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瘀通络法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浅谈

2015-03-20刘晓阳刘桂颖

河北中医 2015年6期
关键词:肺络病学化瘀

刘晓阳 刘桂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支气管扩张症是慢性气道损伤引起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所导致的支气管不可逆性扩张,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咯大量浓痰、咯血。我们主要探讨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在非咯血的情况下,运用络病学化瘀通络法以治疗的理论依据及治疗特色,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1 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认识

1.1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络病学认识 支气管扩张症属中医学咳嗽、咯血、肺痈范畴。曹世宏认为,本病是以肺虚为本,痰、热、瘀为标[1]。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过度,均易导致肺脏受损,外邪内入,肺气不足,肺之宣肃功能减弱,可见咳喘少气,是为肺虚。肺虚为本,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气不布津,津凝为痰,或过食辛辣厚味、嗜烟而致烟毒熏灼津液,内热煎灼津液,聚而为痰;痰阻于肺,郁而化热,或情志失调,火动于内,火热之邪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痰热痰浊日久,阻滞肺络致气滞血壅,络脉气血不得畅通而成瘀,是为痰、热、瘀的主要病机。孙子凯等[2]认为,支气管扩张演变中多见留瘀之机,在各型中因火热痰虚而致肺络灼伤或气机不利。潘文超等[3]认为,本病是痰热壅盛,煎熬津液,气血瘀滞,气结不畅,血行滞涩,从而致络伤血溢,败血聚积,最终导致肺络瘀阻。可见,瘀已成为众多学者对支气管扩张症形成和发展达成共识的一个重要病因。从络病学角度分析,肺之经络承载着由经脉而来的气血,逐级细分布散,并在络脉末端形成气血津液交换场所,当病邪侵袭络脉,伤及络气,使络气郁滞,导致津血互换障碍,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作为病理产物阻滞络脉,形成痰瘀阻络的病理状态,痰瘀混处于肺络中,导致肺络瘀阻。而瘀是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器质性病理损害的重要病理阶段,支气管扩张症就是在这种复杂病理条件下形成的[4]。

1.2 支气管扩张症的现代研究 支气管扩张症可定义为支气管的永久性异常扩张,实际上这是一种病理学诊断[5],源自慢性气道感染、气道炎症及支气管损害,常与不良饮食、较差居住环境、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现代研究显示,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病理过程,引起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的基本因素是支气管及肺部的反复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病变常造成节段下气道扭曲扩张、炎症及分泌物阻塞、累及细支气管并伴有纤维化及实质破坏,同时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不断加重。在这一系列炎症过程中,大量炎性介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IL)8、CD4+T淋巴细胞、弹性蛋白、肿瘤生长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等[6]。

1.2.1 支气管扩张症血管病变理论 血管病变是支气管扩张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7]。肺血管供应自进入肺门以后,肺动脉分支沿支气管树分支行走,围绕支气管周围间隙自由吻合成丛状,并穿过支气管壁形成广泛的黏膜下血管丛。当支气管扩张后,管腔扩大,管壁内黏膜水肿,腔内含有大量分泌物,扩张的支气管周围肺纤维组织增生,支气管动脉充血扩张,肺静脉淤血形成。一方面容易引发咯血,另一方面血管病变影响支气管树的营养供应,进一步加重支气管扩张。

1.2.2 支气管扩张症炎症反应理论 炎症反应是存在于支气管扩张症的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反应[8]。支气管扩张症的气道炎症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其主要表现为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增多及IL-6、IL-8、TNF-α水平增高。这些炎症介质能激活炎症细胞,从而释放更多的炎症介质,这就形成了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之间的逐步放大环,使炎症慢性化,炎性渗出物增多。

1.2.3 反复感染对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响 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不少学者认为反复感染也是造成支气管扩张迁延不愈的重要病因[9]。健康人群下呼吸道是无菌的,但当宿主防御功能降低或吸入毒力强的细菌时,就可能侵入下呼吸道。它们通常定植在支气管黏膜中,从而损伤肺的防御功能,并刺激宿主产生炎症反应。如果这种炎症反应不足以清除感染,通常会演变成慢性气道炎症,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炎症因子、氧自由基等,引起黏膜破坏,进一步损伤肺的防御功能,而肺防御功能下降又容易导致慢性和反复发作的感染,从而形成感染、炎症及进行性肺组织破坏的恶性循环。

1.3 中医络病学与现代研究的共同点 中医络病学从传统宏观领域上解释了支气管扩张的“瘀”,肺络痹阻、瘀血不通是支气管扩张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现代研究的血管病变理论、炎症反应理论及反复感染对支气管扩张症的“瘀”有了科学微观解释,两者都指出“瘀”在支气管扩张症形成进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运用中医化瘀通络疗法对治疗本病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依据。

2 化瘀通络法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上的运用

我们认为,瘀一直存在于支气管扩张症的发展过程中,针对咯血期的患者,先纠其出血是为要,然而对于长期稳定近1个月以上未出现新发出血的患者,运用化瘀通络法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10-11]。临床实践证明,在运用化痰止咳药物同时加入丹参、橘络、地龙、桃仁及当归化瘀药物,对减少咯痰量,改善咳嗽症状具有明显疗效[12]。丹参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及抗过敏作用,还可解除支气管痉挛[13];橘络含有多种黄酮类、酚酸类及萜类化合物,其对气道炎症的改善及减少黏液分泌起到了重要作用[14];地龙中的次黄嘌呤具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拮抗组织胺及毛果芸香碱对支气管的收缩作用,从而改善支气管痉挛,减少炎性反应[15];桃仁含有苦杏仁苷等化学成分,对改善血流动力学,抗炎抗渗出,纠正CD4+/CD8+细胞比值失衡,调节免疫状态具有重要作用[16];当归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可通过不同途径使血栓素的生成减少,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17]。

3 小结

针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特点,解决“瘀”是控制其进展、减轻其症状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从络病学角度可以舒张肺络,恢复脉络输布,调理气血,荣养四肢百骸,达到调百脉、主治节的作用。另一方面从现代研究角度可以减少炎性渗出及炎症反应,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周围血管及肺动、静脉,改善微循环。综上所述,“瘀”是支气管扩张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稳定期予以化瘀通络法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从络病学角度或是现代医学角度,都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 王海峰.曹世宏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J].中医杂志,2002,43(12):859 -896.

[2] 孙子凯,曹世宏.支气管扩张从瘀论治初探[J].吉林中医药,1997,17(1):1.

[3] 潘文超,史锁芳.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09,40(1):75 -77.

[4] 吴以岭.络病病机探析[J].中医杂志,2005,46(4):243-245.

[5] Barker AF.Bronchiectasis[J].N Engl J Med,2002,346(18):1383-1393.

[6] 汪萤,丁敏,王晓秋.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的临床及病理特征[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6(3):180-181.

[7] 陈永富,伍筱梅.支气管扩张症的血管病变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147 -150.

[8] Wilson R.A vicious circle hypothesis operating during infectiv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bronchitis[J].Monaldi Arch Chest Dis,1994,49(2):159 -164.

[9] 李炳淑,李来传,史有奎,等.支气管扩张不同时期炎症因子含量和肺功能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3):24 -27.

[10] 郭岩,刘桂颖.刘桂颖论治咳喘特色[J].吉林中医药,2013,33(7):672 -674.

[11] 李小廷.化瘀益气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症32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7):1009 -1010.

[12] 陈文辉.李素云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J].中医学报,2011,26(2):159 -160.

[13] 李丹,熊盛道,杜德兵,等.丹参注射液协同地塞米松抑制支气管哮喘大鼠肺内IL-13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1):1007 -1010.

[14] 李红,沈明霞,张莎莎,等.清肺 化痰通络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蕴肺、脉络瘀阻证患者血清 sICAM-1、TGF-β1水平的影响[J].中医研究,2012,25(12):8 -10.

[15] 刘以民,张德新,杜亚明,等.地龙汤对实验性哮喘豚鼠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1):21 -22.

[16] 以敏,邓家刚,郝二伟,等.桃仁对血液循环障碍大鼠内皮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4):178 -182.

[17] 孙淑荣,莫霄云.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104 -105.

猜你喜欢

肺络病学化瘀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浅析肺络理论与应用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通络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