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5-03-19贺春健
贺春健
贺春健/长春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吉林长春130061)。
近年来,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得到各方面的重视,“科研兴教”已成为共识。各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繁多,但是真正富有实效的教育科研成果却寥寥无几,表面繁荣之下的无效研究、重复研究现象不但白白消耗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探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育科研缺乏正确的认识
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科研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正确的认识。一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高不可攀。他们认为教育科研应该是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的专利,中小学教师无论从理论水平、科研素质、科研条件等方面来说都无法胜任教育科研工作。一部分中小学教师认为从事教育科研是不务正业。时至今日,虽然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但是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学生的成绩仍然是教师评价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他们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教育科研活动占用了教学工作的时间、精力,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升学率,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情。还有一部分教师把教育科研作为评职晋级、获得奖励的砝码。这部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并不是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推进教育改革,他们的科研热情来自于虚荣心和逐利心理。有的教师甚至只是在科研项目、课题中挂个虚名,并没有脚踏实地地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中。在这种动机之下,研究过程往往是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形成的科研成果也往往是空洞无效的。
(二)教师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
教师的科研能力实际上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首先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又要有执行能力、协作能力,调动课题组成员共同的力量推动研究进程;还要具有检验和推广研究成果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科研活动需要教师具有创新能力。随着各方面对教育科研的重视,各学校也都倾力打造研究型教师,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一些学校的科研骨干已经能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并带动其他教师参与科研活动。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对整个教育科研过程只是一知半解,从课题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到研究成果的表达等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同时,研究过程中存在缺乏主动性、协作性、独创性等问题。科研能力的薄弱导致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研究效率低下。
(三)缺乏有效的科研指导和科学管理
目前中小学教师绝大多数都经过了系统的师范教育的培养,但是,一直以来有关科研能力培养的内容在师范教育体系中就不是重点,这造成了教师科研能力的先天不足。同样,在教师的职后培训中,教育技能的培训一直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有关教师科研方面的培训内容很少。笔者查阅了2015年度长春市教师培训项目计划,共65项,其中有关科研的专项培训仅有一项。同时,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整个过程的指导也存在形式主义,往往是开题、结题露一面、走过场地点评一番,缺少真正有实际帮助、推动研究进程的同步指导。
学校在教育科研活动往往只重监督、检查,更多关注结果,缺少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帮扶、支持、引导。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所谓科研管理不但不能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反而会造成教师的压力,甚至会打消教师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二、提升中小学教育科研有效性的对策
(一)引导教师树立教育科研的正确观念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仅仅依靠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因循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中小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对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育人质量、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引导中小学教师树立教育科研的正确观念,走出对教育科研认识的误区。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家学者所进行的科研活动是有区别的,不是侧重于概念、原理、构建理论体系的宏观研究,而是扎根于鲜活的实践和经验之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实际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也不应该成为干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的负担,更不是功利主义下教师虚荣攀比的筹码。教师应该让教育科研成为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不断反思、探索和创新中实现自身的成长、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强化教师培训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导作用
要推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必须必须加大教师培训中对中小学教师科研指导的力度,发挥教师培训部门对教师科研指导的重要作用。
加强教师培训部门科研指导的针对性。发挥教师培训部门对教师科研指导的重要作用,首先要了解教师的需求,解决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困惑,对症下药。以长春市为例,长春教育学院是长春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基地,近年来,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对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的调研、分析已经成为各学科培训教师师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笔者查阅了近年来培训教师撰写的师培需求调研报告,其中有关教育科研指导需求方面的内容鲜有涉及。因此,这项工作需要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师培训部门引起重视,只有了解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指导,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教师培训中要重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师具有鲜活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这是他们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优势所在,但没有理论的指导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一个研究型的教师,首先要对教育理论有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情境中透过教育教学实践的表象,发现并分析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提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中小学教师在师范教育中经过的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但是入职后,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培训部门的作用。理论正是教师培训部门的专长,专家学者把握教育科研理论最新研究动态、对教育科研理论有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在教师培训中关于教育科研理论内容的培训可以为教师的理论学习指明方向、提高学习效率,为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提供理论支撑。
教师培训部门要深入一线为中小学教育科研提供过程和方法指导。教育科研从选题、开题到做题、结题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师培部门的专家应扎扎实实深入中小学教育科研一线,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典型的科研课题和项目,从选题论证开始就给予关注和指导,为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以选题为例,教师在每天的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并不是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困惑和问题都可以成为教育科研的课题,这就需要对教师选题的方法进行指导,从而确立真正有研究价值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进行的每个阶段也都需要专家采取实地调研、座谈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同一线教师一起研讨科研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又可以作为教师培训的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三)切实推进校本研究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研究之所,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研究教学实际情境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改进教学的新型的教师研究方式。”校本研究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校本研究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同伴间交流互促搭建平台。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统领下的教育科研更具有计划性、层次性、系列性、专题性。中小学校必须从加强保障制度、严格过程管理、科学制定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切实推进校本研究,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
此外,应加强资源共享、交流协作,充分发挥科研强校、科研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学校、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教师教育科研的差距。
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解决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其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
[1]孙向阳.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马凤芹.当代中小学教育科研与应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3]李臣之.教师做科研——过程、方法与保障[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