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话文运动视域下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

2015-03-19陈凤

巢湖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白话文白话陈独秀

陈凤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白话文运动视域下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

陈凤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白话报刊作为重要的语言推广媒体,在近代白话文运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从准备人才、酝酿环境、理论探索等方面推动了白话文运动深入发展。白话文运动最终取得成功,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功不可没。

白话文运动;安徽人;白话报刊实践

1 引言

近代白话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学和语言的变革,也是社会环境变革在文化领域内的反映。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宣传维新思想开始创办白话报刊,成为白话文运动的孕育时期;辛亥革命前后,为了宣传推翻封建专制,革命派创办了大量白话报刊,成为白话文运动的重要发展时期;五四前后,以《新青年》等白话报刊主要阵地发起的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得以广泛运用,促使北洋政府改换白话教材,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语言,白话文运动最终取得全国范围的胜利。

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戊戌维新,根据史料记载,安徽最早的白话报刊出现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芜湖创办,是一份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后来创办者参与革命事业牺牲,刊物因此停办[1]。在辛亥革命前后,安徽人开始广泛参与白话报刊实践,如《安徽俗话报》、《安徽白话报》、《竞业旬报》等。《新青年》创办后,众多安徽人以此为平台推广白话文,发起白话文运动。在此之后,社会各界纷纷参与到白话文运动中。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从准备人才、酝酿环境、理论探索等方面推动了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广泛开展。

2 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为白话文运动准备了人才

作为安徽早期的爱国青年,陈独秀、胡适、李警众、李辛白、范鸿仙等人在二十世纪初至五四前后,都致力于参与白话报刊实践。他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迅速成长为白话文运动的重要人才。

陈独秀于1904年创办了一份重要的白话报刊,即《安徽俗话报》。有学者认为这份刊物是《新青年》的预演,采用“俗话”这种通俗语言形式传播新思想,也是后来《新青年》推广白话文的先声[2]。1906年创办于上海的《竞业旬报》采用白话文作为报刊文体。胡适作为作者和编者,曾经为该刊撰写过大量白话文章。胡适后来认为,他在《竞业旬报》的白话文实践,对其提出白话文理论有重要影响,“我编辑这个杂志(笔者注:《竞业旬报》)的工作不但帮助我启发运用现行口语为一种文艺工具的才能,且以明白的话语及合理次序,想出我幼年就已具了形式的观念和思想。”[3]1908年7月,安徽革命党人范鸿仙在上海创办了《国民白话日报》[4]。后来该报停刊后,原班人马又创办了《安徽白话报》,李辛白、李警众、王钟麒等其他安徽籍革命志士参与办刊,该报采用白话的方式向安徽民众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这一时期,众多安徽革命党人参与了白话报刊实践,《安徽白话报》停刊后,他们又陆续创办其他宣传革命思想的白话报刊,在实践中逐渐成长为白话文运动的重要人才力量。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陈独秀由蔡元培聘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亦由此随往北京。《新青年》成功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白话文运动的大发展。早期的《新青年》杂志中,有众多安徽籍人士参与编辑撰稿,包括高一涵、高语罕、刘文典、潘赞化等等。由《新青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中,培养了大批参与白话报刊实践的安徽报人。

陈独秀在创刊初期并没有以白话文为主要语言形式,也没有形成推广白话文运动的思想。后来胡适成为《新青年》的撰稿人之后,与陈独秀达成共识,要进行“文学革命”,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是白话文运动的开展。胡适本人就是积极提倡白话文和新诗的重要人物。正是在前期白话报刊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使得这一批安徽报人成为白话文运动的领军人物。

除了以上这些知名人物的白话报刊实践活动之外,还有一些以“通俗”、“白话”等命名的白话报刊由安徽人创办。如1908年韩衍创办的《安徽通俗公报》[5]、1910年安庆绅学界人士创办的《安庆通俗报》[4]、1912年史柏园创办的《霹雳白话报》[1]、1918年安徽省教育会创办的 《安徽通俗教育报》[5]等等。

由此看出,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活动十分丰富,《安徽俗话报》、《安徽白话报》、《竞业旬报》、《新青年》等白话报刊都是以通俗易懂的俗话、白话为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在白话文运动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安徽的报人都以积极自觉的态度提倡并实践这一运动。这些参与白话报刊创办的安徽人,通过白话报刊的实践锻炼了白话文的创作实践,成为白话文运动中不可多得的重要人才。越来越多参与白话文运动安徽杰出人才的出现,对白话文运动这一场文化变革向前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为白话文运动酝酿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晚清到五四这一历史时期,也是近代中国语言更替的一个重要时期。长期以来文言文占据了中国语言中心和正统位置,作为“阳春白雪”的语言形式,文言文在近代中国已经成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阻碍;白话文长期以来都处于语言边缘位置,作为“下里巴人”的语言形式,对于近代中国转型时期普及知识、传播信息来说,无疑是一种更适宜的工具。

语言的大众化,需要培育能够接受这种语言的受众群体,最合适的方式,就只有依靠报刊这种大众媒介。白话文这种语言形式的推广,近代的白话报刊是先行者。真正推动白话文语言环境形成的主体,是近代中国的白话报刊。白话报刊是白话文运动重要的实践基地,在语言方面为报刊文体的白话文化做了必要准备,扩大了白话文在实践中的使用范围,加深了白话文在社会上的影响。

白话报刊的多寡可以显示社会环境对于白话文的接受程度。清末的白话报,除了江苏、浙江以外,安徽是一个白话报刊相对比较盛行的地区[6]。作为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安徽人在白话报刊实践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从晚清白话文运动萌芽时期开始,安徽的白话报刊实践者们为了将维新、革命、民主、科学等信息传播给广大民众,唤醒民众参与到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纷纷以白话报刊作为传播新思想的工具。辛亥革命前后,一批安徽革命志士和改良主义者致力于宣传革命思想,创办了大量的白话报刊。陈独秀、胡适、李辛白、范鸿仙等人的白话报刊实践活动,是近代白话报刊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创办的许多报刊社会影响力较大,为扩大白话文的社会影响力,潜移默化地形成接受白话文的社会环境做出了贡献。

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在《新青年》周围的安徽报人,不仅提升了白话文运动的理论水平,也通过《新青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了白话报刊创办高潮的出现。五四前后参与白话报刊实践的安徽人,他们积极响应白话文运动创办了一些白话报刊,如胡适主办的《每周评论》、高语罕创办的《芜湖》半月刊、安徽的知名报纸《皖江日报》创办白话文副刊《皖江新潮》等等。此后一段时间全国范围内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一些传统的文言报刊也推出白话版,全社会形成了以白话文为语言主体的社会环境。

安徽人广泛参与的白话报刊实践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从《安徽俗话报》的畅销到《新青年》的举国皆知,众多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一定程度上酝酿了接受白话文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社会环境基本形成之后,白话文运动才能顺利开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成功。

4 安徽人在白话报刊实践中对白话文理论的探索

白话文运动初期,社会对于“白话”一词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界定。许多报刊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编辑,称为“俗话报”或“通俗报”。《安徽俗话报》即在这一时期创办,陈独秀自觉地将“俗话”作为传播新思想的武器,首期的章程中,即提出创办该刊的目的“是要用顶浅俗的话说,告诉我们安徽人,教大家好通达学问,明白时事。”[7]并且表明,当时社会的许多报刊满篇都是之乎者也,文化不深的人就很难读懂,因此“只有用最浅近最好懂的俗话,写在纸上,做成一种俗话报,才算是顶好的法子”[8]。当时创办的白话报刊,运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或者俗话,只是作为一种传播思想的有效方式。虽然有少数先觉者已经初步提出白话文的一些理论,但是作为大多数白话报刊来说,传播的有效性才是他们运用白话的重要原因。

几年后《安徽白话报》的创办也是如此,“该报一反常规,完全采用白话文,宣传民主革命,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使广大读者耳目一新。胡适曾因此而推崇李辛白为我国推广白话文的‘开山老祖’。”[9]其中为了推动教育的普及,运用了大量白话文向民众传播进步的知识。比如刊物陆续发表的一些教育普及文章 “卫生”、“地理”、“经济”等等,均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进行表述。关于白话文理论,《安徽白话报》并没有明确的探讨,但它致力于用白话文进行革命宣传和教育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白话文的表达方式,不少安徽人在这份刊物上进行白话文创作的实践,对后来白话文理论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

与《安徽白话报》同一时间,胡适也成为了《竞业旬报》的编辑兼记者。刊物创办初期,胡适就为刊物写过白话文章——《地理学》,这也是他最早的白话文实践。胡适在该报上发表的文章,多数都是破除迷信、攻击恶俗之类的议论性文章。此外,他还曾发表过人物传记,并撰写了白话小说《真如岛》(未完),翻译了白话小说,创作了白话散文等等。胡适后来在回忆中认为这段经历说明他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不满意于当时旧文学的倾向了。”正是这段经历使胡适得到了白话文写作的训练,以及白话文学观念的启迪。

《新青年》早期仍然是传统的文言表达方式,虽然它传播的思想是新的。早在1914年,陈独秀在日本参加《甲寅》的编辑工作时,就与胡适因文字相交。因此,在《新青年》创办后,两人文字上的来往更多了。胡适后来提出了文学革命和“八事”主张,揭开了白话文运动的序幕。

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在《新青年》上发表,该文章主要提出文学改良要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10]从这几项主张来看,无不强调通俗易懂为主要目标,而且可操作性很强。陈独秀对此表示赞同,发表了《文学革命论》,将文学革命与政治革命、宗教革命等联系起来,提出这些革命非白话文不能办到。陈独秀的观点又增加了胡适观点的理论色彩。

胡适、陈独秀等人的观点遭到了一些守旧派文人的反击,之后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在《新青年》合演了一个“双簧信”的戏码,扩大了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力。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全部改为白话,白话文运动势不可挡。此后不久,全国大大小小的各种刊物层出不穷,大多数都采用白话文。1920年,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正式发布通令,全国中小学的教材使用白话文。至此,白话文运动取得了胜利。

安徽人的白话文理论,经历了从无意识地自觉实践到有意识地理论探索的发展过程。安徽人早期的白话报刊,是在全国白话报刊大潮中诞生的,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创办或者参与白话报刊实践,是将“白话”作为传播手段而非有意识地推广白话文。直至《新青年》的创办,在探索新思想传播的过程中,安徽的有识之士与参与白话文运动的各界人士激烈交流,思想碰撞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白话文运动的燎原大火,将之燃遍全国各地。

5 结语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环节,白话文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代的白话文运动,是一种在社会变革大背景下语言演变的文化现象。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白话报刊作为重要的语言推广媒体,参与了白话文运动发展的全过程,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自晚清时期开始,安徽人就参与了白话报刊实践。在白话文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活动越来越丰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陈独秀、胡适、李辛白、范鸿仙等一批优秀的安徽人在白话报刊实践中,从旧式文人成长为近代型的知识分子,成为推广白话文运动一支重要的人才力量;安徽报人纷纷参与白话报刊实践,且参与编辑或者创办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白话报刊,扩大了白话文运动的社会影响,为接受白话文社会环境的形成提供了助力;从无意识地用“俗话”创办报刊到有意识地探索白话文理论,安徽报人在白话报刊实践过程不断加深对于白话文的认识,最终以《新青年》为阵地集中探讨了白话文的理论,将白话文运动推向成功。

近代中国的白话文运动是一场从晚清到五四持续三十年的语言文化变革,安徽人的白话报刊实践从准备人才、酝酿环境、理论探索等方面推动了这场运动的开展,并为最终取得成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新闻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3、8.

[2]董根明.《安徽俗话报》与《新青年》比较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3.

[3]胡适.我的信仰[A].胡适.胡适文集(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4]史和,姚福申,叶翠娣.中国近代报刊名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217-218、173.

[5]《安徽省志·新闻志》编委会办公室.安徽新闻百年大事(1898-1998)[M].合肥:黄山书社,1999:4-5、11.

[6]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60.

[7]陈独秀.安徽俗话报的章程[J].安徽俗话报,1904,(1):4.

[8]陈独秀.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J].安徽俗话报,1904,(1):3.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人物春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199.

[10]胡适.文学改良刍议[J].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5号.

THE VERNACULAR NEWSPAPER PRACTICES OF ANHUI NATIV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VERNACULAR LANGUAGE MOVEMENT

CHEN Feng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Vernacular newspapers,as important language media,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modern vernacular movement.The vernacular newspaper practice of Anhui native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Vernacular Language Movement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cultivation,environment brewing and theoretical exploration.The success of Vernacular Language Movement can 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vernacular newspaper practices of Anhui natives.

Vernacular Movement;Anhui natives;Vernacular Newspaper Practices

K251

A

1672-2868(2015)05-0089-04

2015-06-2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SK2012B321)

陈凤(1981-),女,安徽六安人。巢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近代中国报刊史。

责任编辑:杨松水

猜你喜欢

白话文白话陈独秀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Kiss and Ride
胡适妙解白话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胡适巧推白话文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胡适妙解白话
近现代媒介的功能如何由党见本位转向民意、舆论本位——以白话文运动为转折点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