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
2015-03-19张保龙黄海燕
张保龙,黄海燕
(郑州科技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1]。它是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有巨大社会需求量的人才类型,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研究重要内容。
一、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实施现状
(一)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特征
目前,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开展了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工程教育理念更加清晰,实践教学得到重视,校企合作育人结合更加紧密。
1.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地方经济发展
各高校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基本达成共识,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得到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更加注重结合地方行业、产业和企业需求。
2.引入了工程教育理念
借鉴了较为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思路,人才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得到重视。例如广东白云学院的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培养模式、黄淮学院的“3+1”培养模式,借鉴了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思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加强,以课堂为教学主要阵地的传统观念得到改变[2],课程的构建向实验室、实训基地、企业等多个阵地扩展。实践教学比例普遍提高。
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育人
校企合作已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让学生有机会真正接触实际的岗位工作。同时,校企合作育人已经扩展到企业课程嵌入、订单班培养等多个方面[3]。
(二)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各高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与尝试,但从总体上来说,应用型本人才培养还处在探索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两种错误的目标模式:一种是片面强调人才的高层次,培养理论研究人才,学生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较高,技术水平不强;一种是以业务技能培养为主,培养技能型人才;学生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4]。
2.课程体系设计需要优化
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内容陈旧、分割过细、简单拼凑,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2)课程门数或学时偏多,由于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和知识的全面性,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留下足够时间[5]。(3)必修课程较多,选修课程偏少。
3.实践教学对应用能力培养支撑不强
很多实践环节因缺乏论证,可操作性差,后续实施难度很大;方案中各实践教学环节尚未根据岗位群形成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逻辑体系;实践环节中认识性、验证性实验较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
4.合作育人存在误差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一种是将合作育人仅停留在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传统模式上,在合作课程教学、共建教学资源等方面毫无体现;另一种是过分依赖企业,造成落实专业对口企业困难,企业实习落空和毕业设计不易监管、学生“失控”。
二、郑州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制订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科技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08年至2010年的重知识阶段、2011年至2012年的向应用型转变阶段和2013年以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阶段。
2013年以来,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会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在部分专业试点实施了“3+0.5+0.5”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创新课程和考核标准得到明确,实践教学持续强化。
(一)“3+0.5+0.5”人才培养方案的提出与实施
1.“3+0.5+0.5”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特征
“3+0.5+0.5”中“3”即三学年,两个“0.5”即为0.5学年(一学期),也就是说在试点改革方案中按时间划分,学生有3学年在学校学习,一个学期以企业综合实习为主,最后一个学期在毕业或结合企业真实课题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从课程体系构建上来讲,试点改革方案具有以下特征:
(1)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可行性强。与“3+1”人才培养模式相比,“3+0.5+0.5”的不强求完整的一学年在企业实习,也不拘泥于整个一学期的企业综合实习,而只是强调“一个学期以企业综合实习为主”,实习的时间可以在第六和第七学期灵活安排,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既可以在企业进行,也可以把企业真实课题带回学校进行,使教学能够和企业运营接轨。
(2)课程体系得到优化。强调必要的本科底蕴,删减了不必要的课程和重复学时,专业核心课程得到强化。实践教学比例得到提高,基本形成了实验、课程设计、实训、实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设计(论文)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3)开设了项目驱动的《专业导论》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专业的认识进一步清晰的基础上,再通过选做项目,围绕项目完成开展七个学期的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4)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了必修课程,设置6个学分,制订了创新能力培养标准,使创新能力培养考核中有据可依,切实推动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2.试点改革方案的实施成效
试点改革方案实施以来,有效的推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在实验室建设、校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
(1)实践教学条件得到加强。校内实验室由原来的80个增加到104个,实习(实训)场所由原来的10个增加到16个,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10余个创新实验室在两年内全部高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外实习基地在数量和企业规模上比原来均快速提高,宇通、格力、新大方等一批地方知名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之中,学生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实习得到有力保障。
(2)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良好。《专业导论》课程开出和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来,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创新实验室立项和完成各类创新项目200多项,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奖励200多人次,承担科研项目11项,发表论文35篇,申请专利8项。
(3)校企合作育人不断深入。企业全面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校企共建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66个,共建实验室11个,开设本科订单班6个,企业课程嵌入人才培养之中,企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之中,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二)试点改革方案制订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试点改革方案对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提出了一些好的设想,但由于还刚刚起步,没有经过一轮的培养检验和完善,所以难免存在一定问题。
1.调查论证不深入
人才培养方案在制订的前期调研不够全面。首先是调研面窄,只对少数企业进行了调研,涉及到毕业生、同类院校和行业专家的调研较少;其次是调研深入程度不够,只是简单的走访或者发邮件进行调查,深入到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较少。另外,后期的论证也缺少相关校外行业企业专家参与。
2.审核不严格
教研室、院系在审核的过程中把关不严,造成执行周学时过大或过小和课程顺序颠倒,不符合学校有关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文件要求。教务处需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审核标准,使人才培养方案审核有据可依。
3.《专业导论》实施和指导困难
在实施专业导论项目驱动教学时,忽略了学生本身的能力与素质,在国外,从小学开始学生就会接触一些小型的项目,而国内始终是以考试为中心开展教学,对学生的兴趣和研究能力培养较少,学生根本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因此在选择大学期间的项目时往往无所适从,应付了事。
4.企业育人效果不理想
首先,学校和企业出发点不一致,学校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想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企业则侧重发挥学生的生产价值,而在教学方面则担心因承担学生实习影响其生产经营。其次,学生实习和企业生产的时间节点不尽一致,学生在专业基础学习后才能进入企业实习,而企业则根据订单情况,进行用人安排,两者容易出现时间错位。最后,学校希望学生在掌握基本生产技能后在各个岗位轮流学习,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企业则希望学生稳定在固定岗位。
5.创新能力培养考核标准需要研讨
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及考核标准中,将科学研究、创新产品、专利、专业学术论文、讲座、学科竞赛、文体竞赛、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创新项目等十个方面纳入其中,但创新是在现有的基础上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或更新的技术解决某一问题,哪么讲座、文体竞赛、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项目的书面报告、获奖和相关证书取得算不算创新有待进一步商榷。
三、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
要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本校实际,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和特色体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要经过“自上而下”(学校起草改革方案并广泛征求院系和教师意见)到“自下而上”(院系对学校改革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再“自上而下”(学校根据院系意见和建议调整改革方案,通过宣讲、研讨等方式统一思想)的充分研究论证,从而形成有效和可行的改革方案。
(二)强化调查、研究、论证等环节
二级院系要全面吸收校、企、行专家意见,深入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进行调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6]。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程体系设置,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初步的研究、论证,最后由院系学科专业委员会进行论证,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切实服务地方经济,课程设置满足能力要求。
(三)完善管理流程和审核标准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各环节的管理,明确教研室主任、院长(系主任)和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三级人才培养方案审核责任制度,清晰各项内容审核指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审查材料。
(四)扩大院系校企合作育人自主权
将企业人员来校任课、校内实训基地指导等与企业实习结合进行,既结合了企业,达到校企共同育人的效果,又使可行性得到提高,同时有利于课程整合,而非剪裁。企业综合实习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主的实习内容,使学生通过企业综合实习,职业能力得到提高。学校要加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五)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
以《专业导论》课程为切入点,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遴选一批专业能力强,应用水平高的骨干教师,通过向学生公示教师研究方向、专业特长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业导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明确学习方向,开展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解决学生专业学习和发展困惑,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对职业的认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通过学业导师制的实施,逐步建立学习方向一致、不同年级学生参与的学习小组和团队,形成导师指导,高年级指导低年级,交流顺畅,氛围浓厚的学习风气。
(六)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1.有序推动创新能力培养
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大学一年级可以针对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维护设置项目,二年级可以就程序设计基础等基础课设置项目,三年级可以就数据库建设和网络等设置项目,四年级就软件开发设置项目,并完成毕业设计。项目的设置可以以任务的方式下发,也可以以竞赛等方式进行。
2.重新制订创新能力考核标准
将创新能力考核的重点放在“创新”上,创新能力考核标准由各院系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制订,使创新能力的考核切实推动创新活动开展。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将创业项目纳入创新能力考核体系,支持学生开展创业探索实践,研究创业学分获取的标准。
四、结 语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近年来国家对地方高校提出的重大课题,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高校完成这一课题的首要任务,必须深入研究,严格控制制订流程,及时对培养方案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制订出符合国家要求、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2]林雪燕.加强技术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40-42.
[3]胡国军,祝立英,王夏冰,等.应用型技术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34(10):86-88.
[4]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13(6):20-23.
[5]李玉静,刘海.应用型本科发展:观点、经验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1(33):48-51.
[6]王钢,曹如军.应用型本科的若干认识辨析[J].教育评论,2013(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