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综合护理体会

2015-03-20许小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许小军

雷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雷州 52420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综合护理体会

许小军

雷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雷州 524200)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综合护理措施和病情演变情况。结果经采用气道综合护理措施后,除5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外,50例(83.3%)患者度过急性期顺利拔管,5例(8.3%)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采用气道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伴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1],气管切开能迅速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建立人工气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生命支持的基础。但人工气道的建立会减弱呼吸道正常生理防御功能,易引发肺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气管切开术后正确的气道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3]。笔者对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行气道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8月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8~59岁,平均32.5岁。60例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置管时间5~37 d,平均置管时间16.5 d。

1.2护理方法

1.2.1气管切开前护理气管切开术前对其家属交代操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潜在的危险和相应的抢救措施,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和配合,消除家属的疑虑及恐惧。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注意事项的讲解,使其能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及其护理工作。同时保证病房整洁、安静,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备好抢救器材、药品等。

1.2.2气道综合护理干预

1.2.2.1临床常规护理患者气管切开术后8 h内专人陪护, 持续性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有无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

1.2.2.2体位护理气管切开术后尽量保持平卧位,48 h后可依患者情况适当抬高床头,改善通气,不时转动患者,避免压疮、肺部并发症等[4];每隔2 h翻身拍背1次,空心拳从肺底至肺尖反复叩击,改变痰液附着位置,促进排痰。为患者翻身、叩背1次,每次操作确保套管处于自然正中位,防止套管位置不当、脱出等。

1.2.2.3气管套管的护理手术结固定气管套管,松紧适当,以能通过1指为宜,太紧易压迫颈部大血管导致相应的器官供血不足,太松易造成套管脱出;确保气管套管通畅,外套管阻塞多为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液结痂所致,注入生理盐水反复吸引即可,如内套管阻塞应立即拔出,消毒后重新置入;内套管消毒对防止肺部感染至关重要[5],应每天消毒、更换1次。环氧乙烷灭菌法有较长的灭菌有效期,且灭菌效果可靠,可做为内套管消毒的首选。

1.2.2.4人工气道湿化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呼吸道水分易进入失水组织,从而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形成痰痂,易引起窒息,危及患者生命[6-7]。在保证患者足够的液体输入量同时进行人工气道湿化。常选用灭菌蒸馏水40 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 U做为湿化液,湿化液温度以32~37℃为宜[8],温度过高可灼伤气管局部黏膜,温度过低则减弱支气管纤毛运动,降低气管防御功能,易致肺部感染。同时用加温湿化器,保持吸入气体的相对湿度在95%~100%。

1.2.2.5吸痰护理过频的吸痰能刺激气道致分泌物增多,且易损伤气管黏膜,但吸痰不及时易致呼吸道阻塞、感染等,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所以选择合适的吸痰时机尤为重要。吸痰指征:①肺部听诊闻及大量痰鸣音;②患者咳嗽时出现呼吸困难,伴发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③雾化吸入、鼻饲等操作前。吸痰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吸痰管应选择硅胶吸痰管,粗细适当,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套管内径的1/2;②避免高负压深部吸痰,成年患者吸引负压为10.64~15.96 kPa;③吸痰管插入深度以10~12 cm为宜,由下而上提吸痰,以左右旋转退出,不可反复上下提插;④吸痰前后常规吸纯氧3~5 min,预防吸痰所致的低氧血症、脑水肿等[9-10]。

1.2.2.6营养护理重型颅脑患者不能主动进食,多采用肠内营养,给予营养液前,需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可抬高床头45°左右,选择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温度40°左右为宜,注入速度不宜太快,营养液的浓度应从低到高,数量从少到多,减少胃肠部的刺激,避免腹泻、腹胀、肠痉挛等的发生。

1.2.2.7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清醒的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情绪,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其不良情绪,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早日康复。

2结果

60例患者中50例(83.3%)最终度过急性期顺利拔管,5例(8.3%)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5例(8.3%)因颅脑损伤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脑水肿、脑疝形成,常导致呼吸中枢损伤,呼吸不规律,咳嗽、咳痰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气道,使有效通气量明显下降。通气及换气功能受损,进一步加重缺氧及脑水肿,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能有效解除呼吸道阻塞,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可改善通气,增加组织供氧,减轻脑水肿, 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但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易发生肺部感染[11],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损伤和防止呼吸道感染[12]。本研究采用气管套管护理,人工气道湿化,吸痰及翻身拍背等气道综合护理措施, 50例(83.3%)患者最终顺利拔管,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因此,气道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俊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9):316.

[2]吴海防.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8):154-155.

[3]孙红梅,冯悠,刘秋香.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气道综合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85-86.

[4]崔君霞,金奕,于华,等.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采取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 2):124.

[5]杨鸯红,陈晓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492-493.

[6]黄改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28):6 054-6 055.

[7]范巍巍,李春卉.采用不同溶液行气道湿化的研究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09,17(7):48-49.

[8]张晴.气道湿化护理现状进展[J].现代护理,2008,8(11):858.

[9]李素萍,王静.经鼻气管插管痰痂阻管原因分析及旋转冲洗吸痰法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56-157.

[10]毕娜.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需吸痰指征及方法研究[D].中华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13-14.

[11]吴美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4 978-4 979.

[12]温兰,梁丽芬.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7):142-143.

·护理论坛·

收稿日期:2014-11-06责任编辑:艾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64(2015)01-0081-02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颅脑外伤手术后气管切开的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