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移情”:语言与情感共生长
2015-03-19沈晓新李勤
沈晓新(执教)+李勤(评析)
一、 说名道事,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指名读,依次出示:伟人、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
师:这位伟人是谁呢?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出示邓小平照片)
生:(齐)邓小平!
师:这个名字,你以前在哪儿见过、或者听过?
生:我在一年级的课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中看到过。
生:我在电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见过。
生:我听我爷爷说起过。
师:对于伟人,同学大多是只闻其名,不知其事,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吧。(出示:革命战争时期,他领导起义,指挥军队,成为出色的军事家;成为国家领导人后,他实行改革开放,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祖国统一,他提出“一国两制”,使澳门、香港顺利回归。)
师:邓小平爷爷,一生书写了无数这样光辉的篇章,而今天却要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评析】《在大海中永生》是根据新华社通讯稿《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改编的一篇记叙文,描述了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撒入大海的情形,表现人们对邓小平的爱戴和痛悼之情。其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如何让学生迅速地走进文本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沈老师采取的策略是“说名道事,未成曲调先有情”。其巧妙之处至少有两点:一是“伟人”词组的推出层层递进,独具匠心,既练习了词组所在的长句的朗读,又让学生的视觉与情感获得双重聚焦:这个伟人究竟是谁?他究竟带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哪些崭新历史?阅读期待一下就被激发了起来。二是“伟业”引入精当适切,选择邓小平作为“军事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和“祖国统一推动者”的三大方面事迹作介绍,既彰显了邓小平一生最突出的成就,极具典型性,又为理解下文“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送往澳门、香港”等埋下伏笔。
二、 检查预习,聚焦反复引出情
师:课文已经预习了,有没有效果,我们来检验一下。这些词语谁会读?
辽阔 无垠 奔腾不息 水天一色 波翻浪涌
呜咽 痛悼 震撼 爱戴
(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咽”)
师:你能根据下列意思说出文中词语吗?
(出示:(1) 沉痛悼念;(2) 低声哭泣;(3) 敬爱并拥护。生分别回答:“痛悼”“呜咽”“爱戴”)
师:词语都读准了,也理解了意思。能发现两行词语不同的特点吗?
生:第一行都与大海的景色有关;第二行都与人们的心情有关。
(带着对词语意思和情感色彩的理解,齐读词语。)
师:课文中还有很多长句子,比如这两句,该怎么念好呢?有没有好办法?(出示)
1.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2. 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生:可以在某些地方停顿一下。
师:好办法,谁愿意来挑战一下?(指导读通顺,读出节奏)
师:打开书,找一找这两句话分别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生: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师:第一句在开头,第二句在结尾,首尾之间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哪个词?
生:衷心爱戴。
师:什么叫“衷心爱戴”?(板书:爱戴)
生:发自内心的爱戴。
【评析】预习反馈分“词语”和“句子”两个层次展开:词语教学扎实,并以“发现特点”的方式对“大海之景”和“人们之情”作了初步的分类。句子教学更是匠心独运,既是长句导读,更是情感聚焦,文眼“衷心爱戴”自然而然被提取出来,教学的重点即将开启。
三、 关注表达,品词析句悟移情
1. 走入语言,体会不舍之情
师:这两句直接写出了爱戴之情,那么课文其他地方又是如何写出人们内心对邓小平爷爷的爱戴之情?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的描写富有情感,把它圈出来,把藏在字里行间的爱戴之情找出来。(学生轻声读课文)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这句话说邓小平爷爷用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国崭新历史,表达了对他的爱戴。
师:这句话的确直接表达了人们的爱戴之情。但有些句子的表达,将感情藏得很深,你粗粗看,觉得没有直接在抒情,细细品,却饱含了人们的深情。第1自然段中,有这样的句子吗?
【评析】第一位学生凭借已有的学习经验,找到的是直接抒情的句子。他的不足恰恰表明,“移情”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知。教师一句“有些句子的表达,将感情藏得很深,你粗粗看,觉得没有直接在抒情,细细品,却饱含了人们的深情”的点拨,能让学生静下心来,继续深入阅读文本,并有所思考和发现。
生:我觉得“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表面上是在描写飞机,实际上是寄托了人们的情感。
生:飞机飞得“低低地”,暗示人们心情沉重;飞机飞得“缓缓地”,表达着人们的不舍与留恋。人们舍不得让他走,想让他多看一会儿祖国大地。可见人们很爱邓小平爷爷。
师:是啊,这里表面上是写飞机,实际上是写人们不舍。因为爱戴,所以不舍。(板书:不舍)
师:把不舍之情放进去,谁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这份不舍之情。(指名读,注意放缓语速)
【评析】在飞机绕飞这段场景描写中,“低低地”“缓缓地”是关键词,其间饱含人们的不舍与留恋之情。通过细细品读,“藏”在文字中的情感就被体悟出来了。
2. 切入移情,体会痛悼之情
师:第2自然段又可以找到哪些带情感的词句呢?请你用刚才的方法找一找。(生读第2自然段,圈画词句)
生:“大海呜咽”带上了情感,大海像人一样在轻声哭泣。
生:“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这句话中寒风在沉痛悼念,看出很悲伤。
师:大海会真的呜咽吗?
生:(齐)不会!
师:寒风会真的痛悼吗?
生:(齐)不会!
师:这里表面上是写大海和寒风,实际上是写人们内心悲痛。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人的情感移到了景物身上,这种写法叫移情。(板书:移情)
【评析】从“飞机低飞”到“大海呜咽”再到“寒风痛悼”,学生对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有了多次感性的积累,此时教师归纳并揭示“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人的情感移到了景物身上,这种写法叫移情,就显得水到渠成。
师:这里还有一个字也带上了情感,找一找是哪个字?
生:是“伴”字,感觉鲜花在陪伴着邓小平爷爷。
师:“伴”如果换成“搅拌”的“拌”好不好?
生:不好。虽然“鲜花拌着骨灰”意思上也说得通,但“搅拌”是这样(生用手比划),感觉对邓小平爷爷不尊重。而“伴”就不一样了,“伴”是陪伴,有一种温暖感,寄托着人们的真情和深情。
【评析】“伴”与“拌”的比较咀嚼、玩味品析,何尝不是对移情认识的一种再深入?一个“伴”字,带上了人的情感色彩,表情达意的效果一下子就彰显出来了。
师:飞机盘旋,鲜花陪伴,大海呜咽,寒风痛悼,天地为之动容。当景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更显人们的悲痛。因为爱戴,所以痛悼。(板书:痛悼)
师:把痛悼之情放进去,一起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这份悼念之情。(生齐读)
【评析】教师恰到好处的“点睛”之语,既强化了移情的表达作用,又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领悟往前推进了一步:由“不舍”到“痛悼”,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爱戴之情愈见深厚。
3. 深入研读,体会赞颂之情
师:第3自然段又让哪种景物带上了人们的情感?
生:浪花。
师:浪花怎么也有情感了呢?
生:浪花会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很多地方。
师:浪花真能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这么多地方?作者用上了四个“也许”,构成了排比句。这么多地方,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能不能调换?(祖国的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课件把这些地名变红。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思考后交流)
生:浪花去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生:这些都是邓小平爷爷曾经去过或者曾经为之竭尽全力想要实现的梦想,例如提出“一国两制”,让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他,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骨肉同胞终有一天会团圆。
生:他的影响已经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所以,这个排比的顺序是不能调换的。
师:大家理解得非常深刻,这一组排比句层层深入,范围在不断地扩大,表面上是写浪花,其实是在写邓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板书:赞颂)
师:排比句要用排比的方式来读,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采用叠读法朗读,第1组读第1分句,第1、2组读第2分句,第1、2、3组读第3分句,第1、2、3、4组读第4分句。朗读层次分明,气势越来越强)
【评析】一个好的问题,常常能同时开启学生思维与情感的闸门。本环节教学中,“浪花真能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这么多地方?作者用上了四个‘也许,构成了排比句。这么多地方,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能不能调换?”就是一个极为巧妙的提问。通过讨论,学生对此处为什么用排比、如何用好排比有了深切的体会,认识到排比这种表达方式有很强的语言节奏感,且能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把人们汹涌澎湃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学到这里,学生也同时体会到,这部分文字表面是在写浪花“送”伟人,实际是在写浪花“颂”伟人。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衷心爱戴,也由前面的“不舍”“痛悼”推进到“赞颂”,使爱戴之情的表达更为立体、饱满。
师:这么长的句子同学们读得情深意长。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爱戴,我们再来读句短的吧。(出示: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师:句子虽短,读上去很有味,就像对联一样。(换成对联形式师生对读)
师:这里哪个字最有情感?
生:送。
【评析】当课件中“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这句话以挽联形式呈现时,给人以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老师再让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学生朗读出了另一层情感。
四、 迁移运用,一言一语写出情
师:此时此刻,送伟人的难道只有鲜花吗?还会有哪些景物呢?(出示:骨灰撒大海, 送伟人。)
生:骨灰撒大海,浪花送伟人。
生:骨灰撒大海,海鸥送伟人。
师:它们又会如何送伟人呢?选择一个赋予它情感,拿起笔写一写,一会儿交流。(配乐出示)
也许,温暖和煦的阳光 ;
也许,飘飘悠悠的白云 ;
也许,悄悄掠过的海鸥 ;
也许,海面来往的船只 ……
生:也许,温暖和煦的阳光会洒在海面上,大海像披上了一条金色的毯子,驱走了寒冷。
生:也许,飘飘悠悠的白云会静止不动,好像为邓小平爷爷送行。
生:也许,悄悄掠过的海鸥会在上空盘旋,吟唱着忧伤的乐曲。
生:也许,海面来往的船只会一路伴随邓小平爷爷的骨灰,去周游世界!
师:(指板书)景物不是无情物,移情之后更有情。因为衷心爱戴邓小平爷爷,所以我们不舍,我们痛悼,我们赞颂。接下来,我们还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感变化呢?留给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评析】紧扣文眼“衷心爱戴”,从初品“飞机绕飞”时的“触摸移情”,到品读“大海呜咽”“寒风痛悼”中“揭示移情”,再到品味“浪花送骨灰”实则是“浪花颂伟人”,再到此处的“迁移运用、练写移情”,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对邓小平爷爷的“不舍”“痛悼”和“赞颂”的体验渐行渐深。而且,对本文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移情的学习也产生了越来越深切的感知,真正实现了“聚焦移情:语言与情感共生长”的设计初衷。
【总评】
“伟人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课文类型。这类课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人物涵盖古今中外,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时期的名人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人格特质,闪现出人物伟大的人性光辉。如何把握“伟人篇”的教学生长点?是单把“生长点”放在人物精神、人格魅力上,还是细细揣摩文本,发现文本表达特色,进而在“语用点”上着力?
沈老师的教学无疑是把重心放在了后者。因为他深知:“伟人篇”的教学,最忌脱离语言文字的空洞说教,最忌脱离学生真实情感的刻意拔高。《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教学,很多老师以催发对伟人的崇敬和痛悼之情为唯一教学内容,教学中采用哀乐、煽情演说及朗读、甚至是声泪俱下地喊“小平爷爷,您别走”等诸多手段来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痛悼之情、爱戴之意。但这样的“情”即便真被激发出来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及后续发展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呢?
如果说教学就是一种即席创作,那么沈老师的本课教学创作无疑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他给“伟人篇”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其一,教学“生长点”准。能在《课标》要求、文本特点和学生需求三结合处确立生长点。《课标》对第三学段学生提出了“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的阅读要求,而“移情”正是《在大海中永生》最大的表达亮点,是文本的教学价值点所在,且在学生以往的阅读及习作中,“移情”都是一种新知。因而,“学习移情”便成为本课教学的核心生长点。
其二,教学“生长线”巧。本课设计,沈老师以“情感线”和“语言生长线”相互交织、双线并进的方式推进:情感线以文眼“衷心爱戴”为核心,在语言文字的品赏和修辞表达的揣摩中,逐步明朗“爱戴”意味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意味着沉痛地悼念,意味着深情的赞颂;而“语言生长线”则以“除了直接表达的爱戴,还有哪些语言文字中深藏着这种情感”为主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去“感知移情”“品味移情”和“迁移运用移情”。
其三,“生长方式”自然真切。“说名道事,未成曲调先有情”“检查预习,聚焦反复引出情”“关注表达,品词析句悟移情”“迁移运用,一言一语写出情”四大教学板块,转承启合,逐层推进。而且,每一个板块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推出“伟人”词组,适度拓展资料;聚焦长句朗读、提炼文眼品味;发现移情妙用,体味排比表达效果;设置情境、进行移情的迁移运用等,均是用“语文”的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了语文的生长。
(沈晓新: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教师;李勤: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