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教学的多元功能
2015-03-19郭晓露
郭晓露
现代著名文学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重视它。”朗读的能量到底有多“广”、有多“大”?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做一点具体的探讨。
一、 朗读,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课标》要求“学会倾听”。“倾听”就是“侧着头听,形容很注意地听。”(《现代汉语词典》)学生的倾听能力,对他们目前的学习、以后的发展都很重要。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听力,是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的。学生出声朗读,是培养倾听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生理学上说,学生在朗读时,经过声带振动,声音从口里出来,同时传到自己的耳朵里,经过耳膜的震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的语言听觉区。语言听觉区经过思维判断自己读得对不对,好不好。所以说,朗读的第一个听众是学生自己。
语文课堂上,学生听老师范读或同学朗读,在听的过程中,就会进行辨别、比较和判断,常此以往,听觉灵敏了,听力也随之提高了。
要通过朗读有效地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老师要做有心人。如,为了培养学生倾听的专注力,每次朗读之前,要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样,学生就会排除干扰,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老师提出的那个点上,专注地听。朗读之后,老师再按照要求进行评点。这样,朗读水平提高了,学生倾听的水平也随之提升了。例如——
苏教版二下《识字6》中有两个词语“猴子”“狮子”。这两个词语中的“子”读轻声,很多学生会读成“猴ze”“狮ze”。这样的读音是不准确的。这种不准确的发音,既是由于不良朗读习惯——韵母口型不到位造成的,也是由于学生们不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不能分辨“i”和“e”发音的细微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同时注意听老师的发音。教师可先读两遍,让同学们注意看,注意听,再跟读两遍。然后,开起“小火车”,让一列同学一个个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后评价指导。对个别发音还是不准的学生,先由“小老师”示范,再由老师指导,让他倾听、跟读,直到发音到位。这个过程,既是指导正确朗读发音、并养成习惯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有时还可以在一个学生读某一段文字时,选择恰当的地方停下,问全班:“谁能接下去读?”这样,注意听的学生受到了表扬,不知读到哪里的学生也懂得: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朗读,“听”也是一种学习,一种良好的习惯。
二、 朗读,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半在声音里头。他指出,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后,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进入对文章深层的、整体的把握,才能做到朱熹所说的熟读精思,从而品析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
语言心理学研究指出,朗读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是由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学生的语言理解,总是通过“语音模仿——语汇积累——语境丰富——形成概念”最终实现理解的。学生在初学语言时,朗读的声音对大脑皮层建立听觉表象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语言。当朗读的声音进入大脑后,会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这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当语音、语言对应的表象、画面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理解”就产生了。如,学习苏教版一下《识字2》,在反复朗读词串“篮球 足球 排球”后,儿童就会发现,这些词语既是运动的器具,又是运动,而且这些运动都是“球类运动”。
朗读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在学生朗读的过程发生的。“朗读是把文章念出来,是将诉诸视觉的文字化转为有声的语言”,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这本身就是理解的过程。
三、 朗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劳厄曾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就语文课程而言,也需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为了强调这一点,《课标》的各个部分先后7次提及。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观察学生朗读的过程就会发现,学生在理解词语、句子的同时,往往会自觉主动运用多种思维能力,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加以想象、联想,对文本的叙事、状物、喻理以及表情达意进行“内化”,并通过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朗读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正是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笛卡尔)朗读不仅仅是声音的技巧,在学生朗读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过程里渐渐发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上《西湖》的第2、3自然段时,教师先让学生尽情地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你最想带领大家欣赏西湖的哪一处美景?用你的朗读带大家欣赏这里的美。”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小手如林。学生们都争先朗读。有的朗读“湖面”,介绍自己游玩西湖看到的广阔和平静;有的朗读“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结合自己的裙摆给大家描述了“湖面宛如银镜,而且这面银镜还有绿色镶边”的奇特景色;更多的喜欢朗读“西湖南北西三面的山峦”,他们用不同轻重、高低的调子读着,陶醉的表情就好像身临其境……此刻,西湖的美景已经随着朗读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这正是由于学生通过思维的转换,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文字和声音转化成了画面。这既是思维能力运作的结果,也是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
四、 朗读,发展学生的“语感”
在《课标》中,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在实施建议、评价建议中,都提到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因素,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又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例如“一片片黄色的、红色的叶子飘落下来。”在这一句子中,“一片片”为何要放在最前面,“黄色的、红色的”为什么要放在后面?对儿童来说,这是难以用逻辑解释清楚的事情。但是通过朗读,它会被固化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成为经验,并用于指导和规范他们今后的表达。
对小学生而言,典范文章作品的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素质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课堂上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慢慢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造句,巧妙布局,鲜明情趣等,使课文内容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他们也就在朗读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
五、 朗读,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口语交际能力日益显得重要。《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为此,《课标》特设“口语交际”版块,每个学段都提出3到6条的具体要求,这很必要。
怎样才能使“口语交际”收到理想的效果呢?这是我们很多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这使我们联想到两个信息: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活动中,组委会负责人介绍: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说”是最薄弱的环节,“口才差”已成中小学生通病。她指出:“说的基础是读。”“朗读是提高口才的基础。”
朗读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朗读的课文都是精选的文学作品,它们都有着严谨的、规范的语言文字。通过朗读课文,学生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在语音、语法等方面规范着口语,而且能丰富口语的语汇,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会洗练语言,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从而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
《课标》在“口语交际”课的具体要求和“口语交际”评价建议的内容中明确指出,“用普通话交谈”“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每一条也都是学生朗读的应有之义。显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从语言表达这个角度说,朗读也有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正如张中行先生所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六、 朗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联想力等心理活动;二是学生在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能力。两个方面在审美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发挥作用的。朗读能使儿童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能力。
语文教材中编选的文章,大多是经过精挑细选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丰富隽永的材料。朗读这些文章,可以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朗读时,不仅文章的内容陶冶着学生的性情,文章的形式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文中句子的长短、骈散、平仄、音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等使文章寓有音乐的美感。这种韵律美在朗读过程中给学生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七、 朗读,“熏陶感染”学生的情感
《课标》多次提出“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的要求,可见其重要性。
学生朗读时,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这个过程,不仅是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而且还是学生个体将文字联结着形象、感情……进行具有个性的“创造性理解和表达”的过程。这个过程使他们着迷,也使他们爱上语言,爱上文本。
如,苏教版五下《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意蕴丰富,情感真切,表达质朴而诗性,是一篇名家名作。教师就是通过巧妙的师生朗读呼应,让学生体会出这篇课文内蕴的真挚情感,感受到看似平淡却充满诗意的表达。教师读“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学生读“我戴一顶小草帽”;教师读“祖父栽花”,学生读“我就栽花”;教师读“祖父拔草”,学生读“我就拔草”;教师读“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学生读“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就在这朗读“对话”中,学生看到了祖孙的情深、童年的快乐,感受到作者语言的特点。
这样的朗读,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较大的收获。”
应该特别指出: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这情感不仅是“作者的”,也是学生“自己的”。这两种情感的创造性融合,激发了学生联想和想象。在朗读中,他们化身为角色,但是又表达着自己。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语言作品的喜爱,也激发着学生对“朗读”的喜爱。
所以,我们认为:朗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整体把握”“熏陶感染”的情感经历。“熏陶感染”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有文本流露出的情感,表达出的“真、善、美”,以及学生主体与之呼应和创生的独特体验。这种情感经历是任何其他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
八、 朗读,开发大脑潜能、健康学生身心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就好像有规律的锻炼能减缓肌肉的衰老一样,大脑也是需要锻炼的。
在朗读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字,相当于大脑的“热身体操”。如果长期坚持,反复练习朗读,能强化儿童的记忆和提高学生注意力,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效果。这种锻炼活跃了前额大部分的大脑皮层,增加了神经元的数量和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系功能,激活和促进了脑内电化学反应,这就是大脑健康的要素。朗读是“全脑学习”,有利于开发大脑潜能。
最新医学研究证明:朗读还是一种有益身心的健身活动。
朗读健身活动包含有多种健身机理。如:声波对人体内脏的穿透、震动、按摩、调理作用;肺开合导引气血循环的作用;肺反复开合增加肺的张力,增加肺活量的作用。再如,朗读能引起胸腹之间的横膈肌上下大幅运动,从而促使肺吐纳更多的空气,这就是腹式呼吸。而平时人们多采用胸式呼吸,这是一种浅表的呼吸方式,横膈肌运动幅度很小,难免有空气残留肺中不能充分排出。朗读时,尤其是遇到长句子,肺会彻底排空,转入下一次吸气动作时就可以吸人更多的新鲜空气。
朗读能给人带来良性心理暗示作用,舒缓压力。朗读时横膈肌动作加大,类似于“深呼吸”,它会向大脑传递放松的信号,对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很有帮助。另外,朗读时声音响亮,身体姿势也必须自觉主动地挺胸收腹,长此以往,对学生的体态和自信心培养都是很有好处的。
上述八点,只是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审视语文朗读教学的多元功能。实际上,这种种功能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融合、贯穿、体现于语文教学的整体过程之中。
为了学生语文基本素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必须重视朗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