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互通性分析※——以高等中医院校为视角

2015-03-20左志富陈嘉聪郑永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9期
关键词:互通大学院校

左志富 陈嘉聪 郑永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405)

1 学界研究的现状

大学文化和社会流行文化,都属于社会亚文化的一种。它们二者在表现形式、价值取向上有显著的差异,但也有互通之处,二者在很多时候是相互交融、互相促进、互联互通的[1]。学界对此的研究现状主要是:对“大学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独立研究较充分,缺少交叉研究。

1.1 单独对“大学文化”的研究比较深入,大多认为它与流行文化难以互通 2014年初,课题组在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中,以在题目或关键词字段搜索“大学文化”,有2700余篇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文化的建设途径、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关系、大学文化的结构和表现形式、大学文化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等方面。如:王永友等人的《多维度把握大学文化形成与作用的规律》[2]、王宇明等人的《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和解读》[3]、刘平昌等人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及其关系》[4],吴勇教授的专著《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上述研究大多依托于中世纪大学起源中关于大学精神的界定,并认为大学文化的深层底蕴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是其外在表现,具有世俗色彩的流行文化在大学文化面前是格格不入的。大学文化的构建也是在正统的管理体系中严格运行的,不夹杂流行文化的色彩,以免使其失去高贵、神圣的品格。较多学者认为:古今中外的大学文化虽然有所差异,但它们与流行文化是不兼容的,一般不研究二者的共通性和互动机制。

1.2 单独对“流行文化”的研究比较丰富,大多没有研究它与大学文化的互动关系 2015年初,课题组在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中,在题目或关键词字段搜索“流行文化”,有1500余篇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文化对青年群体思想教育的影响、流行文化的传播特征、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对比和反思。例如:孙宁等人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研究》[5]、孙瑞详的《当代流行文化研究路径与方法》[6]、龙军的《论传统文化包裹下现代流行文化的内质》等。学者们大都赋予流行文化在青少年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社会任务”,研究大都比较宏观,较少微观、细节化的研究。

1.3 对二者互通性的研究较少,研究潜力大 2015年5月,课题组在国内主流期刊网检索,在关键词字段中兼有“大学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文献不足50篇,这说明“大学文化”和“流行文化”互动机制的研究还很欠缺。

现有的研究大多认为大学文化是校园里的主流文化,它只能和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互动和兼容,而对于作为亚文化的流行文化(含校园流行文化)则不在良性互动的范畴。

笔者认为:任何两种文化都不是水火不容的。大学文化建设和运行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它无时无刻不在和社会流行文化产生着互动,这是不能忽视的,这种互动对二者特别是前者影响巨大。由于传统思维的巨大惯性,很多研究人员习惯将二者对立看待,过多地看到了流行文化的缺点和糟粕,忽视了其美好和进步的一面。所以开展大学文化和社会流行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潜力巨大。

2 “社会流行文化”与 “大学文化”互通的诸多障碍

大学的文化建设,不能千人一面,而是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融入时代精神、历史积淀、独有风貌,这样才能有自我的特色,才能被自己的师生所接受,才能更好地传播和发展。这里的“融入时代精神”就包含了对当时的社会流行文化合理内核的借鉴和吸收。在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同程度存在着大学文化、传统中医药文化、社会流行文化三者没有很好融合,各自为政,孤立前行的局面。这种文化互通存在的障碍,大多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2.1 国内文化大生态的影响 我国整体上对待流行文化的态度不够包容,认为流行文化多是肤浅的、低俗的,在正统意识形态层面,一般不予以正面承认。这种大局面直接影响到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待流行文化的态度。鲜有学校在自身文化建设中主动吸收流行文化的积极成分,而从传统、正统的文化中引经据典、微言大义地发挥的则不在少数。具体到高等中医院校来说也大体如此。笔者认为:大学尤其是高等中医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对待流行文化的态度,只是我国文化大生态的一个缩影罢了;文化大生态必然影响小环境中的组织文化生态。

2.2 我国高校在文化上的相对独立和封闭性,成为过滤社会流行文化的重要屏障 我国大学日常运营中,行政化色彩浓重,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主导者是校方,或者说是主要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本应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在学校日常管理和运营中话语权是缺失的,主体地位彰显严重不足。他们是大学校园里传播流行文化的核心群体,但是由于文化话语权不足,导致他们在无法通过自身将流行文化的合理成分融入到正统的大学文化中,这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大学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融合、互通难度。

2.3 大学的文化建设,基本都是官方行为,其建设过程的正规性、长期性、艰巨性,使得主导这一过程的组织和个人慎之又慎 由于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使得大学文化的建设尤其是高等中医院校的建设,过于强调大学文化的正统性、深刻性、继承性等,导致顾此失彼,往往忽略了大学文化与时俱进、吸纳新鲜因素的必要性。而这种闪耀着时代精神和色彩的因素,其重要来源就是当代的流行文化。

2.4 流行文化的外在特性与大学文化差异明显,加大了二者互通的难度 大学文化具有显著的正统性、严谨性、体系化等特征。各高校在总结提炼自己的文化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文化源头、发展脉络、承载的典型故事、彰显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也可以开展系统化的复杂的理论推演、学术论证等。流行文化则大相径庭。它不一定有明确的源头,可能稍纵即逝,生如夏花,来得快消退的也快,无系统化的理论和思想,易于被大众第一时间接受。它的这些特征集中表现为流行文化的反叛性、易变性、夸张化等不利因素,这往往导致大学文化建设对其的排斥。这个难题在高等中医院校的表现有其独特性,例如,传统中医药文化和流行文化更是格格不入,它势必要融入到自己的大学文化中去。这样,当社会流行文化在面对具有传统中医药文化品格的高等中院校大学文化时,更显得另类,二者的互通难度随之更加大。表1是“大学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文化属性差异示意图。

表1“大学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文化属性差异示意图

3 流行文化与大学文化在精神内核方面有互通之处

正如前文所述,流行文化和大学文化,貌似一个下里巴人,一个阳春白雪,难以相融、互通。笔者认为这样的判断只看到文化表面形式的差异,结论不免武断。任何两种文化形态都不是绝缘的,流行文化与大学文化二者有内在的互通之处。这里以高等中医院校大学文化为例,将其与流行文化做简要的对照,探究其互通之处。如表2所示:

表2高等中医院校大学文化和社会流行文化的互通维度对照

高等中医院校大多强调悬壶济世、仁爱,而流行文化的合理内核中强调现代公民要有正义感,要维护公共利益。二者内在是非常接近的。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治未病之病”。正面的流行文化强调现代人生在世,要有危机感,做事要有前瞻性。高等中医院校提倡学生的个体自由和个体差异,正面流行文化强调个性张扬,尊重人权。

高等中医院校可将校方倡导的“求是创新”与流行文化的“新潮、不迷信权威”结合,引导学生在学术上求真、不惧权威、勇于开拓;将“大医精诚,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和“追求个人奋斗,成功欲望强烈”结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医,以精湛的医术成就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而将这些内化为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从而打破实际存在的文化二元现象,实现两种亚文化的互通,从而促进大学文化建设。

所以,课题组认为:这两种文化形态的精神内核层面有其接近、类似之处。二者在精神实质上的有诸多相通之处,这正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之一。

4 大学文化与流行文化的互通渠道分析

鉴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在高等中医院校建设自己的大学文化,不能忽视流行文化的影响,要积极吸收社会流行文化的合理内核,兼收并蓄,丰富和完善大学文化,最好能建立起大学文化与包括社会流行文化在内的其他亚文化的动态互动机制,在建设中互通互融,在共通共融中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大学文化。

4.1 大学文化建设要吸收流行文化的合理内核,与时俱进 大学文化应是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最早的现代大学建立之初,所倡导的文化与当时流行文化的核心是一致的,北京大学建立之初所倡导的民主科学自由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大学文化应该在保留本身特色和历史积淀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吸纳与他同时代的社会流行文化的合理内容。这既是建设大学文化的需要,也是大学实现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当代流行文化的合理部分可以融入到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中来,使大学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大学文化应该包含了历史积淀、自身特色、时代特征的综合体,但时代特征往往容易被忽略或轻视[7]。与时俱进应该是大学文化固有的品格,尤其是强调传统、注重中医经典的中医院校,更要关注到这一点。

4.2 大学文化建设要借鉴流行文化的“形式优势”,弥补短板 大学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以社会流行文化尤其是校园流行文化来彰显自己。比如借鉴流行文化的形式,弥补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短板。

流行文化是个很好的载体,在传播大学文化中具有自身的优势[8],例如它的形式活泼多样,易于被年轻人接受、传播循序等。基于文化分层理论(如下图所示),大学文化建设可以借助流行文化的形式优势,促进自身的建设,充分彰显自己。例如,通过流行的影视作品传播大学文化、借鉴流行文化在行为层面、物质层面的表现形式,例如文化衫、微信、微博、流行语等,传播大学文化自身在精神层面的内容。

图1

4.3 大学文化在校园里,要引领流行文化的传播 大学文化是一种“天然”的精英文化,是校园中的主流文化。流行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在校园里也是如此。大学文化要发挥引领作用。从价值导向、意识形态、思想性等方面看,大学文化对社会流行文化传播具有显著的引导作用。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他们直接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良好的大学文化不仅能从生活和学习上塑造出优秀的青年才俊,更能对社会流行文化进行主动的过滤与筛选,使流行文化在校园的传播符合本校大学文化的风格、精神内涵、价值追求等,剔除流行文化中浮躁、肤浅、享乐、低级趣味等负面因素。这种过程其实就是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的重要内容[9]。在这种过程中,大学校园里的管理者、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要主动用大学文化引领和规范社会流行文化,实现二者的有效融通。

[1]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5):91-99.

[2]王永友,郝菲.多维度把握大学文化形成与作用的规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83-85.

[3]王宇明.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和解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4):88.

[4]刘平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及其关系[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2):1-4.

[5]孙宁.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11):112-114.

[6]孙瑞详.当代流行文化研究路径与方法[J].新闻爱好者,2010(6):146-147.

[7]韩鹏.浅谈时尚流行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41-42.

[8]齐卫华.大众文化与高教文化的冲突及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10(5):27-28.

[9]陆挺,李昭昊.心灵的攀登:境界论思维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启迪—基于东南大学教育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9):69-73.

猜你喜欢

互通大学院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大学求学的遗憾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