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互读:阅读教学的新尝试

2015-03-19杨树亚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伊林观书方塘

一、 扫清阅读障碍

师:今天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阅读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题目叫——

生:《大自然的文字》。

师:第二篇是——

生:《观书有感》。

师:这是两篇非常简单的文章,简单到它的生字词也很少,而且一读就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两篇文章的生字词:耸立、预兆、一鉴开、共徘徊。学生齐读)

师:这些词语不需要老师来解释。谁来解释?

生:“耸立”的意思是高高的直立。

生:“预兆”的意思是事情发生前显示的迹象。

师:“共徘徊”呢?

生:“共徘徊”的意思是一起来回地走动。

师:哪一个词的意思是“来回走动”?

生:徘徊。

师:哪一个字的意思是“一起”?

生:共。

师:这两个意思在古诗中只需要三个字表达,叫“共徘徊”。“一鉴开”谁来解释?

生:“鉴”在古代表示铜镜的意思,“一鉴开”的意思是像镜子一样明亮。

师:是像镜子一样明亮?“一鉴开”中哪一个字是“明亮”的意思?

生:我觉得“一鉴开”的意思是指一面打开的镜子。

师:“鉴”是镜子,“一鉴开”就是一面打开的镜子。这两篇文章看上去很简单,但是也有不简单的地方。比如说“铁砧”这个词,见过吗?(生摇头)

师:在我们学校旁边有个铁匠铺,留意的话你就会见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铁砧”图片)

师:这个就叫“铁砧”。生活当中见过“砧”吗?

生:家里剁肉切菜时用的木板叫做“砧板”。

师:很好。切菜的砧板一般是木头做的,所以我们称它为“木砧”。现在很多砧板是塑料的。在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中,有一种云叫“砧状云”。(出示,砧状云,生齐读。接着又出示两幅砧状云图片)

师:第一幅是从飞机舷窗当中所见到的砧状云,第二幅是直接拍摄的砧状云。与铁砧有几分相似之处,名副其实。通过课前预习,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砧状云?

生: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

生:飞机如果在砧状云里飞行,就会被砧状云毁掉。

生: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飞机如果在里面飞行的话,它会把飞机给毁掉。

【点评】“扫清阅读障碍”是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前奏,基于学段特点,从文本出发,寻找学生阅读文本时真正的“障碍”,是教者把握教材,夯实语文学习基础的一项基本功。教学中,没有因为是两篇文章的学习,而呈现大量的词语;也没有因此而放弃词语学习环节。而是尊重教材、尊重学生年龄特点,把必须读准的词语读准,必须理解的词语理解,不疾不徐,从从容容。“砧状云”,虽非一类词语,但却是学生阅读的难点。教学中逐层深入,图文互补,帮助学生真正扫清了阅读的“障碍”。

二、 阅读《大自然的文字》

师:下面请同学们浏览《大自然的文字》,用最快的速度告诉我,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自然的文字”?(生浏览课文)

生:课文介绍了星座、云、花岗石和石灰石这几种文字。(师板书:自然的文字 星座 云朵 石头)

师:请同学们再用心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这几种“自然的文字”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注意,回答的时候,不要照本宣科。

生:在海上航行的人们,如果没有罗盘的话,可以根据天上的星星来判断方向,有北极星的地方就是北方。

生:古代当水手们在海上航行时,如果没有罗盘,可以看天上的星星,先找小熊星座,再找北极星,有北极星的地方就是北方。

师:知道北方,就知道了南方;知道南方,就知道了东边和西边;知道了东西南北,就是辨清了方向。这么多信息,如果让我们去浓缩一下,星座可以帮助我们什么呢?

生:辨方向。

师:回答得很好。一段话我们可以把它概括,可以把它浓缩,原来“星座”这个文字就是帮我们“辨方向”的。(板书:辨方向)

师:云朵这个自然的“文字”可以干什么?说得短一些,只准说三个字。

生:云朵可以帮助我们“预天气”。

师:他说三个字,叫“预天气”。不错!有没有更好的?

生:云朵可以“识天气”。

师:好!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把文字读得很短;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把文字玩味玩味,玩得越来越长。请同学们抓住“识天气”三个字,具体说说,如何根据“自然的文字”去“识天气”?

生:砧状云可以帮助我们看有没有雷雨,因为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

生:如果云朵在天上飘得高高的,表明明天是个晴天。

生:如果天上的云是乌云,天就要下雨了。

生:如果是鱼鳞云的话,明天肯定是个大晴天。

师:六年级的同学,谁能把刚才这么多的“云朵识天气”合起来介绍一下?

生:看云可以识别天气。砧状云可以预兆雷雨;白云飘得高,明天就是大晴天;出现鱼鳞云,明天也

是大晴天;天上有乌云,马上就要下雨了。

师:真好!黑板上只有“识天气”三个字,但她却清楚地说了一段话。把“一段话读成几个字”是一种智慧,把“几个字读成一段话”也是一种智慧。就好像杨老师刚才偷了一点懒,把“石灰石”和“花岗石”合二为一,板书为“石头”。“石头”也是一种文字,谁能把文章当中介绍石头的两段话浓缩成三四个字?

生:石头可以让我们“知道历史”。

师:你已经浓缩到四个字了!很不简单!石头让我们知道了历史上的大地变化。杨老师在课前也挖空心思地想,想了三个字。(板书:知变迁)

师:谁能帮老师解读一下,石头是如何让我们“知变迁”的?

生:石灰石是由碎贝壳变成的,而贝是海底的生物,如果我们发现了石灰石,就可以推测这个地方原来是一片海洋。

师:他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变成的;第二句是贝生活在海洋当中;第三句是如果发现了石灰石,说明这儿曾经是海洋。非常有条理的三句话,让我们知道了石灰石的“变”。“迁”怎么解释呢?

生:有人说“花岗石”是人搬过来的,其实不是。它是由冰搬来的。冰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带来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为什么会在森林里发现?是因为森林是后来长出来的。

师:如果说前面的石头是“变”的话,后面的石头就是“迁”。一个“变”,一个“迁”,能够让我们读出地壳的变化;一个“变”,一个“迁”,能够让我们读出地壳的历史。这就是自然的文字。生活当中,你阅读过自然的文字吗?

生:我知道蜻蜓低飞说明要下雨。

生:我知道燕子南飞告诉我们冬天来了。

生:我知道蚂蚁搬家表示出门要带雨伞。

师:这么多自然中的活的文字,和我们课本中的文字相比有哪些异同呢?

生:它们都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

生:大自然的文字是需要我们去发现的,而课本中的文字只要阅读就可以知道意思。

师:认识汉语拼音的人就能读出课本中的生字,进而读懂文字的意思。但是,能阅读课本中文字的人,未必都能读懂“自然的文字”。所以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话值得我们好好读一读。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生齐读)

【点评】这是一篇文字浅白的科学小品文。教学中,没有循着文路,按部就班地教学。而是设计了两个“提领而顿”的问题:介绍了哪几种“自然的文字”?这些“自然的文字”传递了什么信息?学生根据两个问题两次走进文本,与文本语言亲密接触,完成了“读懂文本内容”这一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

但是,“读懂文本内容”绝不是阅读课堂的唯一目标与终极目标。如何让学生在“读懂”的过程中“会读”并且“善读”?如何在学生的阅读旅途中训练能力,生长智慧?源于此,教学中既引导学生把文本内容“读短”——训练学生提取信息与概括语言;又引导学生把“识天气”说成一段话,并且通过“知变迁”进行“变”与“迁”的阅读思辨。无论“读短”还是“读长”,都是在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培植学生的言语智慧。

三、 阅读《观书有感》

师:总是坐在家中的人只能阅读书中的文字,是读不懂自然的文字的。阅读“书中的文字”是一般的人,能读懂“自然的文字”是不一般的人。今天如此,古人也如此。大诗人朱熹也善于阅读自然的文字,并且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观书有感》,齐读)

师:诗中哪一句话是写朱熹看到的“自然的文字”?

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诗人的语言是精炼的。你能把朱熹看到的文字描述给我们听吗?

生:半亩大的方塘就像一面大镜子,天光和云影在镜子里来回移动。

师: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朱熹描写的这个“自然的文字”,不准说“美”,你准备怎么概括?

生:我觉得是“妙”。

师:美妙,我不准说“美”,你就说“妙”。“妙”在何处?

生:他说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池塘的水非常清澈,天上的景物都倒影在里边。

师:一个方塘,朱熹说是一面镜子,很妙。为什么说方塘就像一面镜子呢?

生:因为方塘中的水太清澈了。

师:从诗中什么地方可见清澈?

生:“清如许”。

生:“清”在“天光云影”。如果这个池塘不清,“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不会那么清楚。

师:抬头是“天光云影”,俯首也是“天光云影”。妙在这一池清水,妙在这“一池清水”在朱熹的笔下就像“一面镜子”。能不能把这种妙,这种清,用你的声音读给我们听?(生分别读,齐读)

师:看到如此美妙的自然美景,我们会去拍照,会去留影。可是,朱熹看到美景,却产生了思考,一起读——

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谁把诗意讲给我们听?

生: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一直在输送活水。

师:永不枯竭的源头一直在输送活水。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怎么会问出如此简单的问题呢?看着池塘问池塘,看着水问水?

生:我觉得朱熹看似在“问池塘”,其实在“说读书”。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说明朱熹是在读书的时候明白的道理,他是借助池塘清澈这样的一个原理来告诉后人读书的道理。

师:你不仅在读诗的内容,还注意读诗的题目。好!这首诗的题目是——

生:“观书有感。”

师:意思是?

生:(齐)看书的感受。

师:如果没有这个题目,朱熹只是在写“自然的文字”,可是加上“观书有感”,我们马上就知道,诗人看上去在写“半亩方塘”,其实是有言外之意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生: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人只有多读书才能变得睿智。

师:人啊,你如果想像池塘一样清澈的话,你就要不断地汲取知识。如果说“活水”是池塘的源头,那么“书本”就是智慧的源头。如果说“半亩方塘”是朱熹笔下“自然的文字”,他从“自然的文字”中读出了“源头活水”这一人生的哲理。

【点评】如何让学生读懂“半亩方塘”与“观书有感”之间的联系,是六年级学生阅读这首古诗的难点,也是阅读的重点。在学生通过《大自然的文字》产生一定的阅读体验以后,引导学生走进《观书有感》,阅读朱熹笔下“自然的文字”——半亩方塘,进而再读诗人对“半亩方塘”的发问。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环节都不是阅读难点。因此,在学生读懂诗意,并在半亩方塘“清”与“妙”的争辩中,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怎么会提出如此简单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思维在“问池塘”与“问读书”的比较中产生顿悟:阅读半亩方塘,必须联系诗的题目“观书有感”。这首诗的阅读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 比照互读

师:读到这里,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有些字你有可能不会写,明天考试有可能考到是不是?

生:是。

师:没关系。但是有两个人我们一定要阅读,第一个人伊林,读一读他的资料。(出示伊林的资料,生阅读)

师:你捕捉到哪些信息?

生:伊林是前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

生:伊林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还喜欢做实验。

师:你喜欢他的童年。杨老师喜欢什么呢?杨老师喜欢当中的这句话,请大家读读——

(出示:他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

师:杨老师在读伊林资料的时候,忽然发现《大自然的文字》这篇文章并不简单。于是我又重读《大自然的文字》,我找到了一段话,我很喜欢,请你读一读。读完后你能不能解读一下这段话,不简单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生:伊林用了一个设问句,吊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能够继续往下读。

师:用了几个问?

生:三个问。

师:这就是“文学的笔调”。有了“文学的笔调”,我们阅读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不仅三个问值得我们留意,还有一个字值得我们留意。

生:他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比如,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只有人才可以“爬”,冰是不会“爬”的。

师:本以为这篇文章很简单,现在感觉并不简单。课后可以再读,找一找伊林笔下还有哪些“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伊林正是这样的,就一下子让很多人喜欢上他的文字。他风靡全球的一本书是《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呢?不仅仅当中有十万个为什么,还因为书中的语言很生动,很清新,很有味道,请大家自由读读。

师:我们来阅读第二个人。请大家自由读读。

(出示:朱熹,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撰写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都有贡献。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师:最后一句话很有哲理,请用“典型的事例”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他说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观书有感》就是用水来说明一个道理。

师:《观书有感》中“鲜明的形象”是什么?

生:大自然中具体的物体。

师:没有具体化。

生:《观书有感》中鲜明的形象就是“半亩方塘”。

师:“抽象的知识”呢?

生:人要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才能变得很睿智。

师:两篇文章,都在为我们传递“文字”。生活当中不仅有书本的文字,更有“自然的文字”。一个星座,一片云彩,一块石头,甚至一处风景,在智者的眼中,可以读出知识,可以产生感悟。我们还要记得两个人,一个叫伊林,用诗一样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科学的知识;一个叫朱熹,用“鲜明的形象”向我们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

【点评】“作者资料”也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用得好可以为阅读点睛、提神。在两篇文章的互读行将结束时,引导学生“阅读两个人”,是教者有意而为之的教学预设。教学中,“作者资料”没有简单呈现,一读了之。而是引导学生聚焦资料中最值得揣摩的语言,让“作者资料”为文本阅读服务。读伊林时,引导学生关注“他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学生一下子对《大自然的文字》中原本看似简单的语言产生了咀嚼品味的兴趣,具体可感地体验到作家伊林笔下“文艺的笔调”与“生动的比喻”。读朱熹时,引导学生关注“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寻找诗中“鲜明的形象”与“抽象的东西”。在对文本的回望之中,学生对《观书有感》内容与题目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当作者资料也成为教学资源时,“用教材教”的内涵也就更加的丰富。

【总评】提效高年级阅读课堂的关键是“如何用教材”。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身,需要可以触摸的行动。把《大自然的文字》和《观书有感》置于一节课中进行教学,绝不是简单的“1+1式”的嫁接。这一文本互读的过程,需要寻找文本的相通之处,需要探寻文本的互补之处。寻找和探寻,不仅是解读教材的过程,也是重组教材、使用教材的过程。《大自然的文字》语言浅显,《观书有感》存在阅读难点。以“自然的文字”为媒介,让学生借助《大自然的文字》的阅读,去破解《观书有感》的阅读难点,是本次文本互读设计的初衷。这一设计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也足以证明,文本互读,不妨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尝试。

(杨树亚,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南化四小校长)

猜你喜欢

伊林观书方塘
观书有感(其一)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妙趣横生
科普创作的巨匠
——伊林
观书有感(其一)
观书有感
刺杀勃列日涅夫之后:从精神病人到反体制英雄
庆功台/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