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辨证体系研究进展

2015-03-20谷雨明黄延芹徐云生

河北中医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医家津液阴虚

谷雨明 黄延芹 徐云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355)

1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济南 250011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传统认为本病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常以上消、中消、下消的三消辨证体系论治。但随着现代医学及科技的发展,血糖检测变得简单、便捷,糖尿病的确诊及干预治疗更为及时,部分早期或(和)治疗后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仅有血糖水平升高,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的“三多一少”表现不明显,传统的三消辨证已不能完全阐释现代糖尿病的发病特点。兹就现代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辨证体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是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最常用的一种辨证方式,当代医家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不仅对气阴两虚固有辨证观点进行了深入发掘,还从阳虚、火热、瘀滞、痰湿等方面进行了新的辨证研究。

1.1 阴虚论 历代医家论治消渴多从阴虚立论,现代医家对阴虚理论也有进一步的发展。林兰将糖尿病分为3个阶段,早期多为阴虚热盛,中期多为气阴两虚,晚期多为阴阳两虚,认为阴虚贯穿于糖尿病之始终,是本病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气阴两虚是糖尿病演变的基本证型,在糖尿病发病中所占比例也最多[1]。孟如也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机,阴虚日久可以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导致瘀血、痰湿等变证的出现[2]。

1.2 阳虚论 相对于阴虚论,有医家提出了阳虚致消的理论。蔡永敏等[3]从古代文献和现代药理研究两方面出发,发现真元阳虚可导致体内津液运化失常,引起口干、小便过多等消渴的临床表现;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温阳药有抗突变、抗病毒、降血脂、调节免疫、抗脂质过氧化、抗凝、抗血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引起的过氧化损伤、血小板功能和结构异常、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微循环功能改变等,提出了温阳法是治疗消渴的重要方法。

1.3 火热论 赵进喜认为,糖尿病当从“热”论治,早在《内经》中就有糖尿病从火热立论的记载,“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并根据饮食、情绪、外感等因素将此“热”分为火热、痰热、湿热、郁热、热毒等辨证论治,同时注意热伤气阴,清热时兼顾养阴益气[4]。杜丽坤等[5]认为,消渴病位在肝、肾,火热病机贯穿于消渴始终,消渴发病前期及早、中期多为实火,后期阴虚内热,多为虚火,治疗上须明辨虚实,谨护其阴。雷根平等[6]从肥胖、饮酒、情绪等糖尿病发病因素及外在证候出发,认为阴虚燥热是糖尿病过程中的片段,湿热才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贯穿在糖尿病的始终。智日进[7]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过多的营养物质导致脾胃郁滞积热所致,治疗应以辛润之品散发郁热,辅以生津之品,以达郁热得散、津气得补之功效。

1.4 瘀滞论 石鹤峰分析现代糖尿病,认为现代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生,瘀而化热伤津,故多饮;痰湿蕴于胃腑,胃火炽盛,必消谷善饥,故多食;痰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故多尿。同时,痰湿壅于脉中,导致气血行不畅,阻滞经络,导致脏腑功能衰退,产生多种糖尿病并发症[8]。周仲瑛提出了“瘀热致消”理论,认为消渴中阴虚燥热、情志不遂、气虚痰盛等内因是瘀热形成的主要因素,致瘀热相搏,胶结为患,既加重消渴病情又能变生他病。治疗上当凉血与散瘀相配伍,以“清热通络,凉血化瘀”为大法[9]。

1.5 痰湿论 中医学有百病多生于痰之说,故部分医家从痰湿立论治疗糖尿病。王永山[10]根据《内经》中脾瘅发病的病机理论,并结合现代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肥胖、高血脂、高血液黏稠度等异常状态,认为痰湿内阻是导致糖尿病的直接病机,治疗应从痰湿辨治,并按痰湿部位的不同分别治疗,部位在上者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或菖蒲郁金汤;在肺者选用清气化痰丸;在络者选用牵正散;在皮者选用五皮饮;在中焦者选用胃苓汤;在下(肾)者选用济生肾气丸。

1.6 郁论 仝小林等[11]认为,古人是在临床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时对消渴进行认识和诊断,现代糖尿病则是根据血糖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两者诊断方法的差异导致古代消渴和现代糖尿病内涵的不对等性,因此糖尿病阴虚燥热病机理论尚未囊括糖尿病早期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时的病机。并根据《内经》中有关脾瘅、消瘅、消渴的原文推演出痰湿、气滞、郁火是消渴早期主要病因,都可以归于“郁”,包括气、血、痰、食、湿、火六郁。实胖型患者病机多以食郁为主,虚胖型以脾虚胃郁为根本,瘦型患者则多是以肝郁为先。

1.7 毒邪论 与古代丹石之毒不同,现代医家对毒邪也有了新的认识。张玉琴认为,饮食不节形成的“食毒”和长期精神紧张导致的“郁毒”可影响气机升降出入,是现代糖尿病急剧增加的主要因素,辛开苦降为治疗之根本大法[12]。冯兴中[13]认为,毒邪是糖尿病的重要病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是毒邪产生主因,毒邪又可导致水湿痰饮、血脉不畅、痰瘀互结,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医家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从一个或多个脏腑病变的角度出发,对糖尿病进行辨证治疗。

2.1 脾(胃) 程益春根据“脾主肌肉四肢”的理论,结合临床糖尿病患者多有乏力、不耐劳作等症状,认为现代日常生活中过食肥甘、劳逸适度、精神紧张等因素均会损伤脾胃,导致脾气亏虚,水谷运化失常,致使津液逐渐干涸,四肢肌肉得不到水谷精微濡养,并提出脾虚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原则,即“脾虚致消、理脾愈消”理论[14]。岳仁宋等[15]临床观察发现,多数糖尿病患者均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身宽体胖、脉弱无力等脾虚症状,脾为后天之本,“百病皆为脾胃衰而生”(《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故糖尿病也是如此,认为脾失健运、精不正化是糖尿病发病的根本病机,治疗当以助脾散精为总则。

2.2 肝 王冰梅[16]根据糖尿病患者发病前有不同程度精神紧张的临床表现,认为消渴与肝密切相关,肝气郁结,易郁而火化,上灼于肺,肺阴亏耗,津液干涸,则口渴多饮(上消);肝郁化火犯于脾胃,则胃阴被灼,食入即化,则消谷善饥(中消);肝肾同源,肝火盛,耗损肾阴,则肾气不固,约束无权,故尿多而甜(下消)。

2.3 肾 王自润[17]认为,先天不足(遗传因素)是糖尿病发病的基础,随着年龄增长,肾精亏虚是消渴发病的内因,并且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提出补肾填精的治疗大法,早期治宜滋阴补肾,后期阴阳俱损治宜温阳补肾。

2.4 心 刘志龙[18]临床观察发现,消渴患者多有胸闷气短、胸前区刺痛、心悸怔忡等表现,认为心失阳气温养,导致心悸怔忡,阳气不足,津液不能上承,引起口渴、多饮,阳气不足也可导致心脉瘀阻,故出现胸闷刺痛。治疗应以益心气、补心阳、通心脉为法。

2.5 肺 吕靖中教授认为,糖尿病初期,患者有多饮多食、舌燥唇干、心烦畏热、渴喜冷饮等阴津亏耗的表现;糖尿病中期或合并各种感染的阶段,患者常见咽痛、牙龈肿痛、皮肤痈疮频生等肺胃热盛症状。《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三消之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故治疗以清肺胃热、养阴生津为原则,常用玉女煎或消渴方加减[19]。

2.6 多脏同病 糖尿病病机复杂,部分患者存在多个脏腑同时病变的情况。高思华[20]将中医理论与西医流行病学、生理学等相结合,打破三消分治的传统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肝、脾、肾辨证模式,认为何种病因使肝、脾、肾任何一脏受损,势必会渐次波及其余两脏,最终致三脏同病,气阴亏虚,湿阻血瘀,发为糖尿病。孙立[21]根据脾、肾的生理功能及特性出发,认为胰腺分泌功能异常与脾虚有关,脾失健运是发病关键,同时糖尿病患者体内津液代谢异常及遗传易感性又与肾密切相关,肾虚为糖尿病病变的中心,在治疗上当需脾、肾双补。

3 六经辨证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将疾病各种证候群、病变部位、寒热趋向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来进行治疗,这对后世医家,尤其是经方派影响深远。

朱章志认为,在消渴病的治疗中应秉承“首辨阴阳,再辨六经”的宗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多有面色淡黯、神疲乏力、畏寒懒言、渴喜热饮、夜尿频多、舌黯淡边有齿痕及脉沉细等阳虚症状,阳主阴从,以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阳虚为主要病理基础,故在治疗中始终贯彻“温运太阴、温扶少阴、温达厥阴”的原则[22]。李赛美[23]从六经辨证切入,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按照经络与脏腑病位归类方法,把糖尿病合并肺部、尿路、周围神经病及病在表、皮毛者,归于太阳病;“三消”症状明显,和(或)合并肠道感染者,归于阳明病;伴有抑郁症、肝胆疾病者,依据病情轻重,分属于少阳病、厥阴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者,实证归属阳明病,虚证归属太阴病;后期合并心肾不全者,归于少阴病。

小 结 中医对消渴阴虚燥热病机的传统观念,在当今糖尿病治疗上已表现出其不足之处。但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代医家已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从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角度出发,对糖尿病病因病机分析有了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对现代糖尿病的病机理论,对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 玉山江.林兰辨治糖尿病经验浅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0):1311-1313.

[2] 林丽,曹惠芬.孟如教授治疗糖尿病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9):1-3.

[3] 蔡永敏,徐学功.试论温阳法为治疗消渴病之大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9):52-53.

[4] 金建宁,赵进喜.赵进喜治疗糖尿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3,54(6):526-528.

[5] 杜丽坤,马建.糖尿病“从火”论初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2):160-161.

[6] 雷根平,王铖,孙立优.论湿热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6):7-8.

[7] 智日进.糖尿病郁热证浅议[J].黑龙江中医药,2003,46(2):57-58.

[8] 崔晓峰.石鹤峰教授从痰瘀论治消渴病经验[J].中医研究,2010,23(3):57-58.

[9] 王旭,朱垚,陆明.周仲瑛“瘀热致消”学术思想探究[J].中医杂志,2009,50(3):206-207.

[10] 王永山.糖尿病从痰湿论治[J].新中医,2012,44(12):6-7.

[11] 仝小林,柳红芳.糖尿病早期“六郁”病机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7):447-449.

[12] 熊晓东.张玉琴教授从毒论治消渴病经验总结[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5):14-15.

[13] 冯兴中.解毒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意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23-25.

[14] 徐灿坤.程益春治疗糖尿病经验撷谈[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0):717-718.

[15] 岳仁宋,陈源,王帅,等.试论助脾散精法治疗糖尿病[J].新中医,2011,43(2):155-156.

[16] 王冰梅.从肝论治消渴病[J].光明中医,2013,28(10):2188-2189.

[17] 王自润.肾虚在消渴发病中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403-1405.

[18] 刘志龙.消渴从阳虚论治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2):124-125.

[19] 赵璐.吕靖中辨治糖尿病经验[J].四川中医,2009,27(5):4-6.

[20] 高思华.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立足肝脾肾辨治糖尿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0):622-623.

[21] 孙立,郑博庆,朱秉匡.脾肾两虚、痰瘀互结与糖尿病发病机理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912-914.

[22] 林明欣,朱章志,樊毓运,等.朱章志教授论治消渴病之“温阳三法”浅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6):1598-1601.

[23] 李赛美.浅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六经辨治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857-859.

猜你喜欢

医家津液阴虚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