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2015-03-20赵世钊董天倩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环节旅游

赵世钊 佘 宏 董天倩

(1、3.安顺学院旅游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2.贵州黄果树酒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安顺561000)

近年来,随着贵州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在现实的就业状况来看,存在一种严重的供需矛盾。一方面旅游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旅游企业招聘的人却又越来越少,形成这种供需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旅游企业内部运作的原因,也有学校教学层面的原因。然而,造成这一矛盾最主要原因应该是学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对人才的培养未能达到行业用人的一般标准。旅游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何加强旅游管理教学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对解决我省当前社会对旅游业发展过程出现的这种供需结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贵州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旅游管理教学上注重专业理论的灌输,而轻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目前,省内一些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抓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适当有一点即可。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均有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课程及环节,但是,课程教学中主要讲授理论,实训的环节和内容往往会被忽视,校外见习、实训几乎没有安排,专业实习放任学生自主实习,达不到实习的目的。专业教学培养方案设置中体现独立实践教学课程、课程内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和内容。虽然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内容,但是,部分院校对各实践教学环节要达到的目标并不明确,独立实践课程和课程内实践的内容设置随意性大,不能支撑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课程内实践的内容与理论脱节,导致理论与实践互不达界,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实践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专业实习虽能安排到相关部门的岗位实习,多以定岗的形式进行,有的实习学生在几个月的实习中只在一个岗位实习,缺少对相关部门、岗位工作流程及技能的了解,达不到专业实习的目标。

其次,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时间比较短,学校在教学的投入方面比较少,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设施、设备、视听辅助资料标准低,且数量不足,设施、设备建设标准落后于现有行业发展标准。低标准、简陋设施的实训设备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和学习旅游行业真实发展现状,实训室设施不完备、标准较低导致训练结果不规范。省内旅游院校(系)与旅游企业所建的实习基地多是一种松散型,且功能单一,多为专业实习提供场所而以。其基地建设主要依靠个别领导、教师与企业的关系建实习基地,一旦学校或者企业的人员变动该基地可能名存实亡。学校与实习基地企业合作是一种浅层次的,基地企业多根据其经营需要来接纳学生实习,提供单一的实习岗位,无法进行相关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对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撰写不能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基地不能为平时的课程实践、实训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即专业课程实践课或课程内部分实践内容无法在基地展开。

第三,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匮乏,应用型人才培养欠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多由其它专业转型而来,有的是高校毕业之后直接分配过来。教师专业素质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综合性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没有经过专业实践专业培训,也没有行业实践经历与行业从业经历。由于没有行业实践经历,没有通过相关的培训及行业资格证考试,教师与行业几乎没有联系,也不知道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旅游行业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都不清楚。导致教师多按照教材上课,以理论教学为主,不会主动地安排相关实践教学内容,不能结合行业发展培养适于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第四,存在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不规范,不能准确引导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成绩考核未建立可行的制度和标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评定较为随意,教师主观意见决定学生的成绩,严重打击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好主动性,致使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第五,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薄弱,难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长期以来,教学经验惯性形成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普遍不重视,学生成绩的优良主要用理论课考试分数来衡量,这种导向让学生只注重对理论课程知识的学习,而在专业实践技能方面敷衍了事,不放在心上,往往能不去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就尽量不参加。学校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形同虚设,对于开展实践教学的各环节监控不规范、制度不完善,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二、实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对于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适宜旅游行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这是我省高校教学实践改革的基本目标。

首先,增加实践教学学时,规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旅游管理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培养方案制定中应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可从课程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行业技能竞赛等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一是严格要求课程实践教学,一些专业课程应安排部分学时进行实践环节教学,有的课程可以安排成全实践教学;二是合理安排专业见习的时间与见习内容,并加强必要的指导促进见习目标的实现;三是专业实习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四是加强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指导,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撰写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能力。为使实践教学各环节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和督促实践教学活动。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应有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专业实习应该实习大纲、实习方案、实习考核指导等,毕业论文指导应设计相应的指导环节,每一环节应有相应监控措施,通过规范、监控实践教学活动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其次,构建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环节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相应的专业能力,如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客房服务与管理能力、导游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管理能力、职业行为能力等。

第三,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研教育平台,将实践教学融入行业发展。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地方院校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根据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企业提供相应的实习设施设备、工作岗位、行业师资等,按照旅游行业需要进行培养,有利于减少旅游院校在学生培养上的盲目性。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教育平台,开展产学研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推进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教学上不能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可以更多地采用讨论式、目标任务式教学;在师资方面,聘用具有行业经营管理经验的高管,使实践内容更贴近行业目标。

第四,合理选择实习单位,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为了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与管理,也为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理论提升的总体要求,可以将实习时间安排在当地旅游旺季。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是学生,二是企业的员工。要明确学生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到企业学习,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学习,实习单位对实习生需要担当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强化实践学习环节。

第五,增加教师行业经历,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学队伍。实践教学工作须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实践教学教师包括旅游实习指导教师、旅游实验室工作人员、旅游课程实践教师等。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必须通过系统化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学队伍。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跟实习生一起前往旅游企业实习,这既可以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又能够加强对实习生的实习管理。

第六,构建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制度,真实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效与考核制度密切相关,严格合理的考核制度与办法有利于督促和鼓励学生认真对待专业实践活动,并将学生在旅游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作为确定其实践课成绩的主要依据。对实践教学环节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须安排重修、或进行一定时段的专业实习并达到相关要求。

第七,构建专业实习管理与监督体系,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是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质量判断与监控。由于实践教学涉及面广、环节链长、因素复杂、评价中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易于出现,误差容易产生,因而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尤为重要,且比较复杂。为确实做好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实习过程的管理与监督。除了实习前走访企业确定实习单位外,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之后,不断加强与实习单位联系,从实习单位员工、管理人员的角度了解实习生的心理、工作、学习等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讨论与分析,再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期间,学校实习指导小组应长期多次走访实习单位,与学生进行深入交谈,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到实习单位走访看望实习生,了解实习生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到实习单位的前1个月,学生从比较有规律的学习生活、熟悉的校园环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且面对陌生的实习单位的一切(管理者、员工、工作等)以及不理解或不尊重自己的消费者,这个时期只要实习生不顺心,或者受到一点点委屈都会产生强烈的抗争,这种心理情绪会传递给其他同学,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结语

现实中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与院校培养的人才不相对应,出现旅游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量不断增加,而旅游学院校(系)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行业内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主要存在于结构性方面,旅游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使旅游学院(系)培养适宜旅游行业发展所需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需要转变教学的理念,改变以往以理论教学为主,淡化实践教学的办学理论。对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改革,凸显实践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建立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体系,规范实践教学各环节;增加校内实训设施条件,建设校外实训、实习平台,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实践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1]张龙.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陆林,黄剑锋,张宏梅.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的旅游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59-64.

[3]张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模式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个案研究[J].教育与人才,2010(9):93-95.

[4]张维梅.旅游管理专业“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10):104-106.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环节旅游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旅游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