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核心的大学办学特色培育研究

2015-03-20明顾晨婴

巢湖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办学培育特色

朱 明顾晨婴

(1巢湖学院教务处,安徽 巢湖 238000)

(2合肥学院发展规划处,安徽 合肥 230601)

基于课程核心的大学办学特色培育研究

朱明1顾晨婴2

(1巢湖学院教务处,安徽巢湖238000)

(2合肥学院发展规划处,安徽合肥230601)

办学特色决定着一所大学未来命运和发展前景。综合分析,办学特色是一个多圈层、辐射状、相衍生的结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课程处于圈层核心位置,并由内而外辐射,影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具体特色的培育,最终形成大学整体办学特色。因此,要培育办学特色必须在课程的内容、组合方式、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构建一种特色课程体系,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办学特色培育目标。基于课程,重构大学办学特色。

课程;核心课程;特色圈层;办学特色;特色培育

“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而不是大”[1]。特色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潜力和前途命运。如今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多元化发展的新境地,研究型、应用型、职业型等众多提法相继呼出,从而给处在不同层次的大学提出了发展的严峻考验和命运的艰难抉择,特别是对占半壁江山的诸多新建本科院校,但无论形势如何,唯一不变的是大学需要将注意力始终牢牢把握在如何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上,其中,培育院校的办学特色无疑是应然之径,但也是华山之径。之所谓如此,在于我们对大学办学特色的认识与理解同实际行为与效果并不一致,往往出现难有特色、难成特色、没有特色、混淆特色等未然结果,具体行为则表现出趋同、模仿、迷失、刻意追求等。溯其原因,有思想的分歧或偏差、精神与理念的缺失、固化的思维和习惯僵守、管理水平和层次的低下、机制与体制运行的不健全、教育教学改革的急利性等多种,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以新的角度来探讨大学办学特色的培育问题。

1 对办学特色内涵的再认识

如何培育大学的办学特色,首先需要弄清其内涵,而这则可谓众所纷纭,仁智有别。据粗略统计,仅国内理解就达百余种之多,这一定程度说明目前学界的认识尚未达到高度统一。在词义上,特色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依此,办学特色可指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体现的独特风格、风貌等。当然,理解并不能如此简单,因为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历经岁月的洗涤,属于“遗传与环境的产物”[2],是“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双重探索的产物”[3],也是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专有性或显著性发展方式和被社会所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显著特征[4]。本质上,办学特色是对大学质的规定性,是大学文化和精神的精髓,是一个由内生性向外生性、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5],它一经形成将发挥内在具有的独特性、稳定性、杰出性和创新性等特性,给大学整体办学带来质的飞跃。由此,办学特色本身不是单一的概念,其理解不能简单化。再细分析,静态上,特色既有宏观的历史文化传统、大学精神、教育理念、地域行业特色等表征,也有微观的如办学思路、学科专业与课程、校园环境、基本建设、校园文化、教育管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体现;动态上,特色需要精心培育,需要对既作为整体又作为个体的大学办学总体要素进行凝练、融合、积累、创新和深化,这个过程是持续的、稳定的和潜性的,而这也客观说明当下的大学为什么会在此问题上陷困。基于这样的认识,归纳看来,我们可将办学特色概括为:以根植性特性为基础,通过持续的发展协同而形成的,为内外高度认可且富有个性化的办学品格、风貌和特征。所谓的根植性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大学内在所具有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精神风貌等,这些随大学与生俱来,并伴随着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积淀,是独有的、不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也是大学的精髓和魅力所在;二是指大学作为社会的独特组织机构所应承担的本体任务和须实现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同程度的侧重。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持续的发展过程,发挥多因素协同效应形成自己独有特色,而且这种特色不是自封的,需要得到大学外部环境诸如各类社会机构、组织、群体的高度认可,也要在内部形成满意的公认意见。

2 办学特色培育圈层

性质上,办学特色体现大学的整体办学状况,是对办学特征的一种彰显,它是一个特色的集合,是由若干个特素构成的复杂体系,这些特素或者称基本要素彼此间不孤立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衍生。关于特素的分析,许多研究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如将其划分为思想、主体、模式、环境等[6],可体现在学科、科研、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7]方面;整体还存在物化、行为特征、理念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又都包含一些具体内容[8]。有些研究者还认为特色应包括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学科、办学类型、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等。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办学特色应有的特素组成,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和培育方向。综合看来,与办学特色培育较为密切的特素主要有:学校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办学顶层设计、校园环境设施、学科专业与课程、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区域行业色彩、社会服务等。每一个特素均涉及大学办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且都不是独立运行,彼此紧密相关。正因为此构成的复杂性,造成许多大学在具体特色的培育中茫然,以致收效甚微,毕竟一所大学力量、精力、投入等相对有限,全面顾及往往顾此失彼。找准建设与发展的思维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及其两者间的必然联系,从而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特素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内在规律性,找出各特素间相关性,进而选择培育重点和行动方向。

周知,大学办学的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办学特色的培育实质上可理解为人才培养特色的塑造过程,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逻辑上,人才培养的起点是“少知”的学生,终点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有为之人”,那么如何将“少知”变成“有为”并自成独特体系是每所大学办学可望并可求的目标,而向社会输送合格乃至优秀的专业人才,多方面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这也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职能所然。所以,办学特色培育的逻辑起点应落实在促进学生培养的根本因素中,而终点则在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要上,对此,有的大学从学科专业建设入手,有的在树立科研特色上下功夫,有的着力打造精神文化,方法形式多样。由于作为主客体兼备的学生其培养过程是复杂的,主要依托学科专业,围绕课程教学进行,这些课程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课程主要指以各种教材等为知识、技术传承媒介、通过教师运用一定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呈现的课程;而隐性课程则表现为类型多样的、具有教育和启发意义的实践性活动等,它们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可见,课程是影响

人才培养和特色培育的重要因素,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组成结构等直接决定着学生接受和转化程度,并体现在后然的社会适应中。围绕着课程这一特素,其它特素可不同程度的发生交互作用,并以此构成一个圈层体系,我们可根据其内在关联性将它们划分为内外三层,即外显层、内涵层与核心层。

2.1外显层

这是办学特色中最易感知的层圈,体现着大学的精神面貌和外在形象,主要反映意识层面和一些硬件特素,包括历史传统与文化、大学精神、办学顶层设计、校园环境设施、社会服务以及区域行业色彩等,它们最能显示大学的特色状况和吸引魅力,而这也是社会及其公众认识一所大学最基本的视角。透过这一视角,公众形成对大学的普遍认识并呈现一定取向性,我们则可根据这种“选择向”来判定大学的办学是否具有特色以及特色的鲜明度。如果用数据加以衡量,通常有新生录取报到率、就业率、研究成果转化率及与教学条件相关的一些具体评价指标。因此,为使这种选择取向得以最大限度实现,大学的管理运营者必须重视这些外显特素对学校办学的影响,关注学校良好形象的塑造并建立和谐的公共关系,以保证学校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对于圈层内所含各特素的培育则应区别对待,比如办学历史、传统、文化精神等,它们是大学的根髓,须凝练、继承、发扬而不可弃;学校的顶层理念、定位关系到未来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则应结合具体办学目标、所属行业特性、服务面向等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至于校园环境设施等早先的大师梅贻琦先生就已明确指出“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也”,因为,缺乏大学固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和设施并不能使身居其中的人们体验到其与众不同之处,也就失去了赖以吸引和氛围熏陶的基础,在这一点上,我们可纵观世界范围内的许多一流名校,多数院校的办学成就和特色并不在于建设新的校园、更新现代设施,而是在保持“古、朴、陈、香”的前发展建筑群,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相融,赢得“后发展效应”[9]。

2.2内涵层

如果说外显层展现大学外在形象,那么内涵层则支撑并维系大学办学内涵,这需要多种因素如教学、科研、管理、保障机制等共同作用,这也是当前特色培育中关注较多和普遍实践的内容。在这一层圈中,教师是关键,教师的个性、水平、气质等决定了办学特色的内涵,他们是办学特色的标志,因为“办学特色实际上是一块由不同特色教师的兴趣、气质、学识和性格等凝聚而成的美妙坚固、光彩照人的宝石。”[10]同时,教师在所处环境影响下,通过学校管理平台及其运行机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加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等因素中,并在过程中求得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实现和创造着自身的价值,进而推进学校发展。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因为无论教学、科研、管理等如何运作,最终的成效都须通过学生反映出来,学生成为办学绩效最直接的体现者,而通常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学生也是最好的评价对象,学生的言行、风采、能力、素质等无不彰显着大学的各方面,正所谓窥一角而知全貌。至于教学、科研、管理、保障机制等各校各不相同,如教学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科研中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产学研合作模式等,管理中的柔性、刚性或刚柔相济,保障机制中的后勤社会服务化体系、奖惩优惠政策等都可以成为大学追求办学特色的游刃之地,也正因为可培育之处众多,大学可以结合与身俱来的优势找寻特色培育突破点,进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3核心层

由于办学特色培育的最终目标需要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水平状态,虽然之前核心层与内涵层所包含的文化、传统、师资、学生、环境、管理等都可成为特色培育点,但因内在缺少一条联系彼此的主线,所以关注于这些不同的点往往容易顾此失彼。特色的培育应强调抓住核心,围绕核心集中优势力量攻关并由此产生辐射、示范和带动效应,进而引发相应元素的内在自发变化,这一核心便是大学的学科专业及其课程,之中的核心则是课程。由于在校园内,学生是在一定学科范围内以专业为方向围绕课程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包括开展基于一定课程的实践性活动,而从属于某一学科的教师则是围绕具体专业选择若干门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研究;对于现代的大学,顺应形势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教学改革改到深处在于课程,课程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改革的核心,学校教学工作安排、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等都需要建立一种重新编排课程的新理念、新思路,需要对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由此,学科专业及其课程构成办学特色培育的核心层,而位于该层最核心的是课程,是否拥有一批与学校办学相适应的精优和特色课程并由教师将课程营养有效转移到学生上,进而在学生培养中产生独特效应,这将成为特色培育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由上,蕴含各自不同要素的核心、内涵和外显三层构成了完整的特色圈层体系,各要素之间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也有层次上的递进性,从而使办学特色的培育呈现从小到大、由内而外、动静结合的衍生过程。之所以定位于衍生,在于从课程环节开始到成功的特色凝聚成,这是一个不断量变、质变、辐射和转换的复杂变化过程,即通过打造别有不同的课程并合理优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提升专业和学科实力,进而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教师和学生定向于该学科专业,并以之为平台增进教学和科研水平,而这又会导致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必然随之作出相应调整,久而久之,将影响外显层各因素产生相应变化,最终结果则是办学特色的形成。由此,课程成为了特色培育的核心,并围绕课程隐然架构了一条特色培育主线。

3 特色课程培育

结合上述分析,特色培育的核心在于课程,也即打造特色课程及其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那么,何谓特色课程、具体又该如何联系学校的实际加以科学培育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理清。对此,需要从理念、技术和实施三个方面分别作分析。

3.1特色课程内涵理解

特色课程是相对于一般专业的常规课程而言。对任何一所大学来说,专业设置具有较大的趋同性,专业所属的课程有着一定的内在规定性,这些国家都给出了明确的框架性要求,但相对宽松的是国家并没有给予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类型及其课程内容构成等方面作出严格约束,而这恰恰是大学自主办学以及在特色培育上能书写文章的特殊领地。特色课程实质上要回答的有三个关键问题,即什么样的课程、课程内容如何编排、如何利用资源有效构建课程。围绕这几个问题的解决,特色课程在内涵上具有三个特点:

3.1.1特性。这是特色课程的根本属性,也是区别这类课程与常规课程的重要特征。特的理解无外乎特别、独特、特殊,即所拥有的有着与别人的不同之处,用于课程上则表示属于某一大学专有,这就要求大学认真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大学发展实际,从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产生一批特有的高品质课程,这些课程是一所大学值得自豪和重要的精神财富。

3.1.2色性。色即颜色、色彩,体现的是课程与大学、社会之间的特定关系,要求课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具体理解有三:一是课程要对应大学的办学定位,因为同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不同类型大学有着天然分别,彼此拥有特定的服务面向和办学指向,如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按现行话讲即应用性,讲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这类院校,特色课程的培育就要围绕学校发展大局,充分体现这种前进导向;二是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大学办学定位的制约下,课程要从服务面向的 “土壤”中积极获取资源,并反哺于对方,达到生于斯而养于斯,而且,在社会的发展前进中会不断的产生诸多新事物,这也要求课程顺势而变;三是课程要适应学生的“口味”,当今的大学生是新一代的佼佼者,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飞跃等赋予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天然优势,这些群体内在具有的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思想、独特张扬的个性以及不受约束的自我选择性等特性都使他们对课程有着高度的自我认知,进而在有趣和无趣、有用和无用、主动和被动之间表现出具体的言行。由此三点,特色课程讲求的是丰富、多彩,满足多样的个性化需求。

3.1.3宽性。特色课程的培育是一个宽泛的行为,并不排斥现有的一般常规性专业课程,而仅独宠于不断新涌现的课程。因此,对其的理解应更为宽泛些,而通常的认识是指狭义方面的,也即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言语的特色课程。所以,任何课程都可以作为特色课程来培育,唯有的区别在于如何科学设计课程的内容体系,因为内容才是课程的真正精髓。

3.1.4新性。新即创新、创造。特色课程的优势在于创新,包括课程本身、课程所有内容及其体系、课程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求新,要求体现社会发展的新领域、新动向、新变化,具有前瞻性和方向性。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课程,将其与诸多地方本科高校的课程作比较,明显的差别在于:地方大学的课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或趋同性,包括其所谓的特色课程,而那些一流大学的课程单从名称上看,可谓千奇百怪,丰富多彩,甚至少有所闻。这些课程背后反映的是大学的实力、师资水平、资源优劣、教育理念等众多的差异性。

由上,特、色、宽、新四字体现了特色课程与一般课程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而这也表征了特色课程具体培育思路,即坚持借由新生、讲求宽泛、追求多样、突出独特。

3.2特色课程培育的实施

至于如何培育特色课程要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3.2.1坚持校本与超市相结合的创新性理念。体现一所大学内在积淀的不仅仅是其依然存在的古老建筑环境和软文化氛围,更表现在大学能够为学子做什么,毕竟学子来校求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成长为一个社会人,这就需要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课程以满足成长所需的养分供应。深层次看,这就要求大学要尽可能多的“量体裁衣”,按照学生的“尺寸和胃口”来科学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而不是纯粹的从市场中选择某种教材作为课程载体,因为课程并不是单纯以某本教材为载体,很多名牌大学的课程也不是局限在具体教材中的,强调的是课程蕴含的知识体系及其融合贯通性。简言之,大学需要有自主开发的课程,即校本课程,这才是一所大学实力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进而,再通过对不同课程的优化组合形成特定的课程群(组),进而按照超市的经营思路去合理编排和对内、对外“销售”这些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来架构学生的能力结构,从而借由新生,借课生课,促进知识的衍生和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2.2坚持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合作开发路径。当然,课程作为一种资源,其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既讲求时间性成果的叠加,也需要空间性的量质扩展,毕竟坐井观天不能遍览四野。课程资源同样如此,相比于大学的有限空间,校园外则是课程资源的丰富载体或来源,无限的课程资源需要大学内有眼界的人去不断发现和探索,进而通过必要的转换机制进入校园,再通过进一步深度的加工“浓缩”为一门门独立的特优课程,这是一个高度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也要求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敏锐的探索感、高级的融合力和宽容的平常心去充分挖掘可用的课程资源,注重过程中的内外合作,加强资源整合,走联合开发之路。

3.2.3坚持项目驱动与引领的课程培育机制。周知,专业有各自的特殊性,课程也有课程的彼此不同,完全以某种统一的标准来监控课程的质量是不切实际的,正确的做法是保证适度范围内的合理自由度,即在追求大方向一致前提下的多样化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点,较为有效的途径是将具体的课程分别作为独立的个体加以培育,实行项目驱动、目标管理和成效引领,分块、分步和有序的推进,过程中还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注意系统全面性,避免由此导致的资源重复或低效建设等不良问题。

3.2.4坚持传统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时代的进步与技术革新造就了高等教育领域新的生长点,不断涌现的慕课、微课及其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冲击着传统校园教学模式,移动终端、云技术、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极大丰富着师生的课程教学情境,营造出更为自由、轻松、高效和精彩的课程学习氛围,在这种情况下,课程已经成为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课程开发成为一种具有高端技术含量和集成综合的复杂过程。虽然传统的课程有其固有“气质”,但技术支持下的新课程更具时代性,且更能彰显课程的综合价值,因此,基于传统,依托现代技术,架构课程资源互动平台,这既是对课程教学的内在需求,也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然,在实现以上四点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教师教学能力与特色培育的适应度、课程超市的有效运作、项目牵引课程资源衍生的运行机制等都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现代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复合型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也正因此,特色培育成为大学各展所长的“试炼地”,然而,实际中,诸多的大学仍难有特色而言。再从特色本身来看,其是一个由多元素构成的圈层体系,这一圈层可分为外显、内涵和核心三层,其中,处于核心的是课程,尤其是特色课程,因此,围绕课程核心,着力培育大学自身的特色课程进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特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课程、重构特色是现代大学培育办学特色的可取之径。

[1]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2]张建林.大学遗传环境论——读E.阿什比《科技发展时代的大学教育》[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0).

[3]肖海涛.论大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4]刘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5]沈国丰,刘爱生.论大学特色的本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6]董泽芳.现代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7]刘智运.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3,(1).

[8]徐斯亮.略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9]Dore,Ronald P.The diplomadisease:Education,qualification,and development[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6.

[10]李硕豪.大学办学特色研究综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责任编辑:陈凤

G640

A

1672-2868(2015)04-0122-05

2015-05-04

安徽省省级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497)

朱明(1977-),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

猜你喜欢

办学培育特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