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定点旋转复位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

2015-03-20田红宾

河北中医 2015年10期
关键词:寰椎颈性椎动脉

田红宾

(河北省临漳县中医院颈肩腰腿痛科,河北 临漳 056600)

颈性眩晕是指由于颈部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患者感觉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升降或倾斜,一般呈阵发性。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推拿、理疗、针灸等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疗效不一。笔者采用定点旋转复位法为主配合手指点穴、局部封闭等方法治疗颈性眩晕60例,并与西药治疗60例对照观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依据《颈源性疾病诊断与治疗学》确诊[1]

1.1.2 排除标准 经检查除外眼源性、耳源性、心源性、外伤性眩晕及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导致的眩晕;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精神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12-01—2012-12我科颈性眩晕门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14例,女46例;年龄35~66岁,平均(50.5±10.7)岁;病程7 d~6个月,平均(48.2 ±49.4)d。对照组60例,男16例,女44例;年龄36~68岁,平均(49.8±10.4)岁;病程4 d~6个月,平均(46.3±48.6)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

1.3.1 对照组 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10 mg(65岁以上者5 mg),每晚1次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080)8 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0 d。

1.3.2 治疗组 予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手指点穴、推拿、局部封闭治疗。先行定点旋转复位法,纠正单个或多个椎体位移,再对枕外粗隆下方(风池穴处)行手指点穴治疗,并对颈部僵硬的肌肉进行推拿治疗。如有关节囊肿大,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2295)0.5 mL、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824)0.5 mL混匀,进行囊内注射。手法治疗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定点旋转复位法操作方法:①寰枢椎关节紊乱者,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医者坐于患者头侧,先用双手触诊寰枢椎位置情况,并结合影像资料,判断具体的紊乱情况。如寰椎向左侧移位,复位时以右手托住患者下颌,左手置于患者颈部,拇指扳住寰椎左侧横突,其他手指扶住患者右侧枕部,两手夹紧头部在身体纵轴方向向头侧牵引,牵引同时向右侧旋转,在感觉到寰椎移动时,左手拇指用力将寰椎横突向左侧轻推,可感觉到寰椎位置移动;然后用左手扳住患者下颌,右手中指扳住左侧寰椎横突,其他手指扶住患者枕部,在牵引并向左侧旋转时,右手中指用力将寰椎横突向右侧扳动,感觉到位置变动即可,相反方向同理操作。寰椎旋转移位,如寰椎左侧横突向后旋转,复位时以右手托住患者下颌,左手示指抵住枢椎棘突,拇指抵住左侧横突,同样在牵引并向右旋转时,左手拇指将其向前推压,向左侧旋转时双手交替,拇指推压方向不变。其他椎体在复位时主要扳动该椎体的棘突,仍在纵向牵引加旋转时感觉到该椎体移动时加以纠正。②下颈段移位者,患者骑坐在治疗凳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固定患者下颌,另一手拇指触诊颈椎棘突、关节囊及肌肉情况,两手交替进行,找到移位椎体后,医者用左侧肘关节固定患者下颌,左手固定患者右侧头部,右手置于颈部移位的棘突旁,左侧上肢在固定头部的同时向上牵引并向左侧旋转,右手在椎体失稳的情况下纠正单个或多个椎体的位移,然后两手交替,再向右侧旋转,再次纠正椎体。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变[2]。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60例,治愈46例,好转1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60例,治愈12例,好转34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病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主要有4种学说,即机械压迫学说、交感神经刺激学说、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异常、体液因子学说[3]。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或娱乐中,常使颈椎长时间处于一种不良姿势,从而导致颈部肌肉及韧带的疲劳、损伤,张力改变,并最终导致颈椎结构性改变(也有因突发外伤所致),如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单个或多个椎体移位导致的小关节紊乱、韧带增厚粘连或钙化等,这种改变可导致椎动脉受到机械性压迫,发生狭窄或闭塞。当椎动脉本身有病变时(如动脉硬化),因其本身调节功能下降,这种压迫就更易于发生,所以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有学者认为,椎动脉受压是因颈椎间盘突出所致[4],但我们通过对颈性眩晕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考虑这种可能性较小,主要还是因颈椎椎体移位,使颈椎横突孔排列出现错位,或横突孔周围骨质增生造成椎动脉受压。另外,由于颈椎结构发生改变,颈椎失稳导致颈部交感神经也容易受到刺激[5]。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血管收缩,因此当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和压迫时,就会反射性引起椎动脉痉挛收缩,导致椎动脉血流量降低而发生眩晕。病变早期,头颈部必须转到某一位置,使椎动脉受压或使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引发症状,但当病情较重时,既使头颈部不大角度旋转,仍可有症状出现。

药物治疗组盐酸氟桂利嗪为二烷基胺化合物,是一种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对动脉具有选择作用,能对缺血及病理状态下开放的钙通道起阻滞作用,尤以脑血管更为明显,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收缩、增加血流量、改善脑血氧供应、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末梢循环的功能,所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头痛有明显改善作用。盐酸倍他司汀片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能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血循环。两药联合应用,可对包括颈性眩晕在内的多种眩晕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在抗眩晕治疗的同时,还必须对原发的基础疾病同时治疗,以确保疗效,长期应用还能导致嗜睡、疲倦及消化道等不良反应。

定点旋转复位通过手法治疗可调整颈椎整体空间排列,调节病变节段的相对位置,改善颈椎的内、外环境,直接解除或减轻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压迫,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定点旋转复位时的向上牵引手法可以扩大狭窄的椎间隙和椎孔,从而减轻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压迫、刺激,恢复改善椎动脉供血。手指点穴及推拿手法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物质吸收,减轻对交感神经的刺激[6]。封闭疗法可使肿大的关节囊炎症及时消除,并能迅速止痛,解除颈部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从而有利于颈椎关节的稳定。以上方法综合应用,可纠正颈椎椎体移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从而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

本研究观察结果表明,以定点旋转复位法为主的疗法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临床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1] 马奎云.颈源性疾病诊断与治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3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7.

[3] 魏德芝,霍清萍.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2):2501-2503.

[4] 罗狄鑫,陈为坚,许丹,等.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2):97-101.

[5] 张建波,张英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与颈肌劳损的生物力学关系[J].颈腰痛杂志,2010,31(5):374-375.

[6] 李秀彬,王立新,李正祥,等.脊柱微调手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0-12.

猜你喜欢

寰椎颈性椎动脉
寰枢椎后方结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寰枢椎联合骨折的诊疗进展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寰椎后路螺钉固定技术寰枢椎脱位系列讲座(三)
寰椎椎动脉沟变异与椎弓根置钉的三维CT分析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