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探论

2015-03-20李雄文罗闽鑫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本专科离校就业指导

文 丽 李雄文 罗闽鑫

(1、2、3.龙岩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龙岩364012)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624万人,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688万人,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727万,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级教育本专科毕业生749万,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情况也越来越多,亟待关注。

一、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概念及范畴

所谓离校未就业学生,实际上就是指在在7月份拿到高校毕业证书之后还没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这些学生按具体情况被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由于自己已有打算而暂未就业,比如说以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银行、考选调生、考村官为已任的“非公不进”类毕业生,正在创业、以创业为已任的“毕业生创业族”,准备接手家族企业、或者准备出国深造的毕业生。这类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就业意愿,其往往能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各项帮助。第二类:由于个人生理而造成就业难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比如说有残障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有较强的就业意识,只是由于自身身体的缺陷而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需要政府和高校的重点帮扶。第三类:由于个人心理而造成就业难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比如说性格存在缺陷(如过份自卑或过份自信期望值远远高于能力)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其性格特点可能不会主动寻求就业指导,而就业指导部门需要为其提供指导,引导其走向合适的工作岗位。第四类:由于就业技能方面的缺失而造成暂时无法就业的学生。比如说面试时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缺乏表达能力的学生、专业技能无法适应岗位需求的学生。

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实名登记流于形式

高校在毕业生取得毕业证的时候会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登记,同时对本校的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也进行实名登记。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也会在本辖区进行离校未就业学生的信息实名登记。就高校的实名登记而言,一是登记的内容较多,学生不愿意主动进行登记,二是学生普遍认为登记了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但为应对学校的要求,故随意登记,三是实名登记采用手工录入、数据量大,学生离校时进行登记的辅导员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实名登记也无法深入核实,基于以上三点导致高校实名登记流于形式。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虽说要深入本辖区进行登记,但一是囿于人手不够,无法深入核实登记,二是由于未就业毕业生个人很多不在本辖区而是奔赴各地找工作,三是由于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毕业了还未找到工作会被亲朋好友笑话,是个没面子的事情,故使得地区人事部门的登记也流于形式。

2、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如上所言,大部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不知道自己进行实名登记能取得什么样的实效,能为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什么样的帮助,所以很少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会主动到人事部门或者高校进行登记并主动寻求帮助。这就说明我们的政策宣传做得不够,我们的政策大部分是以拉条幅、发文件的方式进行宣传的,但学生们对于这些敏感度不高,他们很少主动去上网搜索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对政策不了解。

3、指导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由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机构完成,但这些机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且工作内容繁杂,一般县一级的人才机构也就十几名工作人员,确实很难满足就业指导需要。而高校对于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也没有专门的指导和培训,高校比较注重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很少高校有专门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回炉工程”,同时就业指导中听大课、听讲座的方式较为普遍,并不能切实的解决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实际问题。

三、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改进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认知度

进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是提高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指导的前提条件,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是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认知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拓宽宣传方式,破除仅仅依靠发文件、拉条幅的方式,加强网络宣传,占领网络阵地。二是抓榜样,树典型。加强部分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指导,并将之树立为典型进行宣传,使未就业的毕业生了解到进行离校未就业实名登记确实能为自己的就业带来机会。

2、提高就业指导质量,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

根据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四种类型,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当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部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是其准备自行创业,故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和各高校应对此部分毕业生加强创业指导,他们需求的信息是工商执照的办理、税费的减免方式、小额贷款的办理等。对于此类毕业生可以邀请部分创业者与其进行经验交流,避免其在创业中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部分由于身体疾病或者家庭经济极度困难的学生,要尽量进行“一对一”的就业帮扶。照顾此类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情感体验,该部分学生由于本身的缺陷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尊心较强,一般不会主动寻求就业服务部门的帮助,需要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了解学生情况,寻求适合的工作岗位,并优先为其进行推荐。

3、加强择业观教育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的思想上出现一些偏激现象,比如说有些学生非国企不进,有些学生必须要工资达到预期目标才肯上班,但是其个人能力和水平还达不到其对工作环境、工资水平的期望。对于这部分学生只能加强就业思想上的引导,树立他们正确择业观。对于有部分毕业生,由于自己性格方面的缺陷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需要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及社会、家庭对于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其先做人后做事,做好人才能做好事的思想,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思想状态。

4、加强技能培训

技能指导包括硬件和软件要素两方面的指导。硬件方面指的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比如说SPSS的应用、数据库的处理和一些实际操作能力。软件要素是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语言表达、面试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这些技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获得:一是开办专门的技能培训班,比如说无领导小组面试培训、简历制作培训、SPSS操作练习等。二是可以加强离校未就业的见习。见习是指政府通过与部分企业的协商达成一致,企业拿出部分招聘名额给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一边培养一边使用,决定毕业生的去留。三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加强学生的实习。实习是毕业生获得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毕业生先到公司实习一段时间,以学习为目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达到能顺利进行就业市场的目的。

[1]庄一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2]谢瑗·多措并举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做法[J].中国就业,2013(1).

猜你喜欢

本专科离校就业指导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8%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本专科对应专业参考目录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19年本专科招生计划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