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性与非肿瘤性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5-03-19曾学燚

河北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肿瘤性机械性肠管

曾学燚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广东 深圳 518000)

机械性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类肠梗阻,起病急,变化快,常常需要手术干预,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由于导致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较多,临床上术前很难对患者做出病因学诊断。另外,肿瘤源性和非肿瘤源性机械性肠梗阻在诊疗方案、预后等方面是有极大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我院156例行手术治疗的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并比较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和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56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嵌顿疝和非手术治疗的机械性肠梗阻。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均行手术治疗,并且经术中证实或术后并病理检查确诊。肿瘤性肠梗阻(肿瘤组)55例,包括结直肠癌43例,小肠间质瘤3例,小肠淋巴瘤2例,胃癌侵犯结肠肝曲1例,肝癌侵犯结肠肝曲1例,肿瘤术后复发3例(结肠癌术后复发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1例,胃癌术后复发1例),妇科恶性肿瘤并腹腔内转移2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25~92岁,平均年龄(58.3±13.4)岁。非肿瘤性肠梗阻(非肿瘤组)101例,包括粘连性肠梗阻75例,肠扭转7例,小肠内疝4例,炎症性肠病8例,粪石性肠梗阻6例,胆结石性肠梗阻1例;男55例,女46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47.4±9.8)岁。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P=0.654),但是肿瘤组平均年龄较非肿瘤组大,具有统计学意义(t=5.810,P<0.001)。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生化检查(血常规、肝肾糖电解质全套、肿瘤标志物等)、影像学检查(胸片、腹部平片、全腹部+盆腔CT等)、心电图等。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和开腹手术,手术方式根据所患疾病不同而不同,包括粘连松解术,肠切除术、肠切除,肠造瘘术,回复扭转术,肠道异物取出术等。术后予以抗感染、抑酸、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待肠功能恢复后经口进食。

1.3 观察指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既往史(腹部手术史、消化道症状史)、相关检查(CEA、CT)、病变部位、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的比较 (n)

2.1 既往史及相关检查:非肿瘤组有腹部手术史患者明显多于肿瘤组,CEA异常患者及术前CT诊断正确率低于肿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既往消化道症状史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病变部位和手术方式:两组患者梗阻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见表2。肿瘤组行肠管切除50例(90.91%),非肿瘤组行肠切除50例(49.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528,P<0.01)。肿瘤组行肠造瘘 33 例(60.00%),非肿瘤组行肠造瘘5例(4.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8.567,P<0.01)。

2.3 术后恢复情况:肿瘤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肿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肺部感染、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再次肠梗阻等并发症,但是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96)。(见表1)

3 讨 论

机械性肠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其病因多样,包括粪块、胆道结石、异物等引起的肠腔堵塞,粘连带压迫、肠管扭住、肿瘤压迫等引起的肠腔受压,肠道肿瘤、转移瘤、炎症性狭窄引起的肠壁病变。但是其中粘连性肠梗阻和肿瘤性肠梗阻最常见[1]。本研究中156例患者中,粘连性肠梗阻75例,肿瘤性肠梗阻55例。虽然各种病因导致的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类似,均为肠梗阻的的典型症状,但是手术治疗方式是不一样的,而且预后也不同。其中肿瘤性肠梗阻,尤其是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预后较差。

肿瘤性肠梗阻与非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无明显差异。尽管有时候腹部可触及明显包块可能提示肿瘤,但是炎性包块亦有可能。病史中患者的年龄及既往史对诊断仍有一定的提示。本研究中肿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也明显高于非肿瘤组患者,这与肿瘤好发于老年人有关。目前,肠道肿瘤已上升为老年机械性肠梗阻发病的主要原因[2],据统计大约占肠梗阻的 38.3%~57.3%[3~6]。对于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及长期消化道不适的患者的更倾向于非肿瘤性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是粘连性肠梗阻或继发于腹腔炎性病变的肠梗阻。然而短期内的消化道不适,可能是中晚期癌性梗阻的临床表现,如结直肠癌的腹痛腹泻、血便、大便性状及习惯的改变等。血清CEA是消化道肿瘤的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对于CEA异常升高者,需注意鉴别是否为肿瘤性梗阻。CT能快速的显示梗阻的部位和病因,提示肠绞窄。对于机械性肠管CT可以清楚的显示扩张肠管、移行带、狭窄肠管,对于肠壁占位及肠腔内异物可以很好的诊断。在本组资料中,CT能对54.5%的肿瘤组患者和44.6%的非肿瘤患者提供病因学的诊断,为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的确立提供帮助。因此,对于肠梗阻的患者,如条件允许,应尽早的行腹部CT检查。

肿瘤性小肠梗阻比较少见,肿瘤性肠梗阻一般是由于结直肠恶性肿瘤引起。大约有15%~20%的结直肠癌患者是以急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在结肠梗阻中又有大约70.9%的患者为恶性肿瘤。本研究中大肠梗阻患者67例,结直肠肿瘤43例,占64.2%。对于大肠梗阻的患者,除了需考虑恶性肿瘤之外,还需注意粪石性梗阻、结石性梗阻及炎性梗阻等。在本研究中肿瘤组的肠切除率和造瘘率均显著高于非肿瘤组,这与肿瘤疾病的根治、病情的发展等相关。对于并发肠梗阻的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全身情况较差及肠壁炎性水肿严重,多并发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这些因素均会引起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对于这些患者而言,术后如果出现吻合口漏,将大大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因此,对于评估吻合口漏风险较大的患者,术中加行末端回肠造瘘或行Hartmann手术,再二期还纳是必要的。

[1] 倪克勤.211例机械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8,14(2):215~216.

[2] 覃怀成.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治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18):2789~2791.

[3] 陈刚.90例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3):1600~1601.

[4] 谢忠士,汲崇德,赵航,等.老年肠梗阻103例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4):393~394.

[5] 米振生,李学华.90例老年肠梗阻的病因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30):78~79.

[6] 龚红生,胡庠,赵新潮,等.老年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12~613.

猜你喜欢

肿瘤性机械性肠管
胆囊肿瘤性息肉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脑部CT平扫图像直方图分析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脑出血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心理护理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