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地区人患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5-03-19王占辉谭忠萍姚淑华张永梅巨名飞

河北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布病疫区布鲁氏菌

王占辉, 张 莉, 谭忠萍, 姚淑华, 张永梅,巨名飞

(1.河北省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3.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 承德 06700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本文对承德地区2005年至2013年间监测的3641份次阳性人患布鲁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布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临床样本:2005年至2013年间承德地区人布病检测中确诊阳性患者血清3641份次。

1.1.2 诊断试剂: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实验抗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实验抗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国家标准品)、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布鲁氏菌病(-)阴性血清(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2 方 法[2]

1.2.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调研调查法,用Excel2007进行资料汇总,Spss软件和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PHGis2004)设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对。

1.2.2 诊断方法:血清以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初筛阳性采用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和布鲁氏菌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最终判定。

2 结 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对2005至2013年承德市11个县区,共3641份次的人患布鲁氏菌病患者进行了全部调查。采用患者问询和现场调研的方式对11个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布病监测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同时结合查阅资料和历史档案的方式对全市布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各县区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承德地区布病疫情发展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患者主要集中在围场、丰宁、隆化三县,占总病例数的90.94%;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9月份,占总发病数的81.90%;患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并且男性高于女性;患者以农民、饲养人员、放牧人员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2.67%。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1 区域比对:利用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对承德地区布病患者进行区域比对,结果显示患病人数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成正比关系,重点发病地区为近几年畜牧产业发展较快的丰宁、围场和隆化三个县,占总数的90.94%。区域比对结果如图1所示。

2.2.2 时间比对:分别对2005年至2013年间布病发病人数进行逐年、逐月比对,结果显示承德地区布病患者人数的变化呈现波浪式的起伏,同时随着牛羊肉价格的增长,2011年以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年间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9月份,占总发病人数的81.90%。

图1 布病患者区域发病数比对

图2 布病患者逐年逐月变化情况

图3 布病患者职业分布图

2.2.3 人群分布比对:监测的3641例病例中,男性患者2474例,女性1167例,男女比例为2.12:1。年龄分布在3~80岁之间的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60岁之间,占总监测人数的85.52%,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2.2.4 职业分布比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监测的病例中以农民、饲养及放牧人员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49.08%、32.33%和 11.26%,占总发病人数的 92.67%,发病人群数量及职业分布见图3。

3 讨 论

本次调查覆盖了2005年至2013年间承德地区11个县区及市本级共12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所有登记检测的布鲁氏菌病患者,其中重点分析了阳性患者3641份次。

3.1 区域分布和逐年变化情况分析:疫区以畜禽产业较发达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和隆化县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 45.26%、33.95%和 11.73%。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11年以来牛羊等大牲畜价格持续攀升,造成老疫区疫情加重的趋势。同时疫情有老疫区向周边县区蔓延并呈高度分散的趋势,双桥区、双滦区及鹰手营子矿区以引进为主,几例患者没有与患畜明显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3.2 年龄结构和逐月变化情况分析:患者以青壮年为主,21~60岁的患者占总监测人数的85.52%;男女比例为2.12∶1。主要与这个年龄段的人员多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与病畜等传染源直接接触机会较多有关[3]。同时患者有向老年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强化对高危人群防控措施的同时应加大对老年、儿童等易感人群的防护。患者明显的男女比例体现了男性在大牲畜养殖等行业的主要执行者的地位。年间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9月份,占总发病人数的81.90%,主要原因是随着温度回升,牲畜的生产、屠宰、接羔以及放牧等活动增强,加大了各类人员与病畜的接触几率,使发病率增高。

3.3 职业分布状况分析:患者以农民、饲养及放牧人员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2.67%。调查结果显示布病感染者主要来源于农村牛羊的散养人员,主要是因为农民对布病的的防护意识淡薄,不能按规定进行自我防护及环境的治理,同时缺乏对健康牛羊的免疫接种及对病畜合理处置。受侵的人群除职业人群外,非职业人群感染率相对上升。老年、青少年以及儿童的发病有增高的趋向。通过对承德地区近几年布病现状的调查及分析比对,发现承德地区布病疫情较为严重,且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疫区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了新的趋势:疫区从牧区向半农半牧区、农区及城市蔓延,老疫区疫情没有得到控制;患者发病形式以多发的、分散的点状流代替了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形式;受侵人群除职业人群外,非职业人群感染率相对上升。建议继续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杜绝瞒报、漏报现象,密切注视疫情动态;继续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使百姓改变与布病传播有关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加强卫生、畜牧部门的密切协作,强化畜间检疫、免疫和疫畜淘汰工作。

表1 布病患者年龄分布比对

[1] 任洪林,卢士英,周玉,等.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与防控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9).

[2] 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

[3] 辛双全,郭长山,白乌云,等.科尔沁右翼前旗2012年人群布病筛查结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1):1640~1641。

猜你喜欢

布病疫区布鲁氏菌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