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茄子—萝卜—莴笋一年三茬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
2015-03-19汪新胜王锐陆玲李正平汤汉华何霞
汪新胜,王锐,陆玲,李正平,汤汉华,何霞
(1.孝感市农业科学院,湖北,432000;2.大悟县农业局;3.大悟县城关镇农技服务中心)
近年来,孝感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大悟县农业局合作,通过引进新品种、配套新技术,成功探索出大棚特早熟紫红圆茄—早秋地膜萝卜—越冬莴笋新模式。
在周年生产过程中,该模式能充分利用大棚设施的温光资源和时间、空间条件,提高土地资源和大棚设施的利用率,提高周年生产效益。该模式在大悟县新城镇勇创蔬菜合作社和宣化店楚鑫蔬菜合作社连续两年示范33.3 多hm2,结果表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适合在大悟县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1 效益分析
一年三茬模式,特早熟紫红圆茄,667 m2产量4 000~5 000 kg,产值12 000~15 000 元;早秋地膜萝卜,667 m2产量3 000 kg,产值6 000 元;越冬莴笋,每667 m2产量3 000 kg,产值6 000 元。全年667 m2产值24 000~27 000 元,纯收入16 000 元以上。
2 茬口安排
早熟紫红圆茄,9 月下旬育苗,11 月上中旬移植,翌年1 月中下旬定植,3 月中下旬开始采收,6月下旬至7 月下旬罢园;早秋地膜萝卜,7 月下旬至8 月下旬直播,9 月中下旬采收;大棚越冬莴笋,9 月上中旬播种,9 月下旬10 月上旬定植,12 月上旬至翌年1 月中旬采收。
3 紫红圆茄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宜选用早熟、抗病、丰产、商品性等综合性状好的早熟品种,多年品种比较试验得出,较适宜的紫红圆茄品种有:大悟紫红圆茄、千红早茄、早红茄一号、湘杂早红、春茄一号等。
3.2 播种育苗
①苗床准备 选择多年未种植茄科作物的疏松、通透性好、无病虫害的砂壤地块,整平畦面,播前浇足底水,每25 kg 底水加5 g 地虫必杀可防治蚯蚓或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为害,加入苗菌敌可防治苗期病害。
②催芽播种 最佳播期在9 月下旬,利用晚秋余热在露地采用小拱棚育苗。播前先将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20 min,冷却后浸泡24 h,再用1%高锰酸钾液浸泡10 min,捞起洗净沥干后与无污染的细土拌匀,按5 g/m2种子的标准播入苗床后,薄薄地盖上一层过筛的无污染的营养土,再盖上地膜保湿增温,最后加盖小拱棚,四周用土压实。勤观察,待幼苗出齐后,揭去地膜,配上苗病必死浇水一次,后只盖小拱棚,后期根据温湿度揭盖。在移植前一周注意日揭夜盖,加强炼苗,培育壮苗。
3.3 幼苗移植
一般11 月上中旬移植,当幼苗长到3~5 片叶时,选择晴天移植于大棚营养钵内。移植前营养钵浇足底水,移苗后,浇水封土,盖上小拱棚,促发新根。
幼苗成活后,大棚内注意通风排湿,12 月上旬至翌年1 月下旬,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2~30℃,夜间做好保暖工作,温度不得低于15℃。
移植后用苗病必死+百菌清+好湿展着剂混合液均匀喷施叶面,预防菌核病、枯(黄)萎病等病害发生;用大功臣青虫必杀或阿维菌素与氯氰菊酯混配,防治蚜虫、烟青虫、红蜘蛛等害虫。
3.4 整地定植
①施肥整地 定植前20 d 施足基肥,按每30 m×6 m 标准大棚施腐熟的农家肥1 000 kg,商品有机肥60 kg,N、P、K 高效复合肥20 kg,精细耕整,按1.4 m宽开厢(包沟),每棚分成4 厢,整平后铺地膜待栽。
②适时定植 翌年1 月中下旬选择晴天定植,每厢栽两行,株距45 cm,行距80 cm。定植后,浇定根水,盖上小拱棚,拱棚上盖无纺布,早揭晚盖,高温闷棚,促发新根,提早缓苗成活。
3.5 大棚内关键管理措施
①增温措施 采用大棚+中棚+无纺布+小拱棚+地膜多层覆盖栽培,前期遇到寒流低温天气时,注意防寒保暖。晴天中棚膜及小棚上的覆盖物(无纺布和草帘)早(8:30)揭晚(16:30)盖,既通风透光,又增温保暖。
②整枝抹杈 抹掉门茄以下的所有杈枝及侧芽,也可将门茄的花蕾摘除,保留门茄以上的侧枝,适当地打去老叶,促进上部杈枝的生长。
③保花保果 可选用2,4-D+速克灵粉剂,高效坐果灵,复合型2,4-D 进行喷施保花保果。
④肥水管理 整地时施足基肥,结合浇水667 m2分次追施N、P、K 高效复合肥或茄子专用肥共10~20 kg,还可用磷酸二氢钾、爱多收及医用氨基酸进行叶面喷施。浇水应小水勤浇,或结合追肥采用滴灌,见干见湿,切不可大水漫灌。
⑤着色措施 生产中常因栽培措施不当,紫红圆茄着色不佳,出现红、白相间颜色不匀,色泽较暗的情况,严重影响紫红圆茄的商品性。
可采用以下措施综合预防:a.选择易着色的优良品种;b.选用白色、长寿、无滴、抗老化的大棚膜,有利于着色;c.植株生长中后期分次、分批打去老叶,通风透光,有利于均匀着色;d.喷施茄子靓色灵或0.1%的绿芬威叶面肥,可加快果实膨大速度,增强果实紫红光泽度。
⑥病虫害的防治 a.用高效低毒的阿维菌素防治烟青虫;用吡虫啉防治蚜虫;用克螨特或1.8%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
b.用百菌清、腐霉灵或烟剂有效地预防灰霉病、绵疫病、菌核病等病害。
3.6 采收
定植后45 d 左右,当盖片下茄子上的白色带变得很窄时,果实膨大速度变慢,此时果实富有弹性,颜色紫红且光亮,是采收的最佳时期。采收过晚果实变硬,影响商品性及品质。
4 早秋地膜萝卜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宜选用抗高温、耐热性好、耐抽薹、抗病性强的青头萝卜品种,如大悟地方品种半头青萝卜、黄州青头萝卜、四月沙罐萝卜、郑研719 等青头萝卜。
4.2 整地施肥
每667 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 500~2 000 kg,商品有机肥80 kg,N、P、K 高效复合肥40 kg,硼肥1.5 kg,再将2 kg 地虫必杀均匀拌土撒入田间,微耕机精细耕整,按2 m 宽开厢(包沟),每棚3 厢,厢沟做到“沟沟相通,能灌能排”。
4.3 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过早,温度过高,对萝卜生长不利;播种时间过迟则没有价格优势,高产但达不到高效。因此,播期的选择尤为重要。一般选择7 月下旬至8 月下旬直播,播后立即灌出苗水。
4.4 管理措施
①揭膜遮阳 夏季除掉双内棚,打开裙膜,在外大棚内1.5~1.6 m 高处平铺4 m 宽的遮阳网,晴天9:30 盖,16:30 揭,能起到很好的遮阳降温作用。
②定苗盖膜 幼苗期适时间苗,5~6 片叶时按苗距20~25 cm 定苗,定苗后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盖膜、盖土压实、及时破膜。盖膜有利于保湿、控草和提高萝卜商品性。
③肥水管理 短季萝卜需施足基肥,可以不追肥。整个生育期酌情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④病虫害防治 虫害:幼苗出齐后开始用10%大功臣(吡虫啉)或10%红太阳(顺式氯氰菊酯)喷雾防治蚜虫;用5%锐劲特20~30 mL/667 m2或48%毒死蜱乳油1 000 倍液防治黄曲条跳甲;用40%新农宝乳油1 000 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 000 倍液防虫菜青虫和小菜蛾。
病害:用75%的进口百菌清可湿拌粉剂500 倍或53%金雷多米尔600 倍防治霜霉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防治软腐病、黑腐病。
4.5 采收
播种后50~55 d 开始分批优选能上市的萝卜采收,8、9 月正值萝卜上市淡季,经济效益较好。
5 大棚越冬莴笋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择冬性强、耐寒耐抽薹、绿皮绿肉的品种,例如种都冬青莴笋、种都五号、金棚三号、绿霸等。
5.2 适时播种
播种前需进行低温催芽。具体方法如下:冷水浸种7~8 h,清水冲洗干净,取出后室内晾干,再放入冰箱5~6℃催芽1~2 d,待70%胚根露白时播种。
本地大棚越冬莴笋最适播期在9 月上旬,苗床宽1.6~1.8 m,播前浇透水,待厢面无明水时,用无污染的细土拌匀种子均匀地撒于厢面,再覆盖一层薄营养土。
播种后,雨天用薄膜盖住苗床防暴雨,晴天用遮阳网遮荫,保持苗床冷凉湿润,可提高出苗率。出苗后6~7 d 间苗一次,苗距为4~5 cm。定植前7~8 d,揭去遮阳网,炼苗,培育壮苗。
5.3 移栽定植
莴笋需肥量大,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 000~3 000 kg,商品有机肥80 kg,N、P、K 高效复合肥50 kg,微耕机精耕细作,使肥料与土壤混匀,按2 m宽(包沟)开厢,每棚3 厢,整平待栽。莴笋苗龄不能过长,一般在25 d 以内长出5~6 片真叶即可定植,如秧苗过稀,可延迟至28 d 定植,优选健壮苗按行距40 cm、株距35~40 cm 定植,每厢栽4 行。
5.4 田间管理
①及时追肥 莴笋从定植到采收时间较短,特别要重视肥水促进。a.定植前必须施足基肥,定植后轻施苗肥。b.团棵时轻浇腐熟的人粪尿水,以加速叶片的发生和叶面积扩大。 c.茎基部开始膨大时,追施速效氮肥和钾肥,一般667 m2施尿素25 kg,硫酸钾10~15 kg,促进茎部肥大。
②温度调控 为确保莴笋在春节前后上市,10月上旬移栽成活后,及时铺盖地膜,10 月下旬盖外层大棚膜及裙膜,11 月下旬盖双层内棚膜,早揭晚盖,保持白天温度18~25℃,夜间温度10~15℃。气温在0℃以下时,傍晚应在中膜上盖无纺布,同时用草帘围在大棚内围四周,既增温又降湿。
5.5 病害防治
莴笋病害主要是霜霉病,严重时直接影响产量,防治方法主要有通风和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莴笋成株后一般不浇水,阴湿天一般不施肥。在苗期和定植后用0.5%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600 倍液喷施预防,隔7~10 d 喷施一次,共2~3 次。
5.6 采收
当莴笋肉质茎充分膨大,顶端小叶与植株最高叶片的叶尖齐平时产量最高,此时品质最佳,即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