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动模型理论对音素听辨教学的启示
2015-03-19郭萍
郭 萍
郭萍/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陕西汉中723001)。
Kenneth(1976)认为听力理解有五个步骤,它们分别是:1.辨音(discrimination);2.信息感知(message perception);3.听 觉 记 忆(audio memory);4.信 息 解 码 (decoding message);5.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use or store message)。人们在处理听觉信息的过程中,它们的顺序是固定的,后者总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1]辨音包括辨别各种语音、语调和音质等,其中语音音素的听辨可以说是听力理解第一步。
肌动模型理论告诉我们,在听辨过程中,人们以肌肉活动为参照来辨认言语信号。(Liberman,et.al,1967)[2]有实验证明,听一段话会激活声道的肌肉、运动皮质和运动前区皮质。言语感知当中视觉和听觉的融合也会激活这些区域。扰乱运动前区皮质也会打乱对爆破音的感知。对音素的感知也会因为激活了的运动表征而得到强化。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生理运动机制和听辨两者之间存在关联,讲话声音的听辨是借助于先发制人地刺激发声器官的运动机制。
Liberman,et.al.提出(1967)听话人利用自身内隐的发音知识来听辨语音。[2]肌动模型理论假定人体有一个言语合成器,它以目标语说话人的唇形及唇的开合大小、发音的口腔位置以及它们的变换速度为原型。[3]人们在学习目标语发音时,就以这个原型为参照,并努力使自己的活动适合这个原型,形成了发音知识,并使之内化成为语音感知的依据。由此可知,人的发音知识和语音感知形成一个组块。运用言语合成器,我们会发现不管从发音部位或者从发音起始时间来看,从/b/到/d/到/t/是一个连续体,处于连续体一端的是/d/,而另一端是/t/,中间是一些存在些许差异的音。当要求听者辨认两个不同的声音/b/和/t/,他们感知到的是这两个音是相互隔断的。但当听话人听到中间音时,不是把他们听成是/d/就是/t/。同样的,辅音/d/可能在不同的语音环境里面发音会有所变化,但所有的/d/都被听者感知为同样的齿槽爆破浊辅音。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发音部位相同的音会被感知为同一音素。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听者的发音是影响音素听辨的重要原因。
一、实例分析
根据言语听辨的肌动模型理论的研究成果,笔者对所教的大学新生音素听辨能力进行了一次调查。测试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听说教程,第一单元Part B Listening task为内容。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测前要求学生不要预习,并告知学生此次调查只是为了发现问题,答卷不用署名。要求学生就10个比较难以听辨的重读单词进行选择填空。结果发现,容易出现发音错误的音素会导致听辨失误。具体表现如下:
(一)单元音引起的听辨失误
1.近似单元音听辨问题。单元音分为前、中、后元音,虽然这些发音听起来相似,但在舌位、牙床开合程度等方面却存在明显差异。如果因为母语无某类音素而不能正确发音,听辨就会产生偏差。例如,由于对better和 batter前元音[e]与前元音[æ]的识别模糊,将近一半同学把better当成了batter。其实,虽然[æ]和[e]的舌位、唇型相似,但发[æ]时的牙床张合比[e]略大,然而这种发音方式和肌肉活动的些微差异常被粗心的学生主动“屏蔽”掉了。
2.单元音中的长短音问题。由于汉语发音系统没有长短音现象,大多学生只知道长短音的概念,而在英语听说训练时,他们却很难把握英语的长短发音差异。最常见的就是把短元音当作长元音。在测试中,2/3的学生[bυk]与[bu:k]不分,导致他们听到[bu:k],竟无法与book这个简单的单词联系起来。
(二)辅音引起的听辨失误
在本次测试中,约1/5的同学把pop听成pub,约1/3把science听成silence,将近2/5的学生无法区分[f]与[v]这对清浊辅音,还有近1/8的学生因分不清[n]和[η]而选错了单词。我们知道,[p]和[b]发音时双唇、口腔变化类似,所不同的是声带振动与否。[n]与[l]发音都需舌尖紧贴上齿龈,不同的是口腔变化(前者要求舌前向硬腭抬起;后者要求软腭下垂)与气流的出口(前者是鼻腔,后者是口腔)。这些辅音的发音方式有些类似,如果不注意细微差别,极易引起听辨失误。
[f]上齿轻触下唇,用力将气息由唇齿之缝隙间吹出。[f]与汉语拼音的f相似,出气不出声,发音时保持口型不变,是清辅音,但发声时比汉语口型更紧张。[v]上齿轻触下唇,用力将气息由唇齿之缝隙间吹出,须振动声带。 half(英式英语里面读作[hɑ:f],美式英语读作[hæf])与have的混淆主要是由于在[f]与[v]的清浊不分造成的。
还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错误是学生不能区分 [n]和[η],把 going 听成 go in。[η]是舌后软腭鼻辅音,发音软腭时下垂,舌后抵住口腔通道,气流从鼻腔送出,声带振动。因为汉语中没有这个音,所以很容易用[n]替代。而[n]是舌尖齿龈鼻辅音,发音时舌尖抵上齿龈,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送出。这两个音都是鼻辅音,但舌位不同,因此发音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听的时候容易搞错。
三、音素听辨教学的启示
肌动模型理论告诉我们,语音识别与语音肌动的模拟相关,音素发音是最根本的肌动模型。因此,音素发音是决定听辨中能否获得正确信息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就应该注重音素发音的训练。
第一,要强调“模仿”和“默读”。只有通过大量的“模仿”,学生才会熟练调动发音器官和口腔肌肉,灵活发挥口形、舌位、软腭、硬腭、齿龈以及气流等在发音中的作用,掌握发音的要点以及每个音素在发音时的肌肉活动,区分相似发音的口腔位置。[4]另外,还应重视“默读”,Catford等人认为比起出声读单词,默读单词可能会使学生更加注意细微的肌肉运动过程。(Catford,Jusczyk,Klatt,Liberman,Remes,&Stevens,1991.)[5]
第二,克服“顽固谐音”,即以母语近似音来代替目标语中的发音,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一种很难去除的“顽疾”。为了克服“顽固谐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在标准录音的帮助下,查找学生存在的顽固音;(2)寻找相关的顽固音组成最小差别对子(minimal pairs), 比 如 :(night,light), (mouth,mouse),(thin,thing),(sit,seat), (late,let)等。 这种对子最容易让人掌握近似音的区别和对立,因此是一种有效地克服“顽固谐音”的方法。(3)朗读最小差别对子时,要遵循发音规则,认真揣摩发音要领,直到在发音时能准确灵活地调动相关肌肉,正确发挥各个发音部位的作用。
第三,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使发音方法可视化。肌动模型理论认为视觉和听觉在言语感知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制作“音素听辨”音像教学课件。在音素听辨教学中,建立集“观察”“模仿”“听辨”三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既能看到视频中本族语者口形的演示,又能看到动态的舌位及声带振动的变化演示,要求学生观察和模仿加上反复练习体会,增强对语音感知的敏感度。
肌动模型理论告诉我们,在语音听辨的过程中,语音的正确识别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正确的发音肌动模式。也就是说,正确的发音有助于音素辨识正确率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直观地模仿和掌握正确发音,克服顽固错误,形成正确、自然的发音习惯。
[1]Kenneth,C.Developing Second Language Skills:Theory to Practice [M].2nded Chicago:RandMcNally,1976.
[2]Liberman,A.M.,Cooper,F.S.,Shankweiler,D.P.,&Studdert-Kennedy,M.Perception of the speech code[J].Psychological Review,1967(74):431-461.
[3]周美青.语言感知模式简评[J].湘潮,2007(3):48-49.
[4]陈露,韦汉.从肌动模型理论看英语发音与听力的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