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2015-03-20汪巧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乳汁母乳喂养乳房

汪巧玉

(江西省婺源县中医院康复科,婺源 333200)

对于胎儿过大、妇女骨盆过小、胎位不正以及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再生产过程中需要借助剖宫产方式分娩。对于剖宫产后的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常常会造成产妇的泌乳不足,影响到母乳喂养,而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为了进一步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对接收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中观察组的产妇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有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的120例剖宫产术产妇,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产妇中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34岁,平均年龄(37.5±6.9) 岁;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20例,平均孕周为(39.1±1.2) 周。对照组60例产妇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34岁,平均年龄为(37.6±6.9) 岁;其中初产妇38例,经产妇22例,平均孕周为(39.2±

1.1 )周。所有患者在剖宫产中均采用联合阻滞麻醉,新生儿阿氏评分在8~10分,新生儿体重均超过2500 g,这些患者中不包括妊娠并发症、母乳喂养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传染病等。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手术方式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后进行健康指导,了解产妇身体各项指标,对产妇进行指导有关母乳喂养的优点。新生儿喂养过程中的姿势以及产妇在喂养新生儿过程中的体位,同时给予产妇乳房护理的相关健康知识。

观察组:所有患者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产妇重点加强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其母乳喂养进行指导,保证新生儿的自主吮吸,指导产妇喂养新生儿的技巧和方法,并观察产妇乳汁分泌情况,在饮食上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的不同,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同时注意母乳喂养过程中对乳房的清洁工作;(2)针对产妇在术后出现的心理焦虑、紧张、以及疼痛等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采用中医基础理论向产妇讲解不良情绪对术后恢复、术后乳汁分泌的影响,并建议产妇在术后适当的翻身,提高肠动力,促进营养吸收,保证乳汁的分泌;(3)乳房按摩护理,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帮助产妇进行乳房按摩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患者采用平卧或者是坐位,按摩之前使用温水洗涤过的毛巾擦拭患者的乳房,并使用温毛巾热敷5min左右,之后开始对乳房按摩,护理人员保证双手清洁之后,使用双手轻轻的握住乳房,对产妇的乳房四周进行转圈按摩,按摩过程中从产妇的乳房根部向乳头位置提拉,使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乳头进行牵拉,保证乳头、乳轮以及如颈部的分离,之后使用手掌顺时针方向对产妇两侧的乳房进行按摩,按摩过程中注意对产妇的保温、隐私保护、动作轻柔等。每天按摩1~3次,每次15min左右;(4)穴位按摩,在护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产妇相应的穴位按摩,主要有:护理人员使用中指对产妇的乳根穴进行按摩,按摩时间以产妇感觉乳房有酸胀感为止;足三里穴,产妇平躺在床上,使用拇指按压足三里穴,时间控制在3min左右;此外对产妇的少泽穴、膻中穴、中脘穴等实施按摩[2]。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产妇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并对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使用不同护理方法之后,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 [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使用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人数增加,在术后部分患者因为创伤较大,同时因为术后的疼痛、麻醉剂的使用等出现了乳汁分泌不足,甚至出现无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保证正常的母乳喂养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比较迅速,在这个时期的营养补充以及喂养对其有着重要影响[3],根据资料显示,新生儿在出生后早期得到充足的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喂养方式,而且便于营养吸收,母乳中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都是适合新生儿的,而且比例合适,易于新生儿吸收,此外还能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所以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对于提高我国新生儿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

我院对12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护理中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使用不同护理方法护理之后,进行统计,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5.0%,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51.7%,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剖宫产后的产妇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情绪,当术后产妇有焦虑、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时,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减少乳腺的血流量以及营养供给,使得乳汁分泌减少,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过程中,采用的心理护理主要从中医理论基础角度,讲解不良情绪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并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从不同的角度,使产妇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对产妇进行的乳房按摩,可以刺激垂体分泌催产素以及催乳素,保证了产妇各项激素的正常分泌,保证了乳汁的正常分泌,进一步可以保证母乳喂养。而对穴位的按摩是在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以及按摩技术相结合,可以促进乳房的血液循坏,促使乳腺的腺泡发育,提高乳汁分泌,此外,通过穴位按摩还可以帮助产妇及时的恢复体力,减少产妇术后出现的不良情绪[5]。

综上所述,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可以针对性的对产妇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可以帮助产妇消除术后产生的一些不良情绪,并通过乳房按摩和穴位按摩等方法,促进了产妇在术后的乳汁分泌,保证了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过程中推广使用。

[1]陈小芹,陆小莉,屈利洁.持续性阶段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疼痛、舒适度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1):150-152.

[2]贾黎英,戴姜.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1):1754-1756.

[3]张勤芳,计轶亚,袁碧霞,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3):3210-3212.

[4]张芬.人性化关爱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4,27(5):1250-1252.

[5]柳德睿.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640-641.

猜你喜欢

乳汁母乳喂养乳房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