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为导向高职韩语听说课程教学研究

2015-03-19舒畅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韩语语法导向

舒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以职业为导向高职韩语听说课程教学研究

舒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自中韩建交以来,大量韩企进驻中国,对韩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笔者深入傲迪特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调查研究韩语听说课程在韩企中的应用价值,发现教学中存在与实际运用脱节的问题。本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分析韩语听说在韩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韩语听说课程教学改进的策略,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韩语人才需求。

职业导向;高职教育;韩语听说课程;研究

随着中韩两国在各领域合作与交流的加强,对韩语人才的需求大幅度的增加,已有一百多所高校设立了韩国语专业。[1]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的应用韩语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主要培养既熟练掌握韩语语言应用能力,又具备较强相关职业岗位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深入企业调研发现,韩语听说课程在韩国企业工作中具有一定社会应用价值。通过以职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韩语听说课程教学提出改革策略,既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又能满足高职韩语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韩语听说课程在韩国企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韩语听说课程是高职韩语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是一门集语音、词汇、语法、韩国文化、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融合的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韩语听说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通过韩语听说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把所学的韩语词汇、语法知识运用到日常会话环境中,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韩语人才的需求。笔者深入傲迪特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结合该企业工作实际,了解韩语听说课程在韩企中应用价值。例如,与客户间日常电话业务方面,和客人见面之前,先打个电话预约是有礼貌的表现,这样见面更有把握。电话预约时要尽量做到简明扼要,不强迫对方,尊重对方,声音应当清晰而柔和,语气应当亲切和蔼。还有韩语交流在商务洽谈、产品展销、日常用餐等方面有很大应用价值。

二、韩语听说在韩企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傲迪特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高职韩语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韩语专业听说教学存在着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

1、对韩语反应速度慢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紧凑。这种社会生活状态反映到语言上,韩语的语速就自然加快了,正如韩国俗语“(到水井里找锅巴汤-比喻性子急)”所比喻的那样,韩国人是以急性子而闻名于世的,性急的人说话语速当然很快。毕业生与韩国人交流时,韩国人对其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说话语速过快,导致许多韩语毕业生反应迟缓或根本反应不过来,因此造成对韩国人提供的信息理解有遗漏或是理解有错误的情况,这样会给毕业生的工作造成被动局面。

2、不适应韩国的方言

韩国方言分为首尔京畿道方言、江原道方言、忠青道方言等6大类。在与韩国工作者对话交流中,因对方来自于韩国各个地方或区域,韩语的发音属于非标准发音或是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地方上的习惯用语,最终导致理解上的偏差。在韩语听说课程教学中,仅限于课堂上韩语听说培养与训练,很多学生到了韩企工作后才有机会与韩国人交流。一部分学生能听懂授课老师所说的韩语,但却听不懂其他人所说的韩语,所以在韩企工作中方言困扰着韩语毕业生。

3、语法知识基础薄弱

韩语语法跟汉语语法差别很大,汉语是汉藏语系,韩语是阿尔泰语系。汉语的每个字具有各自字义,且在句子中字、音几乎没有变化,属于独立语。但韩语是表音文字,一个字只代表其发音,只有成为单词的时候才具有自己的词义。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有些毕业生语法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在公司说话或写文章语无伦次,很难胜任公司的工作。汉语的词序一般是宾语在谓语的后边,而韩语则是宾语在前,谓语在句子的最后,即主语-宾语-谓语。在韩语中词尾尤为丰富复杂,语法的许多功能都由词尾来承担,所以以词尾为基础的语法不扎实,说话更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

三、以职业为导向,韩语听说课程教学的改进策略

高职教育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最突出的要求和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2]针对韩语听说课程在韩企工作中实际应用的诸多问题,高职韩语如何在听说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韩语应用水平,是韩语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与改进的实际问题。以职业为导向,结合韩企用人的实际,提出教学改进的若干策略。

1、改革和创新课程设置,加强韩国文化渗透教育

韩语课程设置要紧密围绕行业或企业对韩语技能的要求,加大实践技能课的课时比例,突出听说课程的地位,加强韩语口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各项技能的实际应用。在高职韩语专业课程中,往往注重《基础韩语》、《高级韩语》、《韩国语语法》等课程,忽视听说课程教学重要性。韩语听说课程教学是韩语教学中重要部分,听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信息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要将韩国文化渗透到韩语听说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要改革和创新课程设置,增加韩语听说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分量,教材是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文化知识有机结合的产物,韩语听说教材中大部分篇章都涉及韩国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了解韩国文化知识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材料。教师在介绍有关韩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时,把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知识。

2、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编写符合职业特点校本教材

韩语听说课程的开设要达到最佳效果,选用教材是关键。首先教材的内容要符合职业导向的目标,根据职业的特点,以实际运用中的各类生活场景设计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如果脱离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其次,每一课的内容要根据职业特点设计会话、听说、活动等方面的详细内容,以满足听说教学的要求。最后,听说课程内容选材要新颖、全面,所用词汇语法及口语表达要符合韩国人的常用语言习惯,这样训练学生的听说才有实用价值。

由于学生将来就业的行业不同,所用的专业术语也不相同,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编写一本有实用价值的校本教材,作为听说课程的补充教材。因为各类行业都有各自的专门术语,以南京傲迪特半导体有限公司为例,半导体行业也有属于自己的专业词汇,大部分韩文半导体专业词汇都是英文发音直译的,例如:“铝”在英语意为“Alumini”,而在韩语也是音译为“”,而意为“划片槽,切口”,英文是“Kerf”,韩文也就是“”;再如“薄膜”原片上的一层或多层迭加的物质,英文所说的“Film”,在韩文中译为“”等等。专业词汇的缺乏,很容易造成交流上的误解。高职院校学生要学习和掌握半导体行业专业的词汇和固定表达法,这样才能适应半导体公司的工作。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借鉴韩语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编写校本教材,这样能弥补通用教材的不足。

3、追求教学方式多样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传统的韩语听力教学采用“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对答案”的教学模式,这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体现语言学习的交际性,极易影响听力教学效果。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听说领先教学法、动态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是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3]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有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教师根据韩语教学的要求,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经济管理、市场营销、餐饮服务、旅游管理等专业对韩语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可模拟商务谈判现场、销售展厅、酒店餐厅、旅行社等商务与服务场景,采用实地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韩语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行动导向教学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所组成。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活动和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2)运用听说领先教学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听说法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是结构模式的体系”的理论,提出以口语为中心,以句型或结构为纲的听说教学法的主张。听力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十分重要。据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M·Rivers和U·M·Temperly统计,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语言文字使用中,有45%是通过听力来完成的。[4]韩语自身特点决定了语言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在教授韩语时要让学生多听、多说。通过听单词、听短语、听句子、听段落的顺序逐步提高听的理解能力。说是语言的输出,说的训练加强了,就能提高学生的韩语口头表达能力。听的多了,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自然就深一些;说的多了,也就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听力效果。

汉语和韩语的语法有很大区别,受母语的干扰,语法教学是韩语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将实用语法教学及口语表达练习相结合。在精讲课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所犯的错误,对症下药,在改正其错误的同时,做出总结,有针对性的布置练习。如以下错句:当前句出现移动动词且前后句是先后发生时,只能用,当前后句是同时发生时,只能用。学生在知晓错误之后,只有反复强化听说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实行动态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应开展“韩国语进企业”的动态教学模式,即教师在实际的韩国语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进行专业知识、行业术语等的学习与强化,使学生尽快熟悉专业环境,适应职业要求。[5]教师要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观念,带着学生进入实习韩企,实施拓展式现场教学,教师对照实物讲解具体部件与专业韩语词汇、行业术语、惯用语和韩语方言的用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和韩国人交流,尽量接触和了解韩语的其他语音变化,学习和掌握企业实际工作中需要运用的语言,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进韩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韩语听说课程是提升学生韩语应用能力的关键,高职院校韩语教师有责任用创新的观点和行动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韩语听说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韩语听说及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实现其最优的实际应用价值。

[1]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学会.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覃守云,袁畅,熊楚书.高职教育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现实意义[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3]徐相玉.高职应用韩语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4).

[4]王沐阳.高职应用韩语教学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5]陆明伟.高职高专韩国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出国与就业,2011(6).

G712

A

1671-5136(2015)01-0093-03

2015-03-06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韩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YB81)

舒畅(1980-),女,上海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从事韩语教学与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韩语语法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偏向”不是好导向
韩语称赞及应答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