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在海洋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2015-03-20杨金龙
梁 箫,杨金龙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论教师在海洋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梁箫,杨金龙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根据海洋类高校的专业特点,以海洋微生物学为例,分析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实现培养海洋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
海洋;微生物学;教学;教师;引导作用
海洋微生物学是上海海洋大学生物科学(海洋生物)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对培养适应国家发展规划的高素质海洋综合型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海洋微生物学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在认识传统微生物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物学特性、海洋微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当前国际海洋微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开发和保护海洋微生物资源方面等,从而培养学生在海洋环境生态系统中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开展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学习及工作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继承和传播知识,教育和培养学生为人处世。教学工作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一项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构成了教学千古不变的活动体系。教师作用的发挥在教学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变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其教育理念和自身作用的改变为实现高质量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现代教学论发展》一书中有提到:“如何使教学过程从教师的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的内部能动活动,乃是现代教学论的惹人注目的重要课题之一。”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对教师、学生以及整个教学体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那么什么是“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怎样的“引导”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笔者以海洋微生物学为例,分析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一、什么是“引导”
“引导”含有“带领人向某个目标行动”的含义,与“指导”、“主导”有相近的含义。但在教学体系中,相对于传统教学中将重心放在教师一边的“指导”与“主导”作用,“引导”作用更能形象地体现新时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以及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带领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等方面。除此之外,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心理建设以及自我培养方面的引导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
二、教师对于引导作用的错误认知
相对于传统教学中将重心放在教师一边,新时代的教学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着重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但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引导就是教师完全放弃其作用。然而,很多教师并不能正确认识教师引导作用所包涵的真正含义,有的甚至轻易放弃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这就使得教学成为学生盲目的、低效的甚至于无效的活动。具体说来,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自身引导作用的错误认知主要表现为控制性引导作用和放任性引导作用两种极端的表现。
控制性引导作用也是普遍教师所认为的一种“引导”作用的表现,它的本身是教师以传统教育观为基础,认为所教知识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的。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引导方式,学生沿着老师给的方向,顺着老师的思路走下去,所得出的是老师事先预留的一个统一答案。这样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中接受方,变成只会根据教师设计的程序机械地实施操作和记录的“机器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控制性较强,各个环节甚至操作过程都被教师严格地控制着。在教师控制性引导作用的促使下,学生的自由完全被驯服,很少有自由决策的权利和机会。而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的自由度也变小,自由的思维空间更是微乎其微,收获也终究是有限的。此外,有些教师过分强调自身“主导者”的地位,甚至把自身“引导”的作用简单地理解为是尽一切力量去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责任。还有部分教师不能摆脱教师中心的思想,不能放下教师权威的架子。教师自己的课题取代了学生的课题,以预设的答案取代了多样化的答案,以讲解取代了学生的讨论,以演示取代了学生的操作,以“引导”取代了学生的思考。虽然从表现上看,这些教师似乎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仍然是教师引导作用的“空场”。教师的作用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在于独占教学的舞台,进行独角表演。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青少年学生天性好奇,充满探索欲,对他们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应回归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由、平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但是对于“学生在教学中的自由度究竟是多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掌控学生的自由度”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这就导致教师对于自身引导作用形成了另一个极端的理解——放任性引导作用。例如,有些高校教师为了突显自身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完全不理会教学计划,也不顾及专业学科特点,而是一味地鼓励学生主导课程进展,生成课程资源。课堂上缺乏了教师的掌控和导向,学生们天马行空,最后将一节专业理论课“引导”成了常识普及课。与控制性引导中教师对其作用的过度“彰显”相比,放任性引导中教师反而“隐藏”其身,在教学中将自己最小化,成就学生的最大化,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无效教学,这样的教师也是无作为的教师。因此,教师正确的认识自身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是尤为重要的。
三、教师引导作用在海洋微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呢?笔者通过自己在海洋微生物学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具体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做了分析。
(一)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引导作用
海洋微生物具有“视而不见、嗅而不闻、触而不觉、食而不察、得其益而不感其好、受其害而不知其恶”的特点,学生对它们缺乏感官认识。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学生对其的了解程度有限,难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无味无趣,对学习失去积极性等结果。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海洋类高校专业的特殊性出发,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专业学科建设的目标,笔者所在团队对于海洋微生物学的开课背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优化与整合。同时,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感受到课堂上的活跃气氛。例如在第一堂课时,在课堂上通过展示海中行驶的船舶、潜水艇等海洋水下设施的照片,让学生们思考讨论桥墩、水电站的排水口上附着大量海洋生物的图片告诉学生们这些附着生物是由一种叫做“微生物被膜”的东西所“吸引”而附着上去的。同时让学生们猜猜这个“微生物被膜”里面有些什么,从而引出海洋微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发展史,引导学生对海洋微生物学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专业性质上的理解。
另外,通过课堂上对前沿知识研究的介绍,引导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精神,对科学问题的积极探索精神。由于笔者具有微生物相关的教育以及研究背景,同时有具有海外的留学生活经历,使得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创新性突出。例如,在讲授弧菌时,笔者和学生们分享了一个关于夏威夷短尾乌贼与发光细菌费氏弧菌形成共生关系的研究。费氏弧菌从夏威夷短尾乌贼出生时便进入到它的体内,影响着周围环境微生物与它的共生。同时寄宿着费氏弧菌的光器官能够形成许多光线,让这种乌贼仿佛装配了一对活生生的 “可视手电筒”,让生活在深海的夏威夷短尾乌贼拥有了像变色龙改变皮肤颜色一样的功能。这种前沿科学研究的分享不仅切合海洋微生物学的知识结构,也让学生们对于小小的弧菌能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和力量而感到惊奇。这样的课程安排与讲解,加强学生对所需专业在实际应用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未来的海洋微生物学实验产生好奇心,也为那些对科研工作感兴趣,想要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提供了方向。
(二)教师在教学中针对讨论课的引导作用
在海洋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引入讨论课,不仅仅丰富了课程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也能凸显教师的这个讨论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讨论课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具备与讨论主题相关的知识背景,具备讨论引导技巧。教师课程设置初期需要明确讨论课的教学目的,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规范、严谨、平等、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好的讨论课是需要许多前期工作,课前的知识结构塑型积累、课程的合理安排以及细致协调、确保学生有自主学习和准备的时间等等。没有前期积累准备的讨论课即使有好的设计、好的引导,也会效率低、效果差。
例如,在海洋微生物学的第十一讲,主题是海洋微生物的利与弊。这部分的内容属于整个课程的后半段,所以在课程的前半段教学中,教师早早地将这个主题的讨论课内容告诉学生,并引导学生们在学习中注意发现和总结海洋微生物的利与弊,并适当地加入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首先经过本小组内的讨论,得出本小组公认的讨论结果,整理做成课件或其他可以展示的形式。在实际的讨论课中,每个小组轮流走上讲台,将自己小组的结果展示给大家。再由其他小组提问、讨论,最终得出全班都认可的答案。在讨论课中,教师在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所提出的论点或者依据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者完善的。笔者认为,只要不偏离主题,不影响讨论方向,教师不宜过多干涉。第二,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很容易依赖教师,常常讨论讨论就变成了教师在讲、学生在听的状况。学生们也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标准答案。所以需要教师在讨论课中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敢想敢讲,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推理能力。第三,讨论课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讨论的展示环节容易变成学生念资料、读课件的情况。此时,教师最好不要在讨论进行中打断或评价学生,可以在最后点评的时候强调提炼信息的重要性。如果遇到讨论冷场时,教师也不要急于介入,可以先让组长控制讨论的节奏。当学生偏离讨论主题时,教师可以自然地插入问题,不经意地引导讨论方向。教师介入时话语尽量简短而有启发性,并且做到迅速从讨论中“隐身”。第四,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与表达能力决定其对讨论课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不一定非要强求每一个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发言或是参与,适当地角色轮流和引导可以一定程度上促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最后,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小组在讨论课后的总结情况,确保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在讨论课中的引导过程往往需要很大的灵活性,教师的教育背景、人格魅力、言谈举止使得引导具有很明显的个人特色。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讲,一次成功的讨论课,都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知识储备的更新过程。巧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赏识和勉励学生讨论时付出的每份努力,就能保持其主动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还能从学生独特视角所提出的问题得到新的思考或启发,发现一些教学方面的疏漏或开拓新的教学思路。
(三)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引导作用
课堂内容的改良、教学方法的改善,可以让学生们对课堂充满想象力。很多老师担心课堂会因为学生的思维活跃而无法掌控,走偏方向,所以在引导时就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顺着自己的引导方向去思考。有的教师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好,教学以外的事情都不想干。所以忽视了在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引导。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样也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举动,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其沟通,多与学生分享正面能量的故事或自己的经验,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走入社会做好精神上的准备。在这方面,教师与学生、课上与课下,共同参与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互动,与学生一起分享问题,讨论问题,解答问题。学生只有学会“提问题”,才能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四、结语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或课堂的主导者,而更倾向于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是否能够认清自身的引导作用,并将引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全方面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海洋微生物学为例,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作用进行了透彻的分析。通过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喜欢海洋微生物、热爱海洋微生物,学好海洋微生物、并愿意加入到海洋微生物的研究中。2009年至今,每年都有 1—2 名修过海洋微生物学的本校学生选
择考入笔者所在团队攻读硕士学位,其中毕业生也大多数活跃在海洋微生物方面的研究第一线上。这样的结果,一方面迎合了海洋类高校的学科教育特点,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海洋人才的教学目的与初衷。
[1]杨金龙, 许丹, 吕利群.海洋类高校海洋微生物学教学优化策略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4(49): 183-184.
[2]李运昌, 何青霞.“显”与“隐”:探究教学中教师引导作用刍议[J].当代教育科学, 2012(13):12-15.
[3]许丹,吕利群,杨金龙.水产养殖专业微生物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21): 9149-9150.
[4]杨金龙,许丹,吕利群.海洋类高校海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 43(8): 360-361.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guiding function of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of marine microbiology
LIANG Xiao,et al.
(CollegeofFisheriesandLifeScience,ShanghaiOceanUniversity,Shanghai201306,China)
According to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cean universiti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uiding func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arine microbiology.The teachers hav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oles of them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to achieve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training excellent talent of marine.
ocean;microbiology;teaching;teacher;guiding function
10.3969/j.issn.1009-8976.2015.04.042
2015-10-11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海洋微生物学)建设项目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085”建设项目(海洋微生物学)
梁箫(1983—),女(满族),辽宁大连,讲师,博士 主要研究水产动物分子生物化学、基因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的理论与教学。
杨金龙(1980—),男(汉),山东烟台,教授,博士 主要研究海洋化学生态学、海洋微生物学、分子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教学。
G64
A
1009-8976(2015)04-01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