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工学院文学类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为实例的分析

2015-03-20谢燕红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谢燕红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常州工学院文学类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为实例的分析

谢燕红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常州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创意人才策划能力与写作水平整体性实践研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也作为该专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也紧扣这个重点,在课程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的同时,将培养创意型人才作为建设的核心理念,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增强课程的实践品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构建了专业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增加了实践课的比重,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化;以教改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创意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共有8门,其中“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在我国高校文科专业中具有悠久的开设历史,教学效果显著。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的实际效果,一般高校均将该课程命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以明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当代文学等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该专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常州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沿用“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课程名称,将其列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秘书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将“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列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于2012年12月被学校确立为精品课程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期至2014年5月,实际建设至2014年12月。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即‘五个一流’)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本课程建设团队由7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技术指导1人。建设期内,本课程授课班级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1个班、秘书学(含原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4个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含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等)6个班。经过近3年的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努力遵循打造一流课程的思路,按照建设方案实实在在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

一、在低起点上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2000年,随着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便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新闻方向主干(学位)课程之一。十多年来,该课程的发展和建设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提高阶段、改革创新阶段和课程全面建设阶段四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探索阶段(2000—2005年)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起步阶段,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黑板加粉笔。随着几所学校的合并,师资力量得到了补充和加强,又先后有几位教师开始攻读硕士学位。但总体上,这一阶段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速度也较缓慢。

(二)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提高阶段(2006—2008年)

从2006年起,学校开始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教学上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广大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探索教学方法,凝练课程建设的方向。随着专业发展的需要,年轻教师主动进修学习、攻读学位、提高学历,至2008年大部分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并以科研促教学,发表了多篇教研论文,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改革创新阶段(2009—2011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工作继续进行,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探索,具体工作为:建立和完善了试题库,加强学生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的考查;改革了作业形式,全部采用课程小论文,加强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全体教师均使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讲授课程,并在课程中设置了实践环节。课程的开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每年都有70%以上的学生选择现当代作家作品或现当代文学思潮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对象,并有多篇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扩大了本课程的影响。

(四)课程全面建设阶段(2012年至今)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紧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新模式,收到明显成效,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普遍较高。同时,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均主持或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相关课题研究,在教学和科研中加大近现代常州文化、文学名人研究的比重,如李伯元、陈衡哲、瞿秋白、高晓声等研究,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成果,扩大了教学团队和本课程在同类高校中的影响。

经历了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本课程的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本课程现已成为常州工学院中文专业最有影响的课程之一,在省内同类高校中也卓有声誉。2012年12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被学校确立为精品课程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半,实际建设周期为两年。2015年年初,该项目顺利结项。

二、在实践中不断明确和优化建设的目标、内容

袁德宁认为:“课程是大学理念变化的表现。”[2]“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围绕学校办学理念,依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要求,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科学设计了课程建设方案,经有关专家论证后,课程建设组有步骤地予以实施。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为:第一,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面貌及重要的文学现象;第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悟能力与审美能力;第三,领悟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及其人文精神。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与影响;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本课程主要覆盖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学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个专业。为适应不同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的需要,本课程建设依据专业针对性原则,科学确立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在实际的教学中,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教学方法也有差异,具体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以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提升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理解能力,其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创意写作实践能力的提高;秘书学——以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提升学生对书面表达的理解能力,其教学应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现当代文学名著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其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审美表现与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1)依据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完善了教学大纲。大纲的制定既考虑本课程教学一般公共性内容,同时在教学内容分布、教学时数安排、教学手段采用等诸方面,充分考虑各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秘书学专业的教学时数分别为128学时和96学时,分两个学期开课,以史为纲,评析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仅开设“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重点介绍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2)修订、增补、完善了试卷库等基本教学资料,并开始尝试教考分离的实践。试题库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考试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建设中,试题库的建设兼顾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性质、不同学时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重视试题的有效性。

(3)课程建设中,确立、制定了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共计55本,包括文学作品、作家传记和有关评论著作,含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开列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平时作业、考试试题等方式,检测学生阅读这些书籍的实际效果;而学生的阅读状况在学期末的考试中也会得到检测。

(4)着力倡导并切实组织、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在学期初,教师即向全班发布课堂讨论题,学生事先根据讨论题研读文本或准备资料,人人必须发言。本课程建设期内,先后组织课堂讨论14次(计28节课),每位学生至少一次发言机会。

(5)积极进行网络课程教学建设。在建设期内,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电影电视资料库”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名篇朗诵资料库”,主要包括本课程所涉及的诗歌作品朗诵、戏剧作品表演、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电视录像等。视频的适时播放,增强了本课程的生动性和教学手法的多样性。另外,推出多媒体课件3套,课堂教学实录视频4套,分期在学校相关网站公开,以便进行网络交流与辅导。

(6)加强与外校的教学交流。在建设期内,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共计17人次,先后与扬州大学文学院、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苏州大学文学院等同行进行了教学交流。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几年建设与实践,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课程教学的规范化

本课程建设首先立足于教学的规范化,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手段采用、教学效果检测等诸方面,均落实了规范化要求。本课程建设依据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安排教学,做到规范、有序。特别是在教材的使用上,选用既能体现本学科研究前沿性、科学性的教材,也注意教材的实用性、系统性。在建设期内,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严家炎等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等编)。同时,积极进行教材建设,自编切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辅助教材《文学趣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该教材被评为校级优秀教材,受到学生和有关专家的好评。由本课程延伸的公共选修课也选用了权威教材,如《文学与人生十五讲》(朱寿桐著)、《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陈思和著)、《通俗文学十五讲》(范伯群、孔庆东主编)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本课程建设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特点,实施课程教学的专业化。本课程主要覆盖三个专业,三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汉语言文学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文学创作能力与表述能力;秘书学专业侧重提高学生基础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侧重培育学生审美理解力与表现力。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各有侧重,也更有针对性,既考虑了学生的专业特点,也兼及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本课程建设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与途径,包括传统讲授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兴趣小组、实地参观考察等,强化了学习效果。本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秘书学专业均分两个学期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同时开设,几位主讲教师同时开课,集体备课,并部分尝试一课多人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发挥自身教学、科研优势,分专题授课。同时,不定期邀请知名作家、学者走进课堂,开讲座,主持作品讨论会,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和把握不仅限于理性认识和文学史知识的掌握,也有客观的、鲜活的、动态的艺术感受。

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一个平等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开课之初教师即开出必读书目和相关参考书,要求学生加大文本的阅读量。每学期都布置学生写一篇课程小论文,将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本课程相当重视多媒体教学,制作了内容翔实的多媒体课件;有针对性地播放影视教学片;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举行诗歌朗诵、话剧表演;带领学生参观名人故居,等等。形式多样的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效率。

(四)教学层次的提高

学校教学督导组多次到本课程主讲教师授课班级听课,检查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对本课程教师认真钻研、严谨踏实的教学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肯定了本课程在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地方文化建设上取得的突出成绩。本课程建设也得到了校外专家的肯定。苏州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文学院院长王尧先生评价本课程说:“常州工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几位主讲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切实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两年的建设周期,该课程已达到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周文先生认为:“常州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多年来坚持开设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使用的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有科学合理的课时保障和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专任教师队伍,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建设期内,中国语言文学被学校确立为重点学科;陆克寒教授受聘担任扬州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课程团队业已实质性开始硕士生培养工作。

四、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和启示

常州工学院为一所地方性理工类高校,作为传统文科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是该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学校开办本科层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始于2001年,以培养文秘人才为主。2013年,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本科专业设置的相关规定要求,正式申报秘书学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单独招生。由此,地方性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方向、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理工类高校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改变了单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多元化特色,满足了社会和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常州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将创意人才策划能力与写作水平整体性实践研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也作为该专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也紧扣这个重点,将如何培养创意型人才作为建设的核心理念。课程建设组既考虑到高等教育强调淡化专业、压缩基础课时的新形势,也充分考虑到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定位,在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增强课程的实践品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一)将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

在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既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设置了与该课程教学内容有关联的专业选修课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流派研究”“近代文学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影视艺术”等;同时,教学团队成员在全校开设“江苏地域文学研究”“鲁迅研究”“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等人文通识课程,建构了一套专业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既传授给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着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与评析能力,力求为本课程的改革构筑一个坚实的平台。

(二)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属基础理论性课程,并无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内容。但课程建设组将革新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本课程的实践品质作为建设的重点。在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组设计并安排了多项具有实践性质的环节与内容,主要有:(1)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文化遗存和文化实体。常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荟萃,名家辈出。位于闹市区那条有名的小巷——青果巷,仅近代就走出了李伯元、瞿秋白、赵元任、周有光等文化名人。学生们走进这条充满历史感的巷子,走过历史名人们走过的街道,参观他们的故居,了解他们的生平,沿着他们在常州留下的足迹深思畅想,对现代文学的认识与理解也就更直观、更感性。(2)在学生社团开展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如在新绿文学社、青果戏剧社、朗诵社等组织开展现代文学名篇朗诵、表演、评析等竞赛活动,将单一的文字阅读转换为多途径、多样化的学习与品味。本课程的几位主讲教师赵琴玉、杨俊国、崔涛等长期指导学生刊物的编撰、学生征文的评奖和文学作品的创作,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3)将作家、学者请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讨论、交流关于文学鉴赏与创作的问题。(4)当代文学部分的教学,紧密联系当代文学实际,组织、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学、文化热点问题。这一系列实践性活动的开展,既有效提升了本课程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三)以教改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课程建设中,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3篇;申请获准立项的教学研究项目3项(省级1项、校级2项),切实做到以教学科研促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如崔涛、陆克寒主持了江苏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地方性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谢燕红主持了校级教改课题——“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意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本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些教改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将教改研究成果纳入了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体系,真正做到以教改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课堂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单一的班级授课形式,将研究性教学渗透至授课、作业、辅导等多个教学环节。在本课程建设期内,涉及常州作家如陈衡哲、吴祖光、高晓声等人时,教师将文本研读与地方文化田野调查相结合,要求并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影视技术等手段,以课件的形式上交作业,并作课堂汇报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A/OL].(2003-04-08)[2015-09-2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010/109658.html.

[2]袁德宁.精品课建设及课程支撑理念的转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53-57.

责任编辑:庄亚华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5.06.02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0887(2015)06-0109-05

基金项目:常州工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J120506);常州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A-3002-13-029)

作者简介:谢燕红(1974—),女,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0-08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慕课的发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启示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初探
医学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及体会
高职高专院校护理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