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2015-03-20蔡逢茜
蔡逢茜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漳州 36300)
略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蔡逢茜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漳州 36300)
哈贝马斯以交往理性为起点对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及资本主义文化缺陷和弊端进行批判,他尝试通过建立一个理想的话境,实现交往合理性,为生活世界殖民化问题的解决提供出路,实现一种无暴力统治的社会秩序。本文分析了交往行为的概念及其合理性,阐述了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将交往理性从理论层面扩展到实践层面,提出了走向交往合理性的路径,并总结了交往行为理论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借鉴意义。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生活世界;借鉴意义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德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之一,被称为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由于他的著作在当代的较大影响,他被有些学者称为是“当代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反思为哈氏的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哈贝马斯针对工业文明在西方崛起所造成的自由的丧失、人与人之间交往异化、冷漠化等现象,批判了韦伯的工具合理性理论,并在分析、比较、总结其他学者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的行为交往理论。
一、交往行为概念及其合理性
一听到行为,人们就会想起身体的运动,但是哈贝马斯并不赞同这种传统的定义,单纯的躯体运动只是行为的前提,并不是行为的本身,行为是一种被赋予了规范内涵的运动。哈贝马斯把人类生存的世界分为三个部分: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根据他的见解,社会行为及其合理性的基本分类,都依赖于行为人与世界之间的不同联系,从这一立场出发,社会行为划为四种类型:目的论行为,规范性行为,戏剧性行为和交往行为,而在这其中,只有交往行为是最合乎理性的。交往行为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交往主体在相互理解的情况下进行交往,通过语言和交往能够达到一种共识,并遵循着大家都认可的、遵守的或者相互制约的一种准则,从而达到行为上的一致。哈贝马斯认为,只有交往性行为发生时, 行为者才同时涉及到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实现三个有效性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如果说交往行为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中的核心范畴,那么交往行为中蕴涵的交往合理性就构成交往行为的中心,可以这么说,交往的合理性只能在交往的行为中得到体现。语言起着桥梁的作用,理解的过程就是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对话性特征使交往主体在交往行过程中通过对话达到沟通和传达的目的。就此而言,交往理性就是主体在交往活动中能够表达出符合有效性的各种命题,并对这些话语进行有效论证,在论证过程中排除一切强制,排除论证有效性要求以外的一切动机,追求更好的论据的资质和能力[1]118。这里的“理性”不是一种压迫和强制的工具,而是一种有限、开放的共识原则,一种经由语言学转向并纳入“沟通”范畴之中的互动理性。
二、生活世界
第一个提出”生活世界概念”的是胡塞尔,胡塞尔的生活又称为周围世界,这是一个人自由生活的原始世界,没有分化、没有主题和明确的主体,不受约束,以自己的意志、选择为主,追求直接的生活利益。而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是以交往行为为基础和交往背景的,并通过交往行为的三个方面,即寻求理解、协调互动和社会化来满足文化再生产、社会一体化和个性社会化的需要。“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使交往行为概念趋于完备化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理论因素。人类之所以可以进行交往是因为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庞大而不明确的“背景资料”,哈巴马斯将这些背景资料统一命名为生活世界[1]174。构成生活世界的三大要素分别是文化、社会、个性,文化知识以符号的形式体现在名言警句、书籍和行为中,社会体现在制度化的法律法规和实践行为中,个性则表现为人的基础组织,三大要素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意义关网。作为交往行为的背景信念与资源的生活世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无间距性、是一种总体化的力量和具有整体论。
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分析,哈贝马斯试图阐明语言和世界的关系,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认识构成交往行为参与者背景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是无法预设的,只有当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在某一时刻凸显出来,为我们所关注时,其不言而喻的内涵才能进入我们的视野,因此生活世界对于其他成员是自然而然的、无须论证的,尽管他们并未意识到它的存在。
三、走向交往合理性的路径选择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殖民化导致了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意义的解体,判断事物的标准道德模糊,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破坏,惟有重建交往理性,确定公正、合理、民主的话语规则和程序,将交往有效性的要求和话语规范的恪守提升到社会伦理原则的高度,并将其运用到社会道德秩序和法律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以此来整合已经遭到严重侵蚀的生活世界。
首先,制定一套合理的、所有人都赞同的行为准则,并将这些行为准则运用到道德和法律领域。制定普遍性的规范准则才能顺利地实现对话与交流,才能有效地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依哈贝马斯之见,人是在群体中出生,在群体中成长,并通过与他所属的群体中的其他人的认同而发展其自我同一性的。正因为如此,个人的存在依赖于群体的存在。而任何一种道德和法的宗旨都是保障共同体中每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免遭破坏,为此,必须有一种普通的道德和法律体制,使每一个社会的个人得到同等的保护。这种法律立场具有理想化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文化传统和生活形式制约的、形成于个性成长过程中解稀视野,这些规范准则影响和约束交往主体的行为,便于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
其次,交往主体应选择合适的语言。有交往的地方都会有语言的出现,交往主体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沟通、传导的目的。这种语言必须达到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可理解性的有效性要求,然后再把它们运用到理想的话语环境中。任何成功的语言活动,都必须同时实现所有四种有效性要求,尽管它们有时并未同时被提出,它们也必须被同时满足,必须视为得到普遍承认的。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语言运用的实现假定,在日常实践中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在有判断能力、依照有效性要求规范其行为的主体的相互承认中,虽然蕴含了平等和相互同情的因素,但这种规范性义务仍然受到局部生活形式的限制。而由普通的论证前提中导出依照普适主义道德内涵的话语伦理学,恰恰前景广阔,因为话语是一种超越具体生活形式的交往形式,在其中,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的事前假定被普遍化、抽象化,已没有任何限制,即是说,被扩展到一个包容了所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的理想交往共同体。与此同时,它还被延伸到生活实践中,规定着人的行为必须遵守的规范。在共同体中的所有人,都应该有平等的话语权利,每个人的话语都应该受到平等的重视。
再次,交往主体应开展对话活动。对话是人们达成理解和重归和谐的关键。只有通过对话,交往主体才能在平等、和谐的氛围里维护彼此的利益,交往主体的认可要求都可以成为讨论的话题,经过对话才能够达到情感的共鸣和心理上的彻底认同。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正的对话,缺乏进一步的理解和沟通,才会导致道德滑坡、伦理失范、人际关系冷漠等各种社会问题出现。总而言之,对话就是交往的过程。同时,在对话的过程中要坚持合理、民主、公平的话语程序和规则,确保个人话语的自由平等。因此,必须学会对话,表示出相互理解的意愿,摒弃偏见和误解,用平等的对话而不是对抗来处理彼此间的冲突,通过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来增进彼此的相互信任和友好相处,消除差异,消解社会统治和压抑,实现社会全面公正,从而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四、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借鉴意义
总而言之,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对当今世界发展形势有很大的启发,为重新理解社会合理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用交往理论所倡导的交往的合理化来说明现实的社会问题,在交往合理性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整合,我们要尝试做的就是把交往合理性实践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人类生活在一个呈现出强烈的全球化趋势的世界格局中。全球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的一个关系到全人类发展和每一个民族生存的热门话题。西方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模式强劲扩张,不断冲击不同民族传统、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设立的堤防,大有淹没整个世界之势。当今的世界已经逐渐变成一个非自愿的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依靠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既然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那么正确的策略就是要因势利导。崇尚无为的东方文明有待消除其惰性以获得生命力,掠取无度的西方文明应该严肃地自我反思以走出被解构的危机。
从跨文化交流会通的角度而言,哈贝马斯提供的“交往合理化”理论富于建设性意义。哈贝马斯认为应该增强国际合作,并在现实国际政治中强化联合国的作用,通过对联合国的改革,使其成为一个拥有广泛职权的实体,大力贯彻民主和人权,从而促进一个无强权、所有人自由生活、和谐共处的“世界公民社会”的建立,确保所有人都可以和平、自由的生活,确保所有的种族和民族以及其他群体之间和谐相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游离于全球化语境之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往,应在不放弃自我的前提下和不违背主权的原则下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
国家与国家之间应有相处的准则,而在一个国家内,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要有一定的保障。 依哈贝马斯的看法,人权概念具有双重的内涵,即道德的内涵和法律的内涵,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要求构成了当前通用的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权必须在一个民族国家的法制秩序内得到实现,其有效性范围必须涵盖所有人,人权拥有优先权,它提高了一种法制秩序的总体框架,任何法律规范的制定都必须在这一框架内进行。一个国家的基本法越是重视人权,就会愈加主张保障生活在这个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必须把维护和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1]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2]姚纪纲.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冈成文.哈贝马斯交往行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艾四林.哈贝马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23.
[6]陈学明.哈贝马斯论交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176.
On Habermas’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and it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CAI Feng-xi
(MinnanNormalUniversity,MarxSchool,Zhangzhou363000,China)
Based on his critique of the legitimacy crisis of capitalism and the defects of capitalist culture,Habermas tries to realize the social order of the life worl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and its rationality,expounds Habermas’s life world,and expands the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to the practical level.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the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and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abermas;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life world;reference significance
10.3969/j.issn.1009-8976.2015.04.003
2015-11-19
福建省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资金资助项目
蔡逢茜(1991—),女(汉),福建泉州,硕士 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B089
A
1009-8976(2015)04-0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