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毒品戒断反应的护理
2015-03-19胡飞娥黎忠于黄仲如
胡飞娥,黎忠于,黄仲如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江门 529000)
戒断反应是指停用或减少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后所致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1]。冰毒的化学名称为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滥用后停止吸食可导致各种生理、心理及精神障碍,即戒断反应。目前对控制MA 的戒断反应没有像对阿片类戒断反应有一套较成熟完善的治疗方法,对于MA 所致精神障碍,药物治疗主要以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为主,也有参照美沙酮维持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来寻找MA 维持治疗的药物,但疗效并不十分肯定且存在争议[2-3]。有研究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具有维护脑组织循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内分泌系统异常变化的效果[4];同时还有助于自主神经的安定、强化,调节交感神经对松果体的影响,从而改善慢性紧张型患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5]。本院脑病科对35例吸食MA 戒断后出现戒断反应综合征患者,使用口服镇静抗焦虑类药物疗效欠佳,通过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加上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脑病科诊治的戒断综合征患者35 例。35 例患者均有短期吸食MA 史,戒断后出现焦虑、震颤、恶心或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咽喉异物感、头痛、虚弱、失眠、多汗、易怒、瞳孔扩大、精神异常等,使用镇静抗焦虑药物诊疗疗效欠佳,按照ICD-10诊断标准[6],戒断综合征诊断明确,按照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7](BPRS-18项)评分≥36分,排除器质性疾病。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25~40岁,病程2~14 个月,平均BPRS 评分为(54.32±6.47)分。23例患者辗转省内多家医院治疗无效来本院就诊,接诊时大多患者隐瞒吸毒病史,经反复询问才如实告知。
1.2 治疗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由专业医生操作,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一薄枕,抬高下颌;常规消毒皮肤;先用左手食指、中指将患者的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推向外侧,然后右手持6号针头,于环状软骨水平、正中线外侧1.5cm 处垂直皮肤进针,待针尖触及横突骨质(一般进针约为2~3cm),再退针1~2cm,回抽无回血或脑脊液即可注入0.5%利多卡因20ml。2~3min后观察患者,若注射同侧出现霍纳征,如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结膜充血、面色潮红、皮肤温度升高、声音嘶哑等,则表示阻滞成功。每天1次,10d为1疗程。每月治疗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及结果
1.3.1 评价标准 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0、40、70天分别评定BPRS 总分,再根据治疗后BPRS减分率结合临床症状的变化评定疗效[8]:BPRS减分率<25%,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BPRS减分率25%~74%,症状明显好转,为好转;BPRS减分率≥75%,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痊愈。
1.3.2 结果 本组35例接受2~3个疗程的治疗后再跟踪随访2~6个月,BPRS总分治疗第10天为(33.12±10.75)分,治疗第40 天为(23.65±14.71)分,治疗第70天为(16.79±15.53)分;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无效2例,好转12例,痊愈21例,治疗有效率为94%。
2 护 理
2.1 星状神经节阻滞护理
2.1.1 治疗前评估与护理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接受度。心理状态评估通过简明心境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9]进行,接受程度差的患者暂时不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检查患者颈部穿刺处皮肤是否完好。询问患者是否有利多卡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星状神经节阻滞位置深,颈部血管神经分布广泛、丰富,且有许多重要结构,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喉返神经麻痹、上肢麻木、局部硬结、吞咽不适、癫痫甚至麻药中毒等并发症[10],所以治疗前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治疗配合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该疾病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嘱患者穿刺时保持安静,禁止吞咽动作;穿刺后30min内禁食禁水,注意卧床休息,以免导致呛咳和窒息;引导患者分散注意力,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轻闭目,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本组5 例患者POMS评估消极情绪评分较高,接受程度差,患者对颈部穿刺恐惧,经2~3d心理辅导、认知教育和鼓励,患者最终能配合医生接受此治疗。
2.1.2 治疗中评估与护理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双肩垫薄枕,嘱患者治疗时切勿移动身体、屏气或做吞咽活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医嘱抽吸药品。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治疗中出现的反应等,耐心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觉,如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面色紫绀、恶心、血压降低等异常表现,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以防因药物直接注入血管而导致局麻药中毒或全脊髓麻醉等严重并发症。本组治疗注药时间约1~2min,期间未见有异常反应者。
2.1.3 治疗后评估与护理 注射完毕,嘱患者卧床休息30~40 min。严密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反应,在注药几分钟后,患者可出现阻滞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上眼睑下垂、眼球结膜充血、鼻塞、发声嘶哑、阻滞侧面色潮红及皮肤温度增高,耐心与患者讲解此症状均属正常治疗反应,嘱其放松、无需紧张。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等上述症状完全消除,且主诉无任何不适感觉后方可护送回病房与责任护士进行交接班,嘱患者休息平躺30min后方可进食水、活动,并继续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有出血或血肿、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气胸、头晕、恶心、耳鸣立即报告医生[11]。本组2 例出现胸闷心慌症状,经给予吸氧、心理支持等处理,持续约20min后症状消失,均未影响次日再次治疗,次日治疗未再出现不良反应。
2.2 睡眠护理 此类患者均有失眠症状,嘱患者尽量不使用镇静安眠类药,以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为主。对患者进行睡眠卫生教育,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度适宜,嘱患者睡前勿看刺激、恐怖及过于忧郁的电视节目或书刊,睡前可饮温牛奶、温水泡脚以促进睡眠,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本科室坚持每天下午组织患者跟随视频录像练习八段锦。对患者进行认知治疗,重建患者对失眠状况的正确认识,减少患者对失眠的恐惧感;对患者实行放松疗法以有效降低其心理、生理高唤起状态,减少精神和躯体的紧张,诱导患者入眠;对患者进行“森田疗法”[12],教育患者注意力向外投射,不再沉溺于内心的痛苦和纠葛,患者焦虑水平下降,心理上产生“顿悟”,症状也就得到缓解。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宜的物理治疗。本组18例患者进行了经颅磁刺激治疗,29例给予中药泡脚、头部穴位按摩治疗。
2.3 心理护理 吸食毒品的发生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有相当多的患者心理困扰较之生理困扰更为严重,戒毒时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精神上积极鼓励患者,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毒品认知教育,增加其是非识别能力和防毒意识,使患者的社会适应调节和心理活动相一致,从而达到避免复吸的目的。告知患者重建积极、健康向上生活圈子的重要性,远离吸毒圈子。心理治疗时必须尊重患者人格,通过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改变患者的认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本组患者大多数存在烦躁易怒情绪,部分患者自诉有摔物、动粗冲动,与患者沟通时注意态度要亲切友好,保持语气温和,及时疏导情绪,并及时解决其合理诉求,避免刺激其不良情绪发作。
2.4 健康教育 指导并督促患者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以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避免出现悲观、忧郁、绝望等负性情绪[13]。调节患者的不良心境,嘱家属陪患者在公园散心,观看积极向上的影视片或书刊、下棋、适当体育锻炼等,给患者多关心少指责,及时沟通交流,以摆脱患者渴望再次吸食毒品的念头。
3 小 结
本文报道的35例患者大部分自诉被误吸食或被诱吸食MA,吸食时间短,并且患者本身有较强烈的戒除欲望,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取得较好的疗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MA 依赖戒断反应临床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应的护理也是关键。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需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接受度,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摆脱渴望再次吸食毒品的念头,以促进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康复。
[1]张开镐.甲基苯丙胺的戒断反应与复吸[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12(3):194-196.
[2]杨梅,郝伟,邬志美,等.甲基苯丙胺依赖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0,19(1):10-14.
[3]黄鹏,李欣,黄巧芳,等.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滥用甲基苯丙胺情况调查[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8):1313-1315.
[4]刘群会,朱祖欣.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26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2):29-30.
[5]郭荣奎,贾炳晖.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亚甲蓝帽状腱膜下注射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8):470-472.
[6]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5(4):63-65.
[7]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8]马闯胜,闫翌君.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21-22.
[9]王建平,林文娟,陈仲庚,等.简明心境量表(POMS)在中国的试用报告[J].心理学报,2000,32(1):110-114.
[10]代明安,李硕彦,秦玉翰,等.星状神经节阻滞并发症及处理浅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27(6):131-132.
[11]毛美娟,姜景卫,宋光太,等.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损伤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8):681-682.
[12]Barlow JH,Ellard DR,Hainswouth JM,et al.A review of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for panic disorders,phobias and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s[J].Acta Psychatr Scand,2005,111(4):272-285.
[13]李琼艳,郑越超,陈先君.酒精性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5):4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