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垂体腺瘤切除术中颈动脉损伤1例的急救与护理
2015-03-19金小娟姚梅琪
金小娟,姚梅琪,曾 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
脑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多发疾病,是一种来源于垂体前叶的良性颅内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内分泌紊乱症状,非特异性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发病率较高,约占颅内肿瘤的10%[1]。近年来,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被广泛应用,与开颅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效果好、头面部无切口、无需剃发等优点,病死率<1%[2]。但由于鼻蝶部位存在一定的解剖学变异,显微镜下操作手术野较小、手术路径较长等原因,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同样具有较高的风险。颈内动脉损伤是其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诊治、护理不当,将导致严重后果[3]。2014年4月本院ICU 收治1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颈动脉损伤且出血致休克的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护理后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61岁。因“头痛伴视力下降4年余,加重1年”于2014年4月1 日入院。患者增 强MRI示:鞍区3.6cm×3.0cm 垂体大腺瘤,肿瘤累及海绵窦,包绕右侧颈内动脉及部分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4年,糖尿病病史1.5年,高脂血症史1年。入院时,意识清,生命体征平稳,肢端肥大貌,双眼颞侧偏盲,余颅神经检查无殊。4月5日全麻下经右鼻孔单侧鼻蝶显微镜下行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出血总计达800 ml左右,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至82/38mmHg,心率增快至125次/min,CVP下降至2cmH2O,患者出现面色和口唇苍白、肢体湿冷等休克症状,手术医生立即予止血粉、止血胶水等封堵,同时补液抗休克处理。患者术后带气管插管入ICU,予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镇静镇痛、控制血压、抗感染、止血、补液等对症处理。4月12日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颈动脉损伤处无出血。4月13日拔除气管插管改面罩吸氧,患者呼吸顺畅,各项实验室检验指标基本正常。4月14日患者鼻塞3L/min吸氧下转回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治疗。4月19日患者康复出院。
2 护 理
2.1 镇静镇痛护理 患者手术后经口气管插管,双侧鼻腔填塞,加上入ICU 后无家属陪护,监护室噪音较多,患者清醒后烦躁不安。镇痛与镇静可降低氧耗,保证术后患者充分休息,减轻痛苦[4]。为防止患者烦躁引起颈动脉再出血或意外拔管,予丙泊酚100mg/h镇静,芬太尼0.04mg/h联合镇痛,对该患者不作每日唤醒,直至拔管当天停镇静剂。本例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处于深度镇静,RASS评分[5]-2~-3 分,无躁动或呼吸抑制等情况发生。
2.2 密切监测意识和血压 患者系颅内手术,具有颅内压升高、脑水肿等风险,入ICU 6h内每小时观察患者双侧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患者无瞳孔变化,后改每4h评估瞳孔,以早期发现脑水肿或颅内血肿引起脑疝。本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但入室时血压偏低,90/58mmHg左右,遵医嘱加补晶体和胶体液以维持有效血容量,保证患者脏器血液灌注,血压维持在100/60 mmHg以上;术后第2天患者血压开始升高,最高156/88mmHg,为避免血压过高引起颈动脉再次出血,予使用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微泵5mg/h输注,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左右。
2.3 气道护理
2.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全麻术后带口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并延迟至1周后确认患者无颈内动脉再出血,再拔除气管插管。长时间人工气道的存在,加上术中颈动脉损伤,若颈动脉再出血,颈部血肿会直接压迫气管,故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6]。为防止吸入性肺炎,安置患者半卧位休息,及时吸除气道内分泌物,持续声门下吸引[7],观察痰颜色、性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镇静药的使用影响了患者气管、支气管的纤毛运动和咳嗽反射,因此机械通气期间除呼吸机加温湿化外,每天两次予沐舒坦静脉滴注,每天3次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患者呼吸道通畅,未发生吸入性肺炎。
2.3.2 注意吸痰时吸引压力 有文献报道[8],颅内手术患者吸痰操作时压力不能调节过高,因颅内压升高会加重颈内动脉破裂的危险。本例患者气管插管期间痰液粘稠度Ⅱ°,为防止吸引压力过大造成血管破裂,在对患者吸痰时保持动作轻柔,不反复刺激,采用浅吸引手法吸痰,吸引压力<300mmHg。
2.3.3 拔管后观察与护理 垂体腺瘤手术后可并发颈动脉出血,加上术中颈动脉损伤,术后双鼻腔有填塞物,加强气管插管拔管的观察与护理。本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过程顺利,拔除口插管后给患者面罩吸氧,能自行咳出痰液,无痰中带血等症状,观察颈部无肿胀,无气管位置偏移,呼吸平稳。
2.4 口鼻腔护理
2.4.1 口腔护理 患者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拔除口插管后只能张口呼吸,口腔黏膜不能对吸入空气进行湿化,易造成黏膜干燥、口唇干裂,予石蜡油涂抹患者口唇,湿纱布覆盖于嘴唇上保持湿润。积存在口腔的唾液与渗血易于细菌生长繁殖,一旦发生口腔感染极易并发颅内感染,嘱患者及时吐出口腔内积聚的唾液与渗血,用洗必泰漱口液每6h为患者行口腔护理,保护上齿龈切口,不过度用力擦洗,防止切口渗血。
2.4.2 鼻腔护理 经鼻垂体腺瘤术后患者鼻腔填塞物一般3~4d拔除,保持鼻腔清洁,禁忌冲洗、滴药,尽量避免屏气、咳嗽、打喷嚏、擤鼻等颅内压增高的诱因[9]。本例患者术后双鼻腔用膨胀海绵填塞,外面以无菌干纱布加压包扎,术后48h内有持续淡血性液渗出,每4~6h更换纱布敷料;2d后渗液减少,每8~12h更换敷料;5d后无明显渗液渗出。为防止颈动脉破裂处再出血,本例患者双鼻腔填塞物1周后拔除。撤出鼻腔填塞物后,配合医生清除术腔凝血块、分泌物和痂皮等,确保中鼻道和各窦口通畅,恢复窦腔的通气引流,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鼻腔出血症状及脑脊液鼻漏的发生。
2.5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5.1 尿崩症 尿崩症是脑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导致各种电解质紊乱。注意患者出入量平衡,监测血电解质变化,防止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率、血压变化。本例患者术后第2天24h尿量达5 000ml,尿液清水样,尿比重1.005,血钠、血钾低,在未使用垂体后叶素情况下,及时补液、补充电解质,第3天纠正了尿崩症,未引起明显的心率、血压变化。
2.5.2 感染 术后5~7d是感染的高发阶段,经蝶窦手术后鼻腔与颅内直接相通,使颅内感染机会增大。本例患者术后体温37.0~37.8℃,应用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每12h抗感染治疗,无寒战、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
2.5.3 垂体危象 脑垂体肿瘤对正常垂体有压迫,手术也有损伤正常垂体的可能,易并发垂体危象。本例患者术后常规静脉输注地塞米松,拔管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查激素正常范围,未发生垂体危象。
3 小 结
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一旦发生颈内动脉损伤、出血需及时终止手术,立即展开抢救及抗休克治疗。患者经急救处理带气管插管入ICU 后需做好深度镇痛镇静护理,严格控制血压,关注意识、瞳孔,警惕颅内压升高引起脑疝,密切监测尿量和电解质情况,保持气道通畅,做好口腔及鼻腔的护理,积极预防尿崩症、感染、垂体危象等并发症,积极促进患者康复。
[1]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93.
[2]谢伟,李海明,全伟,等.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78-79.
[3]刘明波,武文明,王嘉陵,等.头颈部肿瘤术后大动脉破裂出血的救治[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410-413.
[4]赵海燕,董丽红,朱小琳.外科手术后ICU 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0,3(10):80.
[5]高华,黄群英,范峻峰,等.重症医学科程序化镇静时使用不同的镇静评分系统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4(5):69-70.[6]张会然,李素霞.垂体瘤36例经鼻蝶切除术手术配合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100-101.
[7]Seiler RW,Mariani L.Sellar reconstruction with resorbable vi-cryl patches,gelatin foam,and fibrin glue in transsphenoidalsurgery:a 10-year experience with 376patients[J].J Neurosurg,2006,93(5):762-765.
[8]McDonald MW,Moore MG,Johnstone PA.Risk of carotid blowout after rerradiation of the neck:a systematic review[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2,82:1083-1089.
[9]施玉铭,周建芳,杨菊琴,等.颈动脉开放性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术后并发症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12):1032-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