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特征探析

2015-03-19纪富贵

传播与版权 2015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特征

纪富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特征探析

纪富贵

[摘 要]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系统性为基石,增强课程的科学性;以实践性为归宿,增强课程的有效性;以融合性为保障,增强课程的辐射性;以主导性为方式,培养学习的主体性等特征,能够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特征

[作 者]纪富贵,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讲师。

近年来,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新闻业界在“走转改”活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力度与广度都有所增加。在肩负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中,虽然教育部和中宣部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作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首要任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在教学实践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也有汇集了国内十几所重点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专家编撰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教材的出版,复旦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也已经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整体上看,新闻专业教育实践中因师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存在“过时”“枯燥”等认识误区,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课程,主要涵盖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规范等内容。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特征,对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作风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新闻传播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以系统性为基石,增强课程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形式上是零散的,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对于新闻现象与新闻传播活动的看法既有延续性,同时也根据时代和地域的不同有所发展。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首先在架构上要做到系统梳理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对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现新闻传播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纵横交错法是系统、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框架的主要方法。

在纵向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应该沿着其形成历程,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在新闻领域的相关论点。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奠基人,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提出“报纸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强调媒体记者应该“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要求媒体“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明确提出了党报的党性原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主要代表,以继承为基础在革命实践中,创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出要“政治家办报”,提倡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要求媒体坚持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明确反对党八股。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要求,对新闻事业的社会地位、历史使命、工作原则,做出了新阐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历程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必要内容。

在横向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应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历程,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观点与借鉴,通过浓缩、概括,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形成逻辑严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理论体系。比如,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可以作为新闻传播领域中的思想规范;又如,新闻传播的党性原则,属于一种政治规范;再如,以人为本的传播思想,要求新闻将人民作为传播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以实践性为归宿,增强课程的有效性

教学的空洞化,是所有理论性课程的一个共同问题。当前,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不少师生认为课程内容与新闻实践之间的距离较远,与新闻操作技能的关联度不大。而实际上,理论是作为实践的指南针,马

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业务与传播技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中,提高实践性,对于确保和提升课程的有效性十分重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以他们在实践中总结提出的观点为源头,追溯他们的新闻实践历程。比如,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的背景与条件中,就可以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历史条件,经历的历史故事,阐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的缘由。再如,在论述毛泽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毛泽东在解放前各个历史时期,通过新闻报道指导革命实践凝聚革命力量的故事,论述毛泽东新闻思想。

在追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实践的同时,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实践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以案例教学的方式,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引学生认识当前当下中国的新闻传播现实。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中,就贯彻了这一思想。所谓“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是红线、是核心,落脚点则在于“实践”,即当前我国最新鲜、最重要、最典型的新闻实践。该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色在于,通过采写手记的方式,强化了当下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典型案例的故事性与生动性,能够让学生详细了解体会优秀记者,在实践中坚守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过程。不过,稍显不足的地方是,这本教材大多选取的是正面典型,而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中,也可以结合需要,选取一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负面案例,从而能够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客观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三、以融合性为保障,增强课程的辐射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融合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程,与实践的融合。

在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居于核心位置。这种核心位置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其他课程具有引领作用,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的其他专业课程中,都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辐射指引下。因此,打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指引作用,应该在概述其他课程内容的中,阐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业务技能的统摄功能。如在传播学概论课程中,明确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对于理解人类社会传播行为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借鉴西方传播思潮精华的同时,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西方传播理论的局限,让学生理顺我国社会的传播结构和传播关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实践性,不仅体现在案例教学中的实践内容,更可以通过校内校外新闻传播资源的融合,特别是采用引入新闻单位从业人员讲座讲学等方式,实现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的融合,使学生的学习视野能够从学校的理论拓展、辐射到新闻的实践中,提升课程的吸引力与有效性。在教育部和中宣部的推动下,新闻单位与高校传播学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等工作逐步落实到位,一批来自新闻行业的知名记者走入高校,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主讲老师。比如浙江大学传播与国际文化学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主讲教师既有浙江大学的教授,也有浙江省委宣传部的领导,浙江省内主流媒体的高管,还有中央驻浙媒体的负责人。

四、以主导性为方式,培养学习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学校进教材进课程,最终的目的是要进入学习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在今后的新闻从业中能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政治立场与政治方向。因此,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中,教师应该让出主体性地位,以教师的主导性引导,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课程改革中,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当“教师”到做“教练”,从“学而知之”到“惑而知之”,积极尝试了对话式练习、作坊式教学、大篷车课堂、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新闻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校学生采写的《乡村八记》等新闻作品,不仅在中央级主流媒体刊发,还获得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高度评价。

复旦大学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除开传统的课程讲授法以外,其专题讨论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划分不同的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自由组合,并按照分工要求查找相应资料,确定发言内容,开展课堂讨论,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提问和总结,将课堂让给学生,老师充当教练和裁判的角色。其社会调查式教学方法,安排学生到相关媒体做社会调查,学生自我设计调研内容,实地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主导性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从而改变传统教学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体验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性;改变继承而不重创新的情况,能够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传播现象中,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造性的理解和认知传播规律;改变传统教学重传授轻探索的局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体会马克

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李彬.范敬宜与清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述略[J].中国记者,2011(6).

[2]高晓虹.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评析[J].新闻战线,2015(1).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中宣部、教育部联合调研组.培养深爱国家和人民的当代大学生[N].光明日报,2006-02-07.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