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此”不“彼”教语文

2015-03-19胡启宏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品味阳光

胡启宏

乐“此”不“彼”教语文,“此”,就是用课文“教语文”(教学内容);“彼”,就是用课文“教课文”(课文内容)。我想,这应该就是语文教学“美丽转身”的方向。下面,我谈谈实际教学中,几点乐“此”不“彼”的做法。

一、 运用教材,引领学生品味语言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去品味语言,进而规范、丰富、发展学生的语言。请看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儿童诗(片段)。

孙老师课中带领学生欣赏儿童诗《阳光》:“阳光在窗台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读着,读着,孙老师突然说:“‘阳光在溪上流着我对这一句有意见,溪里是水流着,你能不能将‘流改一个字,我们开始做小诗人。”

生:“阳光在溪上映着。”

生:“阳光在溪上跑着。”

生:“阳光在溪上跳着。”

好一个换字练习,“映、跑、跳”等字,把阳光写活了,又赋予了阳光全新的意义。

接着,孙老师又说:“诗人写了四句,我们仿照着也说一句,阳光在(什么地方)(怎么着)?”

生:“阳光在树上躺着。”

生:“阳光在教室里笑着。”

生:“阳光在草地上散步。”

生:“阳光在岩石上攀爬着。”

学生品味着,想象着,美丽的诗句在他们的口里流淌。孙老师就是这样,引领着学生品味诗的语言,同时,也规范、丰富、发展着学生的语言。

二、 运用教材,引导学生习得方法

语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语言文字,还要带领学生跳出文本,引导学生习得方法,要能对学生授之以渔。比如,说文章中的结构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语言风格、说明方法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语文”中应该渗透的,应该让学生习得的方法。

例如,我课时教人教版五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师傅建议我根据课文的特点,把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作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向学生渗透,让学生从中习得方法。课中,我重点突出了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让学生注意比较提示语的不同位置;然后,标红描写神态的词语,让学生将两者结合起来,体味它们的妙用;再来迁移运用,课上练写片段:“爸爸拿到试卷以后……”从课后的反馈效果来看,学生在片段描写中,注意了语言的丰富性以及提示语的变化,人物神态描写的加入,更是让“对话”增色不少。

可见,语文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得内容”,还要让学生“得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将终身受益。

三、 运用教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而语言文字的运用,在阅读教学中,就是听说读写的活动。所以,教师就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运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讲故事、复述课文、文章补白、仿写等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人教版六上《月光曲》一文时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认识事物和联想,让学生能在读文章时,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第二步,拓展延伸,实践操作,让学生修改短文《荷花》,加入联想,使文章更加生动。于老师就是这样用“课文”来教“语文”,就是这样运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新市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品味阳光
品味“莓”好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走,出发!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走在阳光路上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品味四季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