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名篇句段修辞批注质疑*

2015-03-19马志富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借代辞格二嫂

马志富

(姚安县光禄中学,云南 姚安 675300)

专家旁批分析评点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创新之处和优胜于以往教师用书之所在。然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本文作者在具体的课文教学分析中发现,新编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几篇名篇句段的修辞格分析评点旁批大有可商榷处。

新编语文教材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对《白杨礼赞》一文有这样两组辞格相同的句段评点旁批:“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1](P108)

对于两个“没有……”句,评点旁批是这样评点的:两个“没有……”的排比句,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 “但是……”一转,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但肯定的却是“伟丈夫”。以“好女子”和“伟丈夫”对比,突出白杨树与众树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两个“相似”是排比句。

显然,旁批评点认为,上面两组句子作者都是运用了相同的修辞格。文中旁批是在不同段、不同印次所做的批注,并且是分为两次来评点的。其主要目的不外乎是要引导教师和学生明白,这两个句组的修辞手法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格。其作用使文章在由赞美树到赞美人的过渡上,更富抒情礼赞,彰显托物言志的意图,使文章更富于变化美。

我们仔细阅读这两组句子,不难发现,评点旁批完全是一种修辞语法分析的误导。原因何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几本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汉语修辞学著作,答案也就不言自明。

A、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份排列起来,使语气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这种修辞格叫排比。[2](P524)“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其目的是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

B、“排比是用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并列语句,把相关的意思连续地说出来的一种修辞法。”[3](P528)

C、“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式叫排比。”[4](P265)

通过以上这一组汉语辞书对排比条目的定义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排比这种辞格,它们所连接构成排比句组的句子就数量上来看,都必须等于或大于三个以上句子。要构成排比句辞格,即使是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的句子,最低限度也不得少于三个句子。排比的功能,主要是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而并不是起到强调和突出的作用。恰恰《白杨礼赞》一文中的两个“没有……”,两个“相似”的句组,它们只是由两个单句组成的句组,并不符合排比句辞格的构成条件,并不是起到“排比”的修辞效果。

既然两句组不是排比,那是什么修辞手法的运用呢?我们只要去看一看各汉语辞书中“反复”这一辞格,不难得出:两个句组,作者是正确地运用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的。两个“没有……”一组句子,是在文中起到了一种突出,强调白杨树的“伟丈夫”的阳刚,雄性之美。通过两个没有,从否定的一面着笔,否定了白杨树不具有其他树所具有的阴柔阴性美。从而突出白杨树本身所特有的不平凡的“伟丈夫”阳刚之美。两个“相似”句组,也是通过重复两个“相似”从而突出、强调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它的内在气质和精神的不平凡是与北方农民的不平凡相似,从而进一步地揭示出作者写作本文的象征义,达到了一种完美的托物言志的抒情用意。

从上面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白杨礼赞》一文中所列的两个句组应是反复,而不是排比。同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旁批中的“‘随着……随着……’是排比句。”[1](P157)也是不对的。其实段与段之间不是构成排比段的作用,而是表一种时序承续作用。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两句诗,历来都被文艺界、修辞学界的专家们公认为是王安石修辞技巧的有名例子。“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一‘绕’宇,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象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味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5](P246)

这是《宋诗鉴赏辞典》和《教师教学用书》的批注,不难看出,两文都一致认为:“护田”、“排闼”都是运用了“拟人”这一常见辞格。

“拟人”耶?非耶。我们还得从诗的语词面深入,穿透其诗意语词的表面,看一看有关语言学家们的评判和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是耶非耶自然也就有所定论了。

关于“护田”、“排闼”,《宋诗鉴赏辞典》和《教师教学用书》析文又加注释:“‘护田’、‘排闼’,同出自《汉书》。‘护田’ 《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梨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排闼:推门。《汉书·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护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6](P382)这样的注释,无疑是告诉读者,“护田”、“排闼”两句都是来而有因的,是宋诗常用典的反映,它们都是在诗人写作原诗时,历史上就曾有过的两件真实历史事实,皆有文本背景,以便让读者在析文时能拓宽诗文的时空,引起读者的一种艺术联想,从而更能把握领会诗人的写诗用意,诗人写诗,诗意与以上两个历史典故皆有关。

据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书湖阴先生壁》一文批注:“‘护田’、‘排闼’这两句是王安石修辞技巧的有名例子……所谓脱胎换骨……我们只认为‘护田’、‘排闼’是两个比喻,并不觉得是典故。所以这是个比较健康的’用事’的例子, ‘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7](P56)

“比拟和比喻都是建立在不同事物的联想和想象基础上的修辞方式,都有‘比’的意思。”“比喻主要是基于联想,即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进行联想”。“本体和喻体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比拟’主要是基于想象。”“比拟是以表象为材料,创造出不曾存在,即现实生活中不可出现的新形象”。而“从结构看,多数比喻都有延展体、基本都是比拟,用于进一步对比喻补充描绘和说明。”[4](P141-143)

从句子的构成来看:既然“护田”、“排闼”是两个真实典故,在“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中,“护田”、“排闼”是用典,那么它们在句中就是一个不可分的名词性整体。它们在各句中就只能是名词性的整体,它们就不能做本句的谓语。而名词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做句子的谓语的。那么它们各句的谓语就应该是后面的“绕”和“送”。它们在各句中就都各成为了“绕”和“送”的修饰语。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从语意上来看,它们就都成为了“象……一样”的句式。加上前面的名词,整个句式就都成为了具有本体与喻体标准的比喻句式。

《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8](P39)我们再联系王安石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从大语境来看,也并不难看出上面分析的可能性。正如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所说: “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9](P462)王安石在写《书湖阴先生壁》一诗时,正是王安石两次变法失败罢相退居金陵之时,其时的他,在看似冲淡平和中仍然还有一股“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冲动难抑的感情激流在涌动。我们不能排出“一水护田将绿绕”正是他变革的“青苗法”能够实现以后的就象西汉西域屯田的丰盛景象的幻象隐露。“两山排闼送青来”也正是他希望仍有象当年樊哙一样的刚直激勇。其实这也正是他心中不死的想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信念萌动。正如他在《上人书》一文中针对修辞时说的:“要之以适用为本”。[8](P275)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也曾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10](P11),“特定的题旨,情境决定了表达者只有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修辞方式,才能产生所追求的最佳表达效果。”[11](P3)我们不难得出王安石的 “护田”、“排闼”两句诗从诗的深层用意来看,完完全全是一个地道的比较隐蔽的比喻辞格的健康运用。

“我吃了一惊……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A……我却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B……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冷笑说。C……圆规一面愤愤的转身。[6](P7)

这是鲁迅作品《故乡》中描写杨二嫂生动形象的有名修辞句段。《教师用书》对这一句段中所出现的A、B、C、D处关于“圆规”的修辞批注分析是:A处“圆规”比喻杨二嫂。下文B、C、D处出现的“圆规”则是借代。

面对这一批注分析,不批我们还明白,越批我们反倒越有一种疑惑了。

所谓借代修辞,乃是“借彼代此。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4](P170)“不直接说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替’的修辞方式。”[2](P525)“借代的最大特点是“代”和“密切相关”。反之,则不构成借代修辞。

修辞要适应一定的语境,反之,修辞分析也离不开一定的语境。从批注不难得出,上面例句段中的“圆规”除A处外,都是运用了借代修辞法,而且句段中的“圆规”所指皆是人物杨二嫂。那么,杨二嫂也就应当和圆规是有密切关系或在本质上有相关性的两件事物了。要么“圆规”是杨二嫂身体的一部分,要么是和杨二嫂生活、工作具有不可分离性,或是杨二嫂这个人物本质的代名称了。

然而,本文语境的提示却是,杨二嫂和圆规是具有本质上不相关的两事物。杨二嫂是一活生生的人,而圆规却是一个呆静的没生命的物,他们对于小说中人物的见证者来说,只具有外形的相似,并不具有包容的整体与部分或是特征上的相关一致性。小说句段中的杨二嫂只是一个靠开豆腐店为生的小本生意的乡下小市民,而“圆规”却是一种科学的作图测量仪器,做小本生意的杨二嫂与作图测量仪器的圆规是无论如何也扯不到本质特征的一致上的。运用借代法又怎能代杨二嫂的本质特征呢?这就使我们的分析结果与前提批注结果是借代法导入了一种自相矛盾的悖论之中,批注是借代,不容置疑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推理却得出毫不相关性,那么“圆规”这一修辞到底是运用了哪一种适应题旨情景的修辞法呢?

“‘圆规式的姿势’是修饰性的暗喻,‘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的圆规是借喻,用‘圆规’设喻,由暗喻转到借喻”[4](P128)引句段 C处的“圆规”与D处的“圆规”是同一用法,这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由骆小所教授的这一分析,可知例句段中A为明喻,B为暗喻,C、D皆为借喻。鲁迅先生在这一语段里是正确、有变化地、有机地深入形象地抓住了两件事物相似这一特征,运用由明到暗,再溶入了借喻的修辞手注,从而艺术性地把一个尖酸、势利、自私自利又愚昧的乡下小市民的嘴脸和灵魂画了一个形似与神似的像。

那么,我们的教参又何以误评为借代呢?我看这还是犯了骆教授在其新著中所揭示的借代与借喻容易相混的错误。“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而“比喻”和“借代”的心理基础迥然相异,前者是基于“相似联想”,后者却是基于“邻接联想”,这是人类所共有的两种决然不同的联想方式。“借喻“的借喻体与本体也无一不是处于相似之中,“借代”的代体与本体也无一不是处于邻接之中。

“‘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借代是用借体代替本体”,“借喻的基础是相似,借代的基础是相关”[4](P174)二者客观基础不同,圆规在例句段中的修辞都具有代的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没有相关性的代,它们的客观基础是相似而非相关。我们只要用“象”之类的比喻词转换就可以区别它们,能转换则为比喻,反之则是借代。例句段中的C、D处我们皆可转换为“象圆规似的杨二嫂……”的语句通顺的句子,从而C、D处仍然是比喻,是借喻,而不是批注所说的借代修辞。“借代的本质和喻体本质不同,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实际联系,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看来好像是两种事物,实际是同一种事物,借体是本体的固有特征。”[4](P175)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虽然具有资料的丰富性和观点的新颖性的批注创新,但在修辞评析批注上仍有诸多可质疑商榷之处。

[1]中学语文教师用书 (第三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3]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4]骆小所.现代修辞学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5]宋诗鉴赏辞典 [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6]中学语文教师用书 (第四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钱钟书.宋词选注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8]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1]黎运汉.现代汉语修辞学 [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6年.

猜你喜欢

借代辞格二嫂
初识借代手法
说借代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借代句
老伴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浅议广告语言的辞格创新
闻香抢钱
店里不知身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