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城融合的概念框架搭建:基于空间组织逻辑的识别与评价

2015-03-19

城市观察 2015年6期
关键词:空间组织产城融合

◎ 岳 隽 古 杰

产城融合的概念框架搭建:基于空间组织逻辑的识别与评价

◎岳隽古杰

摘 要:产城融合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是发展手段也是重要的发展目标,然而从学术研究的视角看,我国产城融合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对理论的诉求。从空间组织的逻辑视角出发,构建了产城融合的框架。概念框架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从空间组织的视角对产城融合不同的分析视角进行逻辑梳理,对于产城融合研究过程中观点片面性的规避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产城融合 空间组织 概念框架

中国已经由乡村为主体的社会进入到以城镇为主体的社会,产城融合的提出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开发区的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三方面因素密不可分。在城镇化发展方面,1979年到2013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8.96%增加到53.73%,每年城镇化水平提高超过1个百分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城市实体地域的空间扩张,从而产生城市生产空间和城市生活空间的再组织问题,新区、新城、工业园和大学城等空间形态不断外拓,这就难免会出现产城分离的问题。在开发区的建设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世界资本的流入,工业化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此过程中开发区和产业园成为招商引资的空间载体。随着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其功能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与区域经济关联度低、与就业和消费人群脱节以及企业根植性差等诸多问题不断显现。开发区在经济上的重要贡献固然十分重要,然而基于经济发展单一目标而形成的孤岛经济则成为产城分离的重要根源。在住房制度改革方面,随着我国土地供给制度由无偿划拨向有偿使用制度的转变以及商品房制度的施行,居住区的郊区化已经成为城市空间扩张的重要动力。由于房地产开发在土地承租能力方面远大于工业用地,其区位选址和空间扩张方向也与工业区和工业园有很大的差异。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这一重大

问题,学者们对产城融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产城融合相关字眼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经常出现,但是直到2010年前后才有学者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对产城融合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产城融合的理念和内涵进行研究,侧重于理论分析和概念辨析[1-7];二是结合地方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实践,对产城融合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8-13];三是在产城融合的理念下探讨区域、城市、园区或具体产业的发展路径或规划[14-18];四是探讨产城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19-23]。可以看到,我国对产城融合进行深入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主要的研究内容虽然比较全面,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概念框架体系。由此会产生对产城融合的一些误区,比如对概念内涵理解的简单化,对空间组织形态理解的单一化以及时空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无视等。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亟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产城融合的概念框架体系。本文以空间组织为基本逻辑,探讨产城融合的概念框架体系,旨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为未来产城融合的系统性研究作指引。

一、产城融合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产城融合的提出既有产业发展理论与城市发展理论相互交叉融合的理论支撑,也存在城市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实践基础。20世纪初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不断向第三产业转移,由于工业经济的衰退及其支付地租水平的下降,工业郊区化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然而,在城市的郊区所建立起来的工业基地在空间形态上与中心城区发生了脱离,工业基地相关城市功能的缺失开始受到关注。二战之后,在田园城市理论的启发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尝试在大城市的郊区培育卫星城,有些卫星城比如法国索菲亚·安蒂波里斯科学城较好地平衡了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关系,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城市的交通压力,成为产城融合的典范,但是一些以居住功能为主导的卧城则面临着产城失调的问题。产城融合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中一个基本命题,在国外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得以发展和延伸。

我国作为第三波城市化浪潮中新兴经济体代表,产城融合理念提出的时间虽然不短,但是学术界相关的研究并不太多,加之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目标和学科背景方面的差异,对产城融合的概念界定也存在诸多分歧。林华认为产城融合是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以及产业区和城镇区的融合,核心是使产业结构符合城市发展定位,旨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城市功能改造[10]。陈云认为产城融合应服务于新城建设,旨在通过产业发展促进新城发展[24]。张道刚认为产城融合的关键就是把产业园打造成为城镇社区,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能一快一慢。孔翔认为产城融合应重点关注产业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7]。李磊认为产城融合的核心是推动园区从单一生产型园区向多功能城镇社会转型[25]。卫金兰认为产城融合应包含产业和城市共生、生活与就业并存以及制造与服务互动三个层面[4]。尽管不同学者对产城融合内涵的理解有所差异,但是他们都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产业空间的物质配套方面,并且尤其关注园区方面,对产城融合非物质空间层面的内容

重视不够。

从产业发展的理论来看,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是产城融合的理论基础,可以有效地解释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方式以及途径。1940年科林·克拉克(C.G.Clark)在威廉·佩蒂(Willianm Petty)关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基础上提出了佩蒂-克拉克定理解释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移动;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佩蒂-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库兹涅茨法则,提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变化的趋势。日本经济学家赤松在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说,指出了后进国家的产业在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发展按照“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弗农在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时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并把产业的发展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26]。同时区域经济也存在发展阶段的问题,不同的发展阶段产城融合空间组织形态也会有所差异。

从城市发展理论来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产生与发展理论、城市化理论、城市职能分类理论、城镇空间分布理论、城市等级体系理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以及城市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方面的理论[27]。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早期城市诞生的直接原因往往与政治和军事活动有关,然而除少数军政功能的城市之外,多数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往往依托于经济或文化服务职能。以城市发展所依托的主要职能可以分为中心地职能、专门化职能和交通运输职能。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既有大小和发展阶段的差异,也有类型的不同。从总体上看,单一职能的城市只能形成采矿基地、集镇和渡口等小型城镇,唯有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职能的城镇才能形成大城市。

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都会表现在空间上,这使得空间组织成为理解产城融合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对产城融合的理解主要从空间组织的逻辑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产城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在语义的层面,“产”的本意是产业,在此语境下指的是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空间载体,比如开发区或产业园区等;“城”的本意是城市,指的是城市居民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空间载体;“融合”的本意是几种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成一体,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从空间组织的逻辑来看,产城融合是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在空间组织形态方面有机地融为一体。城市作为复杂的巨系统在空间层面包含了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行为空间,因此,对产城融合空间组织的理解也应从产业和城市在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行为空间的融合四个层面出发,片面地强调其中的部分内容不仅造成概念理解的片面化同时还可能造成规划实践和政策有失偏颇。所谓产城融合,不是物质空间的交杂和并存,而是体现在物流便捷、信息畅通、生活方便、管理科学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的融合需要在以上四个空间分别展开,各自空间组织管理特性不同,决定了其融合的特点和路径不同,所以在产城融合问题的研究中必须区分融合的主体及其相应的融合路径。

二、产城融合空间组织关系的多元表现

对产城融合空间组织关系的多元表现

应从不同的空间视角出发。本文分别从物质形态、经济和社会活动、居民日常出行活动三种视角出发分析产城融合关系在不同空间形态上的表现及其主要切入点。物质空间是城市空间中的物质本底,以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分布和交通组织为主要内容。经济和社会空间以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作为主要的切入点,是物质空间叠加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结果。行为空间是居民日常行为对多种空间关系的综合响应,并最终对物质空间以及经济和社会空间产生影响。

(一)物质空间

物质空间是产城融合的基本空间载体。产城融合在物质空间上的表现就是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在规模上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实现有机的组织互动。人文生态学家伯吉斯从人类的生物属性出发,创立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同心环模式,他认为城市从中心区向外围依次会形成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薪阶层住宅区、住宅区和通勤者地带,其中主要的商业形态分布在中心商务区,主要的工业形态分布在过渡带,城市和产业形成了有机的融合。同心环模型是在均质性平面而推论的,霍伊特认为这种假设过于理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扇形模式。实际上伯吉斯和霍伊特的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形式均为单中心结构,没有考虑到重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和市郊居住区的出现等问题。哈里斯和厄尔曼于1945年提出了更为精细的城市空间结构多核心模型。同心环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是城市物质空间的三个经典模型,其模型均有地租理论作为支撑,在空间组织形态方面均考虑到了城市功能空间与经济空间的空间组织关系。

产业和城市物质空间的组织关系是分析产城融合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产城融合的基本途径。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产城融合将产业的空间诉求与城市的功能发展有机地联合在一起。然而,在城市物质空间的地域推进过程中,产业空间的外拓就表现为开发区和工业园的郊区化,在此过程中如果相应的城市功能空间没有及时拓展,就会造成有产无城的空间隔离问题。产城物质空间分离的另一种表现就是住宅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有城无产现象,在城市郊区化的过程中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居住区具有更高的承租能力,在土地财政的压力下城市产业空间不足会带来有城无产的空间隔离问题。如果同时遇到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滞后和房地产开发过于超前就会出现空城或鬼城现象。

(二)经济和社会空间

1.经济空间

经济空间的融合是产城融合的动力源泉。产城融合在经济空间上的融合就是形成具有创新优势及产业关联性强的产业集群。学界对经济空间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早,但是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时间并不长。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学长期关注成本、收益和利润关系,对空间的关注较少。作为空间科学的地理学则过于从宏观地域的视角分析区域经济的地域分工,比较强调经济区概念,缺乏类似于微观经济学对企业本身生产组织的关注。地理学三大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的中心

地理论对不同企业的空间组织关系关注较少。事实上,一部分企业与其他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可以分享其他企业所提供的中间投入品。在经济学领域,把生产要素的投入分为劳动力、原材料和资本,然而中间投入品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中间投入品不仅是一个企业最终生产的产品,同时也是另外一个企业的中间投入品。以服装企业为例,纽扣对纽扣企业而言是最终产品,对服装企业而言却是中间产品。事实上,产业集群还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知识溢出、自我强化等多种方式促进企业发展。

经济空间的融合是产城融合的重要指标。在区域产业功能分类中,一般会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将产业分为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而关联产业则是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和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基础性产业则是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在工业园、开发区和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企业之间的前后向联系以及相互支持作用,从而使企业通过集聚经济分享中间投入品、技能匹配性和知识溢出等产业集聚效应。

2.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的融合是产城融合的又一重要指标。在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的组织方面,不仅要考虑到物质空间的融合,同时也要考虑到产业空间的融合。但仅仅实现了两种空间尺度的融合而忽视了社会空间的重要作用同样会影响到产城融合的最终效率。一个比较常见的案例就是某高新技术产业园在物质空间上与周围的居民区实现了融合,做到了既有产又有城,同时园区内不同的产业门类之间也具有较好的产业联系,具备了实现产业集群的客观基础。然而对于本地居民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虽然地理距离比较近,但是难以获得进入该工业园工作的机会。对于工业园工作的高技术就业人员而言,由于已有的居住空间被本地居民所占用,其生活和休闲行为都依托于中心城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在产城空间组织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社会空间的融合,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企业的根植性交叉,企业及其产品无法融入当地的社会空间。在标准化产品阶段,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跨国投资的过程中,这种现象就非常典型。

(三)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居民日常活动的地域界线,它包括居民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居民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行为空间的融合既是产城融合的重要动力,也是产城融合的重要发展目标。相对于物质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行为空间是一种动态的空间。行为空间是组织其他空间形态产生活动交流的重要动力,并通过人的流动、物质的流动和信息流动对其他空间形态起到组织联系的作用。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发展的目标应该是服务于人的需求。居民从居住地前往工作单位,把居住空间与产业空间联系在一起;居民从单位出发与其他单位进行商务交流,把不同业态的经济空间联系在一起;居民在休息日从自己的居住地前往其他区域探亲访友,把不同的社会空间联系在一起。产城

融合的目的旨在通过空间组织为居民日常的行为空间提供便利,并通过物质空间的组织降低居民日常出行的时空约束。因此把产城融合简单理解为产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功能混合是不合理的,在产城融合的评价方面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居民日常出行的行为空间。

三、产城融合空间组织关系的多维评价

产城是否融合,是需要一定的指标予以分析,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客观判断产城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目前在产城融合的评价中,往往将一类指标比如通勤距离、职住比适用在不同职能、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中。由于产城融合在物质空间、经济和社会空间、行为空间等领域有不同的表现,这些指标必须放在特定的条件下结合评判的重要维度予以识别。对产城融合的多维评价应区分自然地理环境、城市职能、发展阶段、产业类型、空间尺度以及历史文化等特征。

(一)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首先是人类活动的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发展。以气候条件为例,在我国大城市之中,只有兰州、西宁和乌鲁木齐等少数城市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产城融合关系的评价也应该依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二)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城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和显著的特征。城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都是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两个部分组成,对城市职能进行分类应该着重关注其基本经济活动部分。对产城融合进行评价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职能的差异性。对于专门化的制造业城市,由于产业的专门化程度较高,制造业比重较大,应该着重从产业空间与城市生活服务空间配套的视角出发;对于区域首府类型的城市,由于行政职能和商业职能比重较高,应该着重强调不同功能区的交通联系;对于采矿等专业城市应着重对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对于都市型中心城市,应加强在区域服务和创新功能方面的评价。

(三)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是产城融合的重要特征,根据国内成熟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产城融合大致经历了成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在成型期,产城融合以产业的导入为主,是资本初步积聚的发展阶段,城的功能尚不具备;在成长期,产城融合从单纯的工业向综合功能区转变,出现了城市功能,但是比较脆弱;在成熟期阶段,产城融合开始从产业功能主导区逐步转变为产业和城市功能共同发展的地区。对产城融合的评价应加强对产城融合发展阶段的分析研究。在成型期阶段,应着重从产业发展的视角进行评价与分析;在成长期阶段,应加强在规划、用地、职住平衡方面的评价;在成熟期阶段,应加强从

社会空间的融合、产业根植性和行为空间方面进行评价。

(四)产业类型

在产城融合关系中,产业的类型和种类不同是评价产城融合的重要维度。对于土地因子指向型产业应根据不同工业类型对产城融合进行评价;对于钢铁、石油、汽车制造等行业门类应从商业和生活配套的视角进行评价;对于原材料因子指向型的产业门类,应从产业集聚的视角进行评价;对能源因子指向型的产业门类,应从所需能源的区位和运输条件进行评价;对于劳动力指向型的产业门类,应从人口、生活配套的视角进行评价;而对于污染型或危险性产业类型,应从是否远离居民区的视角进行评价。总之,对于同一评价要素,对于一种产业类型而言可以作为产城融合的正向指标,而对于另外一种产业类型而言或许要作为负向指标,具体情况应根据产业类型的不同进行分析。

(五)空间尺度

空间尺度特征是产城融合关系在普通市民认知过程中的重要观感特征。除了职能、阶段和产业类型之外,对城市最重要的描述莫过于空间尺度的大小。在产城融合的评价过程中,居民的通勤距离应成为评价产城融合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通勤距离越小,产城融合的程度越高;通勤距离越大,产城融合的程度越低。然而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由于参与评价的城市或园区空间尺度差异较大,往往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一般而言,空间尺度较小的工业小镇,居民通勤活动的距离相对低于大城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业小镇的产城融合程度一定高于或低于大城市。对产城融合的评价应加入空间尺度的视角,尤其是在把通勤距离作为评价指标时应对不同空间尺度等级的城市进行分类。

(六)历史文化特征

历史文化不会像地形、地貌和交通等物质要素对产城融合造成直接的影响,但是它会通过影响居民行为、社会习俗、行政区划和城市决策间接对产城融合关系产生影响。相对于其他分析视角,历史文化要素对产城融合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和渐进性,同时由于历史文化特征不易计量和分类,所以在产城融合关系的研究中容易被忽略。

四、产城融合空间组织概念框架的构建

(一)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人服务,从空间组织的逻辑研究产城融合应把以人为本作为首要的基本原则。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合理引导居民日常出行行为,有效推进产城空间组织关系优化,降低居民日常出行的时空约束限制。

产业创新。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产城空间关系组织方面应积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推动产业创新。

全面综合。产城融合的发展目标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对产城融合空间组织的研究分析要做到全面综合。

分类评价。产城融合的空间组织涉及

到不同城市职能、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类型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产城融合的空间组织研究要体现分类评价的原则。

(二)概念框架

确立产城融合的概念框架要首先从其概念研究出发,沿着这一基准点有城市和产业两个分析维度。从空间组织的逻辑出发,产城融合对产业和城市的研究并非关注产业和城市的所有方面,而是把研究的重点聚焦在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空间方面。然而,由于物质空间在产城融合过程中起到物质基底的作用,传统的研究框架更多地把产城融合的空间狭隘地理解为物质空间。所以应从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行为空间四种不同的空间视角出发,对产城融合进行综合研究。在城市维度方面,应对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类型、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历史文化的城市进行分别研究。

(三)研究路径

从空间组织的逻辑视角出发,构建产城融合的概念框架体系,分析产城融合主要研究内容之间的逻辑组织关系。

第一,解析产城融合的概念内涵。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及不同的语境造成产城融合有诸多理解误区,甚至存在把产城融合理解为空洞的政策口号,或本身就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这种现象不利于产城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也会对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系统解析产城融合的概念内涵应被视为重要的研究目标。理论研究是产城融合相对比较薄弱的部分,在产业和城市发展方面已经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但是如何结合产业和城市发展理论对产城融合关系进行更加系统理论化的研究是产城融合关系研究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二,梳理产城融合的空间表现。传统产城融合较多地强调产城融合的物质空间方面,尤其是关注产业发展与居住生活的配套,对社会空间、经济空间和行为空间关注较少。通过多元空间视角梳理产城融合的表现是研究的重要目标。

第三,开展产城融合的综合评价。产城融合多元评价视角的剖析,从自然地理环境、城市职能、发展阶段、产业类型、空间尺度和历史文化特征等层面建立产城融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通过评价指标的研究探讨影响工业园区或城市产城融合要素状况,有助于在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综合性评价分析园区及城市产城融合的总体状况。

第四,总结产城融合的主要策略。产城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规划先行,而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学科,规划实践在产城融合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产城融合的规划实践也是重要的研究视角。在该研究视角下,产业政策和城市发展政策以及两者之间的融合是重要的研究内容。第二个研究平台是各地产城融合的经验教训总结,产城融合是一个与城市化和产业发展过程密切联系的实践性课题,已有产业园和开发区以及城市尺度的产城融合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

五、讨论

产城融合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

是发展手段也是重要的发展目标,然而从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我国产城融合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现实发展对理论的诉求。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当城镇化发展到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将不再取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取决于能否形成集聚资本、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能力,取得这种能力的关键则是产业的发展。中国城镇化过程经过改革开放之后30余年的快速发展,多数城市和区域正面临着从资源依赖到要素集聚的转型过程,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空间转型与重构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题。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出“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产城融合已经被作为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从理论层面来看,产城融合的概念认知还存在较多的分歧,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依然处在探索阶段,产城融合的政策制定也不够完备,产城融合的评价体系和发展目标还相当模糊,产城融合的研究体系尚未形成。在这种背景下,建构产城融合的概念框架体系就成为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空间组织的逻辑视角出发研究这一课题,无论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实还是产城融合的理论研究都是不无裨益的,但是整个概念框架体系的搭建还需要从更多的视角进行完善,文章所提出的相关研究和分析视角也需要及时跟进才能真正有助于产城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洪业应.推进涪陵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29(2):72-77.

[2]高月静,赵玉娟.“产城融合”的辩证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1):1449-1450.

[3]李文彬,张昀.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J].规划师,2014(6):10-16.

[4]卫金兰,邵俊岗.产城融合研究述评[J].特区经济,2014(2):81-82.

[5]钟顺昌,李坚,简光华.产城融合视角下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考[J],商业时代.2014(17):39-42.

[6]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z1):99-103.

[7]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2011(1):1.

[8]贺传皎,王旭,邹兵.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12(5):30-36.

[9]蓝菲.四川产城融合发展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2(26):142.

[10]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5):30-36.

[11]王思齐,黄砂.产城融合视角下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变迁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13(z2):84-89.

[12]刘伟,蔡海燕.临港新城产城融合发展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13(z2):10-16.

[13]骆群,脱斌锋.由粗放的“家庭作坊”向“产城融合”跨越式发展——以浙江省海盐县产城融合发展研究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5):5680-5681.

[14]王新涛.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J].企业活力,2011(8):26-29.

[15]徐代明.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高新区发展思路调整与路径优化[J].改革与战略,2013,29(9):31-34.

[16]邹伟勇,黄炀,马向明等.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动态规划路径[J].规划师,2014(6):32-39.

[17]谢资二.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南通市为例[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11):38-40.

[18]卢为民.产城融合发展中的治理困境与突破——以上海为例[J].浙江学刊,2015(2):151-154.

[19]孙红军,李红,赵金虎.产城融合评价体系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4(2):248-249.

[20]卫金兰,邵俊岗.基于AHP的产城融合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4(10):2173-2177.

[21]张开华,方娜.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协调度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3):43-48.

[22]苏林,郭兵,李雪.高新园区产城融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研究——以上海张江高新园区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3(7):12-16.

[23]王霞,苏林,郭兵等.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高新区产城融合测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6):26-29.

[24]孔翔,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J].经济问题探索,2013(5):124-128.

[25]李磊.产城融合理念下的控规编制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6).

[26]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3-195.

[27]徐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4-321.

(责任编辑:卢小文)

Research on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City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Based upon In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Logic

Yue Jun, Gu Jie

Abstract:City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is both a tool for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objectiv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urbanization.Nevertheless,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city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lags behind the reality needs in terms of academic research.From the logical perspective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the framework of city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conceptual framework research is to sort out the various analytical perspectives from the angle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ircumvent one-sided view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city of industry.

Keywords:City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Spatial organization; Conceptual framework

作者简介:岳隽,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古杰,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地理、区域经济和土地政策研究等。

【中图分类号】TU984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5.06.015

猜你喜欢

空间组织产城融合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武汉市东湖景区游憩空间组织及优化研究
基于产城融合的常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探讨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怎么样
关于江苏中关村实现产城融合的调研与思考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以潍坊滨海区为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浅谈城市广场设计
中国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空间组织特征及影响度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