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对我国的启示
2015-03-19宫兰一
宫兰一
(中国计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美国高等教育具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其大学校园文化亦独具特色,是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典型。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孕育于距今四百多年前的殖民时期,经过欧洲化孕育、本土化探索和多元化发展,在人本主义、“三A”原则①、实用主义、多元主义理念指导下,形成以完美现代的物质文化、多元共存的精神文化、民主法治的制度文化、独特新颖的行为文化及其呈现出来的物质载体、制度载体、组织载体、活动载体等内容构成的独特完善的校园文化。可以说,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根植于欧洲大学,但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而是根据自身环境和条件进行必要的改良和创新,形成了重视实用主义,重视学生个性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培养学生自信、自主、自立。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研究起步较晚,现有成果远不能适应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深入研究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大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大学校园文化理念
(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协调的理念
我国大学普遍重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许多大学都拥有美丽的校园、宏伟的建筑、庞大的组织和丰富的活动,但存在大楼缺大师、有校园缺精神、有活动缺内涵等现象。美国大学在致力于塑造物质文化的同时,重视将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景观。这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的理念正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所急需的。因此,要促进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快速发展,单纯依靠营造校园物质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从大学的文化本质属性出发,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求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共存。这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和谐的理念
大学校园文化应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效结合,使青年学生在科学健康的文化氛围中全面发展。美国拥有备受全球瞩目的高等教育,拥有诸如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这些大学始终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包容,是世界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发展的榜样。在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要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既要在人文精神中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也要在科学精神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理念
20世纪初,美国强调自己是一个伟大的“熔炉”,新移民不断地熔入炉中,并熔铸出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民族个性,进而形成美国化的新型文化模式。WASP文化②逐渐成为美国的主流文化,其实用主义哲学成为美国文化精神中最核心的东西。“中国的教育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传统,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然而她是深深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1]这种发展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民族化和国际化双重走向的实践逻辑。因此,坚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根本,国际化和民族化相结合是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科学原则。
二、优化大学校园文化内容
(一)营造格调高雅的大学物质文化
美国大学重视校园环境与大自然的融合与协调,重视体现学校办学风格、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校园建筑。如哈佛大学濒临查尔斯河,其建筑被称为“一部三维空间的欧美建筑史”[2];耶鲁大学采用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其钟楼和高塔亦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美国大学还重视设施文化建设和图书馆建设,威廉姆斯学院等学校学生宿舍达到三星级饭店的标准;美国大学成立由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图书管理委员会,共同参与图书馆建设[3]。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和谐的环境陶冶人。如重视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寓情、寓教于校园景观,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4]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同时,加强图书馆建设,构建合理的馆藏体系。
(二)建设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文化
美国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呈现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良好学风、坚持主流文化基础上的多元交叉融合、崇尚与鼓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特征。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开设许多扩充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并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借鉴美国大学经验,加强我国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形成积极创新的优良校风;二是加强创新性教学改革,通过设置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涵养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为学生的成长和能力拓展搭建平台。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制度文化
美国重视教育立法,美国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都贯穿着竞争机制[6]。分权管理是美国大学内部管理的特色之一,由大学董事会、校长、教授会组成的权力机构各司其职,履行自己的职责。总之,大学校园制度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做到既约束人又激励人,既依法治校又以德治校,实施人性化管理制度,促进大学校园文化蓬勃健康发展。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应做到:第一,制度的制定要坚持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结合;第二,制度的落实要坚持人性化和原则性的结合;第三,在各类活动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关怀,为师生发展创设平台。
(四)打造丰富多彩的大学行为文化
丰富多彩的校园行为文化是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的显著特征。教师通过综合运用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建设富有我国特色的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应做到:第一,加强学术科技文化建设,建设融实践性、趣味性一体的校园学术文化,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第二,加强艺术文化建设,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第三,加强阵地文化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完善大学校园文化载体
(一)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美国大学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作用。美国大学社团有学术性、娱乐性、服务性、体育性、联谊性、综合性等各种类型,其活动方式有定期性交谊活动,也有不定期举办演讲、放映电影、举行音乐演奏会等对外公开的全校性活动,造就和培养出诸如尼克松、肯尼迪等各界精英人物。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大学学生社团在“以学生为本”理念指导下,形成一套完善的社团工作模式:一是学校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组织管理和学术理论方面的指导;二是学校为学生社团工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如保证活动时间,提供活动项目、活动场所等;三是学校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如学校设学生社团专项资金等;四是严格把握学生社团活动的合法性,凡是违法或者具有消极倾向的活动一律取缔。
(二)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大学宿舍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创造功能、双向互动功能和凝聚功能。良好的宿舍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培养健康、高雅的情趣有积极的作用[7]。美国大学凭借政府的财政支持和自身的经济实力,宿舍类型多样、设施齐全、服务完备。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美国校园文化成功开展的基础。为加强我国大学宿舍文化建设,应做到:第一,重视宿舍环境建设,倡导自我管理。学校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将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第二,健全学生公寓管理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管理,建立由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民主监督机构,参与公寓的服务和管理,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反映学生的建议和需求,协助做好宿舍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8];第三,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将学生在宿舍的行为表现与学生的德育综合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开展文明宿舍、优秀宿舍的评比,增强宿舍的凝聚力,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宿舍的精神文化建设。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面对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浪潮,美国大学纷纷加快了校园信息化进程,逐步实现融教学、科研、行政于一体的校园信息网络工程,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借鉴美国经验,加强我国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有:第一,建立健全大学校园网络管理工作机制,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管理网络;第二,创建特色站,加强网络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创建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服务性寓一体的特色校园网站,并建设一支既有较高专业素质、政治理论水平,又能有效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网络管理队伍;第三,实施绿色校园网络计划,加强网络管理,引导师生树立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建立和健全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机制,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提高大学校园网络信息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对有害信息实施有效审查、监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抵御网上有害信息[9]。
四、强化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美国大学以渗透教育方式将道德教育寓于各种教育教学,尤其重视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中引导、启发学生对做人、做事、处理各种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将外在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为自己的做人准则,建立自己的道德信仰体系,从而奠定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10]。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研究建设可以对之加以借鉴。
(一)转变传统德育理念,充分发挥激励功能
受传统德育理念影响,我国大学德育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励学生自主活动和自我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对稳定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提出当前社会面临的伦理、社会和政治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模拟决策或谈判等参与方式作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并了解这种判断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而通过整个教学过程将道德原则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激励学生自我教育;第二,加强学生组织建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各种形式的组织活动,培养其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规范中实现自我教育,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第三,优良的校风、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和责任感,有效地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二)拓展传统德育途径,充分发挥辐射功能
我国传统德育教育将思政课作为主渠道,僵化呆板的理论灌输方式导致德育教育“两张皮”现象严重。可以借鉴美国渗透式教育方式,坚持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对思政课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将德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与导向功能。第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中除了正面理论灌输,还将德育融入专业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专业伦理、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并结合实践活动及社会服务渗透教育,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第二,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大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将认知与行为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与践行的相互转化,增强其道德责任感,提高其道德推理能力、选择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通过校园环境和校园媒体进行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加强环境育人系统建设,激发学生内心的潜在认同,注重利用校园媒体、校刊、校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三)优化德育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导向功能
德育师资力量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发挥导向功能的基本保障。美国大学重视德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这支队伍使美国大学的德育工作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能将德育目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项具体活动当中。[11]随着大学德育内容的不断更新,我国现有德育师资队伍急需优化和改善。第一,严格选拔和筛选具有相应专长的教师,重组校园德育师资力量。第二,加强职前教师德育素质和专业技能训练,通过培训使教师明确德育目标,明确自己的使命,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和组织能力,担负起学校德育重任。第三,成立咨询指导机构,发挥指导性道德教育作用,成立专门的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机构,设立专职教师为大学生提供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服务,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完成道德观念的内化。
[注 释]
①“三A”原则,即学术自治(Academic Autonomy)、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和学术独立(Academic Autocephaly),是美国乃至西方大学最基本的精神基石,也是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最重要的特色。
② WASP是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的缩写。从白种人、盎格鲁-撒克逊和清教徒三个关键词入手,表明WASP文化代表了西方文化的精髓。
[1]李岚清.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开幕词[C]∥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姜文闵.哈佛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82.
[3]Christopher J Lucas.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A History[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4:89.
[4]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
[5]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0.
[6]陈惠.中西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案考察和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6(1).
[7]李俊.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1).
[8]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35.
[9]金瑾如.中美高校若干特点比较研究[J].思想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11(5).
[10]蓝劲松.大学办学理念东西方文化的比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11]且国山.美国高校德育实践及启示[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