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新媒体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五微五阵地”
——以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话时政”微论坛为例

2015-03-19刘世斌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话时政阵地

刘世斌(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运用新媒体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五微五阵地”
——以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话时政”微论坛为例

刘世斌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对此,基于“五微五阵地”的矩阵式微博体系,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了“大话时政”微论坛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在微博上发表政论、辩论观点、分享见解和表明立场,并通过该活动,明晰定位延思想引领新阵地、契合需求拓成长服务新阵地、管理扁平辟组织动员新阵地、创新交互开独立思考新阵地、强化联动创工作创新新阵地,提升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大话时政;高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1],“利用网络为青年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青年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不断拓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2]。

1 “五微五阵地”和“大话时政”概念厘定

“五微五阵地”是由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首倡的矩阵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利用新浪微博创设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交互机制,将工作载体延伸至新媒体,构筑“五微”,即微协会、微活动、微服务、微论坛、微文化[3],通过新媒体多元化表现形式、新媒体交互化话语体系、新媒体云端化传播路径、新媒体模块化引导模式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耦合[4],构筑系统化、矩阵化、网络化的新媒体时代下思想引领的新阵地、成长服务的新阵地、组织动员的新阵地、答疑解惑的新阵地、工作创新的新阵地。

“公管论坛·大话时政”(以下简称 “大话时政”)是由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沉淀、探索、梳理团学活动经验,顺应新媒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趋势而创造的高品质、深内涵、宽领域的团学品牌活动。该活动以新浪微博为活动载体,参仿辩论赛机制,通过给定讨论时政话题,鼓励青年学生通过个人微博发表观点,形成学生微博议政浪潮。该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确定话题,更新信息。由活动策划小组确定当期时政话题,并在特定微博上实时更新该话题的最新争论动态,包括名人学者观点、政府方针政策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话题、思考话题。二是针锋相对,形成局面。通过前期对话题的研究,学生已经形成了各自的观点。在统一安排的时间段内,学生可以通过转发、评论、回复等方式进行微博辩论。辩论过程有三个阶段,即立论阶段(亮明观点)、质询阶段(质疑他人和维护自身)以及总结阶段。在此过程中,微博管理人负责主持秩序、协调氛围和应变控制等工作,确保时政话题微博辩论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取得富有价值的成果。三是评委问辩,导师总结。由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负责老师组成的评委小组,根据微博辩论中所提出的观点进行逐一问辩,并综合各个层面及因素,评出一、二、三等奖;之后,由时政话题相关导师进行总结点评,剖析话题内涵,强化知识运用,提高理论层次。该活动既能为青年学生认识时政提供宝贵的指导建议,更能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向上、向前不断发展。

2 “大话时政”实践经验构筑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大话时政”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向虚拟空间发展和延伸,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综合效应,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使得思政教育的思想引导过程隐蔽化、沉浸化[5],也使得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趋同于网络化、信息化。“大话时政”不仅提升了高校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也提高了青年学子参政议政、针砭时弊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运用网络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导权和主动权。

2.1明晰定位,延思想引领新阵地

“大话时政”旗帜鲜明地定位于“做青年学生喜爱的网络辩论场”,鼓励青年学生通过发表对热点事件的看法、阐述独到见解,并综合运用数据、图标等进行详尽佐证论述,在思辨过程中提高沟通交流的社会化技能、增强参政议政的主体意识,使之思维方法、价值取向、行为标准、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等呈现多元化态势,也借由微博新媒体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6]。在网络激辩的过程中普及了关注度较高、争议性较强的社会热点话题。“大话时政”所选择的话题多契合了时代世情,弘扬了家国情怀。如“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安乐死合法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等,都跳脱于个人利益圈,转而投射于具备策论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社会价值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进一步强化了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契合需求,拓成长服务新阵地

“大话时政”充分运用了网络的虚拟性特征,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鼓励青年学生表露内心想法,契合了其阐述思考观点、表达对时事热点的潜在需求,强化了二者间的信任关系。一方面,“大话时政”依托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的微博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多重渗透,更可以借助符号化的虚拟代号身份进行自由和开放的学术交流,避免了面对面与人论争时政热点时的拘谨,也毋须担忧表述偏差被当面揭穿时的难堪与尴尬[5],对青年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思维方式和性格塑造形成了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微博消弭了师生间的代际鸿沟和身份差别,老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知识灌输者和信息发布者,而是微话题的引导者、参与者。这样一来,青年学生能够更加自信、自由地表达政治立场,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从微博上发表的言论中梳理脉络,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青年学生的心理动向;有意识、有倾向地对部分过激言论、偏颇观点进行主动介入引导。在把控网络舆论导向的同时修正价值导向,让青年学生既能够以时政热点为谈话中心从容实现网络人际交流,又能够有理有据、有破有立地表达政见,达到理性发声的目的。

2.3管理扁平,辟组织动员新阵地

“大话时政”充分运用矩阵化微博体系的优势,动员6个学院级微博、12个班级微博、300余个青年学生个人微博,使得“学院-班级-个人”三级微博体系发挥捆绑功能形成聚合效应,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双线作战、齐动并进”的整体推进趋势,真正实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组织动员。第一,“大话时政”打破了时间屏障。微话题阐述对时政热点的见解,避免了传统实体论坛式论辩中限时作答环节带来的心里逼仄感,相反参与者可以在任何时间阅读任何材料进行有感而发,使得逻辑思维更为深入、严谨;第二,“大话时政”破除了空间阻遏。只要拥有能够接入微博的智能移动终端,即便是在外实习的青年学生也可参与,打破了地缘阻隔;第三,“大话时政”突破了对象限制。将过去的层层下达的行政化命令方式转变为口口相传的社会化动员方式:围观的群众只需刷新相关微话题即可对博主的观点进行评论或质疑,而通过对微博的“点赞”也可让大众评审环节变得更为直观、具象。竞争对手更可通过转发评论的方式进行追问和反诘,模糊了观众、评委和参赛者的身份界限,使得整场比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4创新交互,开独立思考新阵地

“大话时政”克服了青年学生单线作战学习时效率低下的流弊,打破了时空和地域限制,使得师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运用新媒体终端和教师进行交互式的交流,促成无障碍化的沟通。此外,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和海量的信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由调节学习进度,都降低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削弱了权威主导地位,为青年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青年学生在阐述对时政热点的见解前,往往需要手动查阅资料、请教导师,而这种非线性的网状思考结构削弱了文本材料的深刻性和条理性。一方面,“大话时政”倡导青年学生直接通过微博了解国内外的新闻热点,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使得青年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升,也使得发散思维的建立更为潜移默化;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隐匿自身身份、倾听诉求、掌握思想动态,了解青年学生的政治立场[6]。在此过程中的双向互动,使青年学生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全面利弊权衡、独立价值判断的自主性。

2.5强化联动,创工作创新新阵地

“大话时政”通过邀约学工处、校团委、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作为评委,使得部门间实现了联动和信息流通,实现了工作阵地从线下到网上的延展。第一,多方联动有助于给出更专业的评审意见,着力克服了网络辩论式的娱乐化倾向,保证了比赛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第二,使得校职能部门间的联系更为紧密,配合渐趋默契。“大话时政”举办前的邀约和接洽工作将职能部门间传统的行政纽带变为了情感纽带,又在竞赛过程中倾听了不同职能部门基于自身立场给出的行为判断和价值排序,加深了职能部门间的共融和互通;第三,影响评委决断的因素来源于青年学生第一手的资料、观感和问卷数据,避免了数据资料的二次加工和断章取义的截取[7],使得各职能部门能够从针对微话题的论辩中采信最新资讯,在后续工作中也可根据部门所在的立场、站位和优势出台有倾向性的对策,使得制定出的政策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总之,“大话时政”使得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职能部门有机聚合,避免了单枪匹马作战时势单力薄的天然劣势。

3 运用“大话时政”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远景展望

正所谓“形式为辅,内容为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兴的教育模式需要多方支持和配合。二者间的耦合、交互和相容是一个长期持续、逐步深化、日久方见功力的过程,也是不可阻挡遏制的时代趋势,更是一个需要青年学生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课题。只有把握了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接纳方式,把握新媒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才能勇立于时代的潮头浪尖,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汪洋中击水,在新媒体的浪潮上飞舟。

[1]佚名.认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分高校有关负责同志座谈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2):7-9.

[2]李霁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研究[D].思想政治教育,2013.

[3]许建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以福建师范大学“五微五阵地”微博体系建设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223-224.

[4]余乐.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危机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范婷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李孝节.浅析“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理学论,2013(13):188-189.

[7]路丹丹.健全高校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西江月,2013(10).

责任编辑周丁力

G641

A

1674-5787(2015)01-0039-03

10.13887/j.cnki.jccee.2015(1).12

2014-12-02

刘世斌(1986—),男,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大话时政阵地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遇险大话国
大话校园
大话压岁钱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