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on Cours of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Project

YE Hongmeng,WU Fangfang,HU Jiapeng
(School of Ecology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Wuyi University in the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Project course,propose appropriate measures of teaching rueform.This paper mainly proposed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s and students'practical mastery of knowledge situation to design,integrate teaching content;explore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guide and motivate students to focus on learning,attention to design practical aspects to enhance self-learning ability,improve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quality;at the same time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teacher's own practice,practi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Key words: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pplied institutions;teaching reformation;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与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