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分工交换体系中商业伦理的内生机制探析——兼论中国商业伦理缺失的根源
2015-03-19俞梅珍
俞梅珍
市场经济分工交换体系中商业伦理的内生机制探析——兼论中国商业伦理缺失的根源
俞梅珍
【摘要】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分工交换关系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分工交换关系产生商品拜物教,引发商业伦理缺失现象;同时,分工与交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演进是朝着分工不断扩大、不断深化方向发展的。从市场主体追求“分工促进增长”的利益诉求出发,必然催生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商业伦理。商业伦理是分工交换体系发展的内生需求,这种内生性需求,又进一步推动商业伦理内生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中国现阶段,商业伦理的内生成长机制还处在严重缺失状态,这是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分工交换商业伦理内生机制
【收稿日期】2014-07-26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 2015) 03-0085-07
作者简介:(俞梅珍,浙江衢州人,经济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短短30多年,中国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现象日盛,商业欺诈、商业伦理缺失等恶性事件不断被曝光,严重困扰中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社会各界都在呼唤商业伦理规范的建立。从马克思拜物教批判与分工交换理论的研究中,本文试图探讨分工交换体系发展中商业伦理的内生机制,探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商业伦理缺失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着力点。
一、分工交换关系发展的双重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分工交换关系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它又滋生出商品拜物教,使人被物化,产生损人利己、影响分工关系发展的行为。
(一)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及其根源的揭示
当下中国,商业伦理的缺失,在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景象。中国学者常常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中寻找对现实的批判力量。
所谓拜物教即是指人们把某种物体当做神来崇拜的一种宗教迷信。马克思将商品以物的形式掩盖了人们之间的一定的生产关系叫做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则是商品拜物教的进一步延伸。
马克思对拜物教进行了无情地批判。拜物教在人的意识中会产生自私、贪欲、商业伦理缺失。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货币拜物教下,“因为从货币身上看不出它是由什么东西变成的,那么,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变成货币。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连圣徒的遗骨也不能抗拒这种炼金术,更不用说那些人间交易范围之外的不那么粗陋的圣物了”①《资本论》,第1卷,第155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这里,马克思揭示出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把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思想感情、良心、情操统统地笼罩在黄金的光辉下,把一切东西都变成可以用黄金购买的商品,这里,美丑、善恶等关系被颠倒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关系都被物的关系所代替。
拜物教会促使资本家不择手段、背弃道德诚信去追求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了英国《评论家季刊》中的一段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①②④⑤⑥《资本论》,第1卷,第871,89,378,412,512页。
拜物教是如何产生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这些物具有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它控制着商品生产者,支配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拜物教的特征就是物的主体化和人被物化。
马克思揭示了拜物教产生的根源,即来源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是生产者私人的事,是一种私人劳动。但是,社会分工又决定了每个生产者的劳动必须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这种转化只能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从而必然出现人们社会关系中的物化现象;即以物与物的交换关系表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并进而掩盖与支配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②《资本论》,第1卷,第871,89,378,412,512页。
上述分析可见,拜物教是由商品经济下的分工交换关系产生的。同时,拜物教所引致的损人利己等商业伦理缺失现象,又会成为影响分工交易关系发展的障碍因素。
(二)分工交换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是把商品、价值、货币等看做双刃剑,既指出了拜物教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又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分工交易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自亚当·斯密以来,专业化分工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从斯密开始的增长始于分工的思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加要素的经济绩效的规律均与分工交换关系的演进有关,对分工交换关系的分析,贯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价值、交换价值、货币、价值规律等一系列范畴都是由分工交换关系而产生的。
马克思强调了分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1.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8,277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分工创造了“协作的生产力”。马克思发现:分工系统中虽无形却有力的“协作”创造了社会生产力。马克思指出:“结合劳动的效果要么是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要么只能在长得多的时间内,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规模上达到。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④《资本论》,第1卷,第871,89,378,412,512页。
3.分工与交换创造一种强制的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分工才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⑤《资本论》,第1卷,第871,89,378,412,512页。价值规律是以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作为最为重要的一种强制力量,促进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节约劳动时间。
4.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机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了无比广阔的空间。”⑥《资本论》,第1卷,第871,89,378,412,512页。《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8,277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马克思的理论,分析了分工交换关系的发展的双重作用,看似是一种矛盾,实则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分工交换关系完善的努力方向。
二、分工交换关系发展对商业伦理的内生性需求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商品拜物教的根源在于分工交换关系,由商品拜物教引起的商业伦理缺失,对分工的发展具有负面影响。同时,分工的发展能够大大促进专业化水平提高,使生产率提升。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与悖论。化解这种矛盾与悖论,人类社会的集体理性选择,不是回归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强化商业伦理,培育商业伦理成长的内生机制。
从分工演进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正是朝着分工不断深化的方向发展的。分工范围不断扩大,从国内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从不同部门的分工发展到部门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以及产品价值链分工。从市场主体追求“分工促进增长”的利益诉求出发,分工交易体系发展,会逐渐催生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商业伦理,以消解阻碍分工发展的不符合商业伦理道德的行为。充斥损人利己、商业欺诈的市场,很难让分工交换关系延续与发展。
商业伦理,是指任何商业组织从事经营管理活动时除了必须遵守法律外,还应该遵守的伦理准则。一般来说,商业伦理有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例如企业中雇主和雇员、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同事与同事之间,企业与投资者、供应商、消费者之间在关系处理和行为中的伦理准则;中观层面,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之间关系处理和行为中的伦理准则;宏观层面,企业对社会、对人类文明所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例如保护社会环境、资源再生利用、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平等互利,诚实守信应该是商业伦理最基本的准则。
分工交换关系发展对商业伦理的内生需求,可从以下两方面得到进一步的理解。
第一,基于追求分工利益的需要,是降低交易成本的理性选择。
分工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发展,但是,分工同时增加交易费用,分工利益的大小与交易活动费用高低紧密相连。交通运输等费用是显性交易费用,可以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不断降低;但是市场交易主体惟利是图,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一种隐性交易费用,在人们行为缺乏道德规范的交易活动中,会引发大量的交易成本。例如,商业欺诈这种不道德行为,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浪费性使用,人们为防止受骗,就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了解交易对象的信誉,去鉴定商品的真伪与质量,去鉴定详细的交易合同,以及在被骗之后会去打官司,等等。商业伦理具有降低这种隐性交易成本的功能。伦理标准会在总体上减少交易摩擦,有先进的商业伦理做支撑,市场经济才会有序、有活力。
第二,商业伦理是市场交易主体“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与利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分工与商品交换关系中,每个人的生产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生产,商品生产者之间表现为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每个人既是生产者又都是消费者。当交易的一方做出损人利己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交易的另一方也会有趋利避害的的理性选择,或者“以恶抑恶”或者规避交易,这样分工与交换的游戏都难以继续下去。相反,市场的力量会让一些遵循商业伦理规范的企业获得发展机会。经过竞争,在反复博弈中,人们认识到,成功有效的市场经济行为是自利必然利他,要想得到自己的利益就必须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以互惠互利为前提。只有尊重他人,赢得他人的满意和信任,才能获得自己和他人的双赢和多赢。
三、市场经济分工交换关系中商业伦理内生机制的形成与完善
分工交换关系的发展,对商业伦理有内生性需求,这种内生性需求,又进一步推动商业伦理内生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不断拓展社会分工甚至国际分工关系,这是一种集体理性;市场又是如何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让个体的“经济人的理性”选择集合为集体理性,减少或遏制不道德行为的?笔者的研究认为,在市场体系内部主要有三种机制,推动商业伦理发育成长。
(一)市场自身的优胜劣汰机制——前提条件:市场是完善的
从理论分析看,分工体系谋求“互利共赢”,市场本身具有优胜劣汰机制。遵守商业伦理的行为受到激励,可以赢得更多的客户,赢得更广泛的市场信誉;违背商业伦理、违规违法行为必然会受到
严格惩戒,会被合作方、消费者所抛弃,企业难以生存。
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发挥,实际上存在一个假设前提:市场是完善的。完善的市场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的市场往往是不完善的。完全信息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现实中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市场中的交易者不可能及时、无偿地获得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一切信息。这是一种“市场失灵”现象。在分工发展过程中,随着其复杂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部分社会分工相互之间的直接关联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现象会加剧。当信息之间的不对称达到足以降低一方运行成本时,往往就会有诚信缺失现象的发生。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曾提出过“柠檬市场理论”,他以二手车市场为例来说明,由于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最终会导致市场慢慢走向崩溃。
由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在相对完备的市场体系中会存在,在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的国家或地区,则表现得更为严重。因此,提高信息透明度,让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市场交易各方能够便利地、无成本或低成本获取需要的信息,成为完善市场的重要选择。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多提高信息透明度,弥补市场信息不完全的举措:
第一,发挥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作用。例如,美国颁布有《信息自由法》。该项法律于1964年通过,其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它规定,联邦政府的记录和档案原则上向所有的人开放(有九类政府情报可免于公开)。公民可向任何一级政府机构提出查阅、索取复印件的申请。政府机构则必须公布本部门的建制和本部门各级组织受理情报咨询、查找的程序、方法和项目,并提供信息分类索引。公民在查询情报的要求被拒绝后,可以向司法部门提起诉讼,并应得到法院的优先处理。这项法律还规定了行政、司法部门处理有关申请和诉讼的时效。
第二,社会征信制度的建设。所谓征信,简单地说就是对他人的资信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在发达国家,市场中介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资信调查服务是信用风险管理服务中的一项最普遍、最基本的业务,它是专业服务机构代理客户对交易另一方的资历、信用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和判断,为决策人选择贸易伙伴、签约、确定结算方式或者处理逾期账款、经济纠纷等决策提供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征信制度,也产生了一批权威性的、有社会影响力的征信服务中介组织,征信业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征信制度建设为形成诚实守信的信用氛围和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一个受法律保护的自由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要素,对解决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要实现商业繁荣和市场的健康发展,离开了新闻媒体的参与是无法想象的。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与报道,把信息的充分度、准确度尽量地提升到足够高的水平,让广泛的市场主体尽可能地有这个信息基础去区分好和坏,从而做到把“劣币驱赶良币的市场”变为一个“良币驱赶劣币的市场”。
(二)企业或企业家的自律机制——企业家阶层的成长与企业家精神形成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一本研究资本主义商业伦理的经典著作。马克斯·韦伯在书中深刻指出:“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首先并不是用在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数额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一旦创造财富的资本主义企业家精神具备了,他们会创造货币和资本”。①[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49页,于晓、陈维纲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企业家精神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中,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随着企业家阶层的成长,企业家精神逐步形成。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冒险、敬业、执著、诚信,以及勤于学习、善于合作,等等。企业家精神包含丰富的商业伦理内涵,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
企业家与普通的企业经营者有本质区别。企业家要关心利润最大化问题,但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关注自身的信誉资本的积累。经济学中常常假设,在市场的一次性博弈中,容易产生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果反复博弈,机会主义行为则
难以得逞。企业要获得长期发展,要把企业培育成“百年老店”,遵守商业伦理是基本条件。同时,企业家的一个突出特质是创新。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是通过创新活动来获得企业利润增长的源泉。通过为社会”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实行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为自己创造财富,也为社会创造财富。
从现实来看,数据表明,《财富》杂志排名前1 000家的企业,其中约75%以上都有明确的伦理准则用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且很多企业设有企业伦理管理的机构或主管。企业伦理主管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企业的伦理准则;对员工进行伦理方面的培训;处理员工在工作中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和疑虑。
20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它包括环保、劳工和人权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导致消费者的关注点由单一关心产品质量,转向关心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劳动保障等多个方面。迫于日益增大的压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多欧美跨国公司纷纷制定对社会作出必要承诺的责任守则(包括社会责任),或通过环境、职业健康、社会责任认证应对不同利益团体的需要。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曾经提出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二是对人的责任,主要是对员工的责任;三是对环境的责任;四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广泛贡献。
各类行业协会在倡导商业伦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业协会是一种具有自发性、行业性、会员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的社会团体法人。行业协会是会员企业体现和表达共同利益的组织,对外发挥着联系企业与政府以及国内外市场之间“桥梁”的作用。对内承担行业内企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在建立健全保证产品质量的行业规则,建立信用体系,倡导会员企业守信经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生产伪劣产品而造成行业损失的失信企业,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行业的力量对其加以惩罚性限制。
(三)政府监管机制——政府从“无为”到选择性“有为”
政府监管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政府规制或管制,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某些公共政策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规范和制约。其主要通过对特定产业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进入、退出、资质、价格以及涉及国民健康、生命安全、可持续发展等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来实现。
市场经济制度遵循经济自由原则,政府是否及应该怎样进行微观经济干预,在西方经济学界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经济自由主义是主流,仅仅是把政府看做是一个“守夜人”,强调政府的“无为”,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但是,资本主义发展中,始终存在“个别企业内部有组织,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市场秩序混乱也是常见的现象。以美国为例,从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后,至20世纪20年代前后,这六七十年是美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黄金时代”,美国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这六七十年也被称做“镀金时代”“混乱时代”,在这个发展阶段,伴随着愈演愈烈的金钱至上、诚信丧失、投机盛行、欺诈泛滥等。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接任美国第26任总统,他为建立政府市场监管职能作了巨大的努力,在位八年推出了一系列加强政府市场监管的措施。美国也自此开始从完全自由无序的市场经济走向政府监管、逐步有序的市场经济。
二战之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功能逐步强化。规制机构不断健全,规制政策不断完善。政府规制可能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作一些适应性的调整或改革,决无可能不管制、不作为。所谓选择性“有为”,是以不影响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为前提的,政府干预的范围,主要是市场失灵的领域,目的在于维护公平交易,降低负外部性,让市场运行的效率更高。
发达国家的政府监管,主要有法律手段和行政性手段,即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在市场准入、反垄断、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形成相互联系的较为完备的市场监管法律体系。例如,加拿大在1996年修改了《竞争法》的有关内容,其中将虚假广告、误导广告的民事责任修改为刑事责任,加重了对这类行为的处罚。美国消费者权益除在公平竞争法和商标法、合同法等民法中有所体现外,还有专门的立法,如《消费品安全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性规制放松趋势,同时,社会性规制则得到进一步强化。理论界逐渐形成了社会性市场
监管理论。政府的严格监管,对违背商业伦理、违规违法行为的严格惩戒,可以大大提升违规违法成本,形成有效制约作用。
上述三种机制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不断完善的,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断增强的。现实中,分工发展与商业伦理道德的作用也是互相推动的。诚信等道德伦理的建构维系着分工的秩序化和精细化发展;而分工的进一步精细化发展则反过来对维系分工的人的诚信关系等道德伦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打破中国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瓶颈——促进商业伦理内生成长
中国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在市场化改革的激励下,社会化大生产与分工交换体系快速扩张,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商业伦理发育尤显滞后。大量损人利己商业伦理缺失现象,造成市场秩序混乱,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不仅如此,商业伦理缺失已经对一些企业和产业自身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以奶粉行业为例,尽管国内有强大的需求支撑,但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全国乳业三巨头之一,有着50年辉煌历史的三鹿乳业集团陷于破产,国产奶粉信誉尽失,给了外资品牌奶粉迅速占领国内市场的机会。
针对商业伦理缺失、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一些观点认为,这是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必然代价;一些人认为这是中国过度市场化的结果。事实上,今天的中国所面对的不是要不要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而是如何完善市场机制,如何完善商业伦理成长机制的问题。目前,社会各界都在呼唤商业伦理规范的形成,这说明,在中国培育商业伦理也是发展分工交换体系的内生需求。问题在于,商业伦理的内生成长机制还处在严重缺失的状态。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商业伦理缺失、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所在。
第一,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受到制约,甚至出现“逆向淘汰”,诚实守信的企业反而被一些制假售假、进行商业欺诈的企业所挤跨。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只有短短的30多年,我们的市场在性质上还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还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生产者、消费者获取必要信息的成本很高,甚至找不到获取渠道。政府公共信息服务还存在诸多不完善,各部门、各地区的信息联网、信息共享制度还没有建立,公共信息服务收费现象比较普遍。社会征信制度建设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直到2013年1月国务院才颁布《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此,中国征信业才步入有法可依的时代。媒体的信息披露、舆论监督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对各种公共事件信息披露的时效性、连续性、细致性都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但是,现阶段中国新闻媒体本身是兼舆论监督与利益追求于一身的,媒体监管法律不健全,媒体自身的行为也缺少规范,这是影响媒体监管有效性、信息提供真实性的障碍因素。
第二,企业或企业家的自律机制缺失。从历史传统看,中国是一个缺少真正的企业家因而也缺少企业家精神的国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实践与经验的积累,中国企业家的数量、质量大为增加,涌现出一批素质比较高的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应该说,在中国,精明、勤勉,能够把握商机的企业经营者不少,但是秉承诚信经营,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数量还非常不足。
中国企业家精神真正形成有很多障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急功近利的社会文化氛围,都驱使企业决策短期化、功利化。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也是影响企业家精神形成的重要因素。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企业家选拔和成长机制,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在企业管理中受制于政府太多,不能体现企业家精神。民营企业多数以家族控股为主,企业管理中有太多家文化的色彩,利润是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
中国各种各样的行业协会数量不少,但是行业协会也存在角色混乱现象,很多行业协会只是在政府行政权力延伸的轨道上生存与活动,行业协会的自治与自律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行业自律是对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改善市场治理。目前,中国一些行业协会不仅没有自律功能,甚至存在与企业“共谋”进行价格垄断、市场分割等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第三,政府监管机制不完善,一些政府部门经济调控“越位”、社会管理“错位”、公共服务“不到位”的现象仍然严重。特别是地方政府,主要是着力于增长竞争,招商引资是重中之重,公共监管职
责严重弱化。各种违背商业论理、违规违法行为的背后都与政府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有密切关系。违规违法成本太低,无疑是对这些行为的变相激励。加强政府监管,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政府需要从分配资源转向公共服务、从注重财富创造转向市场秩序维护、从注重经济性规制转向重视社会性规制。完善政府监管,需要在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完善监管程序、监管过程走向公开透明等多方面努力。
今天,中国正在走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阶段,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14年7月8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重要指南。《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于促进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格局,到2020年建成体制比较成熟、制度更加定型的市场监管体系。”①《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4-07-08,http: /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7/08/content_8926.htm。《意见》从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夯实监管信用基础、改进市场监管执法、改革监督执法体制、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完善监管执法保障等多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这让我们看到,政府在促进市场体系完善,加强市场监管方面的功能正在不断强化,这正是商业伦理生长的必要条件。
加强商业伦理建设,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也在积极行动。旨在倡导“重建商业伦理,坚守商业正道”的“商亦载道论坛”,于2009年正式发起创办,到2015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第一财经日报》的共同推动下,2010年第二届论坛上,一批深具社会责任与使命感的优秀商业领袖,联合发布了《企业良知底线宣言与倡议》,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这一宣言与倡议强调,以人格与信用保证并倡议:“企业将所有商业恶行视为‘与民为敌’,故永不与恶行同流”;“全体职员将以虔敬之心管控每一道生产环节,有如守护生命一般守护产品品质,坚守产品安全责任,绝不坑害、欺瞒消费者”;“我们都将坚守并善尽对所有上下游商业合作伙伴的诚信责任与人道尊重”;“以公平与恭敬之心善待他人与社会,将此视为坚如磐石的企业信念,让企业经营变成‘阳光行动’”。宣言内容共九条,每一条宣言,都指向商业社会基本责任与伦理缺失的症结所在。②新浪财经,2010-11-10,http: / /finance.sina.com.cn/roll/ 20101110/09523514632.shtml.社会各界都期待,一部分企业家的自律行为能够星火燎原,带动整个社会商业伦理的重塑。理论分析的作用是试图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在GDP的增长方面,我们可以用30多年的时间,达到西方发达国家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达到的目标,但是商业伦理的发育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中国而言,促进商业伦理的内生成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于尚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