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肺络理论与应用

2022-02-17张兵王富春

中医药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肺络络脉空虚

张兵,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肺络是隶属于络脉系统的一部分,由在表的肺经之络和在里的肺脏之络组成,有广义、狭义之分,亦有表里、气血之别。近些年来,肺络理论越来越被医家所重视,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有医家认为很多的肺系病证都与肺络瘀阻不通相关。目前能检索到的研究主要是将肺络理论与肺系疾病(如肺纤维化、慢阻肺、肺炎等)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等方面结合,然后采用通络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也印证了肺络理论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1 肺络的概念与组成

肺络网络于肺脏内外,由表及里,主要由肺的主干经脉所发出的分支形成。张志聪有云[1]:“盖络脉乃经脉之支别,如肺之经脉,循鱼际尺泽腋之间,即期间见之络脉,乃肺之络。”肺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肺络指的是整个肺络系统,主要分布在机体的表、里、内、外,伴随着主干经脉循行,也包括肺脏表面以及肺内的络脉,范围较广,有在表在里之分。狭义的肺络主要属于脏络的范畴,一般位置较深,与肺脏关系密切,间接地发挥了肺的功能,主要分布于肺脏表面、肺内以及肺系。

肺脏主要有主气以司呼吸、朝百脉以助心行血和通调水道以行津液之功,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需经由本身的络脉,才能将宣发和肃降产生的精微物质输布到全身各处。因此,肺络正常情况下能发挥肺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肺络本身的结构[2]。肺在体合皮毛,通过在表的阳络和在里的阴络使得肺脏具有沟通内外的功能,因此,根据络脉分布的表浅,肺络可分为阳络和阴络。分布于机体浅表位置的络脉为阳络,包括肺的别络、孙络、浮络等;分布于机体内部的络脉为阴络,主要是指狭义的肺络。二者互根互用,使卫阳得固,营阴得守。

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肺络又可以分为气络和血络[3],气络主要有主气、司呼吸、推动津液运行的功能,血络主要有朝百脉、推动血液运行、濡养肺脏及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气血运行的通道。有许多医家认为,肺络系统包括现代医学的肺循环、肺体内外的血管网、气管、各级支气管、肺泡、肺经分布范围的皮肤、黏膜及与肺脏密切相关的脏腑组织[4]。

2 肺络的生理功能

肺络虽然属于络脉系统的一部分,但由于自身的特殊结构以及生理功能又可自成一体,成为肺脏发挥正常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肺络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肺脏输布的气血精微物质的濡养,同时,肺络的正常运行又能为肺脏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提供载体和运行通道,因此,肺络能间接地发挥肺的生理功能,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一者出现病变,另一者也不能正常发挥功能,两者正常,才能使气血得输,津液得散。其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主宣发和肃降以通调水道,调节全身水液的代谢和输布

肺的阳络布于体表,有向上向外输布津血的作用。肺主宣发,可以通过肺的阳络将脾运化转输的精微物质向上向外输布和扩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肌肤腠理,与此同时,还能将体内的浊气呼出,肃清呼吸道。肺的阴络行于机体的内部,有向下向内布散之功。肺主肃降,通过肺的阴络作用,可将本身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的精微物质向下向内输散,使得在内的脏腑组织得到濡养。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在上通过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在下通过的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2.2 主气、司呼吸,调节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

肺气是肺脏及肺络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5],肺通过呼吸运动,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排出体内的浊气[6],从而使得机体和自然界之间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但这些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肺的气络通畅、舒张和收缩有序进行才能实现,此即为肺主呼吸之气[7]。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也离不开肺的气络张弛有度,只有肺的气络功能正常,肺脏才能不断从自然界吸入清气,而后与后天脾胃之精气和合而成宗气,发挥正常的宣发和肃降功能,从而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

2.3 主朝百脉,从而调节全身气血的运行

全身百脉皆朝向于肺,气血的正常运行也离不开肺,气血以百脉为通道和载体流经于肺,肺通过呼吸运动,吸清呼浊,将吸入的清气注入血液之中,然后再通过宣发和肃降的功能推动血液通过百脉而流经全身,从而发挥其濡养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主要依靠肺的气络、血络相互为用,血络作为血液流经于肺的通道和载体,气络则发挥吸清呼浊之功,吸入清气注入血液,然后生成宗气推动血液运行。因为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气血运行的作用,因此肺才能有助心行血的功能,但是离开了肺络,这些功能都不能进行。

3 肺络的病理及发病机制

《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明确指出了经脉以通为用,故而络脉应以通为贵[8]。因为络脉网络全身内外,由表及里,若外邪侵袭,长期未能得到解除,邪气便会由表入里,日久便会侵袭到深部的络脉,也就是脏络,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这便是叶天士所说的“久病则入络”,因此络脉的通畅是保证络脉本身以及其所属脏腑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但络脉较经脉更为细小,脉体更加狭窄,气血流动更加缓慢,因此络脉很容易发生瘀滞不通,日久则会形成有形之积滞,因其细小,故邪气易入而难出,加之瘀血不除,新血不生,故而络脉很容易因失去气血濡养而出现空虚之证。肺络属于络脉的一部分,也具有络脉的特点,但又因其有特殊结构和功能而自成一体,因而发病也有其特殊性。

3.1 肺络的病证特点

肺能宣发肃降输布气血津液于全身各处,但其发挥有赖于肺气充沛,肺络通畅,若肺气虚弱,无力布津于机体上下内外,津液便会停聚于肺而形成痰湿,故称肺为贮痰之器,加之肺络有在表的阳络和在里的阴络,因此肺才能沟通机体内外。故肺络易被痰饮、热毒、寒邪阻滞而出现瘀滞不通,从而使得肺的功能失常而表现为咳嗽、出血、胸痛等实证。肺络瘀滞不通,不能得到气血濡养,也无法吸清呼浊,故而会使得肺络空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久咳,少气,易受外邪侵袭,甚至出现肺痿之证。

3.2 肺络病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

3.2.1 外邪侵袭

肺开窍于鼻,与外界相通,且在体合皮毛,与外界直接接触,故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叶天士有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初病在气,久必及血,久病则入络。”因此,外邪侵袭,由表入里,久病入络,致使肺络不通,运行失常,从而导致肺脏不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而发病,两者相互为用,又相互影响。

3.2.2 肺脏本身或他脏病变

肺气是肺脏及肺络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若肺气不足,肺不能正常发挥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则脾运化生成的精微物质就不能正常输布到机体内外,一方面肌表失去精微物质的濡养和卫气的固护,外邪就容易乘虚而入,加之肺络也失去了濡养就会变得空虚,很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另一方面,肺失去了宣发和肃降的功能,无法推动津液的运行,则津液停聚于肺而形成痰湿,痰湿瘀阻于肺络,肺络不通而发病。肺气不足,司呼吸功能异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减少,则宗气生成不足,宗气不足,推动气血无力,气血不能正常从百脉流经于肺,瘀滞于肺络不行,从而导致肺络瘀滞不通而发病[9]。百脉朝肺,虽然加强了肺与各脏腑的联系,同时也使得了各脏腑病变容易沿着百脉传于肺,正如《医学三字经·咳嗽》[10]云:“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都说明了各脏腑病变易传于肺,导致肺脏及肺络发生病变。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物质,若脾的功能失常,则精微物质不能上输于肺,津液停聚于脾而形成痰湿,从而出现痰阻肺络,瘀而不通而发病。肺主气而司呼吸,所吸入的清气需通过肺的肃降功能向下传于肾,然后通过肾主纳气的功能,使呼吸不至于表浅[11]。因此,肺肾两者相互为用,若肾不纳气,则呼吸变得表浅,从而使得肺气上浮,导致肺络失于濡养而变得空虚,从而出现短气,乏力的发生。肾阳为元阳的根本,具有温煦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若肾阳不足,温煦失司,则会使脉络收引,痰凝血瘀,从而壅滞肺络,使得肺络不通而发病,如叶天士所言[12]:“凡是阳气不到之处,便是阴邪凝聚之所。”肝主疏泄,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有重要作用,若肝郁气滞,日久肝气不疏,可出现郁而化火之证,从而出现木火刑金,灼伤肺络而出现咯血之证。肺气助心推动血液运行,心血又可成为肺气依附的载体,肺吸入的清气若不能依附于心血,则无法运行到全身各处,供机体各脏腑组织使用[13]。心主血脉,若心气充沛,则可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若此功能异常,可导致血行不畅,瘀阻于肺络,从而可出现不通则痛。

3.2.3 病久入络

外邪侵袭,首先犯于肌表,若日久邪气不除,则会由表及里。肺之所以能主皮毛,与外界相通,主要依靠肺络作为通道和载体,但同时肺络也成了病邪由表传里的途径,肺络有在表的阳络和在里的阴络之分,且脉体尤为细小,气血运行缓慢,因此邪气易入难出,日久则会导致血行瘀滞不通,妨碍了气血的运行,肺络由于长期失去了气血的濡养会出现空虚之证,因此临床上容易出现多虚多瘀之证。

4 肺络病的治疗

肺脏具有宣发肃降之功,是气血津液输布的场所。但此功能的发挥需要肺络作为通道和载体,因此肺络必须畅通而无瘀滞,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因为肺络脉体细小狭窄,病邪易入而难出,临床上容易出现瘀滞和空虚之证。在治疗络病时应以通补兼施之法,通其瘀滞,补其空虚,络脉通畅则邪气自除,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言:“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因此临床上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时,应多提倡气虚则益气通络,血虚则和营通络,阳虚则温阳通络,阴虚则滋阴通络[14]。

4.1 针刺治疗

针刺有补泻之法,因此在临床上可补其空虚,泻其瘀滞。对于肺络瘀滞和空虚之证,针刺具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时应行补泻兼施之法。肺络是肺的有机组成部分,故而肺络之病主要选择肺经的腧穴进行治疗。《内经》有云:“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说明十二原穴对调理五脏病症有很好的效果,刺之可调理络脉的瘀滞和空虚。郄穴位置较深,是脏腑精气深聚之处,而病邪日久入络,由浅入深,因此针刺郄穴可祛除在里之邪气,从而引邪达表,疏通肺络。此外,若肺络瘀滞不通,则临床上会出现不通则痛之证,因此针刺阿是穴尤为重要,而对于络脉空虚之证,则可针刺背俞穴和募穴而补之。故针刺肺之原穴太渊、郄穴孔最、背俞穴肺俞、募穴中府能疏通肺络,调和肺络的气血阴阳。

4.2 刺络放血

正所谓“有诸内必形之于外”“司外而揣内”,内有病变,必然会在外部有所显现。因此刺络疗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血实宜决之”,说明了脉络的瘀滞可用刺络脉放血之法治疗,去除瘀滞,无瘀则络通,络通则病安。因此肺络之病,可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在肺经循行经过之处刺络以放血,或用刺络拔罐之法,将瘀滞尽可能排出。舌下络脉偏重候血病和脏病,对于疏通脏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故血分或五脏有瘀滞,均可刺舌下络脉以去瘀,从而使得肺络畅通,通则络和。

4.3 药物治疗

张伟教授认为,肺络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易滞、易瘀、易虚的病理特点,久病则入络,且络脉脉体细小,气血运行比较缓慢,加之五脏有藏而不泻的功能,因此邪气一旦侵袭至络脉,则病邪易入难出,气血容易瘀滞于络脉,从而出现有形实邪阻滞,故而在治疗时可配合中药以内外兼治、针药并行[15-16]。病程日久,邪气久留而不除,由表及里,循经入络,从而阻滞络脉,使得气血运行不畅,久必成瘀,津液输布无路则停聚于络脉而成痰湿,此种日久而位置较深的瘀滞,并非草木之品的轻清透散之力所能祛除,必须借助灵动迅捷,钻剔力强,无孔而不入的虫蚁之品才能使日久病根松动,使瘀滞不通的肺络瘀血得散,气郁得宣,新血得生,空虚得补。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邪留经络,须以搜剔动药以攻通邪结。”因此,在治疗肺络病时,除了使用治肺之品,如麻黄、杏仁、桂枝、浙贝母、苏子等,还应在方中重点使用虫蚁之品,如蝉蜕、虻虫、蜈蚣、僵蚕、地龙、蛤蚧、全蝎、水蛭等,然后随证加减变化,方能取得疗效[17]。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全蝎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对内源性、外源性凝血均有抑制作用。且其提取液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含量和促进纤溶系统活性等方面抑制血小板形成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18]。蜈蚣与全蝎性味、功效相似,通络散结效佳,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毛小平等[19]通过观察发现,蜈蚣可减少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从而减少凝血时间,发挥抗凝作用。二者在临床上常相须为用,使浊去凝开,气血通行,除伏邪,复正气,通肺络。地龙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且有临床研究表明,蛤粉配伍广地龙疗效最佳[20],在临床上地龙可配合蛤蚧共用,增强平喘力度,因此虫蚁之品对于肺络病的治疗尤为重要。

5 小结

近年来,对肺络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大多都是将肺络理论与临床肺系病症结合,且重点介绍的是临床病症,对肺络理论介绍较少。本文主要通过查阅古代文献,重点从肺络的结构、功能、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可为临床肺络理论的建立提供基础。并且,肺络理论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经络系统,可为医者在临床上诊治肺病拓宽思路,提供一种新的诊治方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猜你喜欢

肺络络脉空虚
基于肺络病证治体系探讨肺纤维化不同阶段的病机转变*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通络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突然空虚
购买“空虚”
15 Seconds to Stardom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结肠络脉探析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